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西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杨道德  熊建利 《四川动物》2006,25(2):285-289
2004年6月上旬和8月下旬两次对位于鄱阳湖主湖南部的江西南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表明: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31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5科11种;爬行纲3目8科20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67.65%.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赣北(鄱阳湖)平原省,此次调查发现的斑腿泛树蛙和舟山眼镜蛇为该动物地理省的新分布记录.最后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未进行过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两栖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评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动物19种,隶属2目7科,占江西省39种两栖动物的48.72%。其中以16种东洋界物种为主,广布种3种,无古北界物种。东洋界物种包括10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及6种华中区物种。这种动物区系组成特点与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一致。此次考察增加赣北(鄱阳湖)平原省两栖动物新纪录6种,分别是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弹琴蛙(Hylarana adenopleura)、阔褶水蛙(H.latouchii)、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斑腿树蛙(Rhacophorus megacephalus)和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的分布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2013年7月30日—8月7日、2014年5月1日—8日,采用样带法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77种,隶属于4目21科。其中,两栖纲2目9科31种,爬行纲2目12科46种;东洋界种类61种,广布种16种,无古北界物种,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与2005年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的数据相比,此次新增16种两栖动物和7种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生态类型以流水型居多,其次为陆栖-静水型,树栖型、陆栖-流水型和静水型最少。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稳定性高,各属物种分布均匀,但各科的分布不均匀。通过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分析发现:保护区处于南岭山脉与雪峰山脉过渡地域,地理位置独特,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亦体现出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与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过渡性。最后根据资源特点和管理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松  杨道德  谷颖乐 《四川动物》2007,26(2):336-339
2005年8月中下旬、2006年3月中下旬和5月中下旬,共3次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报道结果,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67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7科。其中两栖纲1目6科22种;爬行纲3目11科45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88.06%。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此次调查发现的福建掌突蟾 (Leptolalax liui)为广东省两栖动物新分布记录。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于2006年4月16~25日、8月14~24日对广东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近20天的野外科学考察。调查表明,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72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5目18科。其中两栖纲2目6科24种;爬行纲3目12科48种。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粤北动物地理省,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达65种占总物种数的90.28%。本次调查同时发现了在广东省罕见的香港瘰螈和黑眼睑小树蛙。  相似文献   

6.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28种,隶属于2目8科18属.其中广布种3种,占10.7%,其余25种均为东洋界种类,比例高达89.3%.东洋界种类中,华中区物种有9种,占32.2%;属华中华南区共同分布的有16种,占57.1%.该区以蛙科为优势科,其中又以臭蛙属和水蛙属为优势属.考察中发现了九龙棘蛙和武夷湍蛙两个江西省两栖动物新纪录,至此江西省两栖动物种类增至41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及受威胁因素,于2016—2018年选取保护区内典型生境,设置10条样线开展实地调查,记录样线内环境因子、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及威胁因子。结果显示:共记录两栖动物14种,隶属1目5科8属,占湖南省已记录68种两栖动物的20.59%;区系组成多为东洋界种类,其中,东洋界华中区、华南区共有种9种,占64.29%;东洋界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共有种4种,占28.57%;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经过计算分析,记录到的两栖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445 4和0.649 1,Pielou均匀度为0.149 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月份两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及相对多度与环境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多种人为干扰因素对该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具有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从未进行过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05年4月下旬~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8月上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首次报道保护区现已记录27种爬行动物,隶属3目9科,占江西省80种爬行动物的33.75%。其中东洋界种类有19种,广布种8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区系组成上明显地以东洋界物种(特别是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17种)为主,这与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相一致。此次考察增加赣北(鄱阳湖)平原省爬行动物新记录5种,分别是绞花林蛇、黑眉锦蛇、中国水蛇、渔游蛇、舟山眼镜蛇;对保护区爬行动物的分布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3年3~7月,对广西猫街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6种,隶属12属6科2目;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滇桂山地丘陵省,区系组成以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生态类型以流水型和陆栖静水型种类占优势;保护区和同样地处桂西的大王岭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较高,而与桂北地区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和桂南地区的挂榜山的相似系数最小。根据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掌握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作者于2007年1月10~19日、5月16~24日、7月26日~8月8日,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柄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齐云山保护区现已记录72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5目18科.其中两栖纲2目7科24种,爬行纲3目11科48种.齐云山保护区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其区系组成以60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其余12种均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大眼斜鳞蛇福建亚种(Pseudoxenodon macrops fukienensis)和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为江西省两栖爬行动物新纪录,福建钝头蛇(Pareas stanleyi)为江西省赣南地区爬行动物新纪录.齐云山保护区是海南棱蜥後(Tropidophorus hainanus)和福建华珊瑚蛇(福建丽纹蛇)(Sinomicrurus kettoggi)在江西省的第二个发现地,是海南闪鳞蛇(Xenopeltis hainanensis)在江西省的第三个采集地.通过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分析发现,齐云山地理位置独特,是华中区和华南区物种重要的扩散过渡地域.最后对齐云山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2月7科22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西南区为主;爬行动物1目7科17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广布种为主。两栖爬行动物是保护区内的重要资源。喇叭河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横断山东缘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于2005—2006年先后3次对庐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得知庐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24种两栖动物,隶属2目8科,占江西省已知39种两栖动物的61.54%。有21种属东洋界种类,3种属广布种,无古北界种类。分别有6、6、3、5和4种两栖类的生态类型属静水型、陆栖-静水型、流水型、陆栖-流水型和树栖型。除大鲵、虎纹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其余22种两栖动物均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此次调查采集的小角蟾、阔褶蛙、虎纹蛙、竹叶蛙和花姬蛙为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记录,并与江西省其它自然保护区讲行了两栖类相似件系数比较,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四川龙滴水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8月对四川省松潘县龙滴水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合资料记载,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12种,隶属于2目4科7属,其中8种属于中国特有种;爬行动物12种,隶属于1目4科9属,其中4种属于中国特有种;动物地理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的成分为主,物种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中旬至下旬对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采得两栖爬行动物标本17种,隶属于9科3目.结合文献资料,该保护区现已知有两栖爬行动物27种(亚种),隶属于12科4目.其中,两栖动物13种(亚种),隶属于7科2目;爬行动物14种(亚种),隶属于5科2目.该保护区物种组成较丰富,没有古北界的成分,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马边县新纪录9种,大鲵已被收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大凉疣螈和脆蛇蜥已被收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大鲵和大凉疣螈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保护区和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Sorenson指数为36.7%.  相似文献   

15.
广西百东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4月~2006年6月对广西百东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百东河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51种两栖爬行动物,其中两栖类1目5科8属17种;爬行类2目11科25属34种。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及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四川泗耳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9月4~16日对四川省平武县泗耳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发现16种,隶属12属7科。动物地理区系组成分析表明该地以东洋界西南区成分为主,同时周围各动物地理区的某些物种在这里交汇。建议适当扩大该保护区的面积,使其包括一些较低海拔的生境,以利对一些重点保护物种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2 600余号,经初步鉴定有1 456种,分别隶属于23目192科.其中,鳞翅目昆虫种数最多,31科502种,鞘翅目昆虫次之,42科436种.通过对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的结果分析,初步了解了该自然保护区昆虫的区系和群落分布.并与七姊妹山、后湖两个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