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比较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与高频电刀切除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2例会厌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使用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对照组支撑喉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出血率、手术切除率及术后复发率之间的差异,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0.79±3.37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3.96±1.52mL,术后无出血(0/27),手术切除率100%(27/27),术后无复发(0/27)。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3.57±4.11 min,手术出血量13.26±3.95 mL,术后2例出血(2/25),手术切除率84%(21/25),术后复发率20%(5/25)。两组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异议(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会厌囊肿切除术较高频电刀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除率高及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包埋的改良单层胰肠吻合法重建消化道的胰十二指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带蒂大网膜包埋改良单层胰肠吻合术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手术平均时间(2.9±1.4)h,胰肠吻合平均时间(14±2.1)min,术后平均出血量(380±60)m L。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平均(13.0±2.4)天。(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例(23.5%),其中胰瘘2例(5.8%),为A级胰瘘;腹部感染3例(8.8%);腹腔出血2例(5.8%);胃排空延迟1例(2.9%)。无手术死亡者,无因严重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者。术后病理学诊断胰头癌18例,胆总管下癌8例,壶腹部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结论:带蒂大网膜包埋的改良单层胰肠吻合能够减少术后胰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骨窗微创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疗效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留血肿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0.3±2.8)m L,对照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1.1±3.0)m L,两组之间术后血肿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2.8±15.5)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125.4±16.1)分钟,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8±5.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24.1±5.8)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率3.0%,对照组治疗后再出血率8.0%,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及ADL比较:两组治疗后NDS及ADL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DS及AD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冠囊肿2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冠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54例卵巢冠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4例全部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其中行卵巢冠囊肿剥除术219例,卵巢冠囊肿剥除加榆卵管切除术18例,附件切除术17例.囊肿最大者直径约40 cm,直径>12 cm者31例(12.2%).手术时间在10~100min之间,平均(37.1±3.9)min;术中出血约2~50ml,平均(12.1±1.5)ml;术后平均住院日(3.9±0.5)d,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冠囊肿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卵巢冠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合并瓣膜置换(VR)手术的特点及经验。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2001年11月至2010年3月对60例年龄大于80的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男33例,女27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83.77±2.45)岁。均为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患者。其中3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二尖瓣置换手术,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主动脉瓣置换手术,9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双瓣置换手术,同时8例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手术,3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手术,1例升主动开成形术。置换生物瓣膜者51例,置换机械瓣膜者9例。CABG平均搭桥(2.13±0.75)根,搭桥材料为左乳内动脉与大隐静脉。结果:全组早期死亡9例(15%),1例死于术后出血,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死于术后心衰。早期生存51例(85%),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其中2例发生胸腔积液,1例心包填塞,3例肺部感染,1例心房扑动后发生室颤,3例二次开胸止血。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门诊随访49例,随访时间1~60个月,心功能I级2例、Ⅱ级29例、Ⅲ级18例、Ⅳ级0例(NYHA分级)。结论:对老年患者行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行LEEP(96例)与冷刀锥切术(78例)治疗的CINⅡ-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LE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3.5±2.6 mL)、手术时间(12.8±1.9 min)分别少于或短于冷刀宫颈锥切组(26.4±3.7 mL;24.9±2.5 min)(P0.01),两组患者脱痂期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EEP治疗CINⅡ-Ⅲ级患者较冷刀锥切术治疗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分析行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48例患者总共夹闭动脉瘤53个,术后患者Glasgow分级情况显示其中1级35例(72.92%),2级6例(12.5%),3级4例(8.33%),4级2例(4.17%),5级1例(2.08%);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使用显微手术进行早期手术可减少血管瘤破裂的几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使用超声刀行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应用及治疗价值.方法:90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伴静脉性溃疡患者,共有123条伴有静脉性溃疡的患肢,其中采用内镜下超声刀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52例患者76条患肢(超声刀组,n=76),内镜下电凝钩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38例47条患肢(电凝钩组,n=47),比较两组患肢平均离断交通支数、患肢平均手术时间(不包括浅静脉手术时间)、患肢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肢平均离断交通支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超声刀组,患肢手术平均时间(71.3±17.5)min,患肢平均出血量(30.3±5.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1.2)%,术后住院时间为(3.4±118)天,上述指标与电凝钩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下使用超声刀行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更安全、更可靠、更精确,具有比普通电凝钩更好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接受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二次手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癫痫、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颅内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优势,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开腹手术的1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平均住院时间短,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皮下气肿9例、高碳酸血症8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传统手术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13例,吻合口漏1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90%。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34±2.12)天,明显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11.58±1.9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ve method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tereotactic-guided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lesions in functional region. 18 cases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diameter 1.5–3 cm) were studied using a Leksell-G stereotactic system. Guided by the CT or MR, a small incision was made and the skull was opened with an annular drill. Electrophysiological stimulation was applied along the non-functional areas. 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of 50 cases each. One of the groups was treated using microsurgery, while the other group was treated using stereotactic technique.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 methods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using the recent (1 month) and long-term (6 months) treatment. Using a Leksell-G system for precise positioning of microsurgery, 100 % of the lesion was fully remov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well protected without mortality or neurological deficiency. The use of stereotactic microsurgery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successful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on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Stereotactic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 lesion along with Ribb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s an accurate, minimally invasive, safe, and effective surgical method.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残疾评分以及血肿和水肿带体积改变。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和4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8.58±3.06)、(12.31±2.74)和(18.28±2.97)、(15.22±2.72),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残疾评分分别为(38.93±3.37)、(61.57±3.03)和(37.51±4.962)和(43.48±7.19),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肿体积分别为(17.23±5.48)cm3、(7.93±3.33)cm3和(17.60±5.46)cm3、(10.97±4.25)cm3,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水肿带体积分别为(7.73±3.20)cm3、(4.21±1.60)cm3和(7.83±3.19)cm3和(5.67±1.82)cm3,所有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均有有显著性(P<0.01)。结论:尼莫地平能够明显的减少血肿体积和水肿带的体积,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脑出血患者发生神经功能缺损和残疾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影响预后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相关性,以及各因素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间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47例,其中男:86例,女:61例;年龄60.83岁,平均(69.6±5.7)岁;高血压病程8-23年,平均(9.7±1.6)年。分析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就诊时的临床表现、患者的意识状态、出血位置及出血量、语言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患者的预后转归等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7%;在诸多预后因素中:意识状态、出血量、出血位置,以及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与意识状态、出血量、出血位置相关,根据临床症状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创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疗效及颅内感染、血肿再扩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的8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情况,血肿量、髓鞘碱性蛋白(MB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水平、NIHSS、GC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6%(39/42)vs69.23%(27/39)](P<0.05);血肿量、MBP、S10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32±2.70)mL vs(15.51±3.01)mL,(3.65±0.52)μg/L vs(4.20±0.71)μg/L,(0.98±0.26)μg/L vs(1.39±0.35)μg/L](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90±2.71)分vs(6.34±1.42)分](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4.84±3.52)分vs(10.69±3.98)分](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52%(4/42)vs38.46%(15/39)](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血肿清除彻底,可有效改善脑神经缺损,减少颅内感染,促进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侧脑室前角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侧脑室前角单侧或双侧穿刺外脑脊液引流治疗39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效果(ADL分级)。结果:39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死亡8例,占20.51%,存活者31例,占79.49%。对存活者随访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ADL1~3级23例,占74.19%,ADL4级7例,占22.58%,ADL5级1例,占3.23%。结论:侧脑室前角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选择36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据病变夹层破口的位置、累及范围、有无合并主动瓣关闭不全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随访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预后。结果:3例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死亡率为8.3%,平均手术时间156.7±56.7min,平均阻断时间98.5±32.7min,平均选择性脑灌注时间56.1±20.7min,术后平均ICU住院时间6.2±3.8d,术后平均总计住院时间25.4±7.3d;术后6个月后随访,3例患者死亡,其余30例患者恢复满意,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应积极施行早期外科治疗,术前快速准确诊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术后采取措施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比较传统开颅手术、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60例患者。A组患者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失血量、CSS评分以及术后24 h的血肿量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1个月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随访6个月期间,B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肺部感染、再次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且创伤较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08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5例,存活103例,随诊1—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价:Ⅰ级33例,Ⅱ级40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Ⅴ级4例。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适应,提高手术耐受力,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应用锥颅置管引流手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应用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应用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全组病例的发病年龄、性别、诱发病因、病史、常见发病部位、类型、手术方式以及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手术后2—6个月,按COS方法判定病人治疗效果。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有痊愈者20例,中残者23例,重残者9例,植物生存者4例,死亡者6例(死亡率为10%)。结论:锥颅置管引流的手术方式,安全、医疗费用非常低廉,而且该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降低。加之它简便,疗效确切,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纳入观察组。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轻型38例;中型25例;重型1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康复者41例,未愈者26例,死亡者15例。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者血浆Hcy水平,分析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与其血浆Hcy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Hcy正常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cy升高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各亚组的血浆Hcy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重型病情的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且重型病情的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中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低于未愈者及死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血浆Hcy水平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与预后呈弱正相关。结论:监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变化能够较好地判断其病情,对预后亦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