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交后代中基因遗传关系判断的规律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朝阳  刘征  刘宗才 《遗传》1999,21(5):55-56
在遗传学三定律教学中,综合性习题的统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利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部分司题中,相当一部分是根据测交后代表现型情况判断亲代中基因的遗传关系,本文就此做一简单讨论。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关系的判定对于两对相对性状,或为自由组合的遗传关系(即独立遗传),或为连锁互换的遗传关系,二者必居其一,根据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可以判定。1.l如果洲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l:l:l,则两对性状(两对基因)为自由组合的遗传关系。1.2如果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生物学第五章遗传和变异的课文中,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这一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课文中,对具有两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值只讲了 F_2的9∶3∶3∶1和测交后代的1∶1∶1∶1两种类型,但八二年的高考试题中却出现了3∶1∶3∶1和1  相似文献   

3.
以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甜荞麦植株为亲本,成对进行人工杂交,分别构建了F1、F2、F3代分离群体。探讨了普通荞麦5对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发现瘦果棱形状(圆弧状、尖)、花果落粒性(落粒、不落粒)2对相对性状符合3∶1的遗传模式,说明它们属于单基因遗传,并且是完全显性。而主茎基部木质化(有、无)、花药大小(正常、小)符合9∶7的遗传比率,说明它们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并符合显性互补的遗传模式。通过对花柱长与同长这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F2代符合13∶3的遗传比率,说明它们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符合显性上位的遗传模式。这5对相对性状均为自由组合,分属于不同的连锁群。  相似文献   

4.
怎样迅速而准确地求出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进行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杂交后代的基因组合数和基因型种数及子代表现型种数?大多数学生由于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习惯用“图解法”及“棋盘法”来推算,既花时又费力,准确度也不高。现分别介绍它们的快速求法,供参考。1、配子种类数求法生物体(基因型)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等于每对基因产生配子种数的乘积或  相似文献   

5.
孟德尔揭示的遗传两大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我绝对没有怀疑的意思,但对高中教材中提到的孟德尔的几个实验结果却想提出一点异议。按照高中教材(必修本P_(157))中的意思,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表2中的实验内容),在F_2都显示了3∶1的结果。例如:豌豆的豆荚形状饱满对不饱满是显性,让纯种的饱满豌豆品种和纯种的不饱满豌豆品种杂交,得到F_2的豆荚,饱满豆荚数量为882,不饱满豆荚数  相似文献   

6.
在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教材中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及连锁和互换规律,都是说明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何传递的规律。减数分裂则是理解这些规律的重要基础。在掌握减数分裂后学习三个遗传规律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翁熔庸 《遗传》1985,7(3):37-40
在遗传三个基本规律的教学中,连锁互换规律是 公认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测交后代各类型的比率直接 反映了F:代产生的配子的各类型的比率,一般教科书 及教学中均以测交后代各类型比率来判断两两基因是 否连锁。在植物中获得相当的测交群体有一定困难, 而F:自交后F,群休(自然繁殖的F,群体)中,各类表 型比率不直接反映F:代产生的配子类型比率,通过F, 各类型个体比率推算F:的配子频率并判断两两基因 的遗传方式时,初学者易将几种遗传方式混淆,造成概 念模糊,影响对三个遗传规律尤其是连锁遗传规律的 理解。  相似文献   

8.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中仅就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推导出本规律的基本原理。但是,由于学生初次学习遗传方面的知识,对此规律中任意一个杂交组合的结果,难以一目了然地推断出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数与比例,特别是对于三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更难以认识。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推敲,引导学生掌握若干计算公式,这既便于检查做题的正确性,也为填写杂交组合中亲子两代的基因型奠定基础。为了便于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我在教学中归纳了如下几点有关计算方法: (一)个体产生配子种数=2~n(n是等位基因对数,下同). 例1,基因型是AaBbCc的生物体,有三对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教材中,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和伴性遗传以及它们的细胞学基础,不容易系统地和融会贯通地掌握。为此,我们试以果蝇为例谈谈这些知识的综合复习。  相似文献   

10.
突破"孟氏定律"教学重难点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武  唐虹 《生物学通报》2000,35(3):25-27
“孟氏定律”是高二生物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尤其是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学习和应用 ,学生在学习之后 ,对基因是怎样分离和自由组合 ,不同基因型的生物个体是怎样产生不同比例的配子 ,怎样根据部分已知条件推测某亲本或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以及怎样预计某杂交后代出现的几率等问题始终混淆不清 ,难于理解 ,以至出现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错误。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 ,收到良好效果。1 减数分裂为基础 ,概率原理贯始终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染色体是DNA…  相似文献   

11.
连锁与互换规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本 )中介绍的一个内容 ,是该单元的难点。学生接触后 ,对双杂合个体 (F1)自交后代比率的计算问题会感到困难。以往一般是用方格法进行计算 ,过程较复杂 ,解题速度较慢 ,也比较容易出错。现介绍一种较为简便、准确的解题方法 ,以供参考。设 :F1的 4种配子中含双显性基因的类型比率为 :X(以A  B或 A  b为例 )。则 AB、ab类型配子的比率均为 X;Ab、a B类型配子的比率均为 (0 .5 - X)。这时 :若为 AB连锁 ,则互换率为 2 (0 .5 - X) ;若为 Ab连锁 ,则互换率为 2 X。    F2用方格法推算 F2 …  相似文献   

12.
果蝇杂交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遗传学实验中 ,有许多遗传规律的验证需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如 :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及连锁互换规律的验证。然而在进行实验设计时 ,常常是一个杂交组合 ,只能验证一个规律。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 ,我们摸索分析出采用一次杂交设计来完成验证多个遗传规律的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将该实验方法分述如下。1 实验材料与杂交组合1.1 实验材料 果蝇 (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X染色体的隐性突变体 ,即 :小翅、焦刚毛、白眼 ,已知控制这3个性状的基因 ( m、sn3、w)都位于 X染色体上 ;一隐性突变果蝇 ( e)檀黑…  相似文献   

13.
减数分裂是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因为减数分裂的知识是学好生物生殖、发育和遗传三大规律的基础,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足“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新课结束之后,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习题练习或考试常常会遇到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析。如已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推测)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及其相应的比例。初学者在练习中,常出现分析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不正确,或有的学生分析正确,但比例又发生错误。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这类习题时不仅错误率高,而且速度很慢。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分离规律中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为减少学生在解自由组合规律习题中的错误,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和速度,必须加强学生对分离规律中习题的练习,真正做到熟练掌握。特别是对各种不同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亲本杂交后,对其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必  相似文献   

15.
连锁的两个基因间最大重组值不会超过50%的证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连锁和互换规律是遗传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对连锁基因间重组值和交换值的关系,不少人往往难以透彻理解。连锁的两个基因间可以相距很远,例如,玉米第一染色体上的基因Sr(条纹叶)与bm_2(褐色中脉)间为172图距单位(两连锁基因间重组值1%定为1个图距单位),又如豌豆第一染色体上的基因a(花青甙形成)与i(子叶颜色)间为203图距单位,然而,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后得到的杂种F_1,在其产生的配子中重组型配子却不会超过50%。为什么两连锁基因间图距超过200图距单位而重组值却不会超过50%呢?《遗传学》仅列举了发生单交换和双交换的结果,并提到了重组值不会超过50%是因为两基因间发生了多次交换的关系,但没有具体说明。本文着重证明两个连锁基因间不论发生几次交换后重组型配子仍然不会超过50%,对单交换和双交换的结果也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周晓云  王克荣 《菌物系统》2003,22(2):264-271
通过对菌株突变体有性杂交后代的检测方法,对串珠镰孢霉Fusarium moniliforme氮代谢过程中硝酸盐还原途径相关酶基因间关系进行研究。串珠镰孢霉含钼协同因子突变体缺陷型(nitB)与亚硝酸盐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nitC)间的杂交结果显示,在不同的交配群以及在相同交配群不同寄主上的分离菌株中,控制这两种酶的基因有两种类型,并据此提出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调控硝酸盐还原途径酶的假说。当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nitD:nitB:nitC:wt=1:1:1:1)时,表明这两种酶的遗传受核基因调控,分离时两种基因自由组合:当杂交后代仅有两种表型时,表现为父本表型隐藏,双基因缺陷型(表型同主氮调节基因缺陷型nitD)表型不出现,即母本表现型:野生型为1:1,表明这种遗传类型除受核基因的控制外,还存在细胞质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晓云  王克荣 《菌物学报》2003,22(2):264-271
通过对菌株突变体有性杂交后代的检测方法,对串珠镰孢霉Fusariummoniliforme氮代谢过程中硝酸盐还原途径相关酶基因间关系进行研究。串珠镰孢霉含钼协同因子突变体缺陷型(nitB)与亚硝酸盐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nitC)间的杂交结果显示,在不同的交配群以及在相同交配群不同寄主上的分离菌株中,控制这两种酶的基因有两种类型,并据此提出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调控硝酸盐还原途径酶的假说。当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nitD:nitB:nitC:wt=1:1:1:1)时,表明这两种酶的遗传受核基因调控,分离时两种基因自由组合;当杂交后代仅有两种表型时,表现为父本表型隐藏,双基因缺陷型(表型同主氮调节基因缺陷型nitD)表型不出现,即母本表现型:野生型为1:1,表明这种遗传类型除受核基因的控制外,还存在细胞质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乔守怡  江绍慧 《遗传》1981,3(2):40-44
实验原理和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果蝇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验 证孟德尔第二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独立分配定 律)。采用的材料是长翅黑檀体果绳和残翅灰体果蝇。 通过对杂交后代翅傍和体色这二个性状的观察,经过 数据处理,验证是否符合杂种第二代的分离比数9:3: 3:1比率。已经知道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 于第二染色体上的基因十//vg决定,灰体和黑檀体是 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第三染色体上的基因十/e决 定,所以都属常染色体遗传。把长翅黑檀体雌蝇 (十+ee)与残翅灰体(vgvg+十)的雄蝇杂交,或它们 的反交,F.代全部是长翅灰体。F,代雌雄蝇互交,F, 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了四种表型,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群体 ,是指一群可以相互交配的生物个体。在一个群体中 ,有许多性状表现 ,但各种性状绝不会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出现。尤其是相对性状 ,不同表现类型由于在不同个体中出现 ,因而 ,各自具有一定的出现频率。据孟德尔定律 ,控制性状的基因在配子中也有相应的出现频率。因而可以进行有关群体遗传的数量及频率的测定和预算。下面仅就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进行分析。例 1 已知兔子的脂肪有白色和淡黄色两种 ,是 1对相对性状 ,属常染色体遗传 ,白色 (B)对淡黄色 (b)为显性。基因型为 BB和 bb的个体杂交 ,预测 F3 及以后的群体中 ,淡黄色脂肪个体占群体…  相似文献   

20.
代方银  谭端  童晓玲  胡海  鲁成  向仲怀 《遗传》2007,29(11):1393-1398
母性影响遗传基因由于其杂交后代的表型受母本基因型的影响, 而不能直接反映当代个体的基因型, 这给连锁定位测交亲本(三隐性或双隐性系统)的培育带来困难, 从而影响这类基因的定位研究。设计了一套杂交培育方案, 其核心是使母性影响遗传基因先纯合, 再使非母性影响遗传基因纯合。采用所设计的方案, 成功培育了家蚕第13连锁群的赤蚁(ch)、无鳞毛翅(nlw, 新突变)和褐色卵t (b-t, 母性影响遗传)的三隐性系统, 并培育了第19连锁群的狭胸(nb)和第二肾形卵(ki-2, 母性影响遗传, 待定位突变基因)的双隐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