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哈民忙哈遗址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史前聚落遗址,为重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甚至思想观念等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重建该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有助于揭示哈民忙哈遗址产生和兴盛的动因及科尔沁沙地史前文化的变迁过程。目前,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步显示哈民忙哈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具有多样性,但各种生业模式的比重以及是否存在家畜饲养等问题还缺乏相应的了解。本文对该遗址87例人骨与18例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还原了人和动物的食物结构及生业经济面貌。结果显示,陆生野生动物的食物结构主要基于C3植物类食物和少量的C4农作物,而犬科动物则体现出家养动物的食谱特性:食物主要依赖C4食物和人类食物残羹。C4类粟黍农作物和以此饲喂的动物是该遗址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粟黍农作物在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在该遗址中,女性摄入相对较多的粟黍和相对较少的肉类,与男性在食物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耕、家畜饲养是先民最重要的经济行为,狩猎、渔猎和采集是生业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从小孤山晚更新世洞穴遗址出土了38种哺乳动物化石、上万件石制品以及一批制作精美的骨角制品和装饰品。石器工业在技术与类型上和华北旧石器关系密切。大致相同的骨针和穿孔兽牙于三十年代曾在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现过,但是与欧洲马格德林鱼叉相似的角制鱼叉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中是头一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在狩猎采集经济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依赖动物而生存。作为动物资源的副产品,骨角牙制品是古人类对肉食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表现。玉米洞遗址是重庆巫山县新发现的一处文化面貌特殊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其骨角牙制品颇具特色。本文主要对该遗址的骨角牙制品进行初步的类型学研究,将观察的材料分为骨器(n=104)、骨片(n=2)、骨断块(n=5)、牙器(n=6)和角器(n=3)进行详细记述;同时试图从操作链角度分析该遗址骨角牙制品的制作技术和反映的人类行为,显示出古人类简单粗放、灵活高效的技术特征和生存策略;最后对该遗址出土骨角牙器的时代及古人类行为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玉米洞的骨角牙器的时代介于中更新世-早全新世,简单加工骨角牙制品与精致加工骨角器之间存在连续或断续的发展演变关系,以骨角器的发现作为衡量中国古人类"行为现代性"的标准需要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4.
哈民忙哈遗址以发现大量凌乱堆弃的人骨而闻名,了解当时生产方式、文化生态关系对于了解史前灾难的原因很有意义。通过石器工具组合的功能分析,可以较清晰地了解到,其石器组合缺乏真正的农耕工具,当时人们依赖的是一种以狩猎采集兼营农业的生产方式,强调植物根茎与坚果的利用。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与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则进一步了解到,哈民忙哈先民利用了一个从前很少利用的农业边缘环境,他们选择了一种与其经济基础不相宜的集中居住模式,这为史前灾难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5.
海城小孤山的骨制品和装饰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小孤山的骨制品包括鱼叉、标枪头和骨针,它们在工艺上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尤其是马格德林文化的制品十分相似。小孤山的骨针和山顶洞的骨针相似,但工艺水平稍高。小孤山的装饰品包括穿孔牙齿和蚌壳,它们与山顶洞的同类制品基本一致,但穿孔技术稍高。小孤山含上述制品的堆积物的时代为晚更新世,年代测定的初步结果为距今40,000—20,0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6.
王多  胡永红  刘敬泽 《昆虫学报》2013,56(3):306-311
为阐明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孤雌生殖种群的哈氏器结构及发育特征, 用扫描电镜对其各虫期哈氏器进行了观察, 分析了血餐对哈氏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种群幼蜱、 若蜱和成蜱哈氏器形态结构基本相同, 均由前窝和后囊构成。幼蜱前窝感毛6根, 位于同一基盘; 若蜱和成蜱哈氏器相似, 前窝感毛7根, 其中1根孔毛位于外侧基盘, 另6根感毛位于内侧基盘。各虫期饱血后哈氏器大小均比饥饿状态下显著增大(P<0.05)。幼蜱前窝与后囊面积比值与若蜱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若蜱前窝与后囊面积比值与成蜱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虫期哈氏器均在发育, 且血餐对哈氏器发育有重要影响。幼蜱至若蜱期哈氏器前窝与后囊的发育速度相似, 若蜱至成蜱期哈氏器前窝发育快于后囊。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孤雌生殖长角血蜱的哈氏器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7.
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对GnRH受体在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神经系统、哈氏窝和性腺中的定位和表达进行原位杂交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尤其是在中脑右侧延伸出与哈氏窝相接触的漏斗样结构中的神经细胞、哈氏窝上皮细胞以及雌雄性腺中生殖细胞都有GnRH受体mRNA杂交信号,信号物质分布于胞质,胞核为阴性。表明文昌鱼神经系统、哈氏窝和性腺都能合成GnRH受体,从  相似文献   

8.
滕家岗是昂昂溪原始文化中遗迹、遗物比较丰富的一处遗址。1979年从该遗址中采集到一件刻有几何纹饰的骨管。骨管是用大型鸟类股骨刻制的。根据嫩江流域出土的同类骨管判断,它应为骨针管。从骨针管精美的几何纹饰可以看到,昂昂溪新石器时代骨器的雕刻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用兔抗人催乳素多克隆抗体和鼠抗人催乳索受体单克隆抗体对文昌鱼神经系统、哈氏窝和其它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催乳素免疫活性细胞及催乳素受体定位在文昌鱼脑泡、神经管、哈氏窝、轮器、内柱、消化管和性腺(卵巢和精巢),表明催乳素在文昌鱼有广泛分布,并且从进化观点来看,证明催乳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古老激素。双重免疫染色进一步揭示催乳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共存于同一卵母细胞胞膜和胞质以及精巢中精原细胞、初级与次级精母细胞和Sertoli细胞。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了文昌鱼脑泡和哈氏窝以及其它组织能够合成和分泌催乳素,表明像脊椎动物一样,催乳素可能参与调节文昌鱼体内代谢和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性腺发育,提示文昌鱼可能出现原始的脑泡-哈氏窝(催乳素)-靶细胞调控轴的雏形。本研究为文昌鱼哈氏窝内分泌学以及催乳素的起源与演化提供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王智 《生物资源》2023,(4):348-354
本文对鸟类哈氏腺的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大多数鸟类哈氏腺的形态大体上无实质性差异,最常见的与家鸡相似:形状不规则,腺体被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膜隔成不同的小叶。根据小叶结构和排列在腺泡及小管的上皮细胞种类,鸟类哈氏腺可分为三类,即复管泡状腺,复管状腺和混合型腺,复管泡状腺中家鸡为代表,复管状腺中家鸭为代表,混合型中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为代表。腺体结构的类型可能与鸟类习性和行为有关。鸟类哈氏腺除最基本的润滑角膜和瞬膜功能外,还是B细胞活化和终末分化以及浆细胞增殖的场所,作为外周免疫器官,与脾脏、法氏囊和盲肠集合淋巴样组织一起构成决定鸟类全身和局部免疫反应的器官系统。  相似文献   

11.
骨器研究是近年来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自1930年梁思永发现昂昂溪遗址的骨质工具以来,骨器正在成为学界研究嫩江流域史前经济形态的重要依据。2013、2014、2015和2017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洪河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主要遗存归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除陶器、石制品和青铜器等,还出土了大量骨器,器类丰富,更有多种以往未曾见过的器类。本文通过对该遗址四个年度出土的343件骨制品进行全面介绍和梳理,分析该遗址骨器制作的工艺水平和生产变化,为进一步探讨该遗址乃至嫩江流域史前的生业模式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普定县穿洞出土的骨器是穿洞文化的重要标志。1979年首次试掘出土的骨器基本为磨制者, 类型主要有骨锥、骨铲、骨叉、骨棒及骨针等,多采用较厚的动物骨骼的碎片为原料加工而成。一次性出土数量如此多骨器的遗址在我国非常少见, 为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地点和一批有意义的文化遗物, 并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骨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增加了我们对骨器工具的制造工艺及用途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猫猫洞的骨器和角器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所记述的、磨制的骨器和角器是本省兴义县猫猫洞旧石器文化遗址首次发掘的重要成果。由于这里发现的骨器和角器在数量上超过以前全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同类工具的总和,从而为我国旧石器时代骨器和角器的研究提供了较丰富的新资料。新的骨器和角器的发现和研究,增加了对当时人制造这类工具工艺的了解和丰富了我国旧石器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Few Middle Stone Age sites have yielded convincing evidence for a complex bone technology, a behavior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cultures. Here, we review the published evidence for Middle Stone Age bone tools from southern Africa, analyze an additional nine bone artifacts recently recovered from Middle Stone Age levels at Blombos Cave, describe an unpublished bone tool from probable Middle Stone Age levels at Peers Cave, examine a single bone awl found at Blombosch Sands (an open site near Blombos Cave), and reappraise marked bone artifacts and a bone point recovered from Klasies River. To determine the chronological and cultural attribution of these artifacts, document bone-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the southern African MSA, and discuss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 markings present on some of these objects we use (1) available contextual information; (2) morphometric comparison of Later Stone Age, Modern San, and purported Middle Stone Age projectile points; (3) analysis of the carbon/nitrogen content of bone tools and faunal remains from Peers and Blombos caves; and (4)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trace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Previously undescribed bone artifacts from Blombos Cave include a massive point manufactured on weathered bone, two complete awls and two awl tips manufactured on small-sized mammal and bird bone, a probable projectile point with a tang manufactured by knapping and scraping, a shaft fragment modified by percussion, used as retoucher and bearing a set of incised lines on the middle of the periosteal surface, and two fragments with possible engravings. The point from Peers Cave can be assigned to the Middle Stone Age and bears tiny markings reminiscent of those recorded on projectile points from Blombos and used as marks of ownership on San arrow points. The awl from Blombosch Sands and the bone point from Klasies River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Later Stone Age. Two notched objects from Klasi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Middle Stone Age and interpreted as tools used on soft material; a third object bears possible deliberate symbolic engravings. Although low in number, the instances of bone artifacts attributable to the Middle Stone Age is increasing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bone tools from Blombos Cave are not isolated instances. New discoveries of bone tools dating to this time period can be expected.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河南淅川坑南遗址新石器早期2个层位出土的35件石制品的淀粉粒,在17件石制品表面发现150粒淀粉粒,它们可能分别来自黍族(包括黍属、糠稷或粟属)、薏苡属、小麦族秸秆和根茎类植物,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先民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第②与第③层淀粉粒数量和种类的对比表明,第②层淀粉粒数量和种类都有着大幅增加,一种可能是不同层位埋藏环境的差别导致淀粉粒保存情况的不同,另一种可能是与当时先民获取更多种类的植物资源有关。同一类型石制品表面淀粉粒数量与种类的差别,也暗示了不同石料本身硬度、孔隙对淀粉粒的吸附与捕获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兴遗址第1地点位于吉林省汪清县嘎呀河支流前河北岸的二级阶地,2018年调查发现,2019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复查和试掘,试掘面积14 m2。采集和试掘发现标本131件,以石制品为主,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斧和磨制石器,此外还发现有少量夹砂陶片。总体来看该遗址包含旧石器和新石器两期文化遗存,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存以石叶和细石叶为主要技术特征,石制品原料以硅质页岩和黑曜岩为主,根据石制品技术特征和地层堆积情况判断,年代与临近的黑龙江穆棱市康乐遗址年代相近,为距今100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图们江流域金谷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17.
河北昌黎■泗涧细石器遗址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的细石器埋藏于饮马河支流的二级阶地上部的含砂砾凸镜体的黄色粘土层中。依地貌、地层和石制品的性质,其地质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应归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晚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