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81年4至10月在海南岛万宁县调查,发现霍蚊属(Genus Hodgesia Theobald,1929)及贝氏霍蚊、中间费蚊为我国属种的新纪录。 一、贝氏霍蚊(Hodgesia bailyi Barraud,1929) 成虫 体型小,翅脉上的鳞片除一些短宽鳞外,有许多窄长而顶部微凹的鳞片;V_(1—4)纵脉在前横脉水平之后和V_5纵脉在分叉之后部分,此鳞片数较多;前缘脉上此鳞稀疏,亚前缘脉和V_6纵脉无此鳞片。翅脉V_6末端不超过V_5纵脉分叉处,腋瓣完全裸露,翅基前有一黑褐色圆斑。喙末端不膨大,两性蚊的触须均很短,触角也类似。  相似文献   

2.
一.东方巨齿蛉Acanthacorydalis orientalis(Machachlan) 体长51—83mm;前翅长70—81mm,后翅长60—70mm。 头部呈黑褐色,头顶具黄黑相间的网状纹;单眼前有一横向的黄斑,单眼后有二卵形黄斑,头前侧角呈黄色。头顶明显呈方形,有一对齿状突,头顶侧缘各有一刺状突。口器呈浅褐色,雄性上颚极发达,其基半部内缘有1大齿,端半部内缘有2小齿,胸部呈黑褐色,前胸长明显大于宽,具不规则的黄斑;前胸腹面前缘有2小黄斑,两侧也各有2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载我国长蝽科杆长蝽亚科(Blissinae)三个新种。文中所用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粗壮巨股长蝽Macropes robustus新种(图2,4,5) 体长5.7—5.8,较粗壮,胸部宽平,翅淡色的种类。头及触角黑,后者第1、2节及第3节前半有时较淡,复眼远离前胸。头长0.65,宽0.76,触角各节长0.15:0.42:0.40:0.66。前胸背板(图2)黑,最后缘处略淡;形状宽扁平坦,前缘显著后凹,侧缘基部两侧平行,在后叶横缢前向外略拱,背板在胝区后部最宽,胝区宽大,中央微下陷,有少数刻点,毛较浓密,半直立;前胸长1.54,后缘宽1.30,胝区最大宽1.45。小盾片长0.47,宽0.67,无粉被区域“1”形,隆起不显。爪片及革片底色淡黄白,各脉色略  相似文献   

4.
红袖蜡蝉DiostrombuspolitusUhler(同翅目Homoptera:蜡蝉总科Fulgoroidea :袖蜡蝉科Derbidae)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福建、台湾、浙江、安徽及东北地区 ,国外分布于日本和朝鲜。其主要识别特征是 :体长约 4mm ,翅展约 1 8mm。头、胸及腹部金红色 ,雄虫具发达的钳状尾器 ,其端半部褐色 ,末端黑褐色。前胸背板的两侧后缘黄色 ,中胸标本后缘黄白色。前翅淡黄褐色 ,透明 ,前缘色略深 ,前缘脉、亚前缘脉及翅后缘深褐色 ,中域的翅脉黄褐色。后翅短小 ,不足前翅的 1 …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喙蚤蝇属Trophithauma Schmitz一新种。该属为中国新记录。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曲脉喙蚤蝇Trophithauma sinuatum Liu et Chou,新种 雌:体长1.43~1.62毫米。额大部分黄褐色,前缘黄色;单眼三角区隆起;口上片黄色,向前下方延伸呈舌状;喙高度延长,两条舌内骨带极长。胸黄褐色;中胸侧片下半部及足黄色。翅透明,略呈灰黄色;前缘脉极长,前缘脉与翅长之比为0.78,前缘脉各段比为1.28~1.29:1:1;径分脉(第三纵脉)长而粗,粗于前缘脉,中部向前突出。翅长1.65~1.72毫米,宽0.80~0.82毫米。平衡棒褐色。腹部暗褐色。第2背板大,长度约为第1背板的4倍。第3背板后缘波浪形。第4背板小,高度特化,隐于第3背板之下。第5和第6背板短,两者之间有腺体开口。各背板两侧均无突起。 雄:体长1.1毫米。口上片和喙均不延长。前缘脉与翅长之比为0.64;前缘脉各段比为1.69:1.25:1。生殖器褐色,具细毛;右生殖背板端部分叉;左生殖背板阔;生殖腹板基部圆形,端部分裂成两瓣状。 正模,海南省尖峰岭(1,200米),1992-Ⅳ-4,刘广纯采。副模:1 5,同正模。  相似文献   

6.
新疆天山地区雏蝗属一新种(直翅目,网翅蝗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采自新疆天山地区雏蝗属1新种,即天山雏蝗Chorthippus tianshanensis sp.nov.,新种近似于红胫雏蝗Chorthippus rufitibis Zheng,1989,主要区别为:1)前胸背板沟后区长为沟前区的1.1倍;2)前翅较狭长,翅长为宽的4.1倍;3)前缘脉域宽为径脉分支处宽的1.7倍;4)前缘脉域宽为亚前缘脉域宽的2.6倍;5)后足胫节黄褐色.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及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7.
中国羽毒蛾属记述(鳞翅目:毒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仲苓 《昆虫学报》1985,(1):99-103
羽毒蛾属(Pida Walker,1865)隶于毒蛾科。模式种羽毒蛾(Pida apicalis Walker,1865)。本属下唇须向上,过头顶,下唇须、前足和胸部均被长毛,后足胫节有二对距;前翅径室大,R_1脉起于中室前缘,R_2脉起于径室前缘,接近径室顶角,R_3脉、R_4脉与R_5脉共柄,起于径室顶角,但R_5脉距离中室很近,M_1脉起于中室上角,M_2脉接近中室下角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黄足毒蛾属记述(鳞翅目:毒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仲苓 《昆虫学报》1983,(3):336-337
黄足毒蛾属(lvela Swinhoe,1903)隶于毒蛾科(Lymantriidae)。模式种为lvelaauripes(Butler)。属征:下唇须细弱向前,第三节微小;后足胫节有一对距,前足跗节第一节短于胫节,爪腹面有齿;翅宽,被鳞片,翅基部有少量毛;前翅无径室,R_1、R_2脉起于中室前缘,R_3、R_4和R_5脉共柄,共柄长,起于中室上角,R_5比R_3脉接近中室,M_1脉起于中室上角,但与R_3 R_4 R_5脉分离,不起于一点;M_2脉接近中室横脉下端分出,M_3  相似文献   

9.
在协助周尧教授整理西北农学院收藏的蜡蝉标本中,发现颖蜡蝉科Achilidae 2新记录种,报导如下:马颖蜡蝉Magadha,flavisigna Distant,1906,中国新记录 成虫体长5毫米,翅展16毫米,头、胸部赭色,头窄于前胸背板;头顶短,其长与宽约相等,后缘呈弧形凹入,侧缘脊状,中域凹陷,上有一条不伸达前缘的中脊;额近长梯形,长为宽的二倍,有一条中脊,其两侧凹陷,侧缘脊状,额的基部有一条深褐色的宽横带;唇基有纵脊三条,基部色稍深;喙细长,伸达后足基节;复眼圆形,深褐色;触角短粗,赭色;侧单眼红褐色。前胸背板前缘呈圆角状突出,后缘凹入为钝角状,有三条纵脊;中胸背板也有三条纵脊,于中后域有一黑褐色的大斑,此斑的前缘平截形,侧后缘模糊,略超过侧脊,腹部栗色,前翅长,外缘圆形,后缘近爪片处有向内的小凹陷,斑基部的2/3全为纵脉,近外缘处有一列横脉,前翅色泽为灰褐色,略透明,翅脉色淡,外缘色较深,正个斑面上散布有多个深浅不一的小褐斑,翅脉上也有多个暗色小斑点;后翅比前翅宽,灰褐色,足赭色,后足胫节外侧无刺,其基跗节长, 分布:四川,印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定量分析5种常见稻蝗属昆虫前后翅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5种稻蝗雄性前、后翅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薄片样条(Thin-plate spline,TPS)分析法探讨稻蝗前后翅的大小和形态变异。【结果】5种稻蝗前、后翅的大小和形态差异都比较显著,前、后翅的相似关系和5种稻蝗的系统发育关系一致。前翅差异的部位主要在缘前脉域、前缘脉域和臀脉域;后翅的差异主要在亚前缘脉域、前缘脉域及轭脉域。【结论】稻蝗前、后翅形态变化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结果与稻蝗系统发育关系一致,可用于稻蝗属种的分类。稻蝗前、后翅发生变化的部位是其飞行时的受力部位,这些部位可以作为稻蝗物种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北京市蚊种的研究过去已做了很多,但至今还没有报告过赛保蚊(Theobaldia)属的蚊子。1954年春季我们在西山发现一种属于这一属的蚊子。 根据Barraud氏的记载Theobaldia 属的特征有以下几点:成蚊胸部侧面有5—10根气孔毛(spiracular bristles),成一行排列在前气孔之前;在翅的缘下脉基部(remigium)翅的下面有细毛;腿的末端没有爪垫。幼虫的呼吸管基部有一对毛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目前存在争议的宽广蜡蝉属Pochazia和广翅蜡蝉属Ricania代表种的前翅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为这2个近缘属的属征厘定和种的合理归属提供更多信息。【方法】选取宽广蜡蝉属和广翅蜡蝉属共10种169头标本,每个标本前翅选取9个同源标点和前翅外轮廓(由60个半标点组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典型变量分析(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 CVA)方法,对前翅翅脉和翅轮廓进行量化分析,探讨这2个属的翅形变化规律。【结果】在对宽广蜡蝉属和广翅蜡蝉属10个代表种的前翅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典型变量分别能解释翅脉和翅轮廓74.945%和88.096%的变异,明确了CuA脉分叉点是变异度较高的位点,翅外缘、翅前缘和翅后缘端半部均有较高变异度;这2个属PCA中第1主成分方向上离散度高,印证了CuA脉分叉点、翅外缘、翅前缘和翅后缘端半部形状可作为属间分类依据;种间CVA中10个代表种聚集度良好,种间离散度较高,基于马氏距离显著性分析显示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几何形态学分析可用于宽广蜡蝉属和广翅蜡蝉属分类,但...  相似文献   

13.
雪足按蚊Anopheles nivipes(Theobald),1903隶属于环斑按蚊种团,曾被视为菲律宾按蚊的问种异名。Reid(1967,1968)和Klein等(1984)研究证明是两个独立种。作者从海南岛的成蚊和幼虫标本中发现有雪足按蚊,该蚊种为我国新记录。雪足按蚊成蚊和幼虫与近缘种非律宾按蚊和An.pallidus形态特征很近似,其主要鉴别特征如下表:表雪足按蚊与近缘种主要鉴别特征特征雪足按蚊菲律宾按蚊An.pallidus成蚊Ⅴ1分脉前黑斑较长,伸达或超过前缘脉的肩黑斑末端短,与前缘脉的等长或稍长常有变异Ⅴ3端部黑斑较长,为其附近缘缨长的2倍较长,约为附近缘缨长的2倍较…  相似文献   

14.
记述采自新疆地区网翅蝗科雏蝗属 Chorthippus 短翅亚属1新种,即果子沟雏蝗 Chorthippus (Altichorthippus) guozigouensis sp. nov.。新种近似于姜氏雏蝗Ch. charpini Chang, 1939 与积石山雏蝗 Ch. jishishanensis Zheng et Xie, 2000。与后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头侧窝长为宽的3.00倍;♂触角短,刚不到达后足股节基部;♂前翅到达第7节腹节背板后缘,其前缘脉域宽为中脉域宽0.67倍,前后肘脉合并,肘脉域消失;♂后翅到达第7节腹节背板中部;尾须顶端到达肛上板长的一半,膝部与后足胫节端部棕色,非黑色。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赵仲苓 《昆虫学报》1983,(4):452-456
斜带毒蛾属(Numenes Walker,1855)隶毒蛾科。模式种Numenes siletti Walker。属征:下唇须斜向上达头顶,第一、二节被浓毛;后足胫节有两对距;前翅有径室,R_1脉起于中室前缘,R_2脉起于径室前缘,R_3与R_4脉共柄,R_3 R_4脉与R_5脉同起于径室顶端,M_1脉起于中室下角,Cu_1脉与Cu_2脉分别从中室后缘伸出;后翅R_s脉与M_1脉同起于中室  相似文献   

16.
细缘毛菊网蝽Tingis(Neolasiotropis)reuteri Horvath,1906 Tingis(Tropidocheila)reuteri Horvath 1906,Ann.Mus.Nat.Hungarici.4:81 体长椭圆形,长3.1毫米,黄褐色,被顶端弯曲长毛,体背面有不规则黑褐色斑。头黑,具白粉被,长0.39毫米,宽0.53毫米,头刺5枚,黄棕色,前两枚呈八字形,长于触角第2节的一半,中间一枚瘤状,色暗,后两枚顶端钝,不超过复眼前缘,紧贴头背面,约与触角第2节等长;触角黄褐色,  相似文献   

17.
真蝽属一新种记述(半翅目: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江 《昆虫学报》1981,(4):417-418
体黑褐色,触角淡褐(新鲜标本带绿色泽),端节端半部褐色,最末端稍淡。触角各节长度:Ⅰ∶Ⅱ∶Ⅲ∶Ⅳ∶Ⅴ=0.9∶1.4∶1.6∶1.9∶1.97毫米。头部侧叶稍长于中叶,使头顶端呈一缺刻,侧叶具黑色细边缘;头背面刻点粗、黑,在复眼内侧有一无刻点斑,该斑约与眼大小相当。复眼暗红,单眼玉红色。前胸背板侧角伸出甚长,平截(图2),其后缘远长于前翅革片基部;前侧缘略具细锯齿,有黄绿色或白色边缘;侧角前缘区、端区及后缘呈半黑色;角体向上翘起,背面拱起,腹面内凹;侧角端缘中央内凹呈弧形,前角  相似文献   

18.
喙蚤蝇属Trophithauma Schmitz是一形态特异的类群。其雌性种类口上片延长,喙长,腹部第4—6背板特化成腺体。目前全世界仅记载6种。我国只记载1种(刘广纯等,1993)。本文描述1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室。黄腰喙蚤蝇Trophithauma gastroflavidum Liu,新种。雌:体长2 mm。额黑色,有光泽。触角第3节黑色,球形;芒0.6 mm,具较长绒毛。下颚须黑色,具短鬃。胸背板和侧板下半部黑色;侧板下半部浅黄色。小盾片鬃1对,短毛1对。腹部第1节浅黄,其它节黑色。第Ⅳ—Ⅵ背板高度特化。翅长1.8 mm;前缘脉指数0.58,各段比2:1.6:1,前缘脉纤毛0.04 mm。腋区鬃3根,平衡棒浅黄。前、中足浅褐,后足深褐。中足栅毛列达胫节2/3;后足胫节栅毛列完整,具后背纤毛列。正模:♀,云南勐养,1991-Ⅵ-8,刘广纯采。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属鳞翅目异脉亚目夜蛾科 ,前翅副室在该科普遍存在。副室是指自前翅中室前缘或端部发出的 2条或 2条以上的分径脉间有一定距离的愈合 ,然后分开 ,最后又重新愈合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翅室 ,称之为副室 (acc  相似文献   

20.
记述白蚁科近扭白蚁属1新种,宜宾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yibinensis sp.nov..新种形态与近扭白蚁P.nitobei(Shirak,1909)相近,但个体较小,头部前端在头长约1/4处渐向前下方形成斜面,头中央纵缝由后端向前延伸过头长的3/4,中央纵缝两侧各有一条纵缝由后端前伸至约1/3处,上唇前缘平直,前胸背板橙黄色,前缘中央具浅凹,中胸、后胸和腹部呈淡黄色,触角第6、7、8、9节等长,均明显长于除柄节外的其余各节,第4节最短小,明显短小于相邻的第3、5节;有翅成虫囟圆形下凹,位于头背面中点稍后,明显大于复眼,囟孔椭圆形,色稍浅,头中央纵缝较明显,单眼卵圆形,与复眼距离小于单眼宽度,触角第3、4、5节明显小于其余各节,其中第5节最为短小,前胸背板近梯形,前阔后窄,前缘近似直线,直立翘起,侧缘前半部垂直于前缘,近1/2处明显缩窄,后缘中央浅凹,背板表面中前部有T型浅凹.模式标本保存于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