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9—10月,在辽宁省北镇县城东河滩沙地采到97号丽斑麻蜥Eremiasargus标本,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了形态观察(见表)。其中上唇鳞两侧均为9枚的34尾,均为10枚的16尾,有1例雌性丽斑麻蜥的右侧上唇鳞第四枚分裂成14枚小鳞片。下唇鳞两侧鳞片数相等的65尾,其中两侧均6枚的56尾。腹面大鳞一横排鳞片数若为13或15枚的,其中靠一侧必有1枚鳞片较小,但仍大于背部和体侧鳞片。股孔数均为7—12枚,两侧相等者35尾。观察项目平均上唇鳞鳞片数左7891011右789101112左9.27个体数21052267313443151右9.26下唇鳞鳞片数左56789右5678左6.28个体数37216423692…  相似文献   

2.
陈欣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7,26(2):392-394,I0008
对一个物种变异特征的研究在种及种下分类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IB)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馆藏铜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标本430号为对象,对其鳞片数目及排列的变异做了统计分析。鳞被特征是有鳞目蜥蜴亚目物种重要的鉴别特征,本文主要研究了铜蜓蜥吻鳞、上鼻鳞、额鼻鳞、额鳞、前额鳞、眶上鳞、额顶鳞、顶间鳞、顶鳞、颈鳞、鼻鳞、颊鳞、颞鳞、上唇鳞、下唇鳞、颏鳞、后颏鳞、颔片、背中线鳞、腹中线鳞、环体一周鳞的特征及其变异情况,并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计算鳞片的变异频率、变异范围、平均鳞片数目。根据鳞片变异频率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数量恒定无变异的鳞片、可出现变异的鳞片、绝对有变异的鳞片。发现:①过去文献对于颈鳞有无的判断存在不足;②西藏墨脱地区标本头部眶上鳞、额顶鳞、顶间鳞数目和排列方式的特殊变异现象。研究结果为今后铜蜓蜥的鉴别提出了更准确的标准,并建议今后应对铜蜓蜥西藏墨脱居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解释其头部鳞片特殊变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快步麻蜥复合体(Eremias velox complex)分布于亚洲中部干旱区,不同地理居群形态和遗传变异较大。学界长期认为,快步麻蜥在我国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E.veloxvelox)和E.v.roborowskii亚种。前者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谷;后者分布于新疆吐鲁番盆地,近年分类地位由亚种提升为种——吐鲁番麻蜥(E. roborowskii)。我们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一万泉附近捕获到3只麻蜥,经过COI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以及外部形态比较,鉴定为快步麻蜥指名亚种。这是首次发现新疆天山以南存在快步麻蜥指名亚种分布,同时也确定为吐鲁番盆地的蜥蜴类分布新记录种,此发现可为研究快步麻蜥的谱系地理格局和演化历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八种麻蜥(蜥蜴科,麻蜥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种麻蜥外部形态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分为4个种组:1)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山地麻蜥Eremiasbrenchleyi;2)快步麻蜥Eremias velox与虫纹麻蜥Eremias vermiculata;3)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与敏麻蜥Eremias arguta;4)网纹麻蜥Eremias grammica.研究表明丽斑麻蜥前额鳞数不稳定;密点麻蜥莎车亚种Eremias multiocelfata yarkandensis可能为独立物种;荒漠麻蜥物种有效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5.
我们比较了芦 (Emberizaschoeniclus)两个亚种组 ,即北部的薄喙亚种组和南部的厚喙亚种组的 10个种群中的文化、遗传和形态变异。使用了四个不同的变异标记物 ,其中两个用来测量文化分化 ,一个用来测量遗传分化 ,即微卫星等位基因的频次 ,一个用来测量种群的形态分化 ,即喙的高度。将遗传分化作为进化时间的尺度 ,我们计算了亚种组间和组内分化指标与所估计的进化率之间的相关性 ,发现只有文化定量指标和遗传分化与种群的形态分化相关 ,而两个文化分化指标之间没有关系 ,文化分化与遗传分化之间也没有关系。使用文化 -定量分化指标 ,发现亚种组间的文化进化率高于亚种内的文化进化率 ,提示鸣唱在防止杂交方面只有微弱的、也许是次要的作用。鸣唱定量特征的变异与微卫星频次相同 ,实际上在自然界中更可能是遗传决定的 ,这可以解释由于分析两个文化变异指标所得出的结果的不一致性。鸣唱的声学特性可能由于栖息地的差异或形态上的限制而发生了演变 ,而文化传播单位 (Meme)的特性可能由于学习鸣唱和文化传播而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地理变异是蛇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颈槽蛇Rhabdophis nuchalis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是研究地理变异的理想物种。统计分析采自中国各地的61号颈槽蛇标本外部形态特征,对其地理变异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云南省高黎贡山的种群与其他种群在眶后鳞数、腹鳞数、上唇鳞黑纹的数量和后颔片间是否有小鳞等形态特征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地麻蜥外部形态某些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明  王芳 《四川动物》2000,19(1):31-32
山地麻蜥(EremiasbrenchleyiGuenther)是华北地区一种习见的蜥蜴类动物,以往曾被认为是丽斑麻蜥(E.argusPeter)的一个亚种[1]。有关山地麻蜥外部形态方面观察研究,在《安徽两栖爬行动物志》等资料上已有初步报道。但笔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其形态特征与以往[1,2,3]的记录有一定出入。为此,1996年遂对徐州南郊牛头山的山地麻蜥进行了全年性的更为详细的观察和统计。资料[1,2,4]报道山地麻蜥的鉴别特征为:体被粒鳞,眶下鳞扩大伸进上唇鳞间;股窝10-11个,尾长超过头体长的15倍。我们观察的结果是:1 体色 山…  相似文献   

8.
爬行动物鳞片的微结构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脆蛇蜥(Dopasia harti)和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头部、背部和腹部鳞片的微皮纹结构及感受器特征。结果表明,3个物种的微皮纹和感受器存在种间差异。北草蜥和王锦蛇背部及腹部微皮纹均为狭长带状,脆蛇蜥为不规则多边形。北草蜥和王锦蛇颔片上有感受器,北草蜥无。脆蛇蜥腹部微皮纹上无小齿状凸起,北草蜥和王锦蛇有,与北草蜥相比王锦蛇的小齿状凸起更宽更长。王锦蛇的眼部微皮纹为向上竖起的脊,而其他部位的鳞片为具有小齿状凸起的狭长带状结构。本研究共收集整理17科99种的背鳞微皮纹数据和8科25种的感受器数据,对微皮纹特征和感受器形态进行祖先重建发现,狭长带状背鳞微皮纹主要存在于蜥蜴科(Lacertidae)、游蛇科(Colubridae)和石龙子科(Scincidae)中,而鬛蜥科(Agamidae)、蛇蜥科(Anguidae)、蟒蛇科(Boidae)以及蝰蛇科(Viperidae)的大多为多边形;较原始的感受器形态为无感觉毛的透镜状,这一结构在有鳞目动物进化中发生多次演化。本研究发现蛇蜥的鳞片表面微结构更接近于蛇类动物。因此,有鳞类动物鳞片微皮纹特征和皮肤感受器的形态是对其所处环境多重压力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9.
敏麻蜥Eremias arguta是麻蜥属Eremias在欧亚大陆分布最广的物种之一,主要栖息在欧洲东部和亚洲中部,从罗马尼亚到蒙古国和中国西部的干旱草原和半荒漠中。先前认为敏麻蜥有6个亚种,我国分布有2个亚种,由于种群间形态变异较大,一些亚种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议。本研究采用形态比较和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新疆博乐和伊犁河谷的敏麻蜥4个种群28号样本进行种下分类地位探讨。联合GenBank中的敏麻蜥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断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亚种界定。采用贝叶斯因子,通过比较限制性和非限制性贝叶斯树的拓扑结构检验有关敏麻蜥亚种分类的几种相互竞争的假设。结果表明,博乐种群的形态特征与伊犁河谷支系一致,雄性的背侧在繁殖季节有醒目的蓝色或绿色眼点。系统进化树也表明,来自博乐的单倍型属于伊犁河谷支系,为一个尚未描述的分类群Eremias arguta ssp.。以往有关伊犁河谷种群属于指名亚种E.a.arguta或东方亚种E.a.potanini或乌兹别克斯坦亚种E.a.uzbekistanica的观点均被显著拒绝。伊犁河谷支系最有可能与乌兹别克斯坦亚种和伊塞克湖亚种E.a.darevskii二者构成的支系形成姐妹群,但并没有强的证据拒绝备择假说,即伊犁河谷支系位于树的基础位置,与其余支系形成姐妹群。此外,重建的系统发育树中指名亚种与东方亚种形成了交互单系,尽管自展支持率很低且后验概率不高;其备择假设,即东方亚种嵌在指名亚种支系中,也没有很强的证据拒绝。总之,博乐种群不属于东方亚种,而属于一个单独的伊犁河谷支系,同时,这也是伊犁河谷支系在准噶尔盆地有分布的新纪录;伊犁河谷支系不应该被划分为指名亚种、东方亚种或乌兹别克斯坦亚种,而是属于尚未描述的新亚种;伊犁河谷支系的系统发育位置还不明确,需要采用整合分类学的方法澄清。此外,结合形态变异,本研究还讨论了东方亚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用2006年4-6月捕自长安(陕西)、共和(青海)、哈尔滨(黑龙江)三个地理隔离种群尾部完整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成年雄体检测断尾对选择体温、表面活动(表面调温个体数)和摄食量的影响。各种群个体均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在距尾基部10 mm处切除实验组蜥蜴尾部,获得断尾个体。实验和对照组个体饲养在相同的实验室条件下收集相关数据,历时四周。表面活动的种群间差异是不同种群个体对其所处区域热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断尾个体减少表面活动见于所有三个种群,表明尾自切能导致丽斑麻蜥活动水平的改变。同一种群断尾和有尾个体表面活动的时间格局无显著差异,不同种群表面活动的时间格局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丽斑麻蜥白天活动节律具有种的特异性,不受断尾影响。丽斑麻蜥选择体温随纬度或海拔升高而降低,这种变化趋势可能是热环境制约的结果。所有三个种群断尾个体的选择体温均低于有尾个体,表明断尾可改变丽斑麻蜥的体温调定点。丽斑麻蜥摄食量存在种群间差异,长安种群蜥蜴的摄食量显著大于共和种群蜥蜴。三个种群断尾个体均未增加摄食以满足尾再生的额外能量需求,表明增加摄食不是该种蜥蜴补偿断尾能量代价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