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2017,37(17):5579-5583
王如松先生毕生致力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生态学发展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与导师马世骏先生共同创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开创了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新领域,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率先开展城市生态学与产业生态学研究,为生态学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基础发挥了引领作用。他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建设途径,探索了我国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王如松先生学术思想充满深邃的生态智慧、深厚的文化修养、富于科学远见的学术创新,所洋溢的爱国、爱民、爱科学的情怀,为后辈生态学工作者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2016年8月25日至27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的8场特邀报告,29个主题会场和“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的多个报告,内容包括全球变化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保护与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动植物行为与生态功能、人文与农业生态学等6个分支领域。内容从微生物到动植物,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从自然生态到人文生态均有涉及。报告内容表明,单纯的基础研究比例在减少,应用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重较前几届有增高,多学科交叉研究报告显著增加,未来生态学的发展不断贴近生产实践、朝向“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研究”方向发展,可持续性和绿色发展趋势明显。另外,本文还结合现代生态学100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会议围绕“创新生态科学,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旨在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绿色发展的新道路,为我国生态学领域各类成果搭建了充分的展示平台,为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渠道,其中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含北京)的报告和参会人数一直维持较高比例。总之,此次会议不仅促进了我国生态学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生态学的研究水平,扩大了我国生态学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生态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学与医学的关系简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新兴领域 ,微生态学正在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科学价值。微生态学与医学的结合 ,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医学微生态学 ,不仅对医学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也为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作为生命科学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支柱的内涵和价值。因此 ,研究和探讨微生态与医学的关系 ,无疑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有关微生态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1 基本概念 微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是现代生态学 (e-cology)发展的一个新成果。生态学经历了 12 0多年的历程 ,已经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学的任务及面临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也是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 0世纪 90年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曾先后组织我国许多科学家研究和编写出版了一系列自然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 ,其中包括了“生态学发展战略”和“林学发展战略” ,森林生态学为它们的重要分支学科 .“生态学发展战略”由已故的马世骏先生主持 ,由中国生态学会组织科学家们完成 .它相当全面地、系统地和深刻地总结了生态学发展历史 ,提出了发展预测和今后的重要研究领域 .它正确地指出 ,当前的生态学已由经典的生态学任务 ,即研究阐明生物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发展…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生态学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吕永龙  王一超  苑晶晶  贺桂珍 《生态学报》2019,39(10):3401-3415
可持续生态学系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解决自然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或者说生态学不断将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纳入研究范畴而形成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40年来,我国在可持续生态学研究和实践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二是构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推进实施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不同时空尺度进行了试点示范;四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中,并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跨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五是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的出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有力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六是系统地研究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生态系统的影响,科学评估了气候变化的现状、趋势及其影响,提出了气候变化的生态适应对策;七是不断推进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创建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本文从宏观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评述可持续性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可持续生态学的重点研究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环境科学的兴起和应用生态学的发展,污染生态学经历发生、成长、发展和壮大等几个历史阶段。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论,如今,污染生态学已成为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采用生态学原理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与修复的一门独立科学,是应用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产物,在新世纪的头20年中,污染生态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它将在复合污染生态学,污染生态过程研究、污染生态毒理学和污染生态修复等分支领域和科学前沿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要求从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高度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以求在社会经济尽快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也得到改善。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正日益加剧,一门介乎生态科学与经济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生态经济学正在应运而生。由于农业不仅以一定的生态  相似文献   

8.
朱晶莹 《生态学报》2014,34(15):4454-4459
为促进中国青年生态学者与海外生态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和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于2014年5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大学(开封)顺利召开。围绕"如何设计与开展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主题,本届论坛的科学议题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1)如何设计现代生态学的研究;(2)生态学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3)针对不同生态学问题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4)撰写生态学领域研究项目申请书方面的成功经验交流;(5)英文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传授提高生态学英文论文写作能力的经验和技巧。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促进了青年生态学者与国际专家的交流,对我国生态学科的发展和生态学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傅伯杰 《生态学报》2015,(5):1306-1307
<正>《生态学报》已走过了34个年头,进入了而立之年,已成为交流我国生态学研究成果、促进生态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1981年创刊时的《生态学报》为季刊,全年发文量50余篇,而目前该刊发展成为半月刊,全年发文量超过800篇,文章涵盖生态学、农林科学、环境科学、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主要学科领域,2013年《生态学报》在全部学科总引和他引排行均位列中文学术期刊第一,可以说基本实现了马世骏先生在本刊发刊词中,把该刊作为生态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自1895年E.Warming的《植物生态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植物生态学萌芽时期的结束。随着20世纪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新时期的来临,植物生态学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特别是近代,由于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纷纷浸透到生态学领域中来,相继形成了数学生态学、生态物理学和化学生态学等等分支学科。我们要讨论的是生态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即植物对环境的生物化学适应。生态学与生物化学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学科,但二者的结合在近年已得到了惊人的成果。为此,本文同时简要介绍1977年英国出版的啥鲍恩(J.B.Harborne)所著的《生态生物化学导论》,因为生态生物化学是近十多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新发展阶段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乡村生态振兴既要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又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时代发展需求中,乡村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概念内涵不断扩展,有必要对过去20年中国乡村生态学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美丽乡村建设、自然资源保护、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中国乡村生态学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梳理了20年以来中国乡村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提出人类感知与社会需求的层级递进是推动乡村生态学研究发展的一个主要驱动力;针对乡村生态热点,提出4个方面的研究趋势,即乡村生态环境精细化治理与预警、乡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政策和制度、乡村景观规划与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和农村生产生活消费绿色化发展与可持续性;最后,围绕需求层级理论和乡村生态系统服务,构建了乡村生态学学科边界框架,强调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针对乡村生态研究的多层次多尺度的特征,重点开展乡村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多要素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及其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景观生态学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70余年。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其引入,到发展、壮大、逐渐成熟,也经历了30余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景观生态学在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简述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成立与发展过程,通过系统综述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重点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根据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特点,将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摸索与酝酿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吸收与消化阶段(1980—1988年)、实践与迅速发展阶段(1989—2000)、发展与思索阶段(2001—2010)、思考与创新阶段(2011—?)。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尺度效应、城市生态用地与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与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森林景观动态模拟与生态系统管理、绿洲景观演变与生态水文过程、景观破碎化与遗传多样性保护、多水塘系统与湿地景观格局设计、稻-鸭/鱼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梯田文化景观与多功能维持、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点。最后从学科发展与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地区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3,他引:2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景观生态学发展迅速.景观生态学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集中在北美、欧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东亚(中国),表明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泛性和越来越高的认知度.从研究内容上看,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和模拟一直占居主导地位,其次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探讨.随着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以科学和实践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加强,促进了景观生态学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包括水域景观生态学、景观遗传学、多功能景观研究、景观综合模拟、景观生态与可持续性科学.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国际同行开始关注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评介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标志着中国景观生态学已逐步走上国际舞台.然而,中国景观生态学进一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科学家需要抓住人类对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科学的共同夙求,放眼国际前沿、服务本土需求,从中国自身的特色出发,关注受人类干扰的和以人为主导的景观,以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多尺度、多维度耦合研究为核心,区域综合与区内分异并重,推动综合整体性景观生态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华南生态秀河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少麟 《生态科学》2011,(Z1):87-92
文章以作者30年来在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学研究的工作与部分成果,反映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30年来生态学科发展的趋势,并以折射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30年来生态学科之发展。文章综述认为,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科学的发展,与广东省乃至中国生态学学科发展是同步的,经历着由面上研究向定位研究的发展,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发展,野外调查研究向野外实验生态研究的发展,以及中观研究向微观与宏观研究的发展。期间广东省的生态学工作者为学科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Has the science of ecology fulfilled the promises made by the originators of ecological science at the start of the last century? What should ecology achieve? Have good policie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lowed out of ecological science? These important questions are rarely discussed by ecologists working on detailed studies of individual systems. Until we decide what we wish to achieve as ecologists we cannot define progress toward those goals. Ecologists desire to achieve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natural world operates, how humans have modified the natural world, and how to alleviate problems arising from human actions. Ecologists have made impressive gains over the past century in achieving these goals, but this progress has been uneven. Some sub-disciplines of ecology are well developed empir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while others languish for reasons that are not always clear. Fundamental problems can be lost to view as ecologists fiddle with unimportant pseudo-problems. Bandwagons develop and disappear with limited success in addressing problems. The public demands progress from all the sciences, and as time moves along and problems get worse, more rapid progress is demanded. The result for ecology has too often been poor, short-term science and poor management decisions. But since the science is rarely repeated and the management results may be a generation or two down the lin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public or for scientists to decide how good or bad the scientific advice has been. In ecology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we have made solid achievements in behavioural ecology,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ecological methods, we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dynamics, but we have made less useful progress in developing theoretical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key to increasing progress is to adopt a systems approach with explicit hypothese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field experiments on a scale defined by the problem. With continuous feedback between problems, possible solutions, relevant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data we can achieve our scientific goals.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城市建(构)筑物高度不断抬升,理应赋予城市空间载体更多的生态功能。景感生态学倡导在保持、改善和增加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立体绿化具有降温、降噪、滞尘、固碳等功能,是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通过对深圳市立体绿化实地调查和景感生态学分析,剖析了立体绿化在促进居民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等物理感知及心理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增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机理。研究表明,立体绿化是城市景感营造的有效手段,既能增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能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在增加城市绿视率的同时,丰富了居民的物理感知及心理认知。最后,讨论了景感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在立体绿化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景感营造技术在城市绿色建筑中的作用,以期让景感营造技术为提升立体绿化水平,进而为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Recent developments in landscape-level ecological modeling rest upon poorly understood behavioral phenomena. Surprisingly, these phenomena include animal movement and habitat selection, two areas with a long history of study in behavioral ecology. A major problem in applying traditional behavioral ecology to landscape-level ecological problems is that ecologists and behaviorists work at very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Thus a behavioral ecology of ecological landscapes would strive to overcome this inopportune differential in spatial scales. Such a landscape-conscious behavioral undertaking would not only establish more firmly the link between behavior and ecological systems, but also catalyze the study of basic biological phenomena of Interest to behaviorists and ecologists alike.  相似文献   

18.
产业生态学最新研究进展及趋势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袁增伟  毕军 《生态学报》2006,26(8):2709-2715
传统末端治理方式的弊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局限性促使人们探求新的污染防治模式,生态学尤其是仿生学的发展激发了人们仿照自然生态系统来改造人类生产系统的想法,基于这种背景,产业生态学应运而生。分析了产业生态学诞生的背景及其形成过程,并全面系统论述了产业生态学领域的国内外进展,识别了目前我国该领域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给出了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对产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再论可持续性科学: 新形势与新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可持续性科学蓬勃发展,已成为21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新科学领域.然而,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可持续性科学尚未引起科学家和实践者的足够重视.为促进可持续性科学在中国的发展,2014年邬建国等曾撰文介绍什么是可持续性科学.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这一问题,并补充阐述了可持续性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系、可持续性科学的科学范式及其8个基本论题.基于对可持续性科学发展动态的分析,作者认为,一方面,可持续性科学已进入系统推进的成熟发展期;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实践与教育的热情高涨,但在可持续性科学领域起步较晚,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南非.为此,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发展可持续性科学的“三位一体”策略:一是“请进来”以服务中国实践;二是“走出去”以贡献中国智慧;三是“中西医结合”以引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