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核苷酸与心脏功能的神经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接受交感与副交感双重植物性神经支配,二者分别通过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和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并由它们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的β和M受体而引起心肌发生一系列电的、代谢的和机械的变化,从而产生四种相互拮抗的作用(变时性、变力性、变兴奋性、变传导性)。因为心脏神经分布以交感神经占优势,所以心脏在很大程度上受NE与β受体相互反应的控制。自从Sutherland等发现了环核苷酸这一类重要的细胞内调节物质后,对心脏神经调节的认识便向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深入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素(E)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是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冲动传递的主要介质。一般解释 E 和 NE 的作用是在效应器上有一种“受体(receptor)”。这种受体学说最早创始者 Ehrlich,经 Langley 在1905年应用于植物神经的药物,他认为:药物或神经末梢释放的介质与效应细胞上特殊受体或受点发生化学性的结合,通过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时大鼠肺中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及其调节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急性热应激致大鼠肛温达42℃时即刻、持续15min及持续15min并在室温恢复4h后三种状态下肺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的动态改变及其相应配基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的改变。同时测定了肺中磷脂酶A_2(PLA_2)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可使大鼠肺中肾上腺素能受体发生改变,内源性配基NE、E及PLA_2的活性也相应发生改变。NE和/或E含量以及PLA_2活性的改变在肾上腺素能受体变化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E)对针刺镇痛究竟起增强或对抗作用,目前的看法还不一致。本工作观察了电针镇痛时大鼠脑和脊髓 NE 及其主要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硫酸盐(MHPG·SO_4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电针刺激使脑和脊髓 NE 含量下降而MHPG·SO_4含量显著升高,提示脑和脊髓 NE 的更新加速。给大鼠脑室或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 NE 的直接前体二羟基苯丝氨酸(DOPS)来加强 NE 的功能,或注射α、β受体阻断剂来削弱 NE 的功能,从而观察其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脑和脊髓中的 NE 在电针镇痛中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脑内 NE 主要通过α受体对抗电针镇痛,此外兼有较弱的通过β受体加强电针镇痛的作用,而脊髓内 NE 则是通过α受体来加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β—受体与炎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β-受体结构功能、代谢调节及其与炎症的关系,分析β-受体激动剂、炎症介质及糖皮质激素对β-受体的调节;阐明β-受体激活对炎症过程中血管壁通透性和炎症细胞功能变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β-受体结构功能、代谢调节及其与炎症的关系,分析β-受体激动剂、炎症介质及糖皮质激素对β-受体的调节;阐明β-受体激活对炎症过程中血管壁通透性和炎症细胞功能变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7.
短链脂肪酸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43,GPR43)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家族,因其与脂肪和糖代谢相关,在过去的10年中其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GPR43不仅可以通过参与调节食欲和胃肠肽的分泌来调节脂肪的分解与形成,最终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密切相关;而且GPR43还参与调节人身体血脂浓度和炎症发生过程,甚至还与细胞的癌变密切相关。GPR43作为糖代谢、脂肪代谢的重要调节受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药物筛选靶点。针对GPR43受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鼠心肌浆网 (sarcoplasmicreticulum ,SR)和核被膜 (nuclearenvelope ,NE)ryanodine受体 (RyR)与配体结合特点及其蛋白质磷酸化调节。方法 :采用差速和等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心肌SR和NE ,用放射受体分析法研究RyR的特征。结果 :NE上存在高亲和力RyR ,其最大结合 (Bmax)为SRRyR的 1.7% ,解离常数 (Kd)为SR的6 0 %。分别用PKA和PKC磷酸化后 ,SR上该受体的Bmax各增加 3.7和 1.2倍 ,而NE上的该受体Bmax各增加 2 .2和 3.1倍 ,Kd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NE上存在比SR密度低但亲和力高的RyR ,能被PKA和PKC激活 ,而且对PKC较PKA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10.
一、神经调节物——递质和调质 (一)神经化学传递——历史的回顾自20年代初,在Otto Loewi应用蛙心灌流,为神经的化学传递奠定基础以后的半个世纪里,大量的研究工作揭示了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E)在外周神经传递中的作用。首先是运动神经对横纹肌的支配,由于是神经末梢同肌纤维之间的点对点联系,其作用既迅速又精确,是由在神经肌接头处释放的ACh,在以毫秒计的时间内跨越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受体,引起离子通道的启闭而实现的。其次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E,副交感释放ACh对平滑肌和腺体分泌的支配。由于缺乏点对点的直接联系,其作用较慢而持久。如此,ACh和NE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概括了一切已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大的精神疾病,且发病的人群正在急剧增加。抑郁症的成因复杂,其病因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的病因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受体异常、神经退化及内分泌、炎症细胞因子、表观遗传调节和大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等。随着新病因的揭开,抑郁症治疗的新药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发的新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HT抗抑郁药、以及新药氯胺酮。本文就抑郁症发病的成因及主要的新药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为揭示抑郁症致病机制及其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140,RIP140)作为一种转录辅抑制因子,参与机体代谢调节。RIP140与核受体结合后能够负向调节脂肪、肌肉、心肌以及肝脏等多种组织中靶基因的转录。对其进行靶向沉默可上调多种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糖酵解、甘油三酯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炎症因子表达以及机体时钟变化等多种代谢过程,因此RIP140有望成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13.
星型胶质细胞在突触形成、神经元代谢、神经递质传递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其退行性病变可引起突触蛋白水平降低、神经元体积减小及神经递质传递异常,进而引起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发生。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皮层、海马、杏仁核以及前扣带回等多个脑区均有星型胶质细胞密度减低,提示星形胶质细胞与抑郁症发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能量和营养支持、谷氨酸(glutamate,Glu)转运和代谢、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活性调节以及炎症反应异常等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参与抑郁症的发生。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在抑郁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神经肽,它可以和细胞膜表面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结合产生相应生理作用。GRPR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其介导的信号可以调节神经及神经内分泌方面的许多重要功能,包括认知功能和行为等方面。研究发现GRPR表达的改变可以引起神经退行性变、神经发育、心理紊乱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GRPR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提示GRPR激动剂或者拮抗剂可能改善与神经疾病相关的认知和行为缺陷。  相似文献   

15.
脑内γ-氨基丁酸能神经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γ-氨基丁酸(GABA)是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介质。脑内1/3的突触以它为递质。它也是三羧酸循环中“GABA环路”的产物,在体内作为供能物质参与能量代谢。作为神经递质的GABA可在神经末梢合成,约占脑内GABA全部含量的25~30%。同其它神经介质相比,脑内GABA的含量是很高的,其浓度以微克分子/克(脑组织)计算。GABA的结构简单,但功能复杂。关于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功能特性、受体分类以及与安定受体的关系等方面近年来作了大量的研究。一、GABA能神经元近几年由于方法学上的改进,人们对GABA能神经元有了更多的认识。例如,Robert  相似文献   

16.
神经活性类固醇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活性类固醇是神经组织中具有活性的类固醇。神经活性类固醇的基因作用是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结合而实现[1,2 ] ,非基因作用则通过与细胞表面可能的特异性神经递质受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及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实现 ,从而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3 ,4] 。前者作用缓慢 (约数分钟到数小时 ) ,并受生物合成速率限制 ,而后者则作用快速 (数毫秒到数秒 ) [5 ] 。随着研究的深入 ,神经活性类固醇的非基因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些神经活性类固醇本身并不与神经活性类固醇受体结合 ,而是通过其代谢产物与受体的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3] ;一些神…  相似文献   

17.
大鼠电针镇痛过程中中枢去甲肾上腺素更新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针麻原理研究的深入开展,中枢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单位就此问题做了很多工作,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观察针刺对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多数报告指出针刺使脑内 NE 含量减少,但也有认为不变或升高的。鉴于组织中某一种神经介质的含量实际上是生物合成和释放利用两方面动态平衡的一个结果,本文不仅观察电针对大鼠中枢 NE 含量的  相似文献   

18.
猫海马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报道了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猫的海马不同区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时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及其作用受体。腹侧海马(VHIP)注入NE(4 μg/2μl),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在背侧海马(DHIP)注入NE,则此作用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注射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10μg/2μl),对皮质醇升高效应无明显影响,但此效应可被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10μg/2μl)、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2μg/2μl)或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4μg/2μl)所阻断。这些结果表明,VHIP的α受体对于调节血浆皮质醇浓度起着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免疫机能是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机能,它能识别外来有害物质,并将其代谢、中和或清除,以保卫自身不受伤害。免疫系统内部有极其严密和精细的调节。以往很多人认为它是不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近10年来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有了某些突破性进展,不仅完全证明了它们的密切关系,在观念上有了很大变化。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神经免疫调节学(neuro—immunomodulation)或神经免疫内分泌学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α subunit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PGC-1α)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 (PGC 1)的成员之一. PGC-1α是与能量代谢 关系密切的1个转录辅助活化因子,在线粒体合成、调节适应性产热、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 参与到糖代谢、脂代谢中,已成为治疗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疾病的新靶点.近年来还发现, PGC-1α对治疗癌症发生及神经 变性疾病有一定作用.本文主要从PGC-1α调节适应性产热、促进线粒体合成、在骨骼肌中调节纤维类型转换及葡萄糖代谢 等方面对其生理功能进行阐述,并对 PGC-1α与相关代谢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