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小麦族的形态演化与分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演化形态为基础,结合地理分布和生境条件,研究了中国小麦族的分类和属 间的亲缘关系。 小麦族的穗状花序可认为由雀麦族的圆锥花序和短柄草族的总状花序演化而来,演化路 线可归纳为:1.圆锥花序的各级花序柄缩短直接形成圆锥穗状花序,具不定数小穗或假单生小穗,其颖与外稃的中线及小穗轴不在同一面上。2.圆锥花序简化为总状花序后小穗柄再缩短,形成简单穗状花序,具真单生小穗,其颖、稃的中线与小穗轴处于同一面上。 3.聚伞圆锥花序简缩为聚伞穗状花序,具三联小穗,其居中小穗的颖位于外稃的背面,侧小穗的颖位于外稃 的侧面。据此,根据小麦族颖、外稃的形态和其它性状、生境、分布,国产的和引种的小麦族植物可分为13个属(赖草属、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偃麦草属、山羊草属、小麦属、冰草属、旱麦草属、黑麦属、簇毛麦属、新麦草属、大麦属和猬草属),本文主要讨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麦族的花序形态演化及其属间亲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禾本科的花序为变态的分枝系统,在其穗轴的节上不着生正常的枝叶而代之以小穗。小麦族的花序为穗状花序。穗领为退化的顶生叶叶鞘遗迹,它围绕着茎杆,而在其对面,叶鞘两边缘抱茎,形成一缝隙,穗轴为杆向上延伸着生小穗的部份,呈扁平长方形,两个扁平面的方位分别与穗领着生面和裂缝面相一致。顶生小穗的两个颖平行于穗轴的扁平面;侧生小穗的两个颖垂直于穗轴的扁平面。小麦族的穗状花序是由雀麦族的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简缩苞叶和花柄而来,二至数枚小穗并生在穗轴的同一节上者形成圆锥穗状花序,三枚小穗并生在同一个节上者,形成聚伞穗状花序,仅留一枚小穗单生在一个节上者,形成简单穗状花序。单生小穗中两颖中脉与外稃中脉和小穗轴三者同位于一个面上的称为真单生小穗;否则,颖和外稃移动了这个位置者名为假单生小穗。假单生小穗类型与并生小穗类型之间往往发生互相转变;而真单生小穗类型则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主要禾本科植物幼苗发育基本类型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观察了代表22个族76个属的203种禾本科植物幼苗的发育过程和 各种性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重要性状的形成与分布区、生境条件的关系及重要性 状之间的相关性。 根据胚轴和根系发育的不同形式,将禾本科幼苗划分为三大 型:竹型、狐茅型和黍型。根据苗叶和不定根的特点,又把这些大型分为七个 亚型:真竹亚型、稻亚型、芦竹亚型、针茅亚型、狐茅亚型、画眉草亚型和真黍亚 型。 经过与胚体和植株各方面数据的互相印证,证明与幼苗形态的七个亚型相 对应,在系统分类上是七个亚科:竹亚科、稻亚科、芦竹亚科、针茅亚科、狐茅亚科、画眉草亚科和黍亚科。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花序发育进程。研究结果表明:毛竹的花序为续次发生的假花序,以小穗为单元,4~13个不等,偏向一侧排列(似扫帚状)的小穗组成长约8.01 cm的复穗状花序;当花序伸长至4~5 cm时,形成侧芽结构,小穗原基开始发育,形成各级小穗,直至顶生小穗、侧生小穗出现;当花序伸长至8~10 cm时,颖花原基形成并开始发育,最终形成3个雄蕊和1个雌蕊构成的小花。花序形成初期(5月中旬至6月),苞片紧裹主轴,顶端具缩小叶;随着分蘖小穗的生长和小花开放,植株叶片变黄,整个花序变为褐色,进入种实发育成熟阶段。本文首次报道了毛竹花序的发育进程,进一步丰富了竹类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为竹亚科及禾本科的生殖生物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蝴蝶果属新属大戟科—大戟亚科—巴豆族雄花:花萼4—5深裂,裂片镊合状排列;花盘缺;雄蕊4—5枚,花丝离生,花药背着,2室,纵裂;退化子房柱状。雌花:萼片不规则覆瓦状排列;花盘缺;子房椭圆体形,1室,表面有3条脉;胚珠大型,在室中仅有1个,花柱3裂,离生,柱头3深裂,裂片的顶端再次2—3羽毛状开裂。果实核果状,偏肿或球形,外果皮膜质,有3条脉。种子单独,胚乳厚。高大乔木;叶互生;花序顶生,圆锥状,由长穗状花序集成,每个穗状花序单独;花单性,雌雄同株。  相似文献   

6.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成华  汤敬杉   《广西植物》1991,11(2):141-145
倭竹族隶于禾本科之竹亚科。本族计有10属约15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季风带的印度、越南、中国及日本等国,我国产8属约120种,占该族全部属种的80%。其中唐竹属、短穗竹属、筇竹属、八月竹属等均为我国所特产,唐竹属1种早期引入日本栽培,倭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刚竹属等也主要分布于我国,只有少数种分布于其它国家,业平竹属和阴阳竹属为日本特产。 刚竹属计有70种之多,我国产50种以上,是本族中种类最多的属,其中有许多种类分布广、适应能力强,用途多、产量大。是重要的植物资源.尤其是毛竹,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栽培竹种。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和鉴别竹类植物.了解竹类植物的演化关系。使竹类植物的系统安排更加合理都是有益的。倭竹族的花序属于假花序.与真花序相比较属于原始类型。本族中花序轴反复分枝.具有极多小穗的短穗竹属,业平竹属等是比较原始的,大节竹属、唐竹属的花序简化、花序轴不分枝或仅有少数分枝,含小穗数很少是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山东产羊茅属的2个新类群,即毛鞘羊茅和崂山小颖羊茅。毛鞘羊茅与羊茅相近,表现在叶片内卷成线状,圆锥花序紧缩成穗状,外稃背部粗糙,区别在于具有向上膜质的叶耳,叶鞘密被倒向的微毛,小穗长7-10mm,第1外稃长4-5mm,顶端具0.5-1mm长的芒或无,内稃脊光滑;崂山小颖羊茅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第1颖卵状披针形,长1.5-2mm,具2-3脉。  相似文献   

8.
国产爵床科芦莉花族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国产爵床科Acanthaceae芦莉花族Ruellieae芦莉花亚族Ruelliinae 2属7种、假杜鹃亚族Barlerinae 1属3种和马蓝亚族Strobilanthinae 16属34种植物扫描电镜下的花粉形态.芦莉花亚族的地皮消属Pararuellia和喜花草属Eranthemum的花粉均为圆球形,具3孔或3孔沟,外壁为不同的网状结构; 假杜鹃亚族的假杜鹃属Barleria的花粉为长球形,具3孔沟,外壁亦为网状结构;马蓝亚族植物(包含广义的马蓝属Strobilanthes s.l.)花粉形态多样,结构复杂.依据花粉萌发孔和外壁纹饰特征,可将马蓝亚族16属植物和上述两亚族3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归纳成3大类型: 1. 具3孔类型.其中又有(1)外壁具网状纹饰者,见于地皮消属; (2)外壁具芽胞状纹饰者,见于黄猄草属Championella; (3)外壁具刺状(棒状)纹饰者,见于南一笼鸡属Paragutzlaffia、叉花草属Diflugossa和假蓝属Pteroptychia.2. 具3孔沟及具3孔沟与假沟类型(肋条带型).其中又有(1)具3孔沟和网状纹饰者,见于喜花草属和假杜鹃属; (2)具刺状(棒状)纹饰者,见于南一笼鸡属、叉花草属和假蓝属; (3)具3孔沟与假沟,外壁纹饰具节隔、肋条带状或网状,网眼纵向排列成行,网眼内有细网纹者,见于耳叶马蓝属Perilepta、马蓝属Pteracanthus(大部分)、金足草属Goldfussia、紫云菜属Strobilanthes(部分)和合页草属Sympagis; (4)具3孔沟与假沟类型,肋条带状,但不具节隔,外壁纹饰网状,网眼不成行或不明显纵向排列,网内无细网纹者,见于尖蕊花属Aechmanthera、板蓝属Baphicacanthus、马蓝属(部分)和糯米香属Semnostachya; (5)具双脊及细网状纹饰者,见于环毛紫云菜Strobilanthes cycla.3. 具(4-)5孔沟及假沟类型(肋条带型),外壁具网状或拟网状纹饰,见于腺背蓝属Adenacanthus.另外兰嵌马蓝属Parachampionella、山一笼鸡属Gutzlaffia和肖笼鸡属Tarphochlamys的花粉有无萌发孔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芦莉花族植物的花粉形态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是重要的分类性状.利用花粉形态特征能较好地区分高级分类群如亚科、族以及亚族,有时也有助于阐明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也能用于区分属、种和阐明其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201种禾本科植物幼苗的60个形态和解剖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将禾本科植物分为四个大类(一级聚合单位)—狐茅类(Festucoid)、黍类(Panicoid),竹类(Bambusoid)和画眉草类(Eragrostidoid)。这四类基本上与分类系统中的亚科相吻合,只是芦竹亚科植物的幼苗分散聚到了其它类中。推测芦竹亚科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类群,狐茅亚科、黍亚科和画眉草亚科可能是在芦竹亚科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除个别种外,大多数同属的种在较低的聚合水平上聚在一起,超族在亚聚合单位中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来。 研究证明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性状在禾本科植物分类中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对国产羊茅属21个种叶下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羊茅属叶下表皮属于典型的狐茅型。长细胞长筒状或短筒状,细胞壁波状弯曲,少数细胞壁平直;短细胞单生或对生,方形、椭圆形或新月形;气孔器少见或1列至多列,副卫细胞平行形到圆屋顶形;刺细胞常见或少见;脉上硅细胞方形、椭圆形、新月形或长方形边缘波状弯曲。许多结构细胞在羊茅属内存在较丰富的变异。(2)对羊茅属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UPGMA的聚类分析,结果分成了2个分支,其中分支Ⅰ的植物叶下表皮几乎无气孔,刺细胞常见,且分支Ⅰ由羊茅亚属植物组成;分支Ⅱ的植物叶下表皮气孔常见,气孔器1至多列,刺细胞少见,且分支Ⅱ由长花序亚属、宽叶亚属、贫芒亚属植物组成。  相似文献   

11.
陈松河 《植物研究》2009,29(5):620-622
《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及其它的相关文献均无关于竹亚科簕竹属吊罗坭竹花的描述或记录,本文作者采集制作了该竹子繁殖器官标本,并分别用中文和拉丁文对其进行了描述,其主要特征:花枝长70~170 cm;花序为总状花序或简单的圆锥花序;花序轴粗,节明显;小穗含4~5朵小花;小穗无柄;小穗轴节间无毛,呈棒状;颖2,膜质;外稃长或等于内稃;鳞被2;雄蕊6;子房卵形;柱头3,呈毛刷状;颖果未见。花期2~3月。花标本采自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中国爵床科Acanthaceae爵床亚科Ruellioideae鳞花草族Lepidagathideae 1属、穿心莲族Andrographideae 2属和爵床族Justicieae 8属共1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根据花粉萌发孔类型和外壁纹饰特征,可将这些植物的花粉归为4个类型: (1)具3孔沟,外壁具网状纹饰。该类型见于色萼花属Chroesthes (采自广西样品)和穿心莲属Andrographis植物。(2)具3孔沟及假沟(肋条带型)类型,外壁具网状纹饰,网眼纵向排列成行,网眼内有细网纹。该类型见于色萼花属(采自云南样品)和鳔冠花属Cystacanthus。(3)具3孔沟,沟两侧各有1条假沟,外壁具网状纹饰。该类型见于瑞丽山壳骨Pseuderanthemum shweliense、狗肝菜属Dicliptera和驳骨草属Gendarussa植物。(4)具2孔沟,沟两侧具斑块。该类型见于山壳骨属Pseuderanthemum 1种、纤穗爵床属Leptostachya、鳄嘴花属Clinacanthus、鸭嘴花属Adhatoda、杜根藤属Calophanoides和野靛棵属Mananthes植物。  相似文献   

13.
刘玉萍  吕婷  朱迪  周勇辉  刘涛  苏旭 《植物研究》2018,38(4):518-525
藏扇穗茅(Littledalea tibetica)是禾本科(Poaceae)雀麦族(Bromeae)中一个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多年生高山特有种,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本文采用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的Illumina MiSeq技术,对青藏高原特有种—藏扇穗茅进行了叶绿体基因组测序,首次建立了雀麦族物种的标准测序流程;同时,以其近缘物种—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组装获得它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藏扇穗茅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36 852 bp,GC含量为38.5%,呈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其中大(LSC)、小(SSC)单拷贝区大小分别为80 970和12 876 bp,反向互补重复区(IR)大小为21 503 bp,共注释得到141个基因,包含95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主要分布于大单拷贝区和小单拷贝区。同时,基于藏扇穗茅和其它30种禾本科植物叶绿体基因全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藏扇穗茅与早熟禾亚科中小麦族植物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小麦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本属约有15种。一年生(春小麦)或越年生(冬小麦)草本,复穗状花序顶生,小穗有3-7朵小花。普通小麦(T·aestivum)又称软粒小麦,品种很多。外稃有芒或无芒,颖果。它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小麦中,还有硬粒小麦、圆锥小麦等。其他麦类作物有大麦属的大麦(稃与颖果粘合,俗称有稃大麦)和裸大麦(又称元麦),与小麦合称为三麦。此外,还有燕麦属的燕麦和黑麦属的黑麦等。稻禾本科,稻属。有20多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我国为原产地之一。栽培稻(Oryza sativa),疏散圆锥花序,小穗有3小花,下方两花退化,顶端花发育,外稃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紫草科紫草亚科琉璃草族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中国紫草科Boraginaceae 紫草亚科Boraginoideae琉璃草族Trib.Cynoglosseae 7属16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其中5种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该族花粉为茧形,少数为近长球形、长球形或卵球形;体积很小,大小为7~15.7μm×3.5~13.9μm,P/E=1.6~2.02;三孔沟和三假沟相间排列;除斑种草属Bothriospermum Bge.外,均有赤道环带;外壁常光滑,两极具或不具穿孔,少数具小瘤状纹饰;外壁较薄,包括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外壁外层又由完全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组成。以上表明该族花粉有很多共同特征,但属之间还是有区别。文中作了花粉分属检索表。在该族中,斑种草属的花粉没有赤道环带,表明它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它和齿缘草族的花粉更相似,因此把它放在齿缘草族Trib.Eritrichieae比放在琉璃草族似乎更合适。长蕊琉璃草属SolenanthusLedeb.由于花粉卵球形、亚等极,可认为是琉璃草族中最进化的属。  相似文献   

16.
禾本科牧草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万良   《广西植物》1990,10(3):233-240
本文分析了23种禾本科牧草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如果统一取材标准及实验条件严格,酶谱资料是稳定可比较的,有一定的系统分类价值。酶谱并结合其它资料证明了成立鼠茅属(Vulpia)的合理性。酶谱资料还表明,黑麦草属(Lolium)可能是小麦族和羊茅族相互联系的桥梁。根据酶谱距离的资料,讨论了小麦族的某些属间关系。例如,作者发现,酶谱资料显示出鹅观草属与披碱草属赖草与披碱草属之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蔡联炳 《植物研究》2002,22(3):278-284
生殖器官性状一直是禾本科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各个性状所附实体的形态特点、着生位置、发育程度和环境饰变的差异,其分类价值是不尽相同的。为了克服该类性状使用上的种种弊病,本文特对主要宏观性状的分类价值进行了评述,总结了它们在应用中各自适宜的等级范围。其中象花序的类型、小穗的着生、小花和果实的形状等价值较高,通常适合于族级以上类群的划分;花序的形状、小穗的排列、果实的类型等价值偏低,通常适合于属、种级类群的区分;而花序的长短与粗细、小穗轴、内稃等价值较低,通常适合于种级或种级之下类群的鉴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扇穗茅属两个物种40个代表居群馆藏腊叶标本的查阅、观测及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综合研究显示:(1)扇穗茅具有短根状茎,圆锥花序,每小穗含6~8小花;寡穗茅无根状茎,总状花序,每小穗含3~6的小花。显然,两者隶属于不同的类群,是典型的种间关系;扇穗茅具有较原始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寡穗茅则有较高级的外部形态特征。(2)扇穗茅属两物种的叶表皮皆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细胞组成;同时,两物种在长细胞的长度与宽度,气孔器体积大小与分布及副卫细胞的形状,短细胞的丰缺与着生形式等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3)根据叶表皮性状的特征和演化趋势,对物种间系统位置和演化关系的分析表明,它们具有明显的种间间断,并且扇穗茅较原始,寡穗茅较进化,寡穗茅极有可能是由较低级的扇穗茅演化而来。这一系统进化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禾本科针茅族(Stipeae)7种花粉形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针茅族7种花粉形态.观察显示,花粉形态均为近球形,具远极单孔,并有萌发孔盖(Operculum).LM观察到花粉外壁纹饰具粗细不一的颗粒状结构,SEM则可辨不同种类的颗粒或瘤状结构的大小及其形成图案的差异,其中芨芨草属(Achnatherum)花粉外壁纹饰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20.
针茅族的小穗为变态的枝,外桴为变态的叶。桴体相当于叶鞘,芒相当于叶片。外桴顶端与芒接连处的二个裂片相当于叶耳。芒上的细刺或羽毛相当于叶片上的毛。外桴基部的胝质结构形成基盘。研究形态演化,结合地理分布和生境条件,可进一步了解属间亲缘关系。外桴具深裂片者,尤其外桴脉纹互相平行且分别延伸于各裂片中者,为原始类型;诸脉于桴体顶部相汇合且互相结连而在桴体顶部与芒间形成冠状结构者,为演化形态。芒由短而直伸演变为长而扭转、膝曲并被细刺或柔毛。外桴的质地一般由薄弱演变为坚硬。基盘则由短钝延长成锐利的尖端。基于外桴形态的变异,最后讨论了针茅族的属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