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2007年大亚湾鱼类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和数量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底拖网鱼类调查数据,并结合1980—2007年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多样性、优势种和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共记录鱼类107种,分属13目50科,以中下层鱼类的种类最多,为48种,其次是中上层和底层种类,分别为37种和21种.大亚湾鱼类区系具热带和亚热带特性,以暖水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为97种,暖温性种类为10种.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3.82),其次是冬季(3.37)和秋季(3.00),春季最低(2.40).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季节变化情况与多样性指数相似.1980—2007年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鱼类种类数减少,优势种更替明显.鱼类种类数由1980年的157种减少至1990年的110种,2004—2005年继续减少至107种;鱼类优势种由1980年以带鱼和银鲳等优质鱼为主,更替为以小型和低值的小沙丁鱼、小公鱼和二长棘鲷幼鱼为主.用包含年际变化趋势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的回归模型模拟1980—2007大亚湾鱼类资源密度的变化,鱼类资源密度在1980—1999年和1990—2007年两个时期均呈下降趋势,但1990—2007年间下降幅度比1980—1999年间大;1980—1999年鱼类资源密度的季节波动幅度较平缓(振幅为0.099),而1990—2007年的季节波动较大(振幅为0.420),说明1990—2007年阶段大亚湾鱼类数量的季节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及系统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作志  邱永松 《生态学报》2010,30(18):4855-4865
根据20072008年在南海北部(107°00'120°00'E、17°00'23°30'N)进行的海洋生态综合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南海北部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和系统的总体特征,并简要总结过度捕捞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初级生产者是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3.99,哺乳动物占据了最高的营养层,平均渔获物营养级为2.93。利用生态网络分析,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12.6%,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0.4%,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1.5%。系统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和系统杂食指数(System Omnivory Index,SOI)分别为0.290和0.239;Finn’s循环指数(Finn’scy cling index,FCI)和系统平均路径长度(Finn’s mean path length,MPL)分别为4.380和2.476;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为2.596,综合研究表明当前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3.
捕捞对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EwE) 5.1软件构建了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1959—1960年的Ecosim模型,包含渔业、海洋哺乳动物、海鸟、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等20个功能组,通过与1997—1999年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捕捞活动对北部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来在捕捞强度不断增加的压力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长寿命、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鱼类生物量下降明显,系统以短寿命、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占优势.1999年的大中型鱼类的生物量仅为1960年的6%,而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则明显上升,尤其是头足类生物量上升了2.7倍,渔获物的营养级则从1960年的3.2降低到1999年的298,体现了“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的特点,目前的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利用20世纪90年代数据预测了降低捕捞压力后生态系统的变化.本研究证实了可以使用Ecosim模型预测捕捞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其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则是目前世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及热点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利用的有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适用于广东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分析了1978-2007年间广东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1998年降至最低,仅为1978年的37.3%;最近10年间开始出现波动上升,2007年升至1978年的55.1%.综合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较为符合,故认为将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区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底拖网鱼类调查数据,并结合1980—2007年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多样性、优势种和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共记录鱼类107种,分属13目50科,以中下层鱼类的种类最多,为48种,其次是中上层和底层种类,分别为37种和21种.大亚湾鱼类区系具热带和亚热带特性,以暖水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为97种,暖温性种类为10种.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3.82),其次是冬季(3.37)和秋季(3.00),春季最低(2.40).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季节变化情况与多样性指数相似.1980—2007年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鱼类种类数减少,优势种更替明显.鱼类种类数由1980年的157种减少至1990年的110种,2004—2005年继续减少至107种;鱼类优势种由1980年以带鱼和银鲳等优质鱼为主,更替为以小型和低值的小沙丁鱼、小公鱼和二长棘鲷幼鱼为主.用包含年际变化趋势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的回归模型模拟1980—2007大亚湾鱼类资源密度的变化,鱼类资源密度在1980—1999年和1990—2007年两个时期均呈下降趋势,但1990—2007年间下降幅度比1980—1999年间大;1980—1999年鱼类资源密度的季节波动幅度较平缓(振幅为0.099),而1990—2007年的季节波动较大(振幅为0.420),说明1990—2007年阶段大亚湾鱼类数量的季节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秋季底层鱼类多样性和优势种数量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92年、2001年和2006年秋季在北部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优势种及其数量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1992年共记录鱼类171种,隶属17目77科;2001年记录鱼类156种,隶属18目71科;2006年记录157种,隶属17目67科。3个年代记录的鱼类均以鲈形目的种类数最多,其中1992年为96种(占56.14%)、2001年90种(占57.69%)和2006年89种(占56.69%)。鱼类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趋势一致:以2001年最高,为0.72和3.64;其次为1992年,为0.64和3.27;2006年最低,分别为0.52和2.64。丰富度指数(D)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1992年的21.03,2001年的20.74和2006年的19.61。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北部湾3个年代出现的6种共有优势种(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带鱼Trichiurus haumela、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黄斑鲾Leiognathus bindus、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和黄带绯鲤Upeneus sulphureus)的数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鱼类中的经济价值较高的优势种逐渐被低值和小型的鱼类所替代,但繁殖力较强和寿命较短的鱼类变动较小。在6种共同优势种中,黄斑鲾和发光鲷的渔获率呈上升趋势;带鱼和黄带绯鲤的渔获率呈下降趋势;而二长棘鲷和竹荚鱼的渔获率基本保持不变。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鱼类的优势种更替明显,总体变化趋势是k选择种类(以红笛鲷和黑印真鲨等为代表)逐渐被r选择种类(发光鲷、鲾科和天竺鱼科等为代表)所替代,即寿命长、个体大和营养级高的鱼类数量减少,寿命短、个体小和营养级较低的种类增多。  相似文献   
7.
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1997年~1999年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模型由16个功能组构成,包括了哺乳动物和海鸟,每一组都代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地位的有机体,基本覆盖了北部湾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模型分析表明,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以捕食食物链途径为主,其中无脊椎动物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换中起关键作用.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0~4.04,哺乳动物占据了最高营养层.生态网络分析表明,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12.2%,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2.3%,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2.2%.模型估算的可利用的生物量密度为8.7 t·km-2,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只占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1.81%.当前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西沙群岛主要岛礁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作者2003年5月在西沙群岛7座主要岛礁(北礁、华光礁、金银岛、东岛、浪花礁、玉琢礁和永兴岛)采用底层刺网进行了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7个岛礁鱼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和群落格局进行了分析.调查海域共记录鱼类146种,隶属10...  相似文献   
9.
广东沿岸海域鱼类群落排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永松 《生态学报》1996,16(6):576-583
根据广东沿岸海域春秋两季底拖网鱼类采样数据,运用多维尺度转换分别对两季的鱼类样品进行排序。排序揭示出的鱼类群落格局及其季度差异与环境变异性密切相关。同处混合水区域的站位鱼类组成较为相似;分布在珠江冲淡水和外海高盐水区域的站位,鱼类组成则与多数沿岸站位有明显差异。春季沿岸海域鱼类组成有一东北-西南向的变化趋势,这一群落格局是由于该海域东北部受低温东海沿岸流影响所致;秋季珠江河口区受冲淡水的影响,而调  相似文献   
10.
南海中南部鸢乌贼中型群群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2和2013年在南海中南部采集到的3177尾鸢乌贼中型群样品,对其胴长(ML)、右第一腕长(AL1)、右第二腕长(AL2)、右第三腕长(AL3)、右第四腕长(AL4)、右触腕长(TL)、鳍长(FL)和鳍宽(FW)等形态参数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个体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海域的鸢乌贼中型群可分为Ⅰ和Ⅱ 2个群体,分别占总数的69%和31%.2个群体的雌性比例均随胴长的增大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直至达到100%;群体Ⅰ雌性和雄性的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64和112 mm,群体Ⅱ雌性和雄性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57和108 mm.群体Ⅰ在西沙海域和南沙海域均有独立分布区域,而群体Ⅱ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南沙海域.非参数检验表明:2个群体雌性和雄性个体的全部形态参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雌性鸢乌贼中,群体Ⅰ和群体Ⅱ的ML、AL1、AL2、AL4、TL和FW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雄性鸢乌贼中,群体Ⅰ和群体Ⅱ的ML、AL1、AL2、AL3、AL4和F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计算差异系数表明,2个群体的形态差异处于种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