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红豆树茎枝抑菌活性成分,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1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圆荚草双糖苷(1)、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2)、4',8-二甲氧基-7-O-β-D-葡萄糖基异黄酮(3)、芒柄花苷(4)、异樱黄素-7-O-β-D-葡萄糖苷(5)、芦丁(6)、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7)、4'-甲氧基异黄酮-7-O-β-D-木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8)、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芹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9)、染料木素(10)、异樱黄素(11)、2',4',5,7-四羟基异黄酮(12)、大豆素(13)、柚皮素(14)、二氢染料木素(15)、去甲基化美迪紫檀素(16)。其中化合物1~16为首次从红豆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9、12、15、16首次从红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和14对禾谷镰刀菌、西瓜尖镰孢菌、茄病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显示出了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豆树茎枝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红豆树茎枝抑菌活性成分,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1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圆荚草双糖苷(1)、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2)、4',8-二甲氧基-7-O-β-D-葡萄糖基异黄酮(3)、芒柄花苷(4)、异樱黄素-7-O-β-D-葡萄糖苷(5)、芦丁(6)、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7)、4'-甲氧基异黄酮-7-O-β-D-木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8)、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芹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9)、染料木素(10)、异樱黄素(11)、2',4',5,7-四羟基异黄酮(12)、大豆素(13)、柚皮素(14)、二氢染料木素(15)、去甲基化美迪紫檀素(16)。其中化合物1~16为首次从红豆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9、12、15、16首次从红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和14对禾谷镰刀菌、西瓜尖镰孢菌、茄病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显示出了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虎尾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虎尾草Lysimachia barystachys地上部分中分得8个已知黄酮苷类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奈酚(2),金丝桃苷(3)、芦丁(4)、3,5,7,3',4'-五羟基黄酮-3-O-(2,6-二-O-α-L-吡喃鼠李糖)-β-D-吡喃半乳糖苷(5),3,5,7,3',4'-五羟基黄酮-7-O-α-L-吡喃鼠李糖-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6),3,5,7,4'-四羟基黄酮-3-O-(2,6-二-O-α-L-吡喃鼠李糖)-β-D-吡喃半乳糖苷(7),3,5,7,4'-四羟基黄酮-7-O-α-L-吡喃鼠李糖-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8).这些化合物除3,4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化学成分,从鸡血藤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5个酚酸类单体成分,经波谱学分析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tachioside(2)、isotachioside(3)、canthoside D(4)、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5)、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6)、4-羟甲基-2,6-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丁香酸葡萄糖苷(8)、3-甲氧基苯乙醇-4-O-β-D-葡吡喃糖苷(9)、2-(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ethyl-β-D-glucopyranoside(10)、4,6-二羟基-2-O-(β-D-吡喃葡萄糖苷)苯乙酮(11)、松香(12)、顺式紫丁香苷(13)、(–)-(7R,8S)-guaiacylglycerol 8-O-β-Dglucopyranoside(14)和l-threo-guaiacylglycerol-8-O-β-glucopyranoside(15)。其中,化合物2~8和10~15为首次从密花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的药理活性化学基础,从其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7S,8R)-蛇菰脂醛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4β,10α-香木兰烷二醇(2)、原儿茶酸(3)、3′-甲氧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芸香糖苷(7)和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8)。这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幌伞枫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从秃叶黄皮树叶子(Phellodendron chinensevar.glabriusculumSchneid)分离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鉴定为6-O-乙酰基黄柏苷(1),6-O-乙酰基二氢黄柏苷(2),(2R)-4′,5-二羟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8-异戊烯基-二氢黄酮(3),黄柏苷(4),2-O-β-D-吡喃葡萄糖基-6-羟基-苯甲酸苄酯(5),柑橘素C(6),3-羰基齐墩果烷(7),其中化合物1~3,5~7为首次从秃叶黄皮树叶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从漏芦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2)、芹菜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α-D-鼠李糖苷(7)、芹菜素-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芹菜素-7-O-α-D-葡萄糖醛酸苷(10)。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从漏芦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2)、芹菜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α-D-鼠李糖苷(7)、芹菜素-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芹菜素-7-O-α-D-葡萄糖醛酸苷(10)。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天山棱子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天山棱子芹中首次分离得到15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MS及IR等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6,7-二羟基香豆素(1),( )-marmesin(2),marmesinin(3),5,7,4'-三羟基黄酮(4),莰非醇3-O-α-L-吡喃鼠李糖甙(5),藤黄菌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6),(R)-6-hydroxy-3-(2-hydroxypropan-2-yl)-6-methylcyclohex-2-enone(7),4-羟基苯甲酸(8),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9),3-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甲酸(10),丁香酸甲酯(11),丁香酸甲酯4-O-β-D-吡喃葡萄糖甙(12),姜油酮4’-O-β-D-吡喃葡萄糖甙(13),2-(4-羟基苯基)-乙醇(14)和正二十八醇(15)。其中化合物7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刺桑(Taxotrophis ilicifolia)皮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刺桑皮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刺桑皮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cariside E5 (1)、裂环异落叶松脂醇-9-O-β-吡喃葡萄糖苷(2)、2,4,6-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3)、9-O-β-glucopyranosyl trans-cinnamyl alcohol (4)、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呋喃芹糖基-(1″→6′)-β-吡喃葡萄糖苷(5)、3-羟基-4,5-二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6)、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7)、isotachioside (8)、ficuscarpanoside A (9)、uridine (10)、methyl syringate 4-O-β-D-glucopyranoside (11)、3,4,5-三甲氧基苯酚-β-D-吡喃...  相似文献   

11.
黄瓜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丽江产黄瓜藤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α-菠甾醇(1)、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豆甾-7-烯-3-O-β-D-葡萄糖苷(4)、22-亚甲基-9,19-环羊毛甾烷-3β-醇(5)、(2S,3S,4R,10E)-2-(2′,3′-二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6)、(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7)、(2S,3S,4R,10E)-1-(β-D-葡萄糖苷)-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8)、大豆脑苷(9),除化合物3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从小金梅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3-O-β-D-槲皮素葡萄糖苷(1)、3-O-β-D-山柰酚葡萄糖苷(2)、5-O-β-D-芹菜素葡萄糖苷(3)、α-菠甾醇(4)、2,6-二甲氧基苯甲酸(5)、3-吲哚甲酸(6)、(2S,3R,4E,8E)-1-(β-D-吡喃葡萄糖苷)-N-[(R)-2’-羟基-二十碳酰基]-9-甲基-4,8-二烯-1,3-二醇-2-氨基-十八烷(7)、正三十二烷醇(8)、14,15-二十碳烯酸(9)、木腊酸(10)、β-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3.
从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根部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山奈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奈素-3-O-β-D-(2-O-β-D-吡喃葡萄糖)吡喃葡萄糖苷(2),(+)-儿茶素(3),(-)-表儿茶素(4),(+)-没食子儿茶素(5),(-)-表没食子儿茶素(6),(E)-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7)和2,3,5,4′-tetrahydroxystilbene-3-O-β-D-glucopyranoside(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杨桃根中具备降血糖功能的活性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方法从其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技术对它们的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命名为prismaconnatoside(1),tarennanosides A(2),(+)-catechin(3),fernandoside(4),7a-[(β-glucopyranosyl) oxy]-lyoniresinol(5),(+)-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6),(-)-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7),(-)-5’-methoxy-isolaric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8)和正辛烷(9)。其中化合物1,2,4,5均为首次从杨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杨桃根中分离得到。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DPP-IV酶抑制活性测试,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色谱法从石菖蒲根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鉴定为:(7S,8R)-4,9’-di-hydroxyl-3,3’-dimethoxyl-7,8-dihydrobenzofuran-1’-propylneolignan(1),(7S,8R)-4,9’-dihydroxyl-3,3’-dimethoxyl-7,8-dihydrobenzofuran-1’-propylneoligan-9-O-β-D-glucopyranoside(2),7’-hydroxylariciresinol-9-acetate(3),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4),野漆树苷(5),紫云英苷(6),松属素-3-O-芸香糖苷(7),山奈酚-3-O-芸香糖苷(8),德钦红景天苷(9),isoschaftoside(10),5-羟甲基糠醛(11),反式桂皮酸(12),3,7-dihydroxy-11,15,23-trioxo-lanost-8,16-dien-26-oicacid(13),3,7-dihydroxy-11,15,23-trioxo-lanost-8,16-dien-26-oic acid methyl ester(14),环阿屯醇(15),胡萝卜苷(16),羽扇豆醇(17),(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l(18)。除化合物4、11和16外,其余1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从梧桐科火绳属桂火绳中提取分离到22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羽扇豆醇(1),白桦脂酸(2),齐墩果酸(3),丁香脂素(4),(+)-异落叶松树脂醇(5),东莨菪内酯(6),对羟基肉桂酸(7),二十七碳酸单甘油酯(8),2-十八烯酸单甘油酯(9),sitoindosideⅡ(10),儿茶素(11),表儿茶素(12),表儿茶素3-O-β-D-吡喃木糖甙(13),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甙(14),5,7,4'-三羟基异黄酮(15),4'-O-methylgallocatechin(16),反式-二氢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甙(17),顺式-二氢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甙(18),反式-二氢槲皮素-3-O-β-吡喃葡萄糖甙(19),3,5,7,3',5'-五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20),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6→1)-α-L-吡喃鼠李糖甙(21),以及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6→1)-β-D-吡喃葡萄糖甙(22),这些化学成分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7.
金花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ODS柱色谱法、反复重结晶等方法对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金花茶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从碎米花杜鹃Rhododendron spiciferum根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南烛木树脂酚(1)、(+)-环合橄榄树脂素(2)、(-)-南烛木树脂酚-9-O-β-D-葡萄吡喃糖苷(3)、(-)-南烛木树脂酚-9-O-β-D-木吡喃糖苷(4)、3,5,7-三羟基色原酮-3-O-α-L-鼠李吡喃糖苷(5)、3,5,7-三羟基色原酮-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6)、柚皮素(7)、圣草酚(8)、紫杉叶素(9)、儿茶素(10)、紫杉叶素-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11)、黄杞苷(12)、紫杉叶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13)、蒲公英赛醇(14)、蒲公英赛醇乙酸酯(15)。其中化合物1~6、8、9、13~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醉魂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云南产醉魂藤Heterostemma alatum wight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波谱数据确定了他们的化合物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正二十四烷酸(2)、芹菜素(3)、胡萝卜苷(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5)、醉魂藤碱A(6)、醉魂藤碱B(7)、醉魂藤碱C(8)、醉魂藤碱D(9)和醉魂藤碱F(10).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连钱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连钱草(Glechoma longituba)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齐敦果酸(2)、熊果酸(3)、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5)、胡萝卜苷(6),3,6-二甲氧基-6″,6″-二甲基苯并吡喃-(7,8,2″,3″)-黄酮(7)、芫花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10)。其中化合物2,4~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