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油桐黄毒蛾Euproctis latifascia Walker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广西南宁、百色、河池等地山区县为害春玉米的黑毛虫主要种类。白毒蛾与八点灰灯蛾Creatonotus transiens(Walker)等混合发生,数量比例占黑毛虫总数的62.2%。此虫食性较杂,田间主要为害玉米幼苗,另外也为害荞麦、白菜、萝卜、甘蓝等作物。我们从1979—1981年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十四种检疫害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块茎蛾(图1)属鳞翅目麦蛾科,分布在我国西部和南部,计陕西二县,四川九县市,湖南四县,贵州十四县,云南八县,台湾本来就有,据最近报告安徽也有发现。它的寄主都是茄科植物,如:马铃薯(俗名马铃薯蛀虫,洋芋绣虫)、菸草(菸潜叶蛾)、茄子、番茄、蔓陀萝、刺蓟、酸浆等,而以为害马铃薯最占主要。成虫产卵在  相似文献   

3.
<正> 小黄斑弄蝶Ampittia dioscorides Fabricius,异名为Ampittia maro。除为害水稻外,尚发现为害玉米,十分嗜食游草(李氏禾Leersia hexan-dro Swartz)。 国内分布于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北、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于锡兰,印度,马来西亚等。  相似文献   

4.
油茶毛虫(Euproctis conspersa Butler)属鳞翅目、毒蛾科,俗名茶毛虫、毒毛虫、吊丝虫、扒叶虫等,是我省主要油茶害虫。1952年在会同、黔阳、怀化、溆浦、辰谿、沅陵及芷江等县为害,面积达8万余亩,1958年发生40万亩以上。据溆浦思蒙乡群众反映,早在40年前已有此虫为害。严重地影响油茶生产。幼虫及脱皮均有毒毛,触人皮肤,便红肿,发生肉疣,痛痒难受。凡发生此虫的林地,农民收摘茶果时,常中毒害。 此虫过去尚无适当防治方法,我们于1958年先后在溆浦、会同等地作防治试验,已获得初步结果,现整  相似文献   

5.
长须刺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和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须刺蛾(Hyphorma minax W.)属鳞翅目刺蛾科。是油桐的主要害虫之一。另外,还危害茶和樱花。分布于华北、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在广西一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于土中结茧越冬,幼虫一般6—8龄。  相似文献   

6.
茶蛀梗虫(Casmara patrona Meyr.)属鳞翅目织叶蛾科。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主要产茶区,是茶树上一种主要害虫。现将在研究工作中接种饲养的方法介绍于下,以供参考。 接种方法和步骤 根据茶蛀梗虫的钻蛀特性和生活习性,通过嫁接法使虫自行钻蛀到试验所用的茶枝内。 1.采集接穗:在杭州地区以10—11月份适宜采集,采集时枝要剪得长,以免虫体受伤或所采枝内无虫体。 2.砧木选择:选择茶树主干多较粗壮的,这样一次嫁接得多,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福州、仙游三处枇杷园的调查表明,枇杷食叶害虫有24种,发生最严重的是枇杷黄毛虫和枇杷舟蛾,其次是扁刺蛾和双线盗毒蛾。调查地枇杷黄毛虫1年发生5代,第1代幼虫5月上旬出现,虫口数量最多。用阿维菌素、啶虫脒和氟虫腈对枇杷黄毛虫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5%氟虫腈悬浮剂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杉梢小卷蛾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为害,严重地影响了杉木的成长。现经研究鉴定为一新种,属鳞翅目、卷蛾科(Tortricidae)、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新小卷蛾族(Olethreutini)、Polychrosis属,订名为 Polychrosis cunninghamiacola。  相似文献   

9.
茶毛虫(Euproctis conspersa Butler)一名茶毒蛾,土名茶痒辣子,是我国茶叶生产上的最大敌害,幼虫吃食青叶,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根据历年为害情况估计,在湖南每年因茶毛虫为害,茶叶减产达20%,个别地区高达40%以上。严重发生地区,进入茶园时,可听到喳喳吃叶声,甚至不见一片青叶,茶农不能进入茶园,严重威胁茶农生活和茶园管理,影响国家茶叶生产任务。因此,消灭茶毛虫是保证茶叶增产,  相似文献   

10.
<正> 雪毒蛾Stilpnotia salicis(Linnaeus)和杨雪毒蛾Stilpnotia candida Staudinger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此两种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防护林、园林、行道树上的重要害虫。由于成虫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相似,都是足带黑斑的白色毒蛾,而幼虫均为害杨属(Populus)和柳属(Salix)植物,所以过去容易将完全不同的两个种误认为是一个种,称为柳毒蛾。在实际害虫防治中,由于不能正确识别种类,将两种混为一谈,往往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茶叶斑蛾(Eterusia aedea L.)俗名红斑蛾、茶斑蛾、红辣。我国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贵州、台湾等地皆有分布。江西各茶区普通发生,甚至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茶园仍见为害,系省内各茶区的重要害虫。为害率2-38%不等,数量少时影响不大,数量多时整丛叶片可被吃光。  相似文献   

12.
果茶新害虫—闽鸠蝠蛾初步研究(鳞翅目:蝙蝠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鸠蝠蛾Phassus minanus Yang是近几年在中国福建省新发现的一种害虫.为害茶和柑桔.枇把等果树.经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鉴定为一新种,并以福建省的简称“闽”(Min)为其种名.作于1980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枇杷树上首先发现,后来又在1981和1984年相继在柑桔和茶树上也发现其为害.现今已成为福建北部山地果、茶园一种颇为重要的虫害.闽鸠蝠蛾一个世代经历两年。幼虫在树干基部作环状蛀害,可致被害果茶树.全株枯死.本记述此虫发现经过、分布.寄主植物.为害习性和形态特征,末提出了关于防治方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黑刺粉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广驰  张承安 《昆虫知识》1994,31(4):220-222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ferusQuaintance属同翅目粉虱科,1989年在山东枣庄首次发现,是危害花椒叶片的新害虫。1989~1991年我们对该虫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分布与危害据记载黑刺粉虱在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外1、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Z在长江流域以北属首次记录。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黑刺粉虱害主植物有柑桔、茶树、樟树等;在山东枣庄和江苏徐州等地,主要以幼虫群集于花椒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处形成黄斑,虫体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导致枝叶发黑,枯死脱落,影响花椒生…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发现为害苏铁害虫——曲纹紫灰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纹紫灰蝶 Chilades pandava( Horsfield)属灰蝶科紫灰蝶属 ,也称苏铁小灰蝶 ,是一种专门为害苏铁的检疫性害虫。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马来西亚、斯里兰卡 ;国内分布于台湾、香港、广东、广西、海南。目前在福建福州、漳洲两地发现该虫发生为害苏铁。为了加强对该虫的检疫工作 ,本文描述其为害特点和形态特征以供参考。1 为害症状苏铁隶苏铁科 ,苏铁属 ,适应性强 ,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是一种观赏性较强的观叶花卉品种。曲纹紫灰蝶幼虫的盛发期适逢苏铁新叶抽发期 ,幼虫啃食叶肉或咬短小叶 ,造成叶片缺损 ,严重时芽叶全部吃光 ,导致苏铁…  相似文献   

15.
人工饲料饲养茶尺蠖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amen为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和江苏省,近年已蔓延到湖南、福建等省。为了开展用病毒防治茶尺蠖的应用研究,用人工饲料在  相似文献   

16.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 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危害茶、果、桑等多种经济作物。茶园中扁刺蛾虫害严重时,茶树叶片被吃光,造成茶树枯死。虫体刺毛触及人的皮肤会引起痒痛红肿。1975年9月,我们从敬亭山茶场和舒茶公社茶园自然死亡的扁刺蛾幼虫中,分离到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和一种质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室内感染和田间防治试验表明,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毒力及专一性较强,杀虫效果显著,对家蚕(bombyx mori)和小白鼠无毒。可感染褐刺蛾(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绿刺蛾(Porasa lepida Crame)。  相似文献   

17.
油茶蝽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木本油料植物,经济价值很大。油茶蝽为害油茶果实相当严重,1961年我们开始对此虫进行观察。今将观察结果整理于下,以供参考。 一、分布、被害植物和为害程度 油茶蝽的学名是Poecilocoris latus Dallas.,又叫茶籽蝽蟓或蓝斑质蝽。属于半翅目、盾蝽科。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和福建;国外记载有印度、越南和缅甸。主要为害油茶和茶。 此虫数量虽不甚多,但它的为害除严重时会引起落果外,还因其成虫和若虫长期刺吸茶果种仁内的汁液,影响茶果发育,以致减低产量和出油率。此外,因  相似文献   

18.
福建惠安县新发现一种鳞翅目昆虫,其幼虫严重为害余甘(Phyllanthus emblicaL.)的果实,蛀果率可达50%~80%,受害面积约2300hm2。经鉴定,该虫系我国一新记录种——余甘异胫小卷蛾Thaumatotibia encarpa(Meyrick,1920)。本文介绍余甘异胫小卷蛾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危害等情况,并对其防控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豆潜蝇的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有多种潜蝇严重为害大豆,我们在编绘《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时,搜集了国内15个省(区)的为害大豆的潜蝇各虫态、为害状标本和资料~*,发现共有5种,它们的名称和发生地如下: 1.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Zehnt-ner)de Meijere,1972 分布在吉林、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包括海南岛)等省。 2.豆梢黑潜蝇Melanagromyza dolichostigmade Meijere,1912  相似文献   

20.
白痣姹刺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痣姹刺蛾Chalcocelis albiguttata(Snellen)又名茶透刺蛾、中点刺蛾。此虫在林果生产上主要为害油桐、油茶、茶、柿、咖啡、可可、柑桔、八宝树等。 在广东此虫经常与丽绿刺蛾、扁刺蛾等混同发生为害。1967年秋,广东新兴县水台林场有1,000多亩油桐受害,300多亩桐叶被吃光,严重影响生产。近年来广州地区引种速生树种八宝树也严重受害。此虫国内未见过详细报道,为此对它的生活史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