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虫知识》2008,45(6)
果蝇脑中蘑菇体结构内的神经元,是学习、记忆和睡眠调控等过程所必需的。Sung-Tae Hong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它们在温度喜好行为中也起一定作用。一些动物,同我们人类一样,通过改变它们的代谢来从内部调控体温。但对像果蝇等其他动物来说,体温是与它们环境所进行的热交换的结果。果蝇能够本能地寻找一个与它们在遗传上所喜好的体温相匹配的环境,这个过程与哺乳动物设定固定体温的过程相似。当蘑菇体神经元中依赖于AMP的环状激酶活性被人为调低时,果蝇便不能找到它们所期望的温度;当这个活性增强时,它们便喜欢较高的温度。这项研究表明,温度感觉可能与学习和基因共享一些细胞机制。  相似文献   

2.
环境温湿度对狭翅雏蝗体温与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智翔  陈永林 《昆虫学报》1989,32(3):278-285
昆虫体内环境(体温、体含水量)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极大,昆虫通过改变水的获得与损失维持体内水分平衡.本文提出“平衡温湿条件”这一概念,并用以描述昆虫体内水分平衡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禁食昆虫体内含水量保持不变时的环境温、湿度条件为“平衡温湿条件”.对于狭翅雏蝗 Chorthippus dubius(Zub.)末龄蝻,其平衡温湿条件若以温湿系数(Q)表示,为Q=2.87.当Q>2.87时,虫体含水量增高;当Q<2.87时,虫体含水量下降.狭翅雏蝗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对于其末龄蝻体温的研究表明,静止时,蝗蝻体温与环境温度一致;运动可使体温高于环境温度1—2℃;接受太阳辐射可使体温高于环境温度1—10℃(辐射强度为77500—161000 Lux时).狭翅雏蝗种群世代净增长率达到最大时的环境温、湿度条件与“平衡温湿条件”接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环境温度对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P)引起大鼠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数字体温仪测量大鼠的结肠和尾部皮肤温度,观察25℃、16℃和32℃环境温度对口饲CHP引起结肠温度和尾部皮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 给置于25℃和16℃环境中的大鼠口饲CHP (20 mg·kg-1) 后,均可引起结肠温度明显的降低,尾部皮肤温度明显升高;但32℃环境中大鼠口饲CHP后却引起了明显的升温作用,而尾部皮肤温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CHP对大鼠体温的影响与环境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兽类毛皮的保温性能,无论在国民经济实践上,以及在动物生态生理的理论上,显然都有很大意义。苏联学者(?)及(?)均曾采用卡他温度计来测定一些啮齿动物毛皮的透热性(见(?),1951)。而在(?)(1951)以及(?)(1953)所著的动物生态学实验方法书内,均较详细地介绍了利用普通液体卡他温度计来测定毛皮透热性和保温性能的方法,后者还简单地敘述了利用中的原理。在动物学杂志(3卷11期)上刊登了张孚尤同志所著时“对海狸鼠(Myopotamus coypus)毛皮质量某些方面的观查”一文,其中也谈到如何利用卡他温度计来测定动物毛皮的“保温系数”。但与前述几位苏联学者所用的方法却有一定的出入。因而,感到有必要将我们的一些肤浅看法提出来加以商榷。顺便也谈一下利用卡他温度计来测定毛皮保温性能的简单原理,希能就正千张同志和有关方面的先进学者。  相似文献   

5.
脊椎动物的皮肤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动物的呼吸生理学进行的研究表明,许多脊椎动物的皮肤在调节气体交换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一)皮肤呼吸的一般情况两栖动物是人们最熟悉的利用皮肤呼吸的动物,有尾类皮肤既是o_2也是Co_2的主要交换途径。林蛙(Rana temporaria)和黑斑蛙(Rana esculenta)100%的Co_2通过皮肤排出。多齿蝾科动物(Plethodontidae)全部靠皮肤呼吸;两栖鱼类  相似文献   

6.
蛙皮素可调节机体内环境恒定 14肽蛙皮素(bombesin)最初是从青蛙的皮肤中分离,晚近的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胃肠道和脑内。其后,又相继发现了C-末端10个氨基酸基本相同的27肽蛙皮素和约为32肽的蛙皮素。放射免疫测定表明,大鼠脑内蛙皮素含量最高的部位是下丘脑,这正是植物性神经最重要的整合中枢。大鼠侧脑室注射蛙皮素可引起体温明显改变,但该效应随动物所处环境温度的不同而异。环境温度为4~24℃时有明显降温作用。定位研究提示其作用部位似乎在下丘脑前部视前区。这种作用不是通过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GABA等传递;但可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和纳络酮对抗。在低温环境中蛙皮素的降温作用主要与散热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和耗氧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鹿科、牛科、猪科等动物,它们每只脚都有四个蹄子。前两个较大,后两个较小,悬于大蹄的后面,故名悬蹄。有些人认为悬蹄是退化中的蹄。这不确切。偶蹄类动物的生活环境比较广阔,除草原外,还有丘岭、山区、沼泽、沙漠、冰原等较复杂的环境。它们的蹄能调整触地面积。当处在低洼泥泞的环境中时,偶蹄可以向两边扩张,使触地面积增大,从而减少压强,不会过深地陷足,较顺利地通过沼泽地。在坡地行走时,偶蹄的前端是尖的,上坡能起较好的防滑作用。那么悬蹄的作用是什么呢?当坡度较大,下坡时前蹄的尖端不  相似文献   

8.
温度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很大,当体温升高时体內的許多化学反应及藥物对机体的作用都加速。在內感受反射方面,許多作者用各种方法使动物体温降低后观察到頸动脉竇升压反射减弱,体温恢复时也恢复原来水平。但也有观察到体温恢复时反射更行减弱的。体温升高时,頸动脉竇反射有的作者發現它加强,有的發現它减弱。本实驗利用大白员在其体温用輻射热提高时,观察它的頸动脉竇反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科研新闻     
蛙皮素可调节机体内环境恒定14肽蛙皮素(bombesin)最初是从青蛙的皮肤中分离,晚近的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胃肠道和脑内.其后,又相继发现了C-末端10个氨基酸基本相同的27肽蛙皮素和约为32肽的蛙皮素.放射免疫测定表明,大鼠脑内蛙皮素含量最高的部位是下丘脑,这正是植物性神经最重要的整合中枢.大鼠侧脑室注射蛙皮素可引起体温明显改变,但该效应随动物所处环境温度的不同而异.环境温度为4~24℃时有明显降温作用.定位研究提示其作用部位似乎在下丘脑前部视前区.这种作用不是通过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GABA等传递;但可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和纳络酮对抗.在低温环境中蛙皮素的降温作用主要与散热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和耗氧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出汗是在高温下调节体温的重要机制,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一般情况下,人不出汗,但仍然能通过蒸发散热。先天性无汗腺的人同正常人一样,也能蒸发散热,并且这两种人的蒸发量相等,每小时约37克水,这一部分蒸发量叫做不显汗或无感燕发。不湿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三分之一的水蒸气由肺排出,因为吸入的空气中含水蒸气少,而呼出的水蒸气几乎是饱和的。二是组织液通过表皮扩散出来而蒸发的。因此,不显汗与汗腺活动无关,这里所说的“汗”实际上是水蒸气。通常以两种发汗的混合形式出现。当人处在环境为28℃以下,裸体人很少出汗。但当精神紧张时,虽然体温和气温没有改变,但是也能出“汗”,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冷汗”。其出汗的部位只限于手掌、脚底、腋窝等处,叫做精神性出汗,与体温调  相似文献   

11.
外温动物主要利用外热源,选择活动时间和冷热斑块之间穿梭等行为途径进行体温调节,以维持相对较高且稳定的体温。环境温度通过影响体温而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和行为表现.过高或过低的体温对动物有害甚至能导致其死亡,在极端高、低体温之间,相对较高的体温有利于动物较好地表达其生理功能和行为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内温动物的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表现出普遍的季节性适应,这对于动物的能量分配、存活和繁殖等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中,利用陆生动物呼吸代谢测量系统,测定了在北方适应了3年(2018至2020年)的普通朱雀(Carpodacus erythrinus)冬季代谢产热特征,以期理解该物种对北方冬季气候的响应。结果发现,普通朱雀冬季基础代谢率(以单位时间耗氧量表示)为(6.5±0.3)ml/(g·h);热中性区为20~35℃,环境温度低于下临界温度时,代谢率随环境温度降低显著升高,环境温度高于上临界温度时,代谢率随环境温度升高显著增加。体温在环境温度为10~25℃时,保持相对稳定,为(42.9±0.15)℃;环境温度为5℃时体温降低,高于30℃时,体温升高。最小热传导(0.25±0.02)ml/(g·h·℃),热传导随环境温度上升显著增加。与已有关于普通朱雀的研究报道相比较,本结果表明,普通朱雀在冬季代谢产热增加,以维持较高体温;热中性区变宽,下临界温度下调,以节省体温调节的能量支出;体温维持较高水平以抵抗寒冷,当气温过低时,适当降低体温,以减少直接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热驯化对胡氏大生熊虫运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晨  王立志 《动物学报》2005,51(3):516-520
对外温脊椎动物体温和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表明,外温动物的运动行为对身体温度的变化高度敏感(Bennett,1990)。在许多动物种类中,体温的升高或降低显著影响动物的运动能力(Huey,1982;Miller,1982;Watkins,2000),而运动能力的下降则影响外温动物逃避捕食者(Christian andTracy,19  相似文献   

14.
原尾蜥虎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和食物同化的热依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德  安虹  陆洪良  计翔 《动物学报》2007,53(6):959-965
(Tsel)、热耐受性和体温对食物同化的影响。Tsel无显著的日时间变化,两性个体的Tsel、临界低温(CTMin)和临界高温(CTMax)无显著的差异。Tsel、CTMin和CTMax的平均值分别为30.9℃、3.2℃和43.3℃。体温对动物食物通过时间有显著的影响。在25℃-33℃范围内,食物通过时间随体温升高而缩短;体温超过33℃后,食物通过时间随体温升高而延长。温度对原尾蜥虎的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有显著的影响。在25℃-37℃范围内,动物在低体温下(25℃和27℃)的摄食量、ADC和AE小于更高体温下动物的对应数值。种间比较结果显示,原尾蜥虎是生活于南方的蜥蜴中具有较强耐受极端体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5.
<正>理毛行为(Grooming behavior)的定义是动物个体对自身或其同类个体体表(皮肤、毛发或羽毛等)进行的多种形式护理,包括对体表进行有规律的梳理,以及用舌头或嘴唇舔皮肤和毛发等(Veà et al., 1999)。在灵长类动物中,理毛行为大多表现为个体接触和探查自身或另一个体体表被毛,将毛发分开后从中拣出盐粒或皮肤寄生物放入口中咀嚼或直接用嘴咬食被毛下的盐粒或皮肤寄生物(李银华和李保国, 2002)。依据理毛接收对象的不同,可将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生理昼夜节律是对环境昼夜变化的一种重要适应。为探讨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体温、体重及能量代谢的昼夜节律变化,采用数字式温度计、电子天平及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测定了白头鹎的日体温、日体重和昼夜基础代谢率(BMR)。结果发现:白头鹎日体温及日体重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夜间体温明显低于白昼,并在4:00时体温呈现最低值;而白头鹎夜间体重显著低于白昼,在4:00时达到最小值,在18:00时达到最大值。另外,白头鹎的BMR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昼夜差异,夜间BMR显著低于白昼。表明白头鹎体温、体重及能量代谢存在显著的昼夜节律变化,并调节达到自身生理能量平衡,从而适应昼夜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压力可能会导致头发颜色发生变化,但其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采用雌性C57BL/6小鼠脚底电刺激结合束缚来建立慢性应激小鼠模型,并用比色法检测小鼠皮肤和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小鼠皮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含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小鼠皮肤中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p65亚基的含量。结果显示:C57BL/6小鼠在慢性应激下由于皮肤中的毛囊黑色素细胞和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其毛皮颜色从暗色变为棕色。同时,慢性应激小鼠皮肤炎症反应增加,表现为皮肤中NFκB活性和TNF-α表达增加。在体外,TNF-α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生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应激通过降低雌性C57BL/6小鼠的毛囊黑色素细胞和酪氨酸酶活性来诱导皮毛颜色改变,而TNF-α可能在应激诱导的毛色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压力可能会导致头发颜色发生变化,但其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采用雌性C57BL/6小鼠脚底电刺激结合束缚来建立慢性应激小鼠模型,并用比色法检测小鼠皮肤和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小鼠皮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含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小鼠皮肤中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p65亚基的含量。结果显示:C57BL/6小鼠在慢性应激下由于皮肤中的毛囊黑色素细胞和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其毛皮颜色从暗色变为棕色。同时,慢性应激小鼠皮肤炎症反应增加,表现为皮肤中NFκB活性和TNF-α表达增加。在体外,TNF-α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生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应激通过降低雌性C57BL/6小鼠的毛囊黑色素细胞和酪氨酸酶活性来诱导皮毛颜色改变,而TNF-α可能在应激诱导的毛色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寿鹿  杜卫国  陆祎玮 《动物学报》2005,51(5):797-805
比较浙江温州北麂岛与洞头岛的热环境、食物可利用性以及动物体温,以辨析北草蜥岛屿种群间生活史特征差异中环境因子的作用。通过测定岛屿上北草蜥栖息地植被和环境温度,比较岛屿热环境的差异。野外测定活动蜥蜴的体温、环境温度和活动规律,实验室温梯板中测定动物喜好体温。用陷阱法测定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丰度,以比较岛屿蜥蜴种群的食物可利用性。岛屿植被存在差异导致热环境的差异。洞头岛植被高于北麂岛,地表层光线透入率则低于北麂岛。因而,洞头岛郁闭地表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显著低于北麂岛,但两岛裸露地面的温度无显著差异。热环境的岛屿间差异进而影响北草蜥的野外体温。在春季,洞头岛的野外有效温度和基底温度显著大于北麂岛,而两岛北草蜥的体温无显著差异;在夏季,洞头岛的北草蜥体温、有效温度和基质温度均显著高于北麂岛;到秋季,北麂岛蜥蜴体温和环境温度高于洞头岛。地面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丰度的岛屿间差异表明北麂岛食物可利用性大于洞头岛。岛屿间北草蜥日活动规律和喜好体温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1)温度和食物可利用性存在岛屿间差异,岛屿种群间生活史特征差异可能与之有关;(2)两岛屿北草蜥主要采取行为调节对策来适应自然界的热环境变化,尚未发现热生理学特征的进化性漂移[动物学报51(5):797-805,2005]。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的冬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眠是动物界,特别是变温动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对寒冷等不利环境的适应现象。但在恒温的哺乳动物中有一些种类也进行冬眠,并且,冬眠时其体温下降,不再维持常温。为与变温动物和一般的恒温动物相区别,特称这类动物为异温动物(heterothermic animal)。本文介绍哺乳动物的冬眠及现在对它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