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群体结构及光截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田间试验(2006—2007年)为基础,分析了地上部干物质、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能利用率和植株形态指标变化特征,夏大豆‘鲁豆4号’(Glycine maxcv.Ludou 4)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18 cm×18 cm(A)、27 cm×12 cm(B)、36 cm×9 cm(C)、45 cm×7.2 cm(D)、54 cm×6 cm(E)。结果表明,大豆在生育期间干物质变化因株行距不同而产生差异,2006和2007生长季的各处理干物质分别在播种后第70天和90天达到最高,播种后第80天和100天时,A处理比E处理分别高21.6%和34.0%;不同层次干物质积累重心随行距加大有上移趋势。各处理LAI随行距扩大、株距减少有下降趋势,其中,A和B处理LAI表现较稳定,LAI相对较高且时间较长。光能利用率随行距加大有降低趋势,A和B处理显著高于E处理(P0.05)。夏大豆在不同株行距配置下,株粒数、百粒重与产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和0.926*(2006年),0.995*和0.892*(2007年),随行距变小PAR透射率降低、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上升而产量增加,A和B处理产量显著高于E处理(P0.05)。说明夏大豆在雨养农业条件下,植株相对均匀分布可改善群体结构和增强光截获,进而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降低了冬小麦的基本苗、分蘖数及生育前期的叶面积指数,但到生育后期,覆盖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反而升高.覆盖和灌溉降低了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底层透射率和冠层反射率,使PAR总截获率升高.覆盖和灌溉主要增加了40~60 cm高度的PAR截获率.覆盖处理籽粒光能利用率降低,茎叶光能利用率和总光能利用率升高.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行距配置可以调节群体冠层结构的光合作用。山西太谷冬小麦产量徘徊不前,为了研究晚熟冬麦区不同行距配置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光合性能与群体结构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选用两种不同穗型品种,在播量一致的前提下,分别采用10 cm和20 cm两种行距配置,研究冬小麦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和产量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总LAI值表现为B2高于B1,10 cm行距配置改变了叶片的垂直分布,尤其对多穗型小麦品种冠层(60-80 cm)叶面积的提高最为明显。在小麦植株中、上部分45-90 cm处,两种行距配置LI%均表现为B2配置大于B1配置,在株高60-75 cm处,两种行距配置LI%差异最为明显,B2配置较B1配置LI%提高达30%以上。花后旗叶PN和孕穗期至蜡熟期群体NPR均表现为10 cm行距配置高于20 cm行距配置。四个处理的总干物质重、绿叶、茎和穗的干物质重均表现为B2B1行距配置。两个小麦品种的B2处理(10 cm行距配置)的产量和生物产量均极显著高于B1处理(20 cm行距配置);但经济系数则呈现B2处理(10 cm行距配置)均小于相应小麦品种的B1处理。行距配置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影响不大。表明10 cm行距配置适用于北方晚熟冬麦区。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行距和播种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垂直分布、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在不增加水肥等投入的基础上,设置等行距(R1,20 cm+20 cm)、宽窄行(R2,12 cm+12 cm+12 cm+24 cm)两种行距方式和低(D1,120 kg·hm-2)、中(D2,157.5 kg·hm-2)、高(D3,195 kg·hm-2)3个播种量水平,分析不同处理组合下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冠层PAR的截获率及利用率、群体光合能力、生物量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 冬小麦冠层总PAR截获率、上层PAR截获率均表现为R1行距显著大于R2,而中层和下层PAR截获率则表现为R2大于R1,且在中层差异显著;从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相同播种量下R2行距光合势(LAD)、群体光合速率(CAP)、PAR转化率和利用率都显著高于R1,并以R2D2处理最大;冬小麦的群体生物量(BA)和不同层次叶片生物量(BL)均表现为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但单株生物量(BP)则相反。在同一播种量下,BA、BL和BP均在开花期之后表现为R2行距高于R1,其中,BA、BP在成熟期行距间差异显著,中层和下层BL在D2、D3播种量下行距间差异显著;不同处理组合间冬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分别以R2D3、R2D1、R2D1、R2D2最大,其中,R2行距下千粒重、穗粒数和籽粒产量显著大于R1。综上,改变行距可以改善小麦冠层中下层PAR的截获量,增强冬小麦单株和群体光合能力、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及转化效率,提高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在冬小麦高产栽培中,应重视通过优化田间结构,塑造麦田理想的群体光合结构,以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光照资源,挖掘作物自身的光合生产潜力,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在本试验条件下,以R2D2配置群体光合能力、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率和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稻区3种穗型粳稻及杂交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株行距配置对齐穗期粳稻光截获能力、群体内部光分布特征和光转化效率以及产量构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光能截获密切相关的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减小而先降低后升高.一天之内消光系数(K)的变化同样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而不同株行距配置间K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产量与各冠层消光系数、上部3叶叶倾角呈正相关.在光能利用率方面,产量与剑叶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均呈正相关.在高密度(15 cm×25 cm)和低密度(20 cm×30 cm和20 cm×35 cm)株行距配置下,水稻分别可以提高光截获能力和光转化效率,却分别受到倒伏和单位面积穗数的限制而无法获得高产稳产.株行距为15 cm×30 cm和 20 cm×25 cm配置下,可以确保足够穗数,优化冠层结构并降低倒伏风险,为高产优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行距对晚播冬小麦群体的调节效应,在2011—2013年度,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晚播条件下设置3个行距处理(12、20、30 cm),比较了不同行距类型群体生育后期的冠层结构和冠层下部环境的差异、群体内植株个体性状及变异程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行距缩小至12 cm,群体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提高,中上部冠层的光能截获显著增加、冠层下部的漏光损失显著减小;与20 cm和30 cm行距相比,12 cm行距群体内部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0.9和2.5℃,相对湿度增加0.3%和0.9%;行距缩小后,群体内单株性状的变异程度缩小,穗长和小穗数显著增加,单株穗粒重变异系数缩小,群体产量的稳定性提高,产量增加7.8%~24.5%。研究认为,窄行距(12 cm)播种有利于提高华北平原干旱缺水地区晚播冬小麦的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7.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群体不同分布对夏大豆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夏大豆‘鲁豆4号'(Glycine max cv. Ludou 4)在同一群体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分布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 cm×18 cm,B:27 cm×12 cm,C:36 cm×9 cm,D:45 cm×7.2 cm,E:54 cm×6cm.结果表明,群体分布影响夏大豆的产量、叶片水分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WUE).A、B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D、E处理(P<0.05),其他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行距加大,单株有效荚数、粒数及百粒重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渗透势(Ψs)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A、B处理RWC、Ψw 和Ψs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D、E处理,E处理的Ψw在日变化的正午阶段明显低于其他处理;WUE与行距呈负相关(R=-0.935~*),与产量呈正相关(R=0.997~(**)),其中,A、B处理的WUE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D、E处理极显著低于B处理(P<0.01).夏大豆植株相对均匀分布的处理可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及叶片水分状况,进而形成较高的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作物的冠层结构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群体微环境反映了作物冠层内小气候的变化, 与作物的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密切相关。该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 设置等行距(R1, 20 cm + 20 cm)、宽窄行(R2, 12 cm + 12 cm + 12 cm + 24 cm)两种不同行距和低(D1, 120.0 kg·hm-2)、中(D2, 157.5 kg·hm-2)、高(D3, 195.0 kg·hm-2) 3个播量配置组合, 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育后期冠层垂直结构、群体微环境及产量表现, 旨在优化小麦绿色栽培措施, 在不增加水肥投入情况下, 挖掘冬小麦的生产潜力和进一步增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 冬小麦上、中、下3个层次冠层开度(DIFN)、平均叶倾角(MLA)及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R2大于R1, 且R2行距上层和中层DIFN、各层次MLA及LAI显著高于R1, 在相同行距下, D3播量LAI下降迅速, D2播量的LAI及其中层和下层的MLA最高, 并与D1、D3差异显著; 冬小麦冠层温度和群体CO2浓度均随着播量的增大而降低, 而相对湿度随播量增大而增大; 在相同播量下, R2行距较R1更具有降温保湿能力, 冠层平均温度较R1下降了0.06-0.5 ℃, 相对湿度较R1提高了1.85%-3.15%; 在相同播量下, R2行距千粒质量、穗粒数都显著大于R1, 因此R2籽粒产量也显著高于R1。综上所述, 冬小麦的水平结构配置可显著改变其冠层的垂直结构及群体微环境, 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籽粒的灌浆, 在不减少穗数的情况下, 提高穗粒数及千粒质量, 从而达到增产目的。在该试验中以R2D2配置的冠层结构、群体微环境及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9.
薛盈文  张英华  黄琴  王志敏 《生态学报》2015,35(16):5545-5555
为了明确行距和行内种子分布形式对华北平原晚播冬小麦群体生长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晚播条件下设置3种行距(10、15、20 cm)和2种行内种子分布形式[随机分布(R)和均匀分布(A)]处理,考察了不同处理冬小麦的冠层结构与环境特征、个体性状、生物量累积及产量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量下较小行距比较大行距、种子均匀分布比非均匀分布群体叶面积较大,冠层下部漏光较少,温度较低且相对湿度较高;缩小行距或增加行内种子分布均匀度使群体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差异缩小,穗层分布趋向均匀,花后物质积累量增加,穗粒重增加,最终产量提高。10 cm行距的产量高于15 cm行距、显著高于20 cm行距;在15 cm和20 cm行距下植株均匀分布处理产量显著高于非均匀分布处理的产量。综合研究认为,窄行匀播是华北平原干旱缺水地区提高晚播小麦群体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大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3’为材料,在大田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补灌至70%和65%的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0 (N0)、180 (N1)、240 (N2)和300 kg·hm-2 (N3),研究施氮量对小麦冠层不同层次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和干物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N2处理开花期群体总茎数、开花后10、20和30 d的叶面积指数、开花后20 d冠层上层和中层及冠层总的PAR截获率和截获量显著高于N0和N1,施氮量增加至N3,上述指标无显著增加.N2处理成熟期各层次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N0和N1,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总干物质积累量比N0分别高36.7%和35.4%,比N1分别高9.5%和10.2%,与N3处理无显著差异.各层次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总干物质积累量与上层和中层PAR截获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下层PAR截获率无显著相关;各层次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量为240 kg·hm-2的N2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不同沟灌方式棉花的水氮耦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交替隔沟灌溉(AFI)、常规沟灌(CFI)、固定隔沟灌溉(FFI)下棉花的水氮耦合效应,施氮量和灌水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大田小区沟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56.2~95.2 kg N·hm-2范围内,棉花产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施氮量95.2~134.2 kg N·hm-2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在灌水量37.52~160.00 mm范围内,棉花产量与灌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灌水量160.00~218.48 mm范围内变化不明显;不同施氮量和灌水量情况下,AFI与CFI的产量差异不显著,CFI平均比FFI高9.15%.在56.2~122.8 kg N·hm-2范围内,棉花水分利用效率(WUE)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在122.8~134.2 kg N·hm-2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在灌水量37.52~160.00 mm范围内,棉花WUE与灌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在灌水量160.00~218.48 mm范围内,棉花WUE无明显变化;不同施氮量和灌水量情况下,CFI与AFI的WUE差异不显著,CFI平均比FFI高9.01%.施氮量56.2~134.2 kg N·hm-2范围内,棉花氮素利用效率(NUE)与施氮量呈显著负相关;在灌水量37.52~160.00 mm范围内,棉花NUE与灌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160.00~218.48 mm范围内变化明显;不同施氮量和灌水量情况下,AFI与CFI的NUE差异不显著,FFI则平均比CFI低6.34%.根据大田沟灌棉花的水氮耦合效应,以棉花产量、WUE、NUE的优化管理为目标,提出了不同沟灌方式水氮高效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不同种源麻栎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5 个不同盐浓度处理,研究了盐胁迫对山东费县、安徽滁州和四川万源3个种源地麻栎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3个种源的麻栎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净光合速率(Pn)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叶绿素a在山东种源中降幅最大,下降了21.5%~36.1%,四川种源降幅最小,在3.5%~19.8%之间.所有种源对照组的Pn均成“单峰”曲线,未出现“午休”现象;高盐浓度处理下则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通径分析,Pn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差和叶温的影响,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光强是次要因子.不同种源对照处理的麻栎叶片光合特征受原种源地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麻栎的耐盐胁迫能力大小为:四川万源种源>安徽滁州种源>山东费县种源.  相似文献   

13.
2005—2007年,通过野外植物功能群去除试验,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群落植物多样性变化对土壤表层碳、氮库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年际变化较小(<15%),2005年的土壤全碳、全氮含量与2006、2007年无显著差异(P>0.05),但2006年的土壤全碳、全氮含量显著高于2007年(P<0.05);无机氮含量年际变化较大,2006年铵态氮含量比2007年高80%,差异显著(P<0.05),而硝态氮含量年变化不显著(P>0.05).去除植物功能群的数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说明植物物种多样性降低使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可能导致土壤氮的淋溶损失.  相似文献   

14.
人为干扰对大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粗木质残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和两种不同干扰类型兴安落叶松林(一次干扰林、二次干扰林)之间活立木蓄积、粗木质残体(CWD)蓄积和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林、一次干扰林和二次干扰林的活立木蓄积量分别为161.6、138.3和114.8 m3·hm-2,粗木质残体的蓄积量分别为69.77、36.64和32.61 m3·hm-2.天然林粗木质残体大部分径级在20~40 cm,其中倒木、枯立木分别占总材积的72%和28%;一次干扰林和二次干扰林粗木质残体大部分径级在10~30 cm,其中倒木、枯立木和伐桩分别占各自总材积的70%、14%、16%和57%、15%、28%.人为干扰造成兴安落叶松林粗木质残体蓄积减少,改变了粗木质残体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人为干扰对大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粗木质残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和两种不同干扰类型兴安落叶松林(一次干扰林、二次干扰林)之间活立木蓄积、粗木质残体(CWD)蓄积和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林、一次干扰林和二次干扰林的活立木蓄积量分别为161.6、138.3和114.8 m3·hm-2,粗木质残体的蓄积量分别为69.77、36.64和32.61 m3·hm-2.天然林粗木质残体大部分径级在20~40 cm,其中倒木、枯立木分别占总材积的72%和28%;一次干扰林和二次干扰林粗木质残体大部分径级在10~30 cm,其中倒木、枯立木和伐桩分别占各自总材积的70%、14%、16%和57%、15%、28%.人为干扰造成兴安落叶松林粗木质残体蓄积减少,改变了粗木质残体的组成.  相似文献   

16.
对四川西部亚高山地区连香树、糙皮桦、云南松和云杉4种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土壤及林木器官C、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木体内C的分布与器官年龄的关系不明显,而N和C/N的分布与年龄的关系较为密切.幼嫩器官中的N含量大于老化器官,老化器官中的C/N比值大于幼嫩器官,且针叶林地枯落叶中的C/N比值大于阔叶林地.C、N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在整个人工林生态系统(包括林木、枯落物和土壤0~40 cm)中的积累量分别达 176.75~228.05 t·hm-2和 11.06~16.54 t·hm-2,在土壤-枯落物分室和林木分室中的分配比例为C (1.9~3.3)∶1,N (15.6~41.5)∶1,且针叶林的“C汇”功能大于阔叶林.阔叶林地的凋落叶分解速率一般大于针叶林地,周转期分别为2.2~3.7 a和3.9~4.2a;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在所有林地均呈超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1.9~3.4 a;N在连香树和糙皮桦林地呈超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1.9~3.2 a,在云南松和云杉林地呈慢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6.7~8.5 a.  相似文献   

17.
农田利用方式和冬灌对沙地农田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农田利用方式和冬灌对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沙地农田土壤硝态氮(NO3--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田利用方式0~300 cm土层NO3--N含量平均值介于1.27~83.60 mg·kg-1;受土壤结构、施肥及灌溉的影响,NO3--N含量在0~40 cm和135~300 cm土层含量较高,40~135 cm土层含量较低;不同农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NO3--N含量差异极为明显,大棚蔬菜地各土层NO3--N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农田利用类型,土壤NO3--N累积量表现为大棚蔬菜地>番茄地>棉花地>制种玉米连作田>小麦-玉米轮作田>小麦/玉米间作田>苜蓿地>枣树园;大棚蔬菜地0~300 cm土层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高达2171.45 kg·hm-2,对地下水污染的威胁较为严重,番茄地和棉花地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次之,粮田、苜蓿地和枣树园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较小,但其污染潜力仍不容忽视.冬灌前后NO3--N含量随土壤层次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0~80 cm土层冬灌后NO3--N含量低于冬灌前,并且随灌溉量的增加NO3--N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80~300 cm土层基本表现为冬灌后NO3--N含量高于冬灌前,且随灌溉量的增加NO3--N含量呈增加趋势;冬灌前后0~80 cm土层土壤剖面NO3--N的损失量基本为正值,80~300 cm土层基本为负值,并且随灌水量的增加表层土壤NO3--N损失量增大,表明冬灌是造成土壤累积的NO3--N向深层淋溶的主要原因.从减少淋溶和地下水污染的角度考虑,需要合理地调整土地利用方式,适当减少高NO3--N积累作物的种植,并确定合理的冬灌方式和灌水量.  相似文献   

18.
对四川西部亚高山地区连香树、糙皮桦、云南松和云杉4种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土壤及林木器官C、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木体内C的分布与器官年龄的关系不明显,而N和C/N的分布与年龄的关系较为密切.幼嫩器官中的N含量大于老化器官,老化器官中的C/N比值大于幼嫩器官,且针叶林地枯落叶中的C/N比值大于阔叶林地.C、N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在整个人工林生态系统(包括林木、枯落物和土壤0~40 cm)中的积累量分别达 176.75~228.05 t·hm-2和 11.06~16.54 t·hm-2,在土壤-枯落物分室和林木分室中的分配比例为C (1.9~3.3)∶1,N (15.6~41.5)∶1,且针叶林的“C汇”功能大于阔叶林.阔叶林地的凋落叶分解速率一般大于针叶林地,周转期分别为2.2~3.7 a和3.9~4.2a;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在所有林地均呈超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1.9~3.4 a;N在连香树和糙皮桦林地呈超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1.9~3.2 a,在云南松和云杉林地呈慢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6.7~8.5 a.  相似文献   

19.
不同园艺生产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超速离心技术和KCl浸提法测定了不同园艺生产系统(有机(OS)、转换期(TS)、常规(CS)生产系统)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SON)、溶解性有机氮(DON)、游离氨基酸(FA A)等含量及其与土壤其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SON含量表现为OS>CS>TS,SON含量分别为土壤可溶性总氮(TSN)的42.9%、24.5%和18.4%,分别为土壤全氮的11.1%、11.9%和7.4%;OS、TS、CS生产系统土壤DON含量分别为4.38、1.68和3.26 mg·kg -1,分别占TSN的47.9%、22.1%和26.1%,占土壤全氮的2.9%、2.3%和3.6%;而FAA含量则表现为CS>TS>OS,分别占TSN和SON的1%~3%和2%~10%.相关分析表明,TSN、SON及FAA与全氮、全碳、硝态氮、铵态氮等各养分之间均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因此,不同园艺生产系统的管理方式改变了土壤SON的含量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20.
苦瓜叶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取食和产卵行为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是危害蔬菜、观赏植物的重大害虫之一.苦瓜叶乙醇提取物(浓度为2000~4000 μg·ml-1)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取食和产卵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并测试了4种萃取物对美洲斑潜蝇成虫取食和产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在浓度为1000 μg·ml-1时,处理后2 d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拒食率分别是11.08%、34.89%、22.99%和 0,产卵抑制率分别是0、30.91%、6.45%和 0.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活性最强,当其浓度为4000 μg·ml-1时,处理后2 d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拒食率和产卵忌避率分别为70.95% 和69.49%.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19S,23E)-5β,19-环氧-19-甲氧葫芦素-6,23-二烯-3β,25-二醇 (化合物1)、(19R,23E)-5β,19-环氧-19-甲氧葫芦素-6,23-二烯-3β,25-二醇(化合物2) 和3β,7β,25-三羟基葫芦素-5,23-二烯-19-醛缩-3-O-β-D-吡喃葡糖苷(化合物3),3种化合物在供试的浓度(100~400 μg·ml-1)条件下对美洲斑潜蝇的取食和产卵行为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μg·ml-1浓度时,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拒食率分别是66.89%、53.53%和78.02%,产卵抑制率分别是76.32%、58.36%和78.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