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茴香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肿胀2种动物模型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进行镇痛实验。结果:小茴香挥发油能显著抑制上述各种动物模型的炎症反应及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结论:小茴香挥发油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柑桔果实中柠檬苦素类物质对实验动物模型的抗炎镇痛作用,本文通过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柠檬苦素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及扭体实验观察柠檬苦素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柑桔果实中柠檬苦素类物质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程度;减少扭体次数;显著提高小鼠福尔马林实验中的痛域。因此,柑桔果实中柠檬苦素类物质对本实验中的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姜延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滤纸性肉芽肿法及小鼠热板法、扭体法镇痛实验等动物模型,考察姜延胶囊的抗炎镇痛效果.结果:姜延胶囊能明显减轻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小鼠耳肿胀及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减少热板及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姜延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该实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合萌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热板实验模型,观察合萌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并测定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合萌水提物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减轻小鼠足跖肿胀,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增加热板小鼠痛阈值,降低血清MDA、NO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结论:合萌水提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NO等炎症介质产生及增强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法观察藏药西藏棱子芹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藏药西藏棱子芹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藏药西藏棱子芹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能提高小鼠对热板疼痛的阈值,减少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延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时间。藏药西藏棱子芹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值得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6.
龙胆苦苷镇痛抗炎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的镇痛药理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及大鼠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考察龙胆苦苷的抗炎药理作用.龙胆苦苷经皮下注射给药,在小鼠醋酸扭体和热板法实验中,减少了扭体次数,提高了小鼠痛域阈值,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明显减轻了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降低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抑制了大鼠肉芽肿.结果表明龙胆苦苷对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反应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粗根荨麻水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角叉菜胶大鼠致炎模型,醋酸扭体法、福尔马林致痛试验对粗根荨麻水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粗根荨麻水提取物可抑制角又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并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数,显著减少福尔马林致痛试验后期小鼠舔足行为。表明粗根荨麻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活络效灵丹的抗炎、镇痛、消肿等药理作用,为该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又莱胶致大鼠足肿胀法研究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镇痛作用。结果:活络效灵丹能较好地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性肿胀和大鼠甲醛致足跖肿胀,能显著提高热板试验小鼠的痛阈,有效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结论:活络效灵丹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消肿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香苷抗炎镇痛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丁香苷抗炎镇痛作用及部分机制。以阿司匹林作阳性对照药,观察丁香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棉球致大鼠肉芽肿的抗炎作用;对小鼠热板试验、醋酸扭体试验的镇痛作用;同时测定角叉菜胶致大鼠炎足炎性渗出物中的PGE2、MDA和血清中的NO、SOD,初步探讨丁香苷抗炎镇痛的部分机制。结果表明,丁香苷对急慢性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角叉菜胶致炎足炎性渗出物中PGE2、MDA和血清中NO含量,明显增加血清中SOD的活性。因此,丁香苷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NO等炎症介质生成、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乌头总生物碱贴片抗炎镇痛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小鼠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模型研究乌头总生物碱贴片的抗炎作用及化学刺激法和热板法研究乌头总生物碱贴片对小鼠的镇痛作用进行实验.镇痛抗炎实验表明,乌头总生物碱贴片能提高小鼠热板法所致疼痛的痛阈值并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结果表明乌头总生物碱贴片具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茴香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取Wister大鼠100只,随机取12只设为正常组,其余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法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小茴香组和复方丹参组(n=12);相应药物干预8周后,镜检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HE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炎症与脂肪变性明显,经小茴香干预后明显改善。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TP、ALB含量显著降低(P〈O.05),HYP、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茴香组ALT、AST水平显著下降(P〈0.05),TP、ALB水平显著升高(P〈0.05);HYP、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小茴香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调节大鼠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验证五味牵牛胶囊对治疗前列腺增生、镇痛和抗炎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前列腺增生、致痛、致炎动物模型(小鼠、大鼠)等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结果:①五味牵牛胶囊对小鼠、大鼠的前列腺增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1),可显著减低增生的前列腺重量,使前列腺腺体缩小,腺腔扩张降低;②五味牵牛胶囊对醋酸诱发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③五味牵牛胶囊对角叉菜胶诱发的炎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④结果表明五味牵牛胶囊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①拟推荐临床用药采用口服法;②根据文献相关剂量换算的方法,五味牵牛胶囊临床成人拟日用量为1519 mg/日;③拟推荐临床用药疗程为6周。  相似文献   

13.
小茴香果实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小茴香果实中的总黄酮含量,以利于后续的提取操作。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样品,测定小茴香中的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果实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2.871。结论:试验结果可能为以后小茴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倩  王四旺 《生物磁学》2009,(15):2814-2816
目的:评价延胡索乙素、白芷总香豆素及总挥发油配伍的药效学比较研究。方法: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镇痛法、甩尾法三种模型比较元胡止痛片(A组)、延胡索乙素(B组)、白芷总香豆素(C组)、白芷总挥发油(D组)、延胡索乙素与白芷总香豆素配伍(E组)、延胡索乙素与白芷总挥发油配伍(F组)及延胡索乙素与白芷总香豆素、白芷总挥发油配伍(G组)后的镇痛作用。结果:A、G组镇痛效果最佳,B、E、F组具显著的镇痛作用,C、D组与模型组相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较弱。结论:延胡索乙素与白芷总香豆素、总挥发油配伍使用,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类似于元胡止痛片中元胡白芷的配伍作用,但成分更为明确,标准可控,使用量小,属于分子中药组方范畴。元胡的主要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与白芷的主要成分白芷总香豆素、总挥发油均具有镇痛作用,符合中药元胡及白芷的功效,本实验采用药物有效成分进行配伍,成分明确,结果可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精参颗粒的补益(改善气虚和血虚作用)、抑茵、抗炎及镇痛作用,同时探讨并确定其量效和时效关系。方法:采用“气虚”、“血虚”、“气血双虚”和“耳廓肿胀”、“足肿胀”、“子宫炎症”小鼠、大鼠模型及体内、外的抗菌试验,观察精参颗粒灌胃给药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对各模型病证的影响。结果:①3.0g/kg、5.0g/kg和7.0g像g精参颗粒灌胃14天可显著提高“气虚”小鼠游泳耐力(P〈0.01),对萎缩的胸腺、脾脏、肝脏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P〈0.05或P〈0.01);②中、高剂量精参颗粒对小鼠“血虚”和大鼠“气血双虚”证所致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体重下降具有显著升高作用(P〈0.05或P〈0.01),其中对大鼠“气血双虚”证的作用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增强;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中、高剂量精参颗粒具有明显抑制和抗感染作用(P〈0.01);④中、高剂量精参颗粒对小鼠和大鼠各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P〈O.05或P〈0.01),其中对大鼠子宫炎的作用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增强;⑤中高剂量精参颗粒能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所致的痛阈(P〈0.01);明显降低冰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P〈0.05或P〈0.01);表明精参颗粒具有镇痛作用。结论:①精参颗粒具有改善“气虚和血虚”等病证、抑制和抗细菌感染、抗炎及镇痛作用;且其作用呈现较好的量效及时效关系。②按小鼠(5.0g/kg)和大鼠(3.5眺g)有效剂量计算,并结合临床用药的可操作性,拟推荐精参颗粒临床成人日用剂量为一次12g(1包),一日3次。⑧根据动物实验的时效关系,结合慢性盆腔炎临床反复发作和治疗周期较长的特点,拟推荐临床用药4周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乙酸,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iri)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动物模型,通过病理学对比观察,选择最佳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中Ⅰ组采用乙酸刺激法诱发溃疡性结肠炎,Ⅱ组采用饮用3.5%DSS溶液诱发结肠炎,Ⅲ组采用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诱发溃疡性结肠炎,对照组饮用蒸馏水。观察小鼠每日的体重,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以及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乙酸,右旋葡聚糖硫酸钠均可引起小鼠疡性结肠炎。结论 DSS诱发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较理想的UC动物模型,可作为研究UC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较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The involvement of opioid peptides i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vouacapan, a new experimental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seeds of Pterodon poligalaeflorus Benth, was investigated both in mice utilizing acetic acid writhing response and in rats utilizing inflammatory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carrageenan and modified Randall-Selitto method. Vouacapan, in both models, caused a dose-dependent analgesia when injected p.o., s.c. and i.p. The analgesic effect was partially blocked by naloxone, nalorphine and n-methyl-nalorphine. Significant tolerance to analgesic effect was observed following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of vouacapan or morphine. On the last day of treatment, cross administration revealed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al cross-tolerance between vouacapan and morphine, in rats and mice, respectively. We conclude that a release of endorphins could be involved in the analgesic mechanism of vouacapan in both models tudi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辣椒素的镇痛时间是否在炎性条件下发生改变,以及辣椒素在产生镇痛作用前的痛觉过敏时间是否受炎性条件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昆明雌性小鼠50只,(实验前对其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作为基础值),随机分为五组(n=10),:生理盐水组,辣椒素赋形剂实验一组(吐温80:95%乙醇:生理盐水=1:1:8配置),0.5%辣椒素实验二纽(C0.5),剩余小鼠用完全性弗氏佐剂建立炎性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辣椒素赋形剂实验三组,0.5%辣椒素实验四组。各组小鼠均采用右后足给药,0.05ml。观察给药后1,4,7小时后小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时间,以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恢复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结果:1.五组小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比较:五组小鼠的基础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与辣椒素赋形剂实验一组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二组热缩足潜伏期时间在注药后7小时内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第2-5天大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三天效果最强,作用最明显,第六天恢复至基础值。3.实验三组热缩足潜伏期时间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第18.20天恢复至基础值。4.实验四组热缩足潜伏期时间在注药后4小时内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4小时后大于生理盐水组(P〈0.05),注药后第18—19天恢复至基础值,注药后第二,三天效果最强,作用最明显,以后作用逐渐减退但仍高于基础值。结论:辣椒素的镇痛时间在炎性条件下延长,而且延长的时间与炎性条件持续的时间保持一致。辣椒素在产生镇痛作用前的痛觉过敏时间在炎性条件下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