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位核酸杂交检测宫颈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病原微生物培养、改良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核酸杂交等方法,对50例宫颈癌和33例慢性宫颈炎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宫颈癌病原微生物培养细菌及其L型阳性感染率为58%(29/50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L型多见(13/29例);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检出率分别为66%和45.5%;免疫组化染色(ABC法)金葡菌L型抗原阳性率各为68%和48.5%。L型主要分布于癌间质、癌巢及宫颈上皮下结缔组织内。12例宫颈癌金葡菌L型DNA探针原位杂交显示,10/12例癌细胞核内有金葡菌L型DNA杂交阳性信号,表明金葡菌L型DNA已进入宫颈癌细胞内,可能会在基因水平上影响宫颈上皮恶变,提示宫颈癌发生与金葡菌L型感染关系密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应用分离培养与免疫组化检测子宫颈癌中的细菌L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微生物培养、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技术对50侧宫颈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宫颈癌细菌及L型培养阳性率为5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L型为主(26%),革兰氏染色L型检出率为66/,免疫组化L型抗原阳性率为68%,L型主要分布于间质和癌细胞内。提示L型感染与宫颈癌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宫颈HPV感染及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PCR技术检测2l2例临床宫颈标本的HPV-6、ll、16、18型特异性核酸序列。结果发现HPV-DNA的阳性率:宫颈癌组为62.5%(25/40).慢性宫颈炎为57%(81/142),正常宫颈对照组为20%(6/30),P<0.001,提示HPV的感染与宫颈炎、宫颈癌有关。同时分型结果显示:HPV-6、16、18型与宫颈炎相关,16型与宫颈癌密切相关,且HPV不同型别的混合感染在宫颈中普遍存在(31.3%)。成年女性各年龄组间HPV的感染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应用组织切片革兰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240例有凹空细胞的标本(鳞状细胞乳头状瘤36例.尖锐湿疣61例,喉癌85例,子宫颈鳞癌58例)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细菌L型检测,比较两者在组织中的检出阳性率、分布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发现,凹空细胞中HPV—Ag检出阳性率(72.1%)与金葡菌CowanI株L型-Ag检出阳性率(65.0%)无显著性差异(P>0.05);革兰染色有65.4%的凹空细胞检出L型菌,HPV-Ag与L型-Ag在组织中的分布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细菌L型与病毒具有相似的病理致病特征。细菌L型感染是引发上述病变及凹空细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应用病原微生物培养、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L型检查和L型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175例标本(慢性扁桃体炎111例、慢性咽炎64例)进行细菌L型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的114例标本中有86例培养出细菌L型,其阳性率为75.4%;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有146例(83.4%)查见细菌L型,两者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金葡菌CowanⅠ株L型抗休标记阳性率为58.3%。提示,细菌L型感染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关系密切。并认为,细菌L型感染是扁桃体切除后发生慢性咽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PV)被认为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该实验报道了用分子杂交技术(在严格条件下)检测了宫颈活检组织: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CIN)、宫颈癌和宫颈正常组织中16型乳头瘤病毒(HPV-16)DNA的阳性率,并将其与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PAP)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3%(2/15)的慢性宫颈炎、17%(2/12)的CIN、56%(51/91)的宫颈癌含有HPV-16DNA,而正常组织为阴性;HPV属抗原仅见于35%(6/17)的CIN,其他受检组织均为阴性。结果提示用PAP法检查HPV-16的抗原,所得阳性率不及DNA杂交所得阳性率高;但它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腊切片材料,显示HPV属抗原,借以筛选多种不同型的HPV对CIN或其他组织中HPV的增殖性感染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50例尖锐湿疣患者HPV 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PV6.11探针,对50例生殖器尖锐湿疣,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及10例女性生殖器正常粘膜进行HPV DNA检测。结果示尖镜湿疣组织HPV阳性率为88.0%(44/50);慢性宫颈炎为10%(1/10);而正常粘膜组织无一例阳性。尖锐湿疣组织中HPV6.11的检出率分别为76%(38/50)和60%(30/50)。男女患者两型探针检测的总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细菌L型与喉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85例喉癌重新切片,进行细菌L型检查,结果发现有65例革兰氏染色L型菌阳性,其阳性率为76.5%。53例(64.7%)L型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和革兰氏染色L型菌均阳性,两者总符合率为83.5%。细菌L型呈多形性,分布于癌巢、癌间质,常聚集成堆,也可呈散在性分布。58例(68.2%)癌细胞胞浆内也见到L型菌。提示细菌L型感染与喉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等技术,对69例鼻咽癌进行细菌L型和突变型P53蛋白检测,并以2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作为对照。结果发现,革兰染色鼻咽癌细菌L型检出率为79.7%,与免疫组化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69.6%)具有一致性(P>0.05)。鼻咽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2%,与粘膜慢性炎的P53蛋白表达(1/20)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且L型阳性病人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78.2%)明显高于L型阴性病人(14.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果表明,细菌L型感染与突变型P53蛋白过度表达存在着明显相关性。提示,细菌L型感染参与了P53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突变可能是细菌L型致鼻咽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一种能对HPV进行较为准确分型的刚A杂交程序和方法。它具有如下特点:1.由于简化了实验程序,标本消耗减少。因此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小组织活检标本(1-2mg)中DNA同源序列检测;2.敏感性高。由于标本消耗减少,使HPV检出率大为提高,与斑点杂交技术相比,敏感性提高1.6倍;3.型别特异性强。由于改变了实验条件及在实验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明显减少了不同HPV型别的交叉反应,甚至在部分出现交叉反应的标本中,仍可通过强度对比来最后判定HPV感染型别。应用该技术对143份宫颈炎标本、17份宫颈不典型增生标本及25份宫颈癌标本进行了HPV16型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05%(73/143)、57%(27/47)及76%(19/25),并与Dotblot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方法在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