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引起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预防疫苗。RSV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其诱导的抗体可同时抑制A型和B型两个亚型的RSV感染。因此,以F蛋白作为靶抗原的RSV亚单位疫苗、颗粒样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策略。现就基于F蛋白的RSV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给婴幼儿和老年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自福尔马林灭活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FI-RSV)失败以来,RSV疫苗研究进展缓慢。但近年随着对RSV F蛋白(fusion protein, F)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RSV的候选疫苗取得了快速进展,RSV的候选疫苗种类也逐渐增多,包括RSV mRNA疫苗、重组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嵌合疫苗等。其中,RSV mRNA疫苗具有成本低、免疫原性强、生产工艺简单、研发周期短、安全性高和易于标准化生产等特点,适合应对新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现就RSV疫苗的研究现状、RSV mRNA疫苗发展历程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副流感病毒是一类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属副黏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易被忽略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主要引起婴幼儿及儿童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其致病性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目前,对副流感病毒的感染,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病毒疫苗.因此,建立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和安全有效的副流感病毒疫苗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就副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疫苗研究、防治及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在婴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老人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没有有效的可利用的疫苗的原因是由于存在一些障碍:非复制性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可引起过度的Th2型应答,增强了疫苗接种者自然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作者以前发现含有Toll样受体4配体单磷酰类脂A的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体可加强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并且使免疫应答倾向于Th1型应答,也就不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由于黏膜免疫接种是诱导呼吸道合胞病毒特  相似文献   

5.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之一,WHO要求对RSV要严加监控。RSV是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属的单股负链非节段性RNA病毒。RSV疫苗的研制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未被批准使用其疫苗。RSV膜表面融合蛋白F和黏附蛋白G两种糖蛋白,是激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最主要的病毒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开发主要针对这两个蛋白。目前研究的有纯化的F糖蛋白(PFP)、BBG2Na、嵌合型F-G糖蛋白及纯化的F、G和基质蛋白M。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RSV亚单位疫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流感病毒通过感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而入侵机体,呼吸道黏膜是机体最先接触大量病毒、细菌等吸入抗原的部位。呼吸道黏膜既可以在黏膜局部又可以引起全身对病原体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近年来,随着呼吸道黏膜免疫疫苗的发展,诱导呼吸道黏膜的防御机制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黏膜免疫分子、细胞在其中的作用逐步明确,又为黏膜免疫疫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从呼吸道黏膜免疫角度论述流感病毒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及其滴鼻疫苗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活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原因,也可导致免疫缺陷病人及老年人群显著发病和死亡.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列为全球最优先发展的疫苗之一.经过50多年的研究,尤其是随着重组技术和反向遗传学的出现,对RSV疫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介导病毒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且具有亚型间抗原结构变异大的特点,其抗原变异推测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逃避已存在免疫监视,引起反复感染的原因,了解G蛋白与免疫反应的关系对研制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单位疫苗,有效地防治该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则 《生命科学研究》2020,24(4):259-262
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能否研发成功引起全社会关注。目前,大多数新冠肺炎病人可以自然康复,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可以长期在体内潜伏,而且康复的患者血清可以治疗新冠肺炎病人,这些都预示着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可能会成功。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也可能失败,主要原因是疫苗可能引起抗体依赖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即疫苗诱导的抗体可能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另外,疫苗也可能引起免疫性肺损伤。当前,疫苗的种类很多,包括传统型的疫苗和新型疫苗。从理论上来说,所有已经有的疫苗种类和技术都可以尝试用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合胞病毒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原,RSV载体疫苗可在人细胞内从头合成,形成的蛋白质构象与RSV自然感染后表达的完全相同,不会导致抗原表位的丧失或变化,形成的免疫力更利于抵抗随后的自然感染;经黏膜途径免疫不会产生疾病增强作用,且能突破母传抗体的干扰,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对近年来RSV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原因,并可致免疫缺陷病人显著发病和死亡,RSV疫苗已被WHO列为全球最优先发展的疫苗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尚未有RSV疫苗上市。目前RSV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和DNA疫苗等,其中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被认为最有前途,已分别进行了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2.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到目前为止,对其致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还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来进行预防接种。本文概述了RSV感染的病理生理与免疫之间的关系,详细介绍了RSV疫苗的发展情况,尤其是活疫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依据糖蛋白的不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分A、B两个亚群,理想的疫苗应能同时抗A、B两个亚群。BBG2Na来源于RSV-A的G蛋白部分,是一个重组亚单位RSV疫苗侯选株。有趣的是,用明矾配制的BBG2Na在接种小鼠后初期能抗RSV-B的攻击。  相似文献   

14.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黏膜免疫机制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病毒作为载体具有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体外基因转导、体内接种疫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构建了表达不同抗原的腺病毒载体,如人(猿)免疫缺陷病毒Gag,pol,Nef,Env,狂犬病毒糖蛋白,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E1、E2、core、NS3,麻疹病毒核衣壳、凝血素,呼吸道合胞病毒糖蛋白,2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B、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等。其中有不少载体疫苗通过黏膜免疫接种,诱导机体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反应。本文就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黏膜免疫机制和黏膜免疫途径的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个不同厂家的Sabin-IPV抗原性及免疫原性特点。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利用血清型和抗原位点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检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D抗原含量,分析疫苗相对D抗原含量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对反应性,评估疫苗抗原性;利用大鼠体内效力试验分析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评估疫苗效力。结果与英国国家c IPV标准品Pu91相比,3个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相对D抗原含量存在差异,其中C厂家的相对D抗原含量最高;3个厂家的血清Ⅰ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抗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Ⅱ型中,除B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抗原位点1的抗原性较弱以外,A、C其2个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抗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Ⅲ型中,3个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与抗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种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大鼠血清对Sabin株及Salk株病毒具有良好中和效力。结论除血清Ⅲ型外,血清Ⅰ型和Ⅱ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抗原性与疫苗免疫原性一致。ELISA检测疫苗抗原性的方法有望替代疫苗动物体内效力评价试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统疫苗的升级换代,疫苗的研制越来越多的借助于基因工程手段,其中病毒样颗粒(VLPs)成为了当今病毒性疫苗研究的热点,尤其对于不易在体外大规模培养的病毒,VLPs是研发其疫苗的突破口。关于VLPs及其疫苗的研究,从球状病毒的组装理论、病毒的VLPs组装、VLP疫苗设计和VLP疫苗等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导致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但该病毒的灭活疫苗可引起RSV疫苗增强性疾病(RVED)。RVED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Toll样受体(TLR)及其信号转导对 RSV的识别和宿主免疫的激发均有重要作用,其在RVED机制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TLR在抗RSV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的角色及其信号通路激活状态改变对RVED免疫格局的影响,提示RVED机制可能与TLR信号通路激活不足有关,从而为RSV疫苗研制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是控制艾滋病的最佳方法,动物模型证实该病毒疫苗是可行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中和抗体可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以预防该病毒感染,但有型特异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不能单独预防该病毒感染,但能将病毒血病控制在低水平,目前,人们研究重点集中于病毒特异性抗性体和T细胞反应。现有疫苗尚不能诱导对原发性病毒株具有广泛中和能力的抗体。然而,重组痘病毒疫苗和DNA疫苗提示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对来自不同进化分支的原发病毒株有广泛的交叉反应力,人们需找到新的免疫原来诱导中和抗体,以取得最佳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19.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尤其是婴幼儿和老人,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尽管RSV感染对医疗保健产生了全球性影响,目前仍以支持性的治疗为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对RSV发病机制和免疫病理学的了解不断加深,RSV的预防策略取得了重大进步。自1966年RSV疫苗首次试验以来已经过去50多年,目前有两种RSV疫苗获批上市。综述了当前RSV感染的治疗方案(包括RSV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以及RSV疫苗的研发进展,以期为RSV的治疗及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或野猪后引发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猪及其周围环境传播,蜱是中间宿主。1921年该病首次暴发于非洲肯尼亚,2018年8月传入我国,目前已有24个省级行政区发生疫情。非洲猪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猪体内,感染靶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目前受体还不明确。非洲猪瘟病毒是单分子双链DNA病毒,长度为170~190kb,编码150~200种蛋白,包括多种免疫调控蛋白,可以抵抗机体免疫。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研究较多,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等,但迄今这些疫苗都不能保护家猪免受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今后需要对非洲猪瘟病毒及其发病机制做详细系统的研究,为开发有效防治方案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