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类赤霉病是我国长江流域的主要病害。带菌的麦种中含有影响人畜健康的毒素。1976—1978年我们在进行镰刀菌和其它霉菌分离鉴定时,对该类病麦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为麦类赤霉病菌毒素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过去对农用抗菌素的筛选,多数沿用医抗筛选的经典方法,即测定从土壤分离菌株的发酵液(或菌块)对植物病原菌的体外拮抗作用,挑取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即能产生抑菌圈)菌株,作为筛选过程的第一步,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方便,易行,可以过筛大量菌株。第一个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际防治稻瘟病的农抗杀稻瘟素S(bla sticidines)就是应用这个原则筛选到的。以后,H.Umezawa及T.Iwasa先后报导了他们筛选到的春日霉  相似文献   

3.
赤毒病严重影响麦类的产量和人畜健康。苯骈咪唑类化合物多菌灵(以下简称BCM)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此药品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分离抗麦类赤霉病菌的放线菌菌株,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在筛选抗麦类赤霉病菌菌株时,发现在分离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BCM,有助于提高分离效果。此类工作尚未见报道。 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和培养基 1.放线菌: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采集111份土壤样品,用弹土法将土壤接种在不同  相似文献   

4.
由赤霉病菌(Gibberira zae)引起的麦类赤霉病是我国三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麦季湿热多雨的江浙地区,几乎年年发生此病,严重影响产量。目前尚无对防治麦类赤霉病有效的抗生素见诸报道。我们在筛选抗麦类赤霉病有效菌株的过程中,对从土壤中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及产药害菌株在链霉菌属不同类群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麦类赤霉病是我国三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麦季多雨的南方,危害尤为严重。它不仅使麦子减产,而且使品质降低,赤霉病菌在病粒中分泌的毒素甚至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有机汞农药富民隆对赤霉病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汞的残留量的毒性,被列为禁用  相似文献   

6.
自然病麦中分离、鉴定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carum)FG l接种在固体、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物的粗捉取掖不但引起试验鸽子的强烈呕咀,还能抑制婉豆种了的山荣。了度温条件下固体培养,菌株的产毒能力增加。液体培养则以在S·P·M·中的培养物显示的生物毒性最蛆。从液体培养物中提取的粗制毒素是一个多组分化合物,柱层层析得到的6个组分中以0,值0.53部分生物毒性最强,与已知的赤霉病麦毒紊I(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1(3~乳酰氧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赤霉烯酮比较,显示不同的层析现象。根据毒素的生物特性,它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的一个未知成员。  相似文献   

7.
我们体会到禾木科作物胚接方法是决定胚接试验成果的首要因素。在我们进行的这些年来胚接试验的方法上有着一个进步的过程。这是扼要的外绍一些方法以供大家在进行胚接试验上参考。 (一)浸种:嫁接种子必须在胚乳软化发生内酵素作用与胚萌动后才能进行。干燥的种子是不能进行种胚嫁接的。种子浸在干净的蒸溜水中10—24小时(因不同品种应有具体的区别)浸种程度要掌握半软,如果浸水时间过长胚乳变成浆状时就不容易嫁接了,而且浸种过软切面不容易平,伤口的愈合也就困难。  相似文献   

8.
9.
麦类作物包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con v.durum Dest.e.m)、大麦(Hordeum vulgare L.)、黑麦(Secale cereal L.)、燕麦(Avena sativa L.)及小大麦(×Tritordeum Ascherson et Graebuer.).自从基因枪被发明以来,科学家们已经利用来自麦类作物的幼胚、 盾片、成熟种子胚、花粉粒、花药、幼穗、叶基组织、发芽种子幼苗的顶端分生组织及其愈伤组织或培养物作为外植体,通过基因枪、农杆菌介导、 PEG法、电激法、微注射法、硅化纤维素介导、幼穗注射法等技术先后将一些选择标记基因、报告基因和有用的目的基因如抗真菌、抗虫、 籽粒品质、抗干旱基因等转化到麦类作物中.转基因植物表现为抗性增强或籽粒的加工品质提高和营养成份增加.被转化的基因通常以单位点多拷贝的形式随机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并以孟德尔规律遗传.整合位点一般分布在染色体的近端粒区域,整合的拷贝数大多为5~10个拷贝,最高可达到50个拷贝.在转化过程中,被转化的质粒上的片段包括选择标记基因、目标基因、甚至质粒的抗生素基因和其他无关序列,随机地连接并形成多个分子量大小不等,组成成分不同的分子簇,或首先由其中一个分子簇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这会导致在整合位点附近产生"热点",易于其他分子簇在此处整合,从而完成两期整合;或被转化的质粒上的选择标记基因、目标基因、质粒的抗生素基因和其他无关序列、植物基因组DNA等片段共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分子簇,当植物细胞染色体复制时,在复制叉处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转基因可以在各种水平上表达,也会时常发生基因沉默,这会导致转基因植物DNA水平上表达但在蛋白质水平上不表达,后代偏向分离,沉默的转基因重新表达.转基因的位置效应、甲基化和启动子都会诱发转基因沉默.在麦类作物中,35S启动子易于导致转基因沉默,应尽量减少使用.转基因还导致被转化麦类作物在农艺性状和细胞学上的变异.目前,麦类作物遗传转化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技术,转基因麦类作物正开始进入商业应用阶段.相信多种转化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会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低投入的各类品种和种质.  相似文献   

10.
对高原602双胚苗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有3种类型2n-2n、2n-3n和2n-n,出现频率分别为0.16%、0.02%和0.02%。在2n-2n型里,又发现了形态上的差异,即2n(顶芒)-2n(长芒)。对单倍体育种和三倍体的起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麦类作物多胚的研究 Ⅰ.麦类作物多胚的自然发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青海高原自然条件下种植的小麦不同种、杂种、幼胚培养后代,大麦、黑麦和小黑麦的种子作发芽试验,从普通小麦及其杂种、幼胚离体培养后代和大麦中,出现了多胚苗。59个小麦品种中只有高原602及290个普通小麦品种间杂种吸8个、18个幼胚培养后代中有2个出现了双胚苗,出现频率虽低,但能遗传。  相似文献   

12.
在大小麦感病品种的胚芽鞘大约长1—1.5cm 时接种白粉菌的分生孢子,置17—20℃的室温下20小时左右后,放入1—4℃的冰箱中保存。整个保存期间不加光照。30—40天后,胚芽鞘上长出白粉菌丝和分生孢子。经无病小麦苗接种试验,在3—4℃下小麦白粉菌保存110天、1—3℃下保存150天以上,胚芽鞘上的白粉菌分生孢子仍具有与盆栽麦苗上保存的分生孢子相似的侵染力。用胚芽鞘保存白粉菌种不需附加光照,方法简便,易于保持菌种纯度,保存期长。  相似文献   

13.
麦类作物原位杂交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麦类作物外源染色体的检测和基因定位,对麦类作物原位杂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1)利用缺口转译法对克隆的DNA 片段进行生物素标记,即节省时间,又可以获得较高的标记效率;对麦类作物的基因组DNA,宜采用随机寡核苷酸引物标记法进行生物素标记,适当延长标记时间可以提高标记效率。(2)共变性法比较适宜麦类作物的原位杂交,分别变性法如掌握不当易使染色体产生膨胀现象,变性温度过高也会使黑麦(Secale cereal)染色体的轮廓模糊不清。(3)应根据麦类作物亲本之间的亲缘关系决定封阻DNA 的使用浓度,并利用生物素标记的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基因组DNA 为探针,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簇毛麦双二倍体的染色体中识别了簇毛麦的染色体。(4)麦类作物的原位杂交受洗脱强度的影响很大,利用甲酰胺进行洗脱可以获得背景清晰的原位杂交带型。随着原位杂交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该技术还将用于单拷贝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相似文献   

14.
戊聚糖是谷物种子中, 特别是小麦种子中重要的非淀粉多糖, 也是麦类面粉的重要功能性成分,对面包品质有重要影响。由于戊聚糖在面包工业和保健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50年来, 国外对其开展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戊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包括其组成、结构、含量及其测定方法以及在面包烘焙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
麦类作物种子中戊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聚糖是谷物种子中,特别是小麦种子中重要的非淀粉多糖,也是麦类面粉的重要功能性成分,对面包品质有重要影响。由于戊聚糖在面包工业和保健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50年来,国外对其开展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戊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组成、结构、含量及其测定方法以及在面包烘焙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6.
1965年5月19日我们在调查麦类黑穗病时,曾在小麦上发现有“白穗团”,当即取其白穗进行剥查研究,确定其为大螟为害所致,日后又先后在阜宁地区的阜城、施庄等地也有发现,这就表明大螟不仅为害小麦,也为害大麦。 初步调查,大螟为害麦类有以下的规律: 1.初孵幼虫集聚叶鞘内取食为害。 2.幼虫到二龄即分散,分散后90%左右的白穗是一株一头幼虫,10%左右的是一株两头,二头以上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赤霉病麦中毒,国外于1882年即有报道,我国在很早以前也有记载。但是,关于麦类赤霉病的科学记载,则首见于1936年。以后数十年中,我国许多省都发现过麦类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于1912年认为由小麦赤霉(Gibberella saubinetii)所致,1936年改称为玉蜀黍赤霉(G.zeae)。现在认为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异名。被赤霉侵染  相似文献   

18.
赤霉病麦粗毒素为赤霉病麦的乙醇提取物,其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分别为11100 ppm和605ppm。家猫和鸽子的致吐剂量分别为300和400 mg粗毒素/kg体重。成年雌雄大鼠经口LD_(50)分别为8150和10550mg粗毒素/kg体重。1000mg粗毒素/kg体重经口给予未成年雌性大鼠,未见有雌激素亢进反应。将粗毒素含量0.01,0.1和0.5%的饲料喂养断奶Wistar大鼠210—301天,在此期间大鼠繁殖F1a和F1b两代仔鼠,并观察至断奶。在所有剂量组均观察到对生长、发育或生殖的程度不同地损害。本文讨论了赤霉病麦对大鼠生殖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徐志宏  陈其瑚 《昆虫知识》1991,28(3):137-138
<正> 据朱弘复(1949、1953)报道,我国为害麦类的麦叶蜂有小麦叶蜂、大麦叶蜂和黄麦叶蜂。作者近年调查发现,浙江省天目山北麓安吉县有一种新的麦叶蜂——Dolerus ephippiatus  相似文献   

20.
《遗传》2007,29(9):1138-1138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份麦类作物专刊。主要刊载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