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螺旋粉虱是新人侵海南省的严重为害经济作物及园林苗木的害虫。目前,植物源杀虫剂因具有高效和环境友好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害虫防治中。【方法】采用喷雾法和药膜接触法分别测定了9种植物性杀虫剂对螺旋粉虱的毒力。【结果】在供试的9种植物性杀虫剂中,除虫菊素和鱼藤酮对螺旋粉虱成虫的毒力最强,24h的£c,。分别为2.56和34.15mg· L^-1;印楝素和苦瓜叶提取物的毒力次之,LC50分别为158.36和311.02mg· L^-1。除虫菊素对螺旋粉虱若虫和卵也有一定的触杀作用,LC50分别为61.42和77139mg· L^-1。将印楝素和鱼藤酮分别与除虫菊素以1:1的比例混合,对螺旋粉虱成虫的毒力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93.11和224.35。【结论与意义】除虫菊素、鱼藤酮、印楝素和苦瓜叶提取物对螺旋粉虱均具有较强的毒性;印楝素或鱼藤酮与除虫菊素(1:1)的混合物不仅能增强触杀效果,而且能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红脉穗螟是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控。【方法】采用药膜法和饲喂法研究了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槟榔红脉穗螟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印楝素、烟碱、鱼藤酮和除虫菊素对红脉穗螟各龄幼虫均表现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采用药膜法处理后,除虫菊素和烟碱对槟榔红脉穗螟各龄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分别为3.83~17.01 mg·L-1和3.75~24.78 mg·L-1,且其毒力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大而减弱。浸叶饲喂法结果表明,烟碱和鱼藤酮表现出较强的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7.72~20.69 mg·L-1和11.41~25.25 mg·L-1。【结论与意义】植物源杀虫剂不同处理方法对红脉穗螟的毒力存在差异,生产上应根据药剂的作用方式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背景】印楝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源杀虫剂,已有研究表明其对红脉穗螟具有胃毒和触杀效果,但印楝素对红脉穗螟生长发育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印楝素不同亚致死剂量水平下,对红脉穗螟幼虫和蛹发育历期的影响,并对药剂处理后成虫的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经印楝素处理后,红脉穗螟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延长,成虫寿命变短,同时处理后红脉穗螟成虫产卵量及后期的卵孵化率均显著降低,其中经LC25、LC50和LC90剂量处理后,产卵量分别降低了14.30%、20.38%和19.43%,卵孵化率分别降低了24.24%、26.89%和31.60%。【结论与意义】印楝素可通过干扰红脉穗螟虫体的生长发育和后代产卵力来达到对害虫种群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植物性杀虫剂印楝对同翅目害虫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农药使用引起的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毒性等问题的认识,植物性杀虫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是传统农药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本以植物性杀虫剂印楝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其对同翅目叶蝉、蚜虫、飞虱和粉虱等主要类群中,农业重要害虫的防治作用研究结果,展望了印楝应用于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鱼藤酮和茶皂素对槟榔红脉穗螟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鱼藤酮和茶皂素均为典型的植物源药剂,而两者混配对棕榈害虫的防治效果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研究了鱼藤酮和茶皂素以不同比例混配对槟榔红脉穗螟的联合毒力。【结果】鱼藤酮和茶皂素对红脉穗螟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9.06和35.07 mg·L-1。鱼藤酮和茶皂素以有效成分1∶1、5∶1、1∶2和1∶5混配后,对红脉穗螟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5混配处理组的共毒系数最高,达327.26;1∶2混配处理组次之,共毒系数为298.16。【结论与意义】鱼藤酮和茶皂素以合理比例混配,对红脉穗螟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农药使用引起的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毒性等问题的认识,植物性杀虫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是传统农芭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本文以植物性杀虫剂印楝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其对同翅目叶蝉、蚜虫、飞虱和粉虱等主要类群中,农业重要害虫的防治作用研究结果,展望了印楝应用于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索适用于愈纹萤叶甲Galeruca reichardti成虫的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方法,并筛选其防治的有效药剂。【方法】分别采用浸虫法、浸叶法和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定了8种药剂对其成虫的毒力,并通过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浸虫法测得除虫菊素对愈纹萤叶甲成虫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68.24 mg/L;浸叶法测得氟啶虫胺腈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111.11 mg/L;胃毒触杀联合法测得氟啶虫胺腈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67.94 mg/L。其中,除虫菊素毒力值变化最大,浸虫法毒力是浸叶法的28.97倍,胃毒联合法毒力是浸叶法的17.83倍。蛇床子素、苦参碱在3种生测方法中毒力较低。田间试验结果显示,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62.5 g/hm2防治效果达94.90%,对韭菜苗保苗效果为81.45%,且显著高于其他药剂。【结论】3种毒力测定方法均可用于该虫的毒力测定,而从此虫的为害特点来看,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更能显示药剂的毒力性质。在愈纹萤叶甲成虫盛发期选择氟啶虫胺腈喷施可以有效减轻该虫为害。  相似文献   

8.
不同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危险性入侵害虫,筛选防治西花蓟马的有效药剂可为生产中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2种化学药剂和8种生物药剂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和药后不同时期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依据LC_(50)值将各药剂对西花蓟马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乙基多杀菌素(0.1958 mg·L~(-1))、印楝素(0.9399 mg·L~(-1))、苦参碱(1.2483 mg·L~(-1))、阿维菌素(1.8096 mg·L~(-1))、高效氯氰菊酯(4.4458 mg·L~(-1))、藜芦碱(10.7628 mg·L~(-1))、鱼藤酮(18.1898 mg·L~(-1))、吡虫啉(46.3964 mg·L~(-1))、松脂酸钠(131.5214 mg·L~(-1))、苏云金杆菌(446.2318 mg·L~(-1));田间药效试验发现,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防治西花蓟马均表现出较强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14 d的防效分别可达84%和73%以上;其次是藜芦碱,药后1~14 d的防效可达48.15%~61.37%;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较低,药后14 d的防效为46.22%;生物药剂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苦参碱、印楝素的速效性均较低,但防效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鱼藤酮持效性最低。【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可推荐为生产中防治西花蓟马的首选药剂,植物源药剂藜芦碱和生物药剂阿维菌素可作为交替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9.
光照对除虫菊素触杀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不同光照条件下天然除虫菊素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成虫的触杀毒力,试图通过毒力的变化来明确除虫菊素用于防治桔小实蝇成虫的光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天然除虫菊素在室内(平均光强25.00±0.53 KLux)条件下对桔小实蝇成虫仍表现出较好的触杀毒力,其LC50为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0.3%印楝素乳油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的控制效果。【方法】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生物习性,采用浸渍法和浸虫法对梨小食心虫1日龄、3日龄、5日龄的卵和3龄、5龄幼虫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采用药膜法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0.3%印楝素乳油对梨小食心虫的控制效果。【结果】0.3%印楝素乳油对梨小食心虫1日龄、3日龄和5日龄卵的致死中量分别为6.5195、4.5789、6.6268 mg/L,对初孵幼虫的致死中量为6.0495 mg/L,效果较好,而对3龄和5龄幼虫几乎没有杀伤作用。使用有效成分为2.0 mg/kg~3.0 mg/L的印楝素乳油在田间进行梨小食心虫防治试验时,药后5 d和10 d的防治效果在63.18%~76.22%之间,至药后15 d时,防效则下降到27%以下,果实受害明显,表明该药剂已失去控制作用。【结论】印楝素乳油不能作为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专用药剂,仅可在其发生危害的初期,防治其他害虫时,作为兼治的药剂来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丙森锌是一种广谱、速效、残效期长的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广泛用于作物病害的防治,但是药剂的广泛使用也可能会对农田环境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采用多种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丙森锌对环境中6种非靶标生物鹌鹑、蜜蜂、家蚕、斑马鱼、大型溞和蚯蚓的毒性,并进行了环境安全性评价。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鹌鹑、蜜蜂的毒性为低毒;对家蚕的96 h LC50为0.3990 mg· L-1,属剧毒;对斑马鱼96 h LC50为1.4764 mg· L-1,属中毒;对大型溞的48 h EC50为2.7406 mg· L-1,属中毒;对蚯蚓的14 d LC50为29.0737 mg· kg-1,为低毒。该研究结果可为丙森锌的风险评估和环境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并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5种杀虫剂对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椰子织蛾是一种外来新入侵害虫,对棕榈科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甲维盐等5种杀虫剂对入侵害虫椰子织蛾5~6龄幼虫的室内毒力。5种药剂处理72 h后的室内毒力大小顺序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烟碱;72 h 致死中浓度( LC50)为5.2604、9.7126、24.8202、104.0584、643.1496 mg· L-1。选取同样毒力效果所需成本依次为毒死蜱<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烟碱。本研究可用于指导椰子织蛾的应急化学防控。综合毒力和成本,建议在生产上采用毒死蜱和甲维盐等相关药剂防治椰子织蛾。  相似文献   

13.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类杀虫剂、杀螨剂,其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风险,因此有必要开展其对相关环境生物毒性的研究。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意大利蜜蜂、日本鹌鹑、斑马鱼、家蚕、大型溞和赤子爱胜蚓6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蜜蜂的急性经口LC50(48 h)为0.555 a.i.mg· L-1,对鹌鹑的经口LD50(7 d)为148.369 a.i.mg· kg-1,对斑马鱼的LC50(96 h)为0.368 a.i.mg· L-1,对家蚕的急性摄入毒性LC50(96 h)为0.005 a.i.mg· L-1,对大型溞的运动抑制毒性EC50(48 h)为0.020 a.i. mg· L-1,对蚯蚓的急性毒性LC50(14 d)为18.397 a.i.mg· kg-1。该农药对家蚕和大型溞均为剧毒,对蜜蜂和斑马鱼均为高毒,对鹌鹑中毒,对蚯蚓低毒。总体而言,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环境生物危害大,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  相似文献   

14.
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是一种新入侵为害蜜蜂蜂巢的危险性害虫,筛选出具有较高毒力水平的化学药剂防治该虫迫在眉睫。本文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蜂巢小甲虫幼虫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 mg/L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和功夫菊酯在24 h内对蜂巢小甲虫幼虫的致死率达到36.67%、33.33%和29.39%,而10 mg/L高效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在48 h对蜂巢小甲虫幼虫的致死率均达到100%。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在24 h的LC_(50)分别为10.47 mg/L、16.94 mg/L和19.1 mg/L。其它受试的杀虫剂如多杀菌素、氟虫腈、氟啶脲、虫酰肼、敌百虫、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触杀致死率相对较低。筛选结果显示,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可作为目前防治蜂巢小甲虫的的重要参考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关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和影响已有大量的报道,但关于使它隆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较少。【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试了使它隆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并计算使它隆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试验过程中,水温保持在25℃±1℃。【结果】随着受试鱼苗在药液中暴露时间的延长,LC50值逐渐减小。使它隆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96h LC50值分别为0.4764、0.3962和0.6918mg·L^-1。使它隆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476、0.0392和0.0692mg·L^-1【结论与意义】使它隆对草鱼、鲢鱼和鲫鱼表现高毒,这为使它隆的风险评估和环境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市糖胶树上的鸭脚树星室木虱为对象,调查其发生和为害特点,并选用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3%啶虫脒和20%吡虫啉共4种低毒高效农药进行室内毒力试验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市鸭脚树星室木虱发现普遍、危害严重。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和3%啶虫脒对鸭脚树星室木虱若虫的室内杀虫效果较好,20%吡虫啉则较差。林间施药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和3%啶虫脒20d后,鸭脚树星室木虱若虫的死亡率均达63%以上。结合害虫综合治理和环境生态保护的实际情况,建议使用0.5%印楝素对鸭脚树星室木虱若虫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60%嘧菌酯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2%蛇床子素微乳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等6种杀菌剂对黄瓜疫霉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唑醚·代森联和蛇床子素对黄瓜疫霉菌的毒力最高,EC50值分别为3.4143 mg·L-1和10.4641 mg·L-1。将两种原药混配后,表现出增效作用,在两者混配比为1∶2时增效最明显,EC50值为5.8178 mg·L-1。  相似文献   

18.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等多种害虫以及螨类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关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某种环境生物的单一安全性评价的研究颇多,但缺乏系统的评价。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8%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6种非靶标环境生物鹌鹑、蜜蜂、家蚕、斑马鱼、大型溞和蚯蚓的毒性,并进行了环境安全性评价。8%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鹌鹑的经口毒性7 d LD50为54.4762 mg· kg-1,属中毒;对蜜蜂经口毒性的48 h LC50为2.7391 mg· L-1,属高毒;对家蚕和斑马鱼的96 h LC50分别为0.0067和0.0007 mg· L-1,均为剧毒;对大型溞的抑制毒性EC50(48 h)为1.2716 mg· L-1,属中毒;对蚯蚓的14 d LC50为32.3313 mg· kg-1,属低毒。本文明确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环境生物的毒性及安全性,可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利用及其对环境生物危害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