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霉菌丝细胞壁和小麦细胞壁低聚糖片断在小麦黄化苗中能有效地诱导小麦抗毒素积累,经诱导产生的小麦抗毒素对小麦霉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采用同样的低聚糖片断处理大田小麦,能明显提高感病小麦品种绵阳11号和宁麦6号对小麦赤霉病的抗病能力。用不同浓度的低聚糖片断处理麦穗,20ug/ml赤霉菌壁低聚糖是适宜的浓度,能使宁麦6号的病穗率减少44.9%,使绵阳11号减少26.9%。20ug/ml,小麦细胞壁低聚糖喷洒宁麦六号,杨麦158和川育12号,能有效地提高这些品种抗小麦赤霉病的能力,防效分别达到90.0%、81·1%和88.9%。  相似文献   

2.
低聚糖诱导小麦抗条锈性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用自行设计的方法从植物细胞壁中得到的低聚糖提取物5号对小麦浸种和苗期喷雾处理,均使接种条锈菌的小麦叶片产生了明显的过敏性坏死反应。对几种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变化的分析表明,经低聚糖预先处理能显著提高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基酸解氨酶(PAL)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抗病小麦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脱毒及产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繁9能转化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成产物X,而感病小麦品种宁麦6号、徐州21无转化能力。产物X对小麦黄花芽鞘的伸长生长无抑制作用,而对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明显抑制。说明抗性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菌毒素的脱毒是小麦重要的抗赤霉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铝胁迫对小麦成熟胚再生植株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酸性条件下铝胁迫对小麦的铝抗性品系Atlas66和铝敏感品系EM12的诱导、分化、根和叶细胞的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性品系小麦Atlas66受铝毒害较小,诱导率、分化率无明显变化,而铝敏感品系小麦EM12随铝浓度增大诱导率、分化率分别降至23.42%、11.87%;在不同浓度铝作用下,铝敏感品系EM12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而铝抗性品系Atlas66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大,但其根细胞壁的蛋白及己糖和糖醛酸的含量均升高,表明铝促进根细胞壁成分的合成,提高了抗铝性。  相似文献   

5.
铝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根的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溶液酸度相同的条件下,铝离子浓度为0-1.6mmol/L时,小麦幼苗生长量呈递减趋势,根系吸收的钙,镁,钾等元素减少,而根系的铝,磷元素含量增加,根系的电解持外渗百分率从20%逐渐增加至47%。铝浓度超过0.4-0.8mmol/L以后,氨基酸分泌量显著增加,但种类减少,糖类分泌量亦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6.
水稻幼苗根吸收的75Se在顶叶分布较多,以下各对依次减少,但根内积累更多。当Yoshida营养液加入0.1和0.3ug/ml亚硒酸钠,根吸收32P多,幼苗长高并生根;但经0.6ug/ml处理后幼苗生长受抑制,叶片失绿。加Si可抑制Se高浓度使叶片变黄。在同样加Se处理中,加Si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对32P吸收量和幼苗地上部分布量均高于不加Si的处理,并随着Se浓度的增加而增高,而当Se浓度过高时则下降。加Si促进14C-同化物分布在稻穗。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丹心Ⅲ号和丹心V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丹心Ⅲ号和丹心V号在体外均可显著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1.605mg/ml,2.589mg/ml,8.4l6mg/ml和6.606ng/ml;在体内可抑制连续给药(350一700mg/lkg.d)10d大鼠血小板对ADP和花生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麦与珍珠栗远缘杂交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波斯小麦、“中国春”小麦与珍珠栗远缘杂交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珍珠栗花粉管能在小麦柱头上萌发,并且有多个花粉管进入花柱及胚囊。波斯小麦已授粉的207个子房中,11.11%既形成胚又形成胚乳,7.25%中形成胚,而1.93%只形成胚乳,在这个杂交中受精率和成胚率分别为20.29%和18.36%。“中国春”小麦已授粉的167个子房中,相应数字是2.99%、5.99%、0、8.98%和8.9  相似文献   

9.
用抗白粉病的普通小麦一簇毛麦6VS/6AL易位系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5号、普通小麦一簇毛麦6V代换系和中国春6A双端二体以及6V代换系和6A双端二体配制了4个测交组合,分析了这4个杂交组合F1PMC’sMIC-分带的减数分裂构型。在(6VS/6AL易位系×扬麦5号)和(6VS/6AL易位系×6V代换系)的F1PMC’sMI,分别观察到由易位染色体与6A染色体和6V染色体配对形成的具有特定C-分带带型的棒状二价体,杂种中的棒状二价体数目高于各自亲本中的棒状二价体数。在(易位系×C.S.d.d.t6A)F1中,在87.9%的PMC中观察到由易位染色体长臂与6AL端体配对形成的异形二价体(tl”)。而在(6V代换系×C.S.d.d.t6A)F1中,96.68%的PMC具有两个单价端体(t’,t’)。该结果进一步证实易位涉及簇毛麦染色体6VS和小麦染色体6AL,易位断点靠近着丝粒。在减数分裂中,易位染色体的正常配对和分离,保证了6VS上白粉病抗性基因Pm21的正常传递,为这一新抗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麦叶片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小麦幼苗基部外植体在补加2,4-D的MS、N6、BA1(3)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2,4-D的最适浓度为2.0mg/L;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与切段部位及基本培养基有关,其中在以MS补加2.0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增长速度最快;最后讨论了小麦愈伤组织幼苗诱导率低的原因及可能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渐新  周荣华 《遗传学报》1999,26(4):384-390
小麦-簇毛麦6V二体附加系,6A(6V)二体代换系,6A^L.6V^s二体易位系在细胞学上是基本稳定的6V,6A^L.6V^s染色体能够通过配子稳定地传递给后代,在杂合状态下,带有6V的配子传递率普遍显著下降,在单体附加系(21”W+6V)中,6V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11.3%)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5.9%),在单体代换系(20”W+6A-6V)中,6V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10.4%)低于通过  相似文献   

12.
利用花粉辐射诱发普通小麦与大赖草染色体易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将小麦-大赖草Lr.2和Lr.14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94G15和94G45即将成熟花粉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然后分别给普通小麦品种扬麦5号和绵阳11授粉。辐射M1的PMC MI期染色体Giemsa C-分带和基因组DNA荧光原位杂交处理后进行染色体配对分析,从17株M1单株中筛选到5株PMC MI期大赖草染色体与小麦配对的个体。根据这5株单株自交M2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C-分带和  相似文献   

13.
Pb2+胁迫对两种小麦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两种小麦西旱2号和宁春4号幼苗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Pb(NO3)2处理对其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性调节物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小麦在低浓度铅处理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显著变化,而高浓度铅胁迫使其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叶绿素总量明显减少,但SOD活性显著升高,且相同浓度铅胁迫对小麦宁春4号幼苗叶片叶绿素的破坏作用明显强于对西旱2号的作用;不同浓度硝酸铅处理诱导两种小麦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升高,但不影响丙二醛(MDA)含量;此外,Pb2+处理使小麦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升高,此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但铅处理不影响可溶性糖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铅胁迫对两种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造成了破坏,却不同程度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升高,即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增强了小麦对铅的耐受性,因而胁迫诱导两种小麦叶片MDA含量变化与对照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繁9能转化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成产物X,而感病小麦品种宁麦6号、徐州21无转化能力。产物X对小麦黄化芽鞘的伸长生长无抑制作用,而对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明显抑制。说明抗性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菌毒素的脱毒是小麦重要的抗赤霉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土壤营养液──恩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前土壤施恩肥对小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辽春10号施恩肥比空白对照增产6.5%;克87—266施恩肥比空白对照增产5.03%,并对小麦营养生长及成熟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配制了普通小麦与阿拉拉特小麦的正、反交组合20个,杂交结实率为4.9% ̄33.6%。不同组合种F1每个PMC平均的单价体为15.20 ̄8.55,二价体为7.03 ̄9.02,三价体和四价体分别为0.36 ̄1.15和0.01 ̄0.02。通过对杂种后代连续2年成株期混合菌种抗性鉴定和苗期分小种分菌系鉴定表明,从普通小麦中国春与阿拉拉特小麦的杂种F3和T4代已选择到对白粉病高搞 ̄免疫的单株,它们具有42条  相似文献   

17.
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在体外均可显著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1.605mg/ml,2.589mg/ml,8.416mg/ml和6.606mg/ml;在体内可抑制连续给药10d大鼠血小板对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对血小板聚集功  相似文献   

18.
硫营养对重金属胁迫下玉米和小麦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祥瑞  曲东  周莉娜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2257-2262
以‘秦单4号’玉米和‘小偃22’小麦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玉米水堵和小麦盆栽试验,采用静态压力室法测定了不同硫营养水平与不同重金属胁迫处理下根系导水率(Lpr)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Lpr经100μmol/LHg^2+、Zn^2+、Cu^2+胁迫处理后分别降低到CK的13%、79%和45%,Cu^2+、Zn^2+对其Lpr的抑制效应分别为同浓度Hg^2+的62.9%及24.3%;施硫处理的玉米Lpr在无Cu^2+胁迫条件下都极显著高于无硫处理,且低硫处理显著较高,在Cu^2+胁迫条件下亦都极显著高于无硫处理,并且Cu^2+胁迫对其Lpr的抑制效应随着硫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不施硫和施硫处理的小麦Lpr在500mg/kgZn^2+胁迫下分别比相应CK降低36.89%和37.71%,在400mg/kgCu^2+胁迫下则分别比相应CK降低了34.61%和12.29%。研究发现,重金属Cu^2+、Zn^2+对玉米和小麦根系导水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Cu^2+〉Zn^2+,施硫对Cu^2+胁迫下的玉米和小麦根系导水率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随硫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素对小麦根尖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下用秋水仙素处理小麦很尖,发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表现在核占细胞体积的比例减小,形态变化多样;内质网由分散分布到形成聚集体;原质体减少而淀粉质体增加;微体减少;液泡增大;细胞壁不均匀地加厚且细胞间隙增大等方面。初步讨论了秋水仙素引起的微管解聚是内质同、质体、微体、核等所处的状态和细胞壁不均匀加厚的主要原因。探测了秋水仙素对小麦根尖细胞亚显微结构影响的一般临界浓度和处理时间。从结果看,秋水仙素处理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后,其原有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了分生细胞从胚性转向分化。  相似文献   

20.
蒋选利  李振岐等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3):516-520,T005
采用细胞化学方法对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分布及其活性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在未行接种的小麦叶片中,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比较低;条锈菌侵染后,诱导抗、感病品种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且抗病品种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侵染位点附近细胞壁上表现升高,而抗病品种中该酶的活性在侵染点细胞以及远离侵染点的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均显著升高。高活性的过氧化物酶是小麦抗条锈性的生化标记和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