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查本院动物室家兔15只,从2只家兔体检出兔皮姬螯螨Cheyletiella parasitivorax(Megnin,1878)雌、雄螨及若螨各1只。其中1只兔尚同时检出兔背肛螨Notoedres cati var cuniculi。早年认为姬螯螨纯系捕食性螨类,后经证明它也可侵及多种哺乳类宿主,主要的有寄生于猫、狗的C.blakei、C.yasguri和寄生于兔的C.parasitivorax、C.mexicana。有时可引起人体皮炎或搔痒症。兔皮姬螯螨亦可捕食其它寄生性螨类。兔皮姬螯螨并不罕见。近年来国外有关人体受姬螯螨侵染的报道也有增加。国内虽未见报道,但据了解此螨对兔的侵染率似较高,对人体的为害情…  相似文献   

2.
一、採集 自然界里采集腐食螨类的主要来源:一是从动物宿主身上;一是从宿主的巢穴或者其他的外界环境——包括螨类的栖息地及其临时隐蔽场所。前者采集到的以永久性寄生腐食螨为主,其次是暂时性寄生种类,但偶然也可发现自由生活的种类;后者所采集的腐食螨多数是自由生活的种类,但也常发现暂时性寄生腐食螨类(尤其在脊椎动物宿主的巢穴里),有时可能在宿主窝巢中找到极少数的偶然落到巢穴里的永久性寄生种类。  相似文献   

3.
中华真地鳖寄生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地鳖虫的饲养中发现 ,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Walker被螨类寄生较严重 ,可造成巨大的损失。经鉴定该寄生螨为伯氏嗜木螨Caloglyphusberlesei,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通过饲养观察 ,总结了该寄生螨的发育历期、寄生部位、寄主带螨率和单头带螨量 ,并调查了该寄生螨在饲养土中的分布规律。根据该寄生螨的生物学特性 ,该文提出了几种防除该螨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蚜虫体上寄生的两种螨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们自1965年在上海就已发现有螨类寄生在蚜虫体上,且数量较多。近来又陆续收到各地寄来的寄生螨类标本,要求进行种的鉴定。经研究整理,其中有内亚波利斯异绒螨Allothr-ombium neapolitum Oudemans和无视异绒螨A.ignotum Willmann,这两种异绒螨均为国内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用U检验和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2003~2004年云南洱海(中国滇西北著名的淡水湖泊)周边251只大足鼠体表寄生螨进行了调查.调查点是我国11大鼠疫自然疫源地之一,也是我国恙虫病和出血热的流行地区.大足鼠已经被鉴定为鼠疫、汉坦病毒、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储存宿主.我们的研究发现大足鼠携带好几种与人兽共患病有关的螨类.为了丰富大足鼠体表寄生螨的研究,在此,对大足鼠的体表寄生螨群落和体表寄生螨医学和兽医学的重要性进行了描述.有191只大足鼠寄生有体表寄生螨,侵染率为76%.采集到的体表寄生螨有35种,包括15种恙螨和20种革螨.其中6种以前已经被证明是人类疾病的主要媒介.因此大足鼠很显然成为流行性出血热和恙虫病等病原体的贮存宿主.  相似文献   

6.
人体蠕形螨爬行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禾秀  徐业华 《昆虫学报》1990,33(3):382-383
蠕形螨为一永久性寄生螨类,寄生于人体及家畜、哺乳类动物,种类繁多,目前报道的有120余种,常见的有40余种,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Demodex folliculorum sinensis)等,分别寄生于毛囊及皮脂腺内。可引起酒渣鼻、痤疮、眼睑炎等皮肤病,在人群中感染甚为普遍,同时也证实了其感染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播。为此,对蠕形螨活动力的研究是进一步探索其传病机制及防治的重要环节。人体蠕形螨在不同温度、湿度及酸碱度条件下生活能力的观察曾有报道(Spickett,1961;陈国定,1985)。但对其爬行规律及速度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蠕形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爬行规律及速度作了系统的观察。今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麦蒲螨Pyemotes tritici(Newport)是油蒿主要钻蛀性害虫沙蒿大粒象Adosopius sp.和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本文探讨了麦蒲螨的最佳贮存条件。【方法】对麦蒲螨在不同贮存温度和不同降温方式处理后的寄生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0℃下贮存的麦蒲螨后代有着更强的寄生能力。在0℃条件下,麦蒲螨的贮存时间超过10 d后,随时间增长,麦蒲螨产出的后代数量随之减少,寄生能力随之下降。贮存温度超过0℃时,麦蒲螨的可贮存时间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采用不同低温贮存方式的麦蒲螨,回到常温条件后的恢复时间不同,所产出后代的寄生率以及个体大小也不同;梯度降温方式下贮存的麦蒲螨回到常温条件下后,恢复产出时间略高于直接降温方式,但是差异并不显著。【结论】麦蒲螨的最佳贮存条件为0℃,贮存时间在10 d以内,该结果为麦蒲螨的低温贮存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1957年12月15日,从一种野鼠(同年11月中旬,在广东省新会县古井镇采集)的耳壳内发现了一种恙螨蚴。根据Audy及Nadehatram二氏(1957)的文献,本种是属屠恙螨属(Genus Traubacarus Audy et Nadchatram,1957)的一个新种。本属恙螨蚴为寄生在鼠类鼻腔内的种类,我们在1958年9月14日,也从一种野鼠(同年8月中旬古井镇采集)的鼻腔内采集到3个同样的恙螨蚴,本文即根据这4个已饱食的恙螨蚴进行描述、讨论、定名。本属恙螨蚴的发现,是国内首次记载。  相似文献   

9.
寄生于昆虫或由昆虫携播的螨类很多,近年国内亦有一些报道。1981年5月我们从辽宁省朝阳的大云鳃金龟 Polyphylla laticollis 的幼虫上采到一种革螨,经鉴定为厉螨科 Laclapidae 的田野鞘厉螨 Coleolaelaps agrestis(Berlese)。据文献记载该螨分布于意大利、苏联(哈萨克斯坦)。在我国为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肉食螨初记和马六甲肉食螨的生活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兆鹏 《昆虫学报》1975,(3):316-324
肉食螨是营自由生活的螨类,捕食粉螨、叶螨、瘿螨和介壳虫等微小动物。有些种类生活于鸟类、鼠类、爬虫类和哺乳动物身上,以粉螨及其卵为食。在自然界里,肉食螨是一种控制粉螨、叶螨、瘿螨及介壳虫等微小动物数量增长的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为生物防治的防治物质。 本工作是在调查研究贮藏物螨类时,发现在粮食及贮藏食品中有相当数量的肉食螨;所以着手进行此项工作。根据所得的标本,初步记述了8种肉食螨,分隶于4个属:肉食螨属(Cheyletus),触足螨属(Cheletomorpha),单梳螨属(Acaropsis)和真扇毛螨属(Eucheyletia)。  相似文献   

11.
人体蠕形螨寄生率与工种关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体蠕形螨寄生率与工种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指挤压和刮取法刮取皮脂分泌物在显微镜下检查;结果:不同工种的人群蠕形螨寄生率有显著差异(χ2=8132,f=4,P<005);结论:工作环境和个人卫生条件决定蠕形螨寄生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作者自1957年起进行了貯藏物螨类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数量的调查,得到了一些实际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一、采集和分离 谷物及油料种籽等貯藏物的螨类,可用1.5—2.5毫米的两层圆筛筛取残屑,带回实验室,放在培养皿中用双简镜观察,用小号毛笔粘着螨类放到保存液里。也可把样品倾倒在白色或黑色的搪瓷盘里,用肉眼观察。根据蝻类喜湿、怕干、畏热的习性,可用“螨类分离器”或“贝氏漏斗”巴螨类从粮食及其残屑中分离出来。也可用水中漂浮的方法,即把所采集的样品_置入盛有水的缸中搅拌,随即拣取上浮物检视。此法对可溶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以潜在-轻度石漠化为主体和以中-强度石漠化为主体的喀斯特地区及其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之间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差异。【方法】分别在以潜在-轻度石漠化为主体的高原山地区和以中-强度石漠化为主体的峡谷区采集潜在、轻度、中度和强度石漠化环境下的土壤螨类,通过标本鉴定和数据分析,判别不同环境下土壤螨类科、属、个体、捕食性螨类和甲螨生态类群以及群落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共捕获土壤螨类72科132属,甲螨是研究区土壤螨类组成的主体。中-强度石漠化喀斯特地区拥有丰富的螨类科和属;不同石漠化类型喀斯特地区螨类科、属的组成存在季节变化,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剧,螨类科、属总体上逐渐减少;不同喀斯特区拥有不同的优势属群,且优势属的分布存在生境和季节差异;捕食性螨类和甲螨生态类群也随环境与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群落多样性指数以中-强度石漠化喀斯特区的稍高,但整体差异并不明显。【结论】不同石漠化主体类型喀斯特地区的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石漠化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造成影响,利用螨类优势属群可以对石漠化土壤环境进行初步指示,捕食性螨类和甲螨生态类群的分布与石漠化等级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益螨利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农业螨类学(Agricultural acarology)发展迅速,不仅对农作物的害螨有很多研究,而且对有益螨类也有不少报道。这是由于自然界螨的种类繁多,与农业害虫和害螨生活上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可分为寄生(寄生性螨类)、捕食(捕食性螨类)、食分泌物(食泌者exudate feeder)、携播(携播种Phoretic species)及与群栖昆虫共栖(共栖者Commelsals)等五类。其中寄生与捕食二类,不仅是害虫与害螨自然控制的重要因子,而且可以作为天敌来利用,是生物防治上可忽视的一大类群。今后如何加以保护与利用,是很值得研究的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益螨利用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肪刺螨(Steatonyssus Kolenati,1858)(=Ceratonyssus Ewing,1923)是脂刺螨科(Liponyssidae)中的一个属,这一属的螨系寄生于蝙蝠和鸟类体上的吸血螨。这种螨在寄主窝巢内的数目往往比在寄主体上为多。有时在鼠类或小型哺乳动物的体上偶尔可以检出。 关于这一属螨与人类虫媒性疾病关系的资料我们知道的很少,国外文献上亦很少记载。近年来我们在蝙蝠、麻雀和燕鸟等的窝巢内共采集有4种的肪刺螨,其中除游旅肪刺螨(Steatonyssus viator)已见于国外文献报告外,其余3种皆系新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蚊虫体外寄生物的研究可为蚊类防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990年7—9月分别对沐川、合江及珙县等地牛房内吸血按蚊进行了观察,且记录了按蚊体外寄生物的种类、数量及部份有寄生物的按蚊的产卵数等。观察的283只按蚊中,八代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贵阳按蚊体外均有程度不同的水螨和嗜蚊库蠓Culicoides anophelis寄生;微小按蚊、帕氏按蚊体外未发现有寄生物。一般一种按蚊体外只被一种寄生物寄生,仅在沐川发现极少中华按蚊体外同时有水螨和嗜蚊库蠓寄生,寄生数量各为1只(详见表1)。表1螨、蠓寄生按蚊的情况水螨嗜蚊库蠓蚊种检(只查数)寄生…  相似文献   

17.
动物寄生螨类透射电镜样品制作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动物寄生螨类特点,改进了常规透射电镜样品制作方法。对不同螨,采用不同的采样和固定方法。对个体较大的种类,先用针在螨体上刺1至若干小孔,以便固定液能较快地进入螨体内部,固定内部组织,以免细胞变性与自溶。同时,还提出用推取捞片法改进常规的贴取捞片法和金属环水面张力引取法,可以得到满意的,无皱折,平坦的大切片。  相似文献   

18.
在鸡羽管内查出双梳羽管螨(syringophilus bipectinatus)和一种国内首次发现的新纪录种螨,未定名,跗端为吸盘,大小约0.4×0.15毫米。标本的采集将鸡张翅,肉眼检查翼皮肤外飞羽羽管部分,发现管内有黄色或灰色粉末,可认为是有羽管螨寄生的羽管。拔下羽管,在平皿内纵向剪开,用0—2号狼毫笔轻轻扫下管内粉末,在解剖镜下挑取虫休,置于70%酒精的平皿内,以狼毫笔轻轻拨洗虫体,如还洗不干净,则在载片上滴一滴封胶,将虫体移封胶上再以挑针拨洗,一般都可洗干净。虫体封片将镜检干净的虫体一个,移于有一滴封胶的载片上,盖上一块小盖片(即普通盖片的1/4)…  相似文献   

19.
蠕形螨的检查方法蠕形螨(Demodex)是一类微小的寄生性螨,其成虫呈蠕虫状,雌雄异体。根据曲魁遵所述,此虫大小的250μm×40μm,虫体可分为头胸部及腹部两部分。该螨寄生于人体和其他哺乳动物皮内的皮脂腺和毛囊管内。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形螨(D...  相似文献   

20.
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生防潜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 Zhang and He)在多种蛀干害虫中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利用其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进行防治的研究目前较少。为揭示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效果,初步探究其生防潜力,比较中华甲虫蒲螨对不同龄期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与致死力,及不同温度对中华甲虫蒲螨发育及寄生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华甲虫蒲螨对1龄、2龄、3龄、4龄幼虫均有致死力,致死力强弱为2龄3龄4龄1龄;不同龄期松墨天牛幼虫体上的中华甲虫蒲螨寄生数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2龄幼虫体上寄生的数量最高,达(5.800±1.448)头;2龄、3龄、4龄幼虫体上寄生的蒲螨可产生膨腹体完成世代发育,且3龄虫体上的膨腹体发育最好;蒲螨膨腹体发育的最适温度区间为24℃~28℃,低于或高于此温度区域膨腹体会发育不良或难以发育。综上,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助于日后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