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影响医保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09年三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人均住院费用呈逐年上涨趋势。次均费用与药品比例、材料呈正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914和0.909,P=0.044和0.046),P<0.05。结论 合理降低药费比例和耗材比例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关键。应加快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制定科学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运行效果。方法 运用SPSS17.0软件对湖北省A县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儿就医费用及补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际补偿比低于新农合全体患者,患者负担沉重;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了费用增长,定额支付标准能够引导供方诊疗行为;支付方式改革可能出现了人为加重诊断的负面效应。结论 逐步扩大重大疾病保障的病种覆盖范围,采用混合式的补偿模式,科学疾病分类、制定和调整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针对支付方式改革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针对性地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2008年和2013年黑龙江居民住院医疗费用、补偿、自付比及致贫率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黑龙江省第四次及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对住院费用、实际补偿、自付比及因病致贫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县、县以上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增长率高达101.51%和125.75%,且三个级别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间接费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居民的住院补偿费用增长率高达202.75%,补偿比例也增长了20.48个百分点,其中乡镇/社区中心的实际补偿比例高达71.8%, 居民住院自付费用比平均下降了26.9%;病人住院流向日趋合理,卫生院/社区机构住院人次比增长了12.66个百分点,县以上住院的人次下降了12.65个百分点;家庭因病致贫发生率从2008年的4.21%下降到2013年的2.95%。结论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在增加住院病人费用补偿水平和比例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调整住院病人流向、降低因病致贫发生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及次均住院间接费用大幅增加,提示我国医保制度在医疗费用支付制度改革以及费用控制机制探索方面还面临巨大的挑战,亟待推动相关对策的探索和试点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宁夏银川市三级甲等医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的基本运行情况以及综合实施效果变化,为更好的实施总额预付制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 对7家三甲医院2012年以及2013年的出院人次、次均费用、次均医保支付、非医保支付指标进行统计对比,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7家三甲医院总额预付制实施的效果。结果 2013年7家三甲医院一共透支了34.88%,2013年较2012年次均费用、次均医保支付、非医保支付比例均呈现增长趋势,次均医保支付增长幅度与次均费用增长幅度不成比例,而且次均医保支付增长均远远高于次均费用增长。宁夏人民医院和宁夏医科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的RSR值小幅度增加,其余5家三甲医院的RSR值均降低。结论 7所三甲医院透支严重,医院承担很大超支的风险和压力,对医院的正常运营会有影响。总体来看,政策没有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总额预付制的综合运行效果不明显。增强医保中心对医院的管理,医院内部要实行“总额控制、结构调整”的管理,健全信息系统,加强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费用规制策略效果,筛选优先干预策略。方法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医院费用的重要规制手段:医疗服务定价方式、药品流通体制、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失效程度、干预迫切性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导致我国医疗费用控制效果不佳的首要原因在于药品流通体制的管制失效;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规制作用不强,这是导致快速上涨的医疗费用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控制的第二位原因。 结论 改善我国医疗费用规制效果的优先策略是进一步强化药品流通体制规制改革的推进力度;其次,亟待深化医保制度支付方式的费用控制机制探索,发挥医保制度作为第三方对医疗费用的重要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银川市定点医疗机构总额预付制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探究总额预付制下不同方式下医保基金的控制与管理。方法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病例组合方法进行改进方法研究。结果 银川市总额预付制实施后费用控制效果不明显,次均费用等指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也发现实施方案中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针对总额预付实施方案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病例组合平均费用作为总预付方案,控制费用的同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促进病人合理分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住院医疗费用的结构构成,分析不同付费方式下影响费用结构变动的趋势与特征,为控制住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达7.84%,以2012—2013年变动振幅较大;药品费、治疗费、化验费是引起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三者累计贡献率为78.38%;其中化验费和治疗费呈持续正向变动,药品费呈持续负向变动。结论 控制住院医疗费用应结合不同付费方式分类制宜,药品费和检查化验费比重过高,而体现医护人员医疗服务价值的诊疗手术费等过低,费用结构有待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与支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前后闵行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状况的变化,探索研究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对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绩效的影响。方法 进行机构调查和二手资料分析。结果 改革后,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服务效率有所改进,医疗费用得到控制;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费用控制均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结论 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闵行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济宁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效率、费用等关键要素变化,为完善“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济宁市266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济宁市‘先看病后付费’工作推广效果评估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分层抽样15家医院进行现场访谈。结果 济宁市享受“先看病后付费”住院患者惠及率达到59.45%,年增加37.29%;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实施了此项制度,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惠及率高于三级医疗机构,分别达到77.18%、63.71%。结论 “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改革,满足了群众医疗需求,医保(新农合)住院患者总费用得到合理控制,患者自付就医经济负担进一步减轻。为规避风险,提出解决垫付资金和恶意欠费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剖析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政府补偿机制的要素与特点,为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收集和梳理政策文件,分析改革前后,政府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补偿水平的变化,总结补偿机制特点。结果 改革后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补偿,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政府指令性任务、学科发展、人员培养和科研教育经费的补偿标准和办法得到了明确。结论 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政府补偿机制以公益性为目标,以绩效考核为依据,运用了信息化工具,考虑了机构类型的差异,有利于引导医疗机构持续改进绩效,实现公益性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分析北京市单病种政策执行情况,为付费制度改革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对医院单病种运行指标分析,评价单病种运行现状;选择盈亏的典型病种对照临床路径,探究原因。结果 单病种政策有效降低了平均住院日、个人负担、次均费用,部分病种偏离率较高;病种盈亏与政策是否及时调整有关。结论 北京市执行单病种政策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但政策长期不调整使医院执行政策走形。建议政府部门通过扩大病种范围、设立定额标准调整规则、配套监管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控费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研究住院分娩费用标准,为医保按病种付费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3—2016年60 954例住院分娩病例病案首页,利用非参数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分娩费用影响因素,通过CHAID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组合分组,计算标准费用和费用上限。结果 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是否伴随其他妇科手术3个因素作为分组变量,形成12个住院分娩费用DRGs,标准费用对实际费用的解释比例达93.70%。结论 科学合理选择分组变量,构建更加符合实际的病例组合和费用标准,有助于推动医保按病种付费方式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非医保患者就医现状调查,研究兼顾好不同医疗费用支付形式患者和发挥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效能的对策,为建立和优化就医需求引导机制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利用SPSS20.0描述性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非医保患者在沪就医原因列前五位的分别是沪医疗机构技术水平高,疾病需要,设备先进,在沪居住,药品种类齐全;相当比例患者为复诊或随访;平均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高于医保患者。结论 通过有效方法影响就医者行为,引导医疗需求,合理分流和优化在市级综合医院非医保患者的医疗需求,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JL-DRGs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2年和2013年运行JL-DRGs管理前后的全部出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开始全面运行JL-DRGs后平均住院日下降17.74%,均次费用下降13.49%,医保超支年度累计减少1 866万元,平均每月医保超支额度下降39.23%,医疗质量、效率均显著提升。结论 JL-DRGs在大型综合医院管理中应用效果好,可以积极促进医院提质升效并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5.
?????? 目的 通过对高额住院费用病例的费用构成及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询高额费用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成本、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年单个病人1次住院费用10万元以上的病例297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7例高额住院费用病例主要以损伤类疾病为主;药品、材料构成主要费用;不同住院天数对医疗费用具有明显影响。结论 对常见高额住院费用病例实施重点监控,控制药品、高值耗材及高新技术准入,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控制高额医疗费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剖宫产为例研究病种管理方式,探讨病种纳入标准。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法,对不同指征剖宫产按照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分组,并对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组不同指征剖宫产数据根据住院费用指标可分为3组,按照住院天数指标分类则可归纳为2组,并且经分析发现,影响不同指征剖宫产术住院总费用的因素主要为药费、住院天数。结论 可以依据医疗资源消耗的相似性制定病种纳入标准,扩大病种质量控制体系范围;此外,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来加强病种质量管理,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 目的 评估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4家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加成政策 前后住院费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公立医院采取的取消药品加成和提高诊疗费的措施,已经对医疗机构的行为和医疗费用产生了影响。人均住院费用是从第二季的4 830.19元下降到第三季4 613.31元。结论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部分,它已经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药品加成政策只是医疗费用高昂的一个原因,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去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保险规制效果,筛选优先干预措施,为建立有效的医院规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现行医疗保险规制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策略实施情况,运用加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医疗保险规制的主要策略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 结果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下一步规制改革的首要内容,接下来依次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管理及医疗保险筹资和费用补偿。结论 在促进后付制(按项目付费)向预付制转变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支付方式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