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霸王岭睑虎Goniurosaurus bawanglingensis是海南岛特有种,自2002年被命名以来,因种群数量小、分布区窄、栖息地破碎化等因素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等级,种群资源现状尚不清楚。2018年7—8月,根据霸王岭睑虎种群分布,在模式产地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2个样区,首次采用植入电子标签的标记重捕法对种群密度、性比、窝卵数、成幼比等开展调查,并比较了雌雄个体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样区A种群密度为846只/hm^2,性比1.6∶1,成幼比7∶1;样区B种群密度为591只/hm 2,性比1.2∶1,成幼比10∶1。窝卵数为1~3枚,87%的窝卵数为2枚。身体量度特征(除吻长外)在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进一步补充了霸王岭睑虎的基础生态学资料,可为资源状况评估和保护提供依据。此外,本研究证实了植入电子标签是对睑虎属Goniurosaurus物种野外标记研究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对动物进行长期标记。  相似文献   

2.
关于睑虎属(Goniurosaurus)物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种描述、分类分布以及系统进化等方面,繁殖生物学资料基本空白。本课题组于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对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南睑虎(G.hainanensis)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海南睑虎的繁殖期为3~10月,共观察到雌性个体147只,雄性个体179只。繁殖高峰期为7~8月,该段时间共观察到雌性96只,其中怀卵个体为51只,怀卵率为53%,怀卵数(1.9±0.5)枚,80%雌性个体的怀卵数为2枚,具有年产多窝卵的特性。卵均重、窝卵重、卵长径、卵短径、相对窝卵重1(窝卵重/产后母体体重)和相对窝卵重2[窝卵重/(产后母体体重+窝卵重)]与雌性体长无显著相关性。卵长径、卵短径和窝卵重与卵均重呈显著相关。孵化温度为22~26℃,孵化相对湿度为80%~95%,孵化周期为65~70 d(n=4),出壳过程持续近2 h(n=4)。吊罗山海南睑虎种群雌雄性比约为1︰1.2,成幼比约为8︰1,雌雄体型大小不存在两性异形。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0年3月—11月在千岛湖地区2个岛屿上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的标志重捕数据,分别用Jolly-Seber法、修正Lincoln指数法、Schnabel法和MNA法计算两个岛屿上社鼠种群数量,并深入探讨在陆桥岛屿环境下估算社鼠种群数量的适用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满足Jolly-Seber法的条件下,通过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修正Lincoln指数法无显著差异。但在野外实验中,并不是所有的重捕数据都满足Jolly-Seber法的条件,而且该方法不能估算头尾两月的数量。因此,修正Lincoln指数法更适于估算陆桥岛屿环境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可为今后开展陆桥岛屿环境下鼠类种群生态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种群数量是物种的重要生态学基础资料,合适的密度调查方法是数量估算的基础。2016年4-5月,采用广泛应用于鸡形目Galliformes鸟类种群密度调查的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鸡形目鸟类(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的种群密度。样线法和样点法估算的雄体密度分别是:白腹锦鸡1.20只/km^2和(6.31±0.98)只/km^2,红腹角雉5.41只/km^2和(0.39±0.17)只/km^2,血雉3.01只/km^2和(5.97±2.70)只/km^2。除红腹角雉外,样点法估算的白腹锦鸡、血雉种群密度均大于样线法。建议针对不同鸡形目鸟类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并尽量扩大样本数量,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海南苏铁(Cycas hainanensis)是古老的苏铁属植物, 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 也是IUCN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为研究海南苏铁在海南昌江保梅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种群结构与森林郁闭度的关系, 本文通过样方法对海南苏铁种群及其所在群落进行调查, 分析了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以及其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与森林郁闭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海南苏铁所在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上下2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海南苏铁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偏高, 群落内物种组成丰富; 各样方内海南苏铁数量分布不均, 经常群生于海拔500 m左右的林下、林缘间。海南苏铁种群结构属于增长型, 种群更新力强, 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II型, 死亡率随着龄级增加而增加, 说明海南苏铁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随着种群个体的生长发育, 其生存力逐渐下降; 海南苏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型, 聚集程度指标随着林分郁闭度变大而增加。曲线估计结果显示, 海南苏铁幼苗幼树在透光率36.11%-58.33%显著增加。综上所述, 昌江保梅岭地区的海南苏铁种群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状态, 喜生长于海拔500 m左右、郁闭度为35%-60%的森林环境中。  相似文献   

6.
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是我国特有高山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种群参数,2020—2021年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红喉雉鹑的日活动节律及其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红喉雉鹑在保护区分布海拔为2 773~3 777 m,主要活动在3 200~3 400 m,常见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未在草甸生境中记录到;核密度函数绘制的日活动节律曲线表明,红喉雉鹑为昼行性动物,全年日活动曲线整体呈单峰模式,日活动强度在06∶00后快速升高,在08∶00—10∶00达到最高,之后快速降低至12∶00,其后缓慢下降,20∶00趋近于无;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的日活动节律均呈双峰模式,但差异不显著(Δ=0.79),均以早晨最为活跃,非繁殖季比繁殖季的活动高峰推迟1~2 h;红外相机拍摄的群体平均大小为2.63只/群,样线调查的为3只/群,样线法和样点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分别为7.60只/km2和5.42~6.18只/km2。本研究丰富了红喉雉鹑的野外生态学资料,为其保护管理和种群监测、评估提供...  相似文献   

7.
于2010年7月~2012年1月,采用在不同海拔梯度设置样带和样方的方法,对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鹦哥岭树蛙(Rhacophorus yinggelingensis)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鹦哥岭树蛙分布范围非常狭窄,栖息的生境类型较为单一,仅分布于海拔1 200 m以上的临时性水潭内,种群数量为(2 972±831)只。由于该物种的数量极其稀少,建议提高鹦哥岭树蛙保护等级以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黎母山四眼斑水龟种群密度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3~7月,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海南岛黎母山对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种群密度与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采用Cassie指数、David&Moore指数、Morisita指数和Lloyd指数测定了四眼斑水龟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四眼斑水龟种群分布于海拔170~470m范围内,在垂直梯度上呈现不连续的分布状态;(2)在海拔170~470m范围内种群相对密度为0.011~0.050只/笼捕日;(3)种群空间分布呈现聚集分布格局;(4)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和人为干扰可能对四眼斑水龟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5年7~9月(雨季)和2006年2~4月(旱季),对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900~1100 m地区的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样区内根据植被类型随机选取6个调查样区,424个布笼点,6360个笼捕日,调查面积6.36 km2,捕获黄额闭壳龟5只,其中,人工林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监测方法有效性评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常智  张明海  姜广顺 《生态学报》2012,32(19):5943-5952
虎数量监测是虎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野生虎现存数量少、领域宽广,加之习性机警,很难对其数量和种群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评估。合适的虎数量监测方法随着监测目标、监测尺度、虎密度、猎物密度、气候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同。2002—2011年,用东北虎信息收集网络法,样线调查法,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对东北虎数量进行监测。(1)用老虎信息收集网络法研究2006年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的种群现状,结果显示东完达山地区2006年东北虎数量为6—9只,由1只成年雄虎,2—3只成年雌虎,2—4只亚成体虎和1只小于1岁的幼体虎组成;(2)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得到东完达山地区2002年东北虎的密度为0.356只/100 km2,能容纳22—27只东北虎;(3)用样线法在黑龙江的老爷岭南部和吉林省大龙岭北部面积1735.99 km2的区域内设置样线64条,总长609 km,没有发现东北虎足迹链。样线调查的结果表明,在2011年2—3月该调查区域东北虎的数量为0只。监测结果表明,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得到东北虎数量远远超过现实数量,人们对有蹄类的盗猎和猎套对老虎的伤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样线法调查得出的结果低于现实种群,主要原因是老虎数量极低和调查者对野生虎行为学了解甚少,较难在野外有效的发现虎信息;且样线法监测仅应用于当东北虎以一定的密度(即有定居虎)存在的情况下(多数监测样线能发现虎信息)。虽然和样线法一样存在着诸如专家估计密度和真实密度之间的关系,老虎足迹数量和老虎真实密度间关系不确定,保守估计等内在缺点,在目前中国东北地区野生东北虎种群密度极低,且多是穿越于中俄边境地区的游荡个体的现状下,信息收集网络法是一种高效,可行东北虎监测方法。因此,建议建立更广泛的监测信息收集网络,培训监测人员,严格执行信息收集程序,减少专家估计误差以完善此监测方法。此外,其他监测方法,如占有法、基于标志重捕远红外照相法、粪便DNA法、足迹数码信息法、警犬法等,应根据各种方法的理论前提、误差来源、适用范围和老虎是否定居及密度等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且有些方法可能成为未来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有效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地表凋落物和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解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地表凋落物的关系, 2001年9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西双版纳23年次生林、35年次生林、季节雨林地表凋落物及其中的土壤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所获数据表明, 地表凋落物数量(现存量干重)和质量(N和C/N)总体上表现为35年次生林最好, 23年次生林次之; 蜱螨目和弹尾目为3林地地表凋落物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类群, 膜翅目蚂蚁、马陆目、鞘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为常见类群。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密度和个体相对密度均表现为35年次生林>季节雨林>23年次生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以季节雨林最高, 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示为23年次生林最高, 35年次生林的优势度指数最高, 3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组成相似性达到较好水平。相关分析表明, 3种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密度与林地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呈正相关, 而现存凋落物N元素储量与土壤节肢动物的相关性仅表现在23年次生林和季节雨林。研究认为, 热带森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发展与森林植被演替密切相关, 其群落个体数量和多样性受森林地表凋落物数量、质量的调控, 但其他环境因素如捕食效应、人为干扰等影响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对淮北采煤塌陷湖(乾隆湖和临涣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性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6种, 隶属于3门5纲17科. 乾隆湖和临涣湖年平均密度分别为230.85和215.80 ind./m2, 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6.11和36.38 g/m2。两湖大型底栖动物以摇蚊幼虫、霍甫水丝蚓和苏氏尾鳃蚓为优势类群, 底栖动物最高密度均出现在夏季(乾隆湖为 278.0 ind./m2, 临涣湖为288.2 ind./m2); 生物量则主要以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主, 夏季和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运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H')、Margalef多样性指数(D)和Biotic Index生物学指数(BI)对乾隆湖和临涣湖进行水质生物评价研究, 结果显示Shannon多样性指数不适宜于该两湖的水质生物评价, BI的评价结果与水质状况基本相符。综合 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BI生物指数评价的结果表明: 乾隆湖和临涣湖春季和冬季处于轻度污染状态, 夏季和秋季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3.
We determined the amphipod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water bodies of the delta of the Selenga River, where Gammarus lacustris Sars, 1863 was industrially harvested until the 1990s. In 2011,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G. lacustris varied from 80 to 10200 in Lapkhai Lake and from 80 to 2320 ind./m2 in Krivaya Channel. The low population density (<40 ind./m2) in Gryaznoe Lake, together with the absence of the species in the waters of the former Zhilishchenskoe Lake, confirms the indications of population density decline in the associated waters of the delta. Population growth of G. lacustris was limited primarily by changes in the hydromorphology of the lakes and waterways due to floods of the early 1990s and the subsequent period of extremely low flow of the Selenga River.  相似文献   

14.
淮河干流软体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3月、6月、9月和12月对淮河干流11个采集点的底栖软体类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 共记录了软体类动物9科26种, 其中位于最上游的桐柏金庄种类最少, 仅有3种分布, 而位于中下游的新城口种类达到15种。总体上看, 自上游至下游, 软体动物种类的数量呈现一定的增多趋势。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软体动物种类数量和生物密度与河道深度间分别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617, P=0.043, n=11)和负相关关系(r=-0.654, P=0.029, n=11)。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表明,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F(3, 40) =0.225, P=0.879、Margalef丰富度指数F(3, 40) =0.902, P=0.449、Pielou均匀性指数F(3, 40) =0.841, P=0.479这3种指数以及生物量F(3, 40) =1.931, P=0.14不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但生物密度F(3, 40) =5.45, P=0.003却存在极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其中, 生物密度在6月份出现峰值(90.13 36.31) ind./m2, 最低值出现在12月份(14.42 2.78) ind./m2; 生物量的变化不与生物密度变化同步, 其峰值出现在9月份(155.08 50.43) g/m2, 最低值则出现在3月份(39.15 14.08) g/m2。相似性分析(One-way ANOSIM)结果表明, 软体类动物群落在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方面的优势物种组成上均无显著的季节性差异, 其P值分别为0.082和0.514。生物密度在不同月份间的不相似百分比变化幅度从53.87%至59.12%, 而生物量的不相似百分比变化幅度则从58.76%至68.58%。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表明, 河宽、水深和砂质型底质为影响淮河干流底栖软体类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5):965-972
为了解三峡水库在蓄水后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探索水文情势改变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2 年8 月、11 月及2013 年4 月对三峡水库的秭归、巫山、云阳、忠县和木洞五个断面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1)共记录底栖动物43 个属种, 木洞种类最多(29 种), 秭归最少(12 种)。优势种为多足摇蚊(Polypedilum sp.)、前突摇蚊(Procladius sp.)、肥满仙女虫(Nais inflata)、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一种钩虾(Gammaridae);(2)在空间分布上, 密度以木洞最高(81802740) ind./m2,忠县最低(11642) ind./m2;生物量以木洞最高(8.663.65) g/m2, 云阳最低(0.170.06) g/m2;(3)在季节动态上,密度以秋季最高(31401450) ind./m2, 夏季最低(11537) ind./m2;生物量则以春季最高(3.832.11) g/m2, 夏季最低(0.650.46) g/m2;(4)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在水深小于20 m 的浅水区递减率最大;(5)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 曲线)分析显示, 巫山属于中等干扰条件下的群落结构(W=-0.003), 而木洞属于严重干扰条件下的群落结构(W=-0.101);(6)与建坝前相比, 三峡水库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趋于减少。流速减缓、水深增加、水位波幅加大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升高可能是造成三峡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热带区两种潮虫的生态特征(甲壳纲:等足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型大小不同的两种陆生等足类动物进行形态特征和行为特征研究,探讨环境变化对其繁殖特征和种群结构的影响。自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在巴西Parque Estadual de Itapua进行野外采样,其中每月采集12个凋落物和土壤样品,实验室手拣法收集等足类,共获得2540只,同时进行个体性别鉴定与测量。结果表明,Atlantoscia floridana平均密度为114只Pm2,Balloniscus glaber平均密度为133只Pm2。A.floridana雌性个体全年可育,B.glaber雌性个体只在早春至初夏时段可育,其中春季这两种动物雌性可育个体数量高。2005年夏季干旱,该气候因子对两种动物种群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干旱使A.floridana种群减少,而B.glaber种群基本保持稳定,两种动物间形态结构不同是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尤其是B.glaber,特殊的体型和腹肢肺的存在使其更能忍耐干燥。此外,B.glaber可能也依赖行为策略适应环境,例如挖掘活动,在不利气候条件下挖掘活动能够增加年轻个体生存的机会,也可能对成年个体起到保护作用。对于A.floridana来说,它具有连续繁殖、性成熟时间短和高雌性生育比率的特征,这些策略是对其幼体死亡率高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17.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获得27类土壤动物,隶属5门12纲,其中螨类、弹尾类、线虫类和线蚓类为优势类群,占全捕量的88.67%,是该区土壤动物的主体。土壤动物密度与土壤类型和土壤性质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土壤类型层中动物密度为:黑色石灰土中125.6万个/,棕色石灰土中104.3万个/m^3,山地生草黄棕壤中91.3万个/m^3,山地黄棕壤中74.2万个/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