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小鼠抗体激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经卵核蛋白免疫过的小鼠随机分A、B两组,分别灌服地黄饮子和葡萄糖,1次/d,每次0.5mL只,连续7d后,加强免疫,再经7d,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生成水平。结果:与葡萄糖组比较,地黄饮子组小鼠抗体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有可能促进小鼠抗体激发水平和免疫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肌内注射法和基因枪法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携带HCV NS3/4A基因的质粒pcDNA3.1-NS3/4A,分别肌内注射和基因枪免疫BALB/c小鼠。基因枪免疫采用2μg/只和10μg/只两种剂量,肌内注射免疫的剂量为100μg/只,共免疫3次。分别于第3次免疫后10 d和20 d,收集小鼠血清、分离脾细胞;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ELIspot检测小鼠IFN-γI、L-2和IL-4;非放射性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比较肌内注射和基因枪法激发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免疫后第10 d检测结果表明,2μg/只和10μg/只基因枪法免疫产生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500和1∶1 000,100μg/只肌内注射免疫产生的抗体效价为1∶1 000。第20 d再次检测,基因枪法产生的抗体效价仍为1∶500和1∶1 000,肌内注射降低为1∶500。2μg/只和10μg/只基因枪免疫产生的IFN-γ和IL-2均高于100μg/只肌内注射免疫。但这两种免疫方法均未激发IL-4的水平。在不同的效靶比情况下,10μg/只和2μg/只基因枪免疫激发的CTL细胞杀伤活性均高于100μg/只肌内注射免疫。结论基因枪法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均显著高于肌内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外膜蛋白的提取及其免疫效果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外膜蛋白(OMP)和其中的有效保护抗原成分(OMP68)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改进的Wooldridge的方法提取了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11和P13的OMP,利用SDS-PAGE比较了2株之间差异,采用Western-blotting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P13菌株OMP(P13-OMP)中的有效保护性抗原成分,采用电洗脱方法获的分子量为68 kD的P13-OMP有效保护抗原成分(OMP68),然后制备了油乳剂P13的全菌、P13-OMP和OMP68免疫抗原.抗体动态变化:将清洁级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10只/组,用油乳剂P13的全茵和不同剂量的P13-OMP和OMP68免疫抗原分别免疫,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相应抗体水平并分析抗体动态变化;主动免疫保护试验:将清洁级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10只/组,分别采用制备的油乳剂P13-OMP(OMP25 μg/只)、OMP68(25 μg/只)和P13菌体免疫抗原在免疫10 d后,分别用100 LD50的P11和P13腹腔攻毒,然后统计保护率并分析免疫原所提供的免疫保护力.免疫P13-OMP和OMP68油乳剂抗原后,7 d时,抗体水平开始逐渐上升,42 d时,抗体水平分别达到215.3和214.8,然后逐渐下降,70 d时,抗体水平分别达到29.1和210.2.主动免疫时,P11和P13攻毒的P13-OMP免疫组分别均得到9/10和9/10的保护,OMP68免疫组分别均得到9/10和10/10的保护,而P13全菌免疫组分别得到4/10和6/10保护,对照组全部死亡.P13-OMP和OMP68抗原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OMP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免疫效果及不同剂量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体水平,以确定合适的免疫剂量。方法将150只清洁级NIH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A组(0.625μg结合疫苗组)、B组(1.250μg结合疫苗组)、C组(2.500μg结合疫苗组)、D组(2.500μg多糖组)及阴性组(10mmol/L PBS),每组30只;另领取10只为空白对照(不接种)。A、B、C、D组及阴性组小鼠经腹股沟皮下注射,剂量0.1 m L/只,每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每次免疫后第7天采血。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同时对不同剂量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体效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D组相比,A、B、C三组诱导的抗体水平与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的抗体水平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之间的抗体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多糖疫苗相比,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能够诱导更高的抗体水平,且具有明显的剂次加强效应。同时证明1.250μg的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可诱导与2.500μg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相同的抗体水平。结论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两种免疫剂量在小鼠体内可诱导相同的抗体水平,在选择接种剂量时,可致免疫应答的无统计学意义的低剂量可能是较为经济和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va和HPV E_6及其蛋白通过滴鼻共免疫的方式提高抗体水平的有效性。[方法]选择ova和OVA蛋白,HPV E_6和HPV E_6蛋白滴鼻共免疫ICR小鼠,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Ig G、Ig G1、Ig G2a和s Ig A,生殖道黏液中s Ig A的表达水平。[结果]ova及其蛋白共免疫组血清中的抗体Ig G及其亚类、血清和生殖道洗液中的s Ig 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初免后第28 d,血清中的Ig G抗体滴度达到28万。HPV E_6与其蛋白共免疫组血清中的抗体Ig G及其亚类、生殖道洗液中的s Ig 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初免后第35 d,血清中的Ig G抗体滴度达到25万。[结论]用ova和HPV E_6及其蛋白通过滴鼻共免疫,产生高水平抗体,共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比基因疫苗组增强了近百倍,比蛋白免疫组增强了2.5倍,表明这种免疫方式能够有效激发黏膜免疫反应和系统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郝牧  鲍朗  高蕾 《微生物学报》2007,47(3):477-481
人白细胞介素12(IL-12)与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优势抗原ESAT-6真核表达质粒联合基因免疫,诱导免疫应答效果观察。近交系BALB/c小鼠,随机分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B组(pcDNA3.1空质粒对照)、C组(BCG对照)、D组(pcESAT-6)和E组(pcIL-12 pcESAT-6)。B、D、E质粒免疫组小鼠分别于胫前肌肌肉注射布比卡因(7.5g/L)和质粒的混和物(1∶4,100μL,含质粒70μg/次),A组小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布比卡因的混和物(1∶4,100μL),均间隔2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时,C组小鼠皮下注射BCG菌液,0.3mL/只,含106CFU/mL。末次免疫后14d和28d,各组小鼠分别取血分离血清用于总IgG测定,同时分离脾细胞,经TB-PPD刺激后检测脾细胞增殖(XTT比色法)活性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分泌水平。pcESAT-6质粒DNA单独免疫(D组)或与pcIL-12质粒DNA联合免疫(E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且抗体水平在末次加强免疫后14~28d逐渐增加;但pcIL-12与pcESAT-6联合免疫后,特异性抗体水平较pcESAT-6单独免疫增加不明显(P<0.05)。C、D、E组免疫小鼠脾细胞体外经TB-PPD刺激后,E组小鼠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IFN-γ分泌水平明显强于C组和D组(P<0.05),而IL-4分泌水平相互间未发现明显差异。末次加强免疫后14~28d,E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而C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先低后高,D组则先高后低;IFN-γ诱生水平,E组最高,C组次之,D组最低。pcIL-12与pcESAT-6质粒DNA联合免疫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和稳定的体液免疫,在动物体内诱发的细胞免疫较ESAT-6或BCG单独免疫时均有明显增加并维持较长时间,此外联合免疫后诱导的体液免疫也较BCG免疫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低氧暴露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脑中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ontrol)、8h低氧暴露组(8h)、7d低氧暴露组(7d)和28d低氧暴露组(28d)。将低氧暴露模型组置于模拟高原海拔5500m的低压氧舱,每天低氧暴露8h,避暗和旷场实验检测其活动能力及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海马和皮层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随着低氧时间的增加,小鼠短期学习记忆力及活动能力下降程度增大,28d低氧暴露后其下降程度最大;海马中tau蛋白多个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呈现升高趋势,28d时tau蛋白磷酸化程度最高(P〈0.05);皮层中的磷酸化水平在低氧暴露7d时达到最高,低氧暴露28d时略有降低,但与control组相比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间歇性低氧可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对流感病毒H7N9的免疫保护效力。方法用我国2012~2013年度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以腹腔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并设PBS免疫模型组,末次免疫14 d后以5 LD50A/Anhui/1(H7N9)进行攻试验。感染后观察记录小鼠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并分别于第2天和第4天每组处死3只小鼠,取肺组织和鼻甲骨测病毒滴度和载量。结果感染后疫苗与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疫苗组存活率为10%,模型组全部死亡。感染后第4天疫苗组鼻甲骨滴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血凝抑制试验及中和实验表明免疫小鼠血清无中和H7N9病毒抗体。结论季节性流感疫苗在小鼠中对于H7N9流感病毒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分子佐剂C3d3与hCGβ融合在基因免疫中增强抗hCGβ体液免疫效应的机制。分别用质粒pCMV4-hCGB-C3d3、pCMV4-hCGβ和pCMV4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外周血IgG/IgA类抗hCGβ抗体水平;ELISPOT分析免疫鼠脾脏组织IgG/IgA类抗体分泌细胞水平(ASC);RT-PCR分析免疫鼠脾脏B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RT-PCR和FCM分析CXCR4表达水平;RT-PCR和ELISA检测脾脏组织CXCL12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CMV4- hCGβ-C3d3免疫组外周血IgG类抗hCGβ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CMV4-hCGβ免疫组;而IgA类抗hCGβ抗体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CMV4-hCGβ-C3d3免疫组脾脏组织IgG类ASCs水平明显高于pCMV4-hCGβ组;两组间IgA类ASCs水平无明显差异。经pCMV4-hCGB、pCMV4-hCGβ- C3d3免疫鼠脾脏B细胞CXCR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CMV4-hCGβ-C3d3组明显高于pCMV4-hCGβ免疫组。CXCR4~ 细胞与ASCs呈正相关,r=0.966,(P<0.05)。pCMV4-hCGβ-C3d3和pCMV4-hCGβ组脾脏组织CXC L1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分子佐剂C3d3与hCGβ基因融合,在基因免疫小鼠后能够显著升调节脾脏ASCs CXCR4表达,从而可能增强抗hcGβ基因疫苗的体液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角鲨烯、山梨醇、吐温为组分,在琥珀酸缓冲液中混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制备复合佐剂Nano-fla,评价该佐剂对人二倍体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人二倍体细胞制备的狂犬灭活疫苗为抗原,BALB/c小鼠设置PBS对照组、全剂量疫苗组、半剂量疫苗组、低剂量佐剂组(含半剂量抗原+5μg鞭毛蛋白)、中等剂量佐剂组(含半剂量抗原+10μg鞭毛蛋白),免疫程序为在0、3、7 d肌肉注射,并在首针免疫后的第7、14 d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通过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实验检测中和抗体,通过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首针免疫后第7 d,中等剂量佐剂组的中和抗体达保护效力水平,显著高于全剂量疫苗组和低剂量佐剂组;第14 d时中等剂量佐剂组的IgG抗体浓度显著高于全剂量疫苗对照组;第14 d中等剂量佐剂组与全剂量疫苗组相比,分泌IFN-γ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结论:复合佐剂Nano-fla应用到狂犬疫苗中,能有效刺激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更早地产生中和抗体,且能有效降低抗原用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羌活地黄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rx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ase-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对照组、羌活地黄汤组。制作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第14天开始给药。羌活地黄汤组予混有羌活地黄汤的颗粒饲料,雷公藤组给予混有雷公藤多甙的饲料,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给予普通饲料。第28天分别取各组胫骨平台关节软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软骨中MMP-1、13及T1MP—1表达的阳性指数。结果:模型组MMP-1、MMP-13及TIMP—1表达的阳性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羌活地黄汤组MMP-1、13及TIMP-1表达阳性指数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活地黄汤可能是通过调控软骨细胞外基质中MMP.1、MMP—13及TIMP-1表达变化而维持软骨的动态平衡,从而延缓RA骨骼破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BCW和DN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上皮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BL/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嗜酸乳杆菌BCW组、嗜酸乳杆菌DN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自由饮用1.5%DSS7天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随即给予嗜酸乳杆菌BCW(20ug/10g)、嗜酸乳杆菌DNA(0.2ug/10g)和生理盐水灌肠7天,每天观察小鼠情况,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去结肠组织行HE染色观测结肠炎症情况,并行结肠上皮NF-κB免疫组化。结果:饮用DSS小鼠DAI积分显著增高,结肠组织粘膜破坏、炎症细胞浸润,结肠上皮NF-κB表达增加(9.15±0.43),嗜酸乳杆菌BCW和DNA能降低小鼠DAI积分,减轻粘膜损伤,降低结肠上皮NF-κB的表达(4.67±0.56/6.03±0.60)。结论:嗜酸乳杆菌BCW和DNA能缓解急性溃疡性结肠炎,降低结肠上皮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介苗对哮喘小鼠肺组织中PPAR-γ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30只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化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和卡介苗干预组(C组),每组10只。卵蛋白致敏法复制哮喘模型,B组小鼠于实验的第1、8、15天分别给予卵蛋白与氢氧化铝混合腹腔注射。第22天开始给予卵蛋白溶液以压缩雾化器为动力雾化吸入激发哮喘,每日一次,每次30min。连续激发7天;C组小鼠每周一次皮内注射0.025mgBCG,连续3次,距首次皮内注射4周后按B组方法致敏和激发;A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致敏液及雾化液进行腹腔注射与雾化吸入。检测细支气管炎症细胞浸润及肺组织病理,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肺组织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组出现了明显气道炎症细胞浸润,上皮脱落、炎性细胞渗出、结构紊乱、PPAR-γ表达下降。卡介苗干预组炎症细胞数下降,炎症反应减轻,PPAR-γ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介苗可通过上调表达PPAR-γ,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可能防止气道重塑,该研究为卡介苗提供新的临床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50例。A组(四联疗法)给予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7d;B组(序贯疗法)前5d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d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C组(标准三联疗法)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疗7d。疗程结束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A组根除率为94%,B组根除率为90%,c组根除率68%。A组和B组优于c组(P〈0.01);A组、B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H.pylori根除率优干标缝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和庠骨疗法疗效无.明昂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小鼠尿液中AD7C-NTP的浓度变化,了解姜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 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姜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另选用同月龄同背景的C57BL/6J小鼠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上6组连续灌胃3个月,分别于灌胃前、灌胃30d、灌胃60d和灌胃90d收集小鼠尿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AD7C-NTP浓度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尿AD7C-NTP浓度的动态存在波动,各治疗组治疗2个月与治疗1个月相比,AD7C-NTP浓度均有所下降(P0.05,P0.01);同一时间点小鼠尿AD7C-NTP浓度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后,西药组,姜黄素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D7C-NTP浓度有所下降(P0.05,P0.01)。结论姜黄素可降低AD模型小鼠尿液内AD7C-NTP浓度,延缓A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制备脂质体包裹的Ag85A口服DNA疫苗,并观察小鼠口服后所诱生的抗体产生情况。用脂质体包襄重组质粒pcDNA3.1/mye—HisA—Ag85A制备口服DNA疫苗,并用脂质体包裹空质粒pcDNA3.1/myc—HisA作为对照。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组、空质粒组和重组质粒DNA疫苗组。分别将生理盐水、空质粒和重组质粒DNA疫苗以灌胃方式投给各组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14d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中Ag85A特异性抗体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肠组织中分泌型IgA(sIgA)含量。重组质粒组血清中Ag85A特异性抗体滴度为1:160,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血清中均未捡出Ag85A特异性抗体。重组质粒组肠组织中slgA含量(0.3761±0.0456)μg/mL较空质粒组(0.2374±0.0414)μg/mL和生理盐水(0.1993±0.0899)μg/mL组显著增高(P〈0.05),而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未见有意义的变化(P〉0.05)。口服脂质体包裹Ag85ADNA疫苗可诱导外周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和肠道黏膜局部sIgA的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胸腺素α原(ProTα)作为佐剂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诱导小鼠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的影响。方法:以纯系BALB/c小鼠为免疫对象,分组情况为:①HBsAg组(1μgHBsAg);②0.1μgProTα+1μgHBsAg组;③0.5μgProTα+1μgHBsAg组;④1μgProTα+1μgHBsAg组;⑤铝佐剂组(1μgVacon疫苗);⑥1μgPro-Tα+1μgVacon疫苗组;每组10只小鼠,分别于0、2周各肌肉注射免疫1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滴度(即IgG亚类IgG1和IgG2a)。结果:与单独注射HBsAg组相比,1μgProTα+1μgHBsAg组抗-HBs总抗体滴度明显增高(P〈0.05),抗体持续时间更长,且ProTα可以平衡Th1和Th2免疫反应;2组间IgG1/IgG2a差异显著(P〈0.05)。与铝佐剂相比,ProTα增强了小鼠对HBsAg的反应性,提高抗-HBs阳转率。结论:ProTα在增强小鼠抗-HBs产生的同时,提高细胞免疫反应,提示ProT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HBsAg佐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在HI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其浓度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同时研究围产期高危因素以及NBNA评分在HIE发生发展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30例住院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出生后采血,55例HIE患儿(HIE组)分别于出生后1天、2天、7天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收集并分析两组围产期相关资料。HIE组并于采血同时进行NBNA评分。结果:(1)HIE患儿生后第一天与第二天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后第七天轻度HIE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意义,中、重度HIE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生后第一天与第二天不同病情组HIE患儿NBNA评分相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七天轻、中和重度患儿NBNA评分〈35分的患儿分别占33.3%,47.1%,100%。结论:动态监测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浓度和NBNA评分的变化,对HIE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的判断以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