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免疫细胞,也是炎症反应中的主要效应细胞。芍药苷被证实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在调节免疫方面具有巨大药用价值。本文旨在阐明BV2细胞炎症反应中芍药苷对细胞炎症及吞噬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中潜在机制。体外实验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BV2细胞发生炎症反应,芍药苷能有效抑制BV2细胞TNF-α和NO的产生以及BV2细胞异常增加的吞噬功能,并且在此过程中IL-10-STAT3信号通路被激活;芍药苷的抑制作用在我们使用STAT3抑制剂JSI-124后显著降低,TNF-α和NO的表达量增加、BV2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上述结果表明,芍药苷能有效抑制BV2细胞炎症作用及吞噬作用,这一过程中依赖IL-10-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这将加深我们对芍药苷抑制小胶质细胞炎症作用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芍药科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芍药科Paeoniaceae为单属科,芍药属Paeonia L.共30种,隶属三个组,牡丹组Sect.Moutan DC.为该属的木本类型,有6种,分布在中国的一个局部地区,从云南的中部(景东24.4°N)和西藏东部(札囊,90°E)向东北至安徽的巢湖(117.7°E)和陕西延安(36.5°N)。6个种中滇牡丹P.delavayi分布最广,其余5种分布区都比较局限。北美芍药组Sect.Onaepis Lindley 仅2种,是该属最狭域的组,仅分布于北美西部,从太平洋沿岸的俄勒岗州至蒙大拿州,南起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32.7°N),向北至华盛顿州与其它两组成间断分布。芍药组Sect.Paeonia是该属种类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组,包括22种,从亚洲温带东部的色丹岛(146.6°E),至欧洲最西部的葡萄牙和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Demnat省,向南至我国云南的宁南,北缘进入北极圈。本文按照一般学者所能按受的演化趋势,并结合细胞学、生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初步结果,推论了该属性状演化趋势。结合在世界各区中种数的比较、各区特有种的比较和在中国的分布,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牡丹组Sect.Moutan是芍药属中最原始的组;北美芍药组Sect. Onaepia既有一些原始性状,又有特化性状,它是直接从木本类型分化发生的类群,芍药组Sect.Paeonia 是该属最大,分化强烈、有若干复合体,又有不少特化的类型,因而它是芍药属中相对年轻、特化的类群。 (2)东亚区(尤其是中国中部)是芍药属的多样性中心,该区的中国东亚部分,特别是从云南至山西,陕西一线是现存芍药属原始类群分化发展的中心,地中海区是芍药属的种的分化中心,是次生分化中心。(3)随着Sect.Paeonia的成员从中国东亚部分向西、向北迁移,具四倍性和根纺锤状加粗等特化性状的种数增加。  相似文献   

3.
芍药属丹皮酚类化合物的化学分类学意义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芍药属Paeonia 3个组14种及2亚种植物根皮中丹皮酚类和芍药苷类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这些成分在牡丹组sect. Moutan、芍药组sect. Paeonia 和北美芍药组sect. Onaepia中的存在和含量情况。sect. Moutan中, 丹皮酚类化合物是所有种类的高含量成分; sect. Paeonia有4个类群即芍药P. lactiflora、川赤芍P. anomala ssp. veitchii、美丽芍药P. mairei和块根芍药P. intermedia检测出微量的丹皮酚类成分, 北美芍药组中不含有丹皮酚类成分。丹皮酚是结构简单和在植物中比较常见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减少和缺失可能是进化的结果。可推测芍药属三个组的关系为木本类型的牡丹组最为原始, 最先从芍药属的祖先类型中衍生出来, 而草本类型为次生类群。在草本类型中, 与牡丹组关系较近的是芍药组。在牡丹组中, 肉质花盘亚组subsect.Vaginatae的种类较革质花盘亚组subsect. Delavayanae种类的丹皮酚类成分为少, 表现出较后者更进化一些。牡丹组中, 含微量丹皮酚类成分的几个类群除美丽芍药外均是分布于中国的二倍体种, 特别是芍药和川赤芍形态上属于芍药属的原始类群, 而芍药组中形态特化的种类均未发现含有丹皮酚类。  相似文献   

4.
芍药甙对离体培养纤维化后肝细胞的定量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形态学,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对纤维化后肝细胞SDH,MAO,G-6-P等进行定量测定以观察芍药甙对上述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芍药甙有恢复肝细胞结构,使肝细胞内SDH等5种酶活性增强的效果,说明芍药甙可通过保护肝细胞,使受损的肝细胞结构恢复,增强细胞内酶活性,起到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5个芍药属伊藤杂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5个芍药属伊藤杂种的品种均为三倍体(2n=3x=1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02%~62.41%,核型类型均属于2A型,所有品种的核型均由中部(m)、近中部(sm)和近端部(st)的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本研究首次摸清了芍药属伊藤杂种的核型背景,为品种改良提供了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杨瑞先  张拦  彭彪彪  蒙城功 《微生物学报》2017,57(10):1567-1582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内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同时对其可能存在的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和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NRPS)基因多样性进行评估,预测芍药内生真菌产生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潜力。【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芍药根部内生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利用兼并性引物对内生真菌中存在的聚酮合酶(PKS)基因和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芍药内真菌PKS基因序列和NRPS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地位。【结果】从芍药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105株内生分离物,去重复后获得52株内生真菌,菌株ITS基因序列信息显示,52株芍药内生真菌隶属于7目、13科、15属,其中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土赤壳属(Ilyonectria)和镰孢属(Fusarium)为优势种群;从52株内生真菌中筛选获得13株含PKS基因片段的菌株,8株含NRPS基因片段的菌株,部分菌株功能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Gen Bank中已知化合物的合成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预示芍药根部内生真菌具有合成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潜力。【结论】药用植物芍药根部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且具有产生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芍药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作用机制。制备高糖环境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模型,探究芍药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从TCMSP、 UniProt、 PubChem、 PharmMapper、 SwisstargetPrediction、 GeneCards、 OMIM、 DrugBank、 TTD数据库获取芍药苷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靶点,使用韦恩图获取核心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采用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用AutoDock软件将芍药苷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芍药苷能显著抑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降低其迁移能力并减少管腔形成长度。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共获取芍药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核心靶点154个,其中度值较高的靶点包括VEGFA、 IL6等。GO功能共富集到705个GO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对药物的反应、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调节、细胞增殖的调节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  相似文献   

8.
对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花瓣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H NMR、~(13)C NMR和MS波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7个单萜糖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吡啶芍药苷(1)、paeodanin B(2)、芍药新苷(3)、乙酰芍药苷(4)、芍药苷(5)、苯甲酰芍药苷(6)和氧化芍药苷(7),及2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8)和没食子酸甲酯(9)。化合物1~7均首次从牡丹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探究其干预机制。方法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常规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CCK-8以及EdU-488法检测芍药苷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芍药苷对SW480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becl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芍药苷分别处理24h、48h、72h的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显著抑制:相比较对照组,160μg/ml芍药苷处理48h后,SW480细胞内黄绿色荧光减弱,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为(58.91±4.99)%;SW480细胞的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显著下降:侵袭抑制率为26.50%,迁移抑制率为24.67%;beclin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beclin1与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芍药苷能够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上调beclin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查阅标本和文献比对,对秦岭地区芍药属(Paeonia)植物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修订。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分布有芍药属8个野生种及1个栽培种,可分为牡丹组(Section Mouton DC.)和芍药组(Sect. Paeonia)。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芍药组内4个种:草芍药(P. obovata)、美丽芍药(P. mairei)、芍药(P. lactiflora)、川赤芍(P. anomala subsp. veitchii)和牡丹组中的牡丹(P. suffruticosa Andrews)、紫斑牡丹(P. rockii)为秦岭广布种,卵叶牡丹(P. qiui)和杨山牡丹(P. ostii)为秦岭中东部分布种,矮牡丹(P.jishanensis)为秦岭东部分布种。根据修订,给出了秦岭地区芍药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生命世界》2011,(5):94-95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Paeonia)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因其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  相似文献   

12.
黄山和九华山产草芍药的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安徽黄山和九华山产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的校型,两个居群植物的核型均为k(2n)=2x=10=6m+2sm+2st, 未见随体。它们的最长和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均为1.47;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的百分比均为0.2,属Stebbins的2A核型。这说明草芍药种内不同居群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都是极其稳定的,而且和芍药属Paeonia内已报道的其它种的染色体数目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三倍体牡丹的细胞遗传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为传统的著名花卉和中药材。初步估计,目前我国已培育出了约300多个品种。 有关牡丹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主要有Dark。Sax,Stebbins等人的工作。但至今,在已研究过的芍药属的各个种中,除Haga在P.japonica的野生种群中发现了一株三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芍药属(Paeonia L.)芍药组(Sect.Paeonia DC.)植物在世界和中国的自然分布状况及栽培区和地理气候因子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影响芍药生长发育的气候因子,并据此划分出芍药的适宜栽培区和可栽培区;在对芍药主栽品种和促成栽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芍药的研究目标及产业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适宜在温带气候条件下生长,但忌湿热;适宜栽培区位于N 30°至N 40°之间;露天栽培需要足够的冬季自然低温积累才能完成春化过程和打破休眠。在中国,华北、华中、华东等大部分地区是芍药的适宜栽培区,但南岭山脉以南则不宜露天栽培。全世界的芍药栽培品种较多,但各国的主栽品种不同。目前芍药的促成栽培研究已有一些进展;影响芍药生长及成花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温度和光照,除此之外,内源激素水平等因子也对芍药花期有一定影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芍药产业化发展及研究较为滞后,建议从研究栽培控制因子、改善园艺设施、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适度发展现代栽培技术、开展鲜切花品种筛选及规模化生产以及提高人们对芍药的重视程度6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草芍药,野牡丹和黄牡丹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报道了国产芍药属(Paeonia L.)植物草芍药、野牡丹和黄牡丹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均为2n=10=6m 2sm 2st,它们分别具2、3和4对次缢痕,所具次缢痕的数目和位置可以作三种核型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6.
芍药根精油     
芍药根精油乌拉尔芍药(PaeoniaanomaIaL)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牡丹科(Paeoniaceae)。该植物整株均含香精油。研究人员从西伯利亚西部采集来乌拉尔芍药,并从它的根部提取精油。实验表明,这种精油含有很高的抗微生物活性,是一种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评价芍药苷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影响的方法。方法显微解剖获取大鼠背根神经节(DRG),通过胰蛋白酶消化,过筛,用DF-12和抗有丝分裂培养液交替培养纯化,获得原代大鼠DRG神经元细胞,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测定DRG神经元细胞纯度;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观察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并对Ca~(2+)荧光强度变化率进行分析,探讨芍药苷对DRG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辣椒素受体的影响。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分离得到的DRG细胞纯度可高达95%以上,辣椒平可通过阻断辣椒素激活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作用而抑制细胞内Ca~(2+)的增加。芍药苷表现出与辣椒平类似的作用,可以阻断细胞外Ca~(2+)内流。结论芍药苷可能是通过作用于TRPV1通道,而抑制DRG细胞内Ca~(2+)大量增加,本方法可以用于评价药物对大鼠DRG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宣晶 《生命世界》2014,(4):94-95
正自汉唐以来,牡丹一直名动天下,自古便有"花王""国色"的美誉。人们对其中的一些著名品种津津乐道、耳熟能详,不仅栽花、赏花,而且咏花、赞花。关于牡丹的奇趣故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牡丹在分类学上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根据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  相似文献   

19.
中国芍药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发表了芍药属一新种,即阿尔泰芍药Paeonia altaica K.M.Dai et T.H.Ying本文从植物花的大小,花瓣的形态,花粉粒电镜扫描,根的组织构造中木栓组织的形态,淀粉粒的大小,及薄层定性等多方面与川赤芍比较均有明显不同,故认为新种有足够理由成立。  相似文献   

20.
《植物杂志》2011,(5):94-95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Paeonia)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因其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全国各地广泛栽培,尤以洛阳、菏泽牡丹最富盛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