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玉米在我国栽培的面积很广,河北、东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安徽等省皆有大面积的栽培。当前玉米生产中由於玉米螟的为害受到严重威胁,1953年华北地区玉米被害株率达40一50%,一般每亩减产20—30斤。同时玉米螟不仅为害玉米而且对高粱、粟、大蔴、棉花等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玉米螟的除治工  相似文献   

2.
一、为害情况 棕金龟(虫甲)(Holotrichia sauteri Moser)、朝鲜金龟(虫甲)(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无翘黑金龟(虫甲)(Trema-todes tencbriodes Pall.),是山西晋东南杂粮区主要害虫之一,玉米、谷子、高粱、小麦、马铃薯、甘薯、豆类、棉花、甜菜、苗木等均受其为害。每年播种后,幼虫为害种子、幼芽、幼苗、根茎;有时玉米生长到2尺高还被它咬死。据在长治盆地调查,结果玉米被害率达10—30%,小麦10—20%,高粱5—24%,大豆10—24%。虫口密度每平方米有4—6个,最多者有41.3个。往往一株玉米根下能挖出1—5个蛴螬。为了找出有效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发生量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玉米螟是嫩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高梁、谷子上的重要害虫。发生世代,克山县以北为一代区;南部的泰来县属二代区;齐齐哈尔市是一代区与二代区的过渡地带,属不完全二代区。发生危害的产量损失以第一代为主。玉米螟发生量,历年变化很大。有资料以来,玉米百株虫量在150头以下的轻发生年占54.5%,150—300头的中等发生年占27.3%,超过300  相似文献   

4.
灯蛾是一种多食性害虫,我省以往很少发生,未曾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作物种植改革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其发生为害逐年趋向严重,特别是1972年,中南部地区突然爆发,主要为害玉米、大豆,一般发生田虫株率达50—90%,个别地块高达100%,被害严重,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5.
埃及金钢钻(Earias insulana Boisd.)是云南省宾川棉区为害棉花的主要蛀食性害虫。据记载,此虫始见于1938年,但过去发生量少,为害轻。1958年后为害加重,全年平均被害株率达13.61%,百株幼虫3.2头,1959年为害更重,百株幼虫达15.6头。以后各年  相似文献   

6.
苜蓿蚜是豆科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湖北广济不仅为害苕草,而且为害红花草、蚕豆等作物。目前有关苜蓿蚜的报导较少,笔者于1963—1964年在湖北广济县对苜蓿蚜的为害、发生与环境条件等关系,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报导于下。 一、苜蓿蚜为害程度及为害习性 受害的苕草叶片及嫩茎呈现灰黑色斑点,严重时,可使叶片卷缩,逐渐转黄以至枯死。 被害苕草不仅植株矮小,生育期也有所推迟。如未被害的株高140.3厘米,开花20—25%,而被害的株高102.1厘米,仅开花2—3%。据1963年4月17  相似文献   

7.
<正> 沙枣是新疆营造防护林、薪炭林和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但近年来,遭受沙枣跳甲的为害,日趋严重,受害面积逐年扩大。受害株率几达100%。虫口密度,个别受害严重地区其单株有虫253—1,000余只,甚至单叶竟有5—6头。沙枣枝叶被害后,叶片枯焦,纷纷调落,形成“光秆”。  相似文献   

8.
秀夜蛾(Apamed fucosa Freyer)是一种钻蛀性地下害虫。寄主作物以小麦为主,莜麦、大麦、玉米、谷子等次之。危害期长、食量大、潜伏隐蔽是其主要特点。 我旗1964年初次发现,1971—1974年连续大发生,凡土地平整,土质粘重,清水灌溉条件好的地块均有发生,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达50—70%,甚至毁种改种。  相似文献   

9.
光滑材小蠹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滑村小蠹XyleborusgermanusBlandford属鞘翅目小蠹科,是近几年发生在板栗树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调查表明在我省秦岭沿线发生面积占栗林总面积(包括野生板栗〕的85.8%,被害株率达2%~19.1%,严重地块可达30%多;平均虫口密度17.8头/株,最多达350头以上。被害树由于该虫沿年轮横向蛀坑凿道,切断树木输导组织,使树体水分及养分输送中断而枯死。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l寄主与分布光滑材小合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我省秦岭沿线危害9种树木的主干(见表)。2生活史光滑村小合1…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年,采用田间接虫试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江苏沿海棉区棉盲蝽优势种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Bt棉的为害与产量损失。结果表明,Bt棉田的被害株率和产量损失均随着接虫量的加大而增加,其对数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直线相关也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Bt棉田棉盲蝽的防治可以若虫数量与被害株率两项指标来把握,2种盲蝽混合种群第2、3、4代虫量推广防治指标分别为百株有2、3龄若虫5头、10头和20头上下;或被害株率依次为3%、8%和15%左右。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