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研究了用优先结晶法对DL-别苏氨酸进行光学活性拆分的问题,在相图基础上选取适当的过饱和度,即配制成原始拆分母液。作为晶种,既可用光活性别苏氨酸,也可用光活性苏氨酸,可用对映的一对光活性晶种,还介绍用单一晶种的拆分方法,提出了L-别苏氨酸与L-苏氨酸、D-别苏氨酸与D-苏氨酸为“胶着对”,L-别苏氨酸与D-苏氨酸,L-别苏氨酸与D-苏氨酸为“离散对”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用优先结晶法拆分DL-苏氨酸的有关问题,诸如(L-Thr+D-Thr+H2O)三元体系溶解度数据、”平液“及”贫液“拆分问题,拆分速度对晶种的依存、过饱和度的选择、连续拆分设想及间歇拆分示例等,为工业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用优先结晶法拆分DL-苏氨酸的有关问题,诸如(L-Thr+D-Thr+H2O)三元体系溶解度数据、“平液”及“贫液”拆分问题、拆分速度对晶种的依存、过饱和度的选择、连续拆分设想及间歇拆分示例等,为工业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苏氨酸和别苏氨酸的光学活性异构体及混旋体的一些基础物理性质,如溶解度、旋光特性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证实有几种受体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它们都为单一的跨膜蛋白,胞外部位较小,胞内含有公认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共同序列,为一类新发现的受体型激酶,TGF-β受体I,II型为典型的受体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们在传递胞外信息时可能要比受体酷氨酸激酶复杂,需要几种受体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6.
低能离子辐照苏氨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30Kev低能氮离子辐照苏氨酸不同剂量下氨基残余率的变化,提出了定量解释离子注入苏氨酸的剂量效应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提出用辐射质量沉积产额定量描述低能离子辐照质量沉积的生物效应。将此概念应用到低能离子辐照苏氨酸的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辐射质量沉积效应不是低能离子辐照“马鞍型"剂量效应关系曲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含有稳定同位素15N-硫酸铵为主要氮源的专用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提取精制条件,在国内、外首次采用基因工程菌AA7(pTH2)(AHVrAECr,Thr-N-,Homr,Apr)直接发酵方法研制L-苏氨酸-N15高丰度精制产品。每mol15N-硫酸铵实际得到0.638molL-苏氨酸-N15,产品N15丰度达99.09%,仅比原料15N-硫酸铵丰度下降0.42%,提取精制得率高达92.83%。  相似文献   

8.
溶氧对L-苏氨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索溶氧对L-苏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摇瓶装液量试验、不同溶氧控制方式考察发酵过程中溶氧对L-苏氨酸合成的影响。采用补料分批发酵工艺发酵L-苏氨酸,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发酵液中L-苏氨酸的产量,通过10L罐补料分批发酵36h,产酸可达118.9g/L,糖酸转化率为47.6%。可以得出溶氧对L-苏氨酸生物合成有重要影响,并建立了最佳溶氧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重组质粒,将其转入野生型大肠杆菌W3110,分析含苏氨酸操纵子基因的质粒及质粒定点突变解除反馈抑制时,对L-苏氨酸积累的影响。【方法】以W3110染色体DNA为模板,PCR扩增苏氨酸操纵子基因,即启动子THrLp、编码前导肽基因thrL以及thrA、thrB、thrC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对thrA基因定点突变,解除苏氨酸对它的反馈抑制,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WYE112和WYE134,5 L发酵实验测定L-苏氨酸的产量。【结果】经5 L发酵罐发酵产酸实验,W3110的L-苏氨酸产量为0.036 ± 0.004 g/L,携带含苏氨酸操纵子质粒的W3110菌株L-苏氨酸产量为2.590 ± 0.115 g/L,质粒上thrA解除反馈抑制后,L-苏氨酸的产量增加到9.223 ± 1.279 g/L。【结论】过表达苏氨酸操纵子基因可以使L-苏氨酸积累,进一步解除thrA基因的反馈抑制,可以增强L-苏氨酸积累的效果,为L-苏氨酸工程菌改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L—精氨酸和LDL对血管内皮细胞合成t—PA和PAI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猪主协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t-PA抗原,t-PA活性和PAI活性,并观察了LDL和L-精氨酸对t-PA和PA泊影响。结果表明:LDL能明显降低,t-PA抗原含量。同时伴有t-PA活性的降低和PAI活性增高,L-到能增加t-PA抗原含量伴t-PA活性增高,但对PAI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苏氨酸醛缩酶(TAs)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催化不同的醛与α-氨基酸发生醇醛缩合反应,形成具有2个手性中心的β-羟基-α-氨基酸。TAs在不对称催化过程中可以控制产物α-碳位的立体构型,而对β-碳位的立体构型控制相对较弱。增强TAs在β-碳位的立体选择性是近年来研究TAs不对称催化的热点。本文重点阐述了TAs的结构与作用机制、定向进化,以及在生物催化合成中的应用,对TAs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正常生产中苏氨酸在水中和发酵液中的溶解度进行了实测,以期对苏氨酸产品在一定条件下简单溶解特性进行了解,对该产品的浓缩结晶提取产生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氮源对L-苏氨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L-苏氨酸生产菌TRFC为供试菌株,研究了氮源对L-苏氨酸发酵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的影响。首先通过摇瓶实验确定发酵的最佳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分别为硫酸铵和酵母粉,进一步利用10L罐补料分批发酵确定硫酸铵和酵母粉的最佳用量,继续优化培养条件,采用发酵中后期流加硫酸铵和糖氨混合补料等措施,L-苏氨酸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最优发酵条件下,通过10L罐补料分批发酵36h,产酸可达118.9g/L,糖酸转化率为47.6%。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酶细胞化学方法,在光镜下用积分分级计数法,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精子LDH-C4活性,两法测定LDH-C4活性显著正相关(r=0.801和0.742,P<0.01);LDH-C4酶细胞化学电镜技术观察精子LDH-C4活性,通过计数酶点可测定LDH-C4活性。本文检查38例不育男性和20例已生育男性精子LDH-C4活性,LDH-C4主要分布于精子STM及胞质,其次是顶体及质膜表面。可通过胞膜外逸到精浆,LDH-C4在各部活性比值为5∶2∶1∶1。不育组精子LDH-C4可能通过膜破损处外漏到精浆使精子内LDH-C4显著减少,LDH-C4在精子顶体亦显著减少,使不育组精子LDH-C4活性显著低于生育组精子,提示LDH-C4活性的定位和大小直接与生育能力相关,检测LDH-C4活性可作为检查不育症精子质量的可靠指标。LDH-C4与精子密度显著相关(r=0.737和-0.493,P<0.05);与活动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建立了发酵液中L-苏氨酸定性和定量测定的"纸层析-Rf值法"和"纸层析-色斑洗脱比色法",并对该方法的应用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对测定L-苏氨酸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而且该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非常适合在L-苏氨酸产生菌筛选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应用生长谱法测定发酵液中L—苏氨酸含量时,增强培养基上指示菌生长圈的清淅度,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是苏氨酸发酵上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测定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溴甲酚紫,结晶紫或两者的混合物,生长圈清淅可见。在L—苏氨酸一定浓度范周内,生长圈的大小与L—苏氨酸的含量成线性关系。与传统纸层析测定法相比有更高的准确性。本文就添加指示剂的浓度、培养条件、指示菌浓度等因素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7.
DL-苯丙氨酸酶法拆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DL-苯丙氨酸的拆分是以N-乙酰-DL-苯丙氨酸铵为起始原料,经猪肾酰化酶不对称水解作用,再经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减压浓缩得到L-苯丙氨酸和N-乙酰-D-苯丙氨酸结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重要医药中间体β-羟基-α-氨基酸的生物酶法合成,挖掘验证新型的L-苏氨酸醛缩酶。以pET-28a(+)作为表达载体,通过蛋白表达纯化、薄层层析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L-苏氨酸醛缩酶及其催化产物的性质。基于4-氨基-3-肼基-5-巯基-1,2,4-三氮唑(Purpald)显色试剂开发检测醛缩酶的新方法。Streptomyces coelicolor SCO1844(天蓝色链霉菌,S.coelicolor SCO1844)和Streptomyces xinghaiensis SFR7A(星海链霉菌,S.xinghaiensis SFR7A)来源的醛缩酶被证明能够成功地合成β-羟基-α-氨基酸,且均为L-苏氨酸醛缩酶,实现了以苯甲醛和甘氨酸为底物合成l-threo/erythron-苯基丝氨酸的醇醛缩合反应。开发的可视化活性检测方法可以实现醛缩酶的快速鉴定和高通量筛选。两种新型L-苏氨酸醛缩酶的鉴定以及活性检测方法的开发,不仅丰富了生物法合成β-羟基-α-氨基酸的酶库,也为下一步对L-苏氨酸醛缩酶进行分子改造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因此研究工业生产发酵条件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高产L-苏氨酸菌作为出发菌株,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工业生产条件对发酵各条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2%的工业级生长促进剂,以复合糖代替葡萄糖为初糖,并控制初糖浓度在60g/L,除生长高峰期外,发酵过程中溶解氧(DO)控制在10%~20%之间;最终发酵放罐湿菌体在45g/L左右,L-苏氨酸含量可达110g/L左右。  相似文献   

20.
乳糖发酵短杆菌L-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谷氨酸产生菌Brevibacterium lactofermentum XQ5121出发选育L-苏氨酸产生菌。以硫酸二乙酯(Des)和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用α-氨基-β-羟基戊酸(Ahv)和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药物平板及琥珀酸培养基(Sam)平板定向筛选,最后获得一株L-苏氨酸高产菌Zt-1株(AHVг AECг SAMg),可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积累16mg/m1 L-苏氨酸。试验结果表明,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培养基(sAM)上生长迅速即sAM 变异可导致L-苏氨酸积累大幅度提高。 文中对B.lactofermentum L-苏氨酸产生菌的选育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