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掌握珠江口重要经济鱼类棘头梅童鱼的种群特征,根据2017—2020年春(3—4月)、秋(9—10月)两季在珠江口海域开展的底拖网调查及采集到的棘头梅童鱼样本,对其生物学特征和资源密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珠江口棘头梅童鱼体长、体重变化范围分别为22~168 mm、0.23~103.11 g,其中雌性个体的体长、体重均大于雄性个体,未见明显的小型化现象;性成熟体长集中在90~140 mm,未见性成熟提早现象。总体长体重关系式中的异速生长因子b值为2.9057,且年际变化小,而条件因子a值(3.029×10-5)小于1988年该海域的调查结果,说明珠江口棘头梅童鱼整体生长发育良好,但栖息地环境质量(饵料供应、生长环境)下降。研究海域梅童鱼的开发率E为0.67,处于过度捕捞状态;梅童鱼资源密度平均值为77.73 kg·km-2, 中西侧资源密度大于东侧,在纬度方向上总体分布均匀;根据4个资源密度高值区初步推测其产卵场在南沙港附近。2017—2020年的年平均资源密度比1980—1982年下降了93.5%,为持续利用该资源,建议条件成熟时可于春季在产卵场设立保护区,以保护补充群体与产卵群体。  相似文献   

2.
为更精准地掌握浙江沿岸春秋季小黄鱼生长动态,本文利用2014—2019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在浙江沿岸海域底拖网调查资料,通过构建一个广义线性模型(GLM)和9个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M)来研究小黄鱼生长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小黄鱼平均体长为124.12 mm(15~210 mm),优势组为110~140 mm;平均体重为33.28 g(0.04~156.2 g),优势组为30~50 g。根据AIC最小准则,同时具有季节和水域对生长参数ab随机效应的LMEM模型最优,且交叉验证的结果也表明此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在最优模型中,生长参数a的固定值为0.61×10-4,加入季节和水域随机效应后a值为0.32×10-4~1.91×10-4,b的固定值为2.73,加入季节和水域随机效应后b值范围为2.49~2.86,表明小黄鱼为负异速生长,季节和水域对小黄鱼体长与体重关系有显著影响。从季节上来看,春季小黄鱼生长速度快于秋季,从水域分布来看,离岸距离越短的水域小黄鱼生长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3.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资源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15—2016年浙江南部近海4个航次的底拖网资源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了调查期内小黄鱼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南部近海的小黄鱼资源主要集中在鱼山渔场,夏季为小黄鱼资源的高产期,站点平均资源密度达到500.74 kg·h-1·km-2.不同季节影响小黄鱼资源密度及其分布的环境因子各不相同.其中,环境因子对秋季小黄鱼资源密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春季,小黄鱼主要分布于水深较浅的高盐水域;夏季,水温和盐度均与小黄鱼资源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小黄鱼主要分布于中温高盐的鱼山海域;冬季,水温与资源密度呈正相关,小黄鱼栖息于水温适宜的外侧站点水域.总体上,小黄鱼资源的分布特征符合其洄游习性,但个别环境因子与资源密度的关系难以解释,仍需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群体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小黄鱼资源的养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3~2005年和2007年4月份在黄海南部和东海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小黄鱼产卵场分布和产卵场环境特征等.结果表明,目前小黄鱼产卵场范围较过去有扩大,范围已经扩展到外海海域,产卵场可分为黄海南部产卵场和东海产卵场;其中黄海南部产卵场主要集中在33°00′~34°00′N,122°30′~124°00′E,产卵场最适水温范围为9.65~12.17℃,最适盐度范围为32.25~34.54,最适水深范围为29.74~76.49m;东海产卵场主要集中在30°30′~31°00′N,124°00′~125°00′E海域和30°30′~32°30′N,125°00′~126°00′E海域,产卵场最适水温范围为10.13~16.64℃,最适盐度范围为32.50~34.37,最适水深范围为40.23~85.61m;黄海南部和东海产卵场水温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小黄鱼产卵场较过去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过度捕捞等扰动因素的影响下,小黄鱼对环境适应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鱼类生长和性成熟是渔业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为分析小黄鱼的生物学特征,本文以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浙江南部近海13个渔业资源季度调查航次获得的4920尾小黄鱼样品为研究对象,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M),研究了小黄鱼生长和性成熟特征的异质性。结果表明: 小黄鱼体长范围为13~215 mm,优势体长组为110~154 mm,体重范围为0.5~182.2 g,优势体重组为20~55 g。体长和体重关系方面,加入季节、性别和年份随机效应的LMEM模型AIC值和RMSE值最小,拟合效果最好,季节对小黄鱼体长和体重关系的影响最显著。小黄鱼体长(L)和体重(W)关系为W=4.22×10-5L2.79,在体长大于160 mm后,小黄鱼体重增长率春季、夏季最快,冬季次之,秋季最慢,2015年体重增长率最快,其次为2017和2018年,2016年最慢,雄性体重增长率快于雌性。小黄鱼样品中,性腺成熟度为Ⅱ期的未性成熟小黄鱼比重最高,占50.4%,达到性成熟的仅占19.6%。加入季节、年份随机效应的LMEM模型对于小黄鱼体长和性成熟概率关系的拟合效果最好,AIC值和RMSE值最小。模型结果表明: 季节对小黄鱼性成熟概率和体长关系的影响最显著,50%的性成熟体长(L50%)值在冬季最小(124.6 mm),其他季节差异不明显,冬季性成熟速度最快。本研究表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小黄鱼的生物学异质性,小黄鱼生长和性成熟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在进行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6.
南海北部深水金线鱼生物学及最适开捕体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64~1965年及199~1999年在南海北部采集的深水金线鱼生物学资料,对该鱼种群体结构、资源密度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生长和死亡参数及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水金线鱼的渔获样品体长范围为4.2~21.5 cm,体重范围为2.9~241 g,分别以9.6~14.0 cm和27~59 g占优势.资源密度以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分别为9.92 kg·km-2和5.53 kg·km-2.分布的区域性变化明显,在水深60~150 m之间,深水金线鱼的渔获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大.深水金线鱼的食物以长尾类、鱼类和头足类为主.应用FiSATⅡ软件的ELEFANⅠ技术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分别为L=22.39 cm、k=0.44 a-1t0=-0.63 a;用Pauly经验公式计算的自然死亡系数为M=0.94;以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估算的总死亡系数为Z=2.65.运用Beverton-Holt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群体的最适捕捞死亡系数为F=2.9,最适开捕年龄和体长分别为1.1 a和12.0 cm.目前该群体已处捕捞过度状态,以捕捞幼鱼问题较为突出.建议南海北部深水金线鱼的最小可捕规格为体长12.0 cm.  相似文献   

7.
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动力学是决定渔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也是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为了评估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海州湾5种关键饵料生物被摄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11和2018年秋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和胃含物分析数据,构建了Delta-GAMMs模型,选择细螯虾、日本鼓虾、枪乌贼、小黄鱼和口虾蛄5种关键饵料生物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出现频率百分比和捕食压力指数筛选其主要捕食者,基于方差膨胀因子和全子集回归筛选影响5种关键饵料生物被摄食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5种关键饵料生物在捕食者食物中的出现频率范围为8.5%~42.2%,重量百分比范围为4.2%~40.9%。Delta-GAMMs二项模型和正态模型的平均偏差解释率分别为16.1%和23.8%。捕食者体长、捕食者种群密度和底层水温是影响饵料生物-捕食者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其中,捕食者体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关键饵料生物的被摄食率和被摄食量均随捕食者体长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关键饵料生物的被摄食率和被摄食量随着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此外,底层水温、水深、纬度和底层盐度等环境因素对种间营养关系的影响,因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浙江省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甲壳类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18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对甲壳类生物资源进行了底拖网调查,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对其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共鉴定出甲壳类38种,隶属14科25属,其中口虾蛄、三疣梭子蟹、双斑蟳和哈氏仿对虾为优势种。春季甲壳类资源密度在50 m以浅海域较高;秋季在50 m以深海域较高,且保护区内南部甲壳类资源密度高于北部。关于多样性特征,春季甲壳类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高于秋季,空间分布上50 m以深海域甲壳类的H最高。根据生物量进行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分析,春季可将甲壳类划分为3个群落,秋季划分为4个群落,春季甲壳类群落结构组内差异性较秋季显著。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深、底温、盐度和溶解氧为影响甲壳类种类组成和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黄、渤海生态系统交错带长山列岛邻近水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和多样性,根据2016年10月,2017年1月、5月及8月进行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k优势度曲线等方法,研究了长山列岛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海域共计捕获鱼类77种,以温水性、底层、洄游性鱼类为主,优势种组成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冬季主要优势种为黄鮟鱇,夏季以日本鲭、鳀等中上层鱼类为主。全年共计出现洄游性鱼类46种,季节间物种迁移指数均在100以上,其中秋季物种迁移指数最大。鱼类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在春季最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秋季最高。夏季物种丰富度指数与表层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冬季物种丰富度指数与水深、底层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底层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山列岛邻近海域作为黄、渤海两大生态系统的交错带,鱼类群落表现出高物种多样性、洄游种多以及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洋浦位于海南省儋州市西部,洋浦海域是北部湾良好的近岸产卵场。本研究根据2014年6月和12月对该海域的渔业底拖网与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其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洋浦海域鱼类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两个航次共捕获68种鱼类,隶属于10目37科49属,主要由暖水种和暖温种组成,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39种),其次为鲽形目(9种)、鲉形目(6种);渔获物以底层和近底层鱼类为主,占鱼类总种数的93.7%;鱼类群落呈现出小型化、低龄化和季节间种类更替明显的特征,6月和12月共有鱼种11种,种类相似性仅为21.8%;6月的优势种为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cens)、印度舌鳎(Cynoglossus arel)和四线天竺鲷(Apogon quadrifasciatus),12月优势种包括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少鳞舌鳎(Cynoglossus oligolepis)、黄鲫(Setipinna taty)和四线天竺鲷(Apogon quadrifasciatus);6月鱼类平均生物量密度为137.66 kg·km-2,平均丰度密度为11.38×103ind·km-2;12月鱼类平均生物量密度为84.67 kg·km-2,平均丰度密度为3.21×103ind·km-2;聚类分析、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该水域鱼类群落存在一定程度的时空异质性;生物-环境分析(BIOENV)表明,两个月份该海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变化与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的相关性较好,不同月份水深对鱼类群落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近海多种重要渔业资源处于不同程度的衰退状态,而短蛸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我国近海经济渔获产量中占重要地位。然而,有关短蛸的栖息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尚缺乏研究,不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其资源。本研究根据2011年和2013—2017年春季海州湾的渔业资源和环境因子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广义提升回归模型3种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短蛸的栖息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机森林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在3种模型中优势较大,选择该模型进行分析表明,底层水温、水深和底层盐度对短蛸的栖息分布有较大影响。短蛸的相对资源密度随底层水温、水深和底层盐度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根据FVCOM模型模拟的环境数据,应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了短蛸在海州湾海域的栖息分布,发现短蛸主要分布在34.5°—35.8° N、119.7°—121° E之间的海域。  相似文献   

12.
马鞍列岛海洋牧场褐菖鲉和小黄鱼营养生态位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牧场是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和恢复的有效途径,为评估海洋牧场建设对褐菖鲉和小黄鱼营养生态位和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基于2013年和2016年调查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种内营养生态位变化趋势与种间竞争的关系.结果表明: 从2013年到2016年海洋牧场区褐菖鲉和小黄鱼种内营养生态位明显增大,凸多边形总面积(TA)营养生态位分别由1.89和0.34增加到12.43和8.86,两者的种间生态位重叠面积由 0.13 增加到7.69;标准椭圆营养生态位分别由1.11和0.14增加到4.94和4.06,两者的种间生态位重叠面积由0增加到0.26.随时间变化,褐菖鲉和小黄鱼δ13C和δ15N呈减小趋势,且δ13C值差异显著,δ15N不显著,两者的种间饵料重叠度从68.9%增加到90.6%.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近海头足类优势种及其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海北部近海头足类优势种的种间关系,根据2014—2015年该海域4个季节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从时空维度分析头足类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 该海域4个季节的头足类优势种共5种,分别为剑尖枪乌贼、中国枪乌贼、火枪乌贼、金乌贼和杜氏枪乌贼,前两种是4个季节的共同优势种。与历史数据相比,头足类优势种的种类组成已发生改变。头足类资源时空分布格局明显,海南岛南部至粤东海域资源密度高于北部湾,季节变化呈夏季高而冬季低特征。时空生态位分析表明,优势种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没有一致位序,剑尖枪乌贼和中国枪乌贼分别占据最大的时间(1.32)和空间生态位宽度(3.90),而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小的物种分别是金乌贼(0.98)和杜氏枪乌贼(2.04)。虽然时间生态位重叠在数值上显著高于空间生态位重叠,但二者均是在中国枪乌贼、剑尖枪乌贼、火枪乌贼等种对间有较高重叠,而杜氏枪乌贼与其余4个优势种的重叠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在时空尺度上生态位宽度与丰度的变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生态位可反映物种资源量时空变化信息,丰富了传统渔业群落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关键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对饵料生物的数量波动、丰富度和空间分布等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在海州湾进行的5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及胃含物分析数据,通过对传统SURF指数进行改进,甄选海州湾鱼类群落中的关键捕食者。结果表明: 星康吉鳗、长蛇鲻、大泷六线鱼、小眼绿鳍鱼和小黄鱼为海州湾鱼类群落中的关键捕食者,这5种鱼类不但具有较高的连接数,还是多种生物的主要捕食者,在物种连接中具有较强的聚集效应,它们的数量波动会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食物网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本方法对关键捕食者进行甄选,不仅考虑了物种间的摄食比例,还将捕捞量及物种的资源量作为重要影响因素,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改进,为关键捕食者的甄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研究还发现,物种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在维护食物网的结构与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对关键捕食者的保护,有利于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在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时,要优先保护这些关键物种。星康吉鳗和小黄鱼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种,承受的捕捞压力较高,尤其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近海多种传统经济渔业资源的衰退,六丝钝尾虾虎鱼已成为海州湾等海域的优势鱼种之一,并在海洋食物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2011年和2013—2016年春季和秋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研究了海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的摄食习性以及影响其摄食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摄食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海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以虾类、双壳类、端足类等14个饵料生物类群为食,其中端足类、虾类、双壳类、蛇尾类是其主要的饵料类群。从饵料生物种类来看,六丝钝尾虾虎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37种,优势饵料生物有钩虾、细螯虾、独眼钩虾、彩虹明樱蛤和鲜明鼓虾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表明,海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的摄食强度受体长、水深、季节、底层盐度的显著影响,其中,摄食强度与水深和底层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春季的摄食强度显著高于秋季。聚类分析表明,以体长70 mm为界,可将六丝钝尾虾虎鱼划分为食性差异较大的两个体长组,其摄食随体长的变化主要与自身摄食能力与饵料生物丰度的变化有关。摄食策略分析表明,六丝钝尾虾虎鱼的营养生态位具有较高的表型间成分,对食物的种内竞争较低。本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六丝钝尾虾虎鱼的生活史特征,并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亚湾鱼类群落嵌套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大亚湾渔业资源,2015年4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对大亚湾进行了4航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结合距最近大陆距离、距最近大岛距离、水深、水温、盐度、叶绿素a、总氮、总磷、鱼类的最大体长和捕捞努力量(CPUE)这些参数,研究了大亚湾鱼类的群聚特征。结果表明,大亚湾鱼类呈嵌套分布格局,鱼类最大体长对嵌套格局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大亚湾鱼类群落嵌套格局的形成支持选择性迁入假说;大亚湾鱼类全年与四季的嵌套最友好位点均在湾口杨梅坑和大辣甲北部海域,此两海域为大亚湾鱼类的主要群聚区,大辣甲北部海域是鱼类的产卵场繁殖区,杨梅坑海域是鱼类的主要育肥区,均应优先进行保护和管理,是开展大亚湾鱼类增殖放流的最适宜海域。  相似文献   

17.
蓝点马鲛是黄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及时掌握其产卵生境特征及早期资源动态,本文根据2015年和2017年5月下旬2个航次的黄海近岸海域产卵场调查数据,采用服从Tweedie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对蓝点马鲛鱼卵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蓝点马鲛产卵场分布与经纬度、海水深度和海水表层温度均呈显著相关,与盐度无显著相关性;最适深度、温度分别为15~30 m、16~20 ℃。其产卵场主要分布在石岛渔场(36°30′ N,121°48′ E)附近和海州湾(33°30′—36° N,119°30′—121°30′ E)。蓝点马鲛不同年份间的产卵场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温较高的年份其产卵场分布有向北偏移的趋势。有必要加强蓝点马鲛主要产卵区域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建立相应的生态养护和修复策略,实现黄海蓝点马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