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桂西北喀斯特洼地,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旱季初期湿润和干旱条件下表层(0~5和5~10 cm)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水分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各向异性,呈现差异显著的斑块状分布格局.湿润条件下,土壤水分具有中等和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变程分别为33.15 m和15.75 m,其中0~5 cm层具有明显的趋势效应;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则呈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而且相似斑块的空间尺度有所减小,变程最小仅为8.22m;在平均含水量较低时(干旱条件)其变异程度较大,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平均含水量水平采取不同的取样设计.实验区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其分布格局的显著差异,主要是受地貌、平均含水量(降水)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桂西北喀斯特洼地,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旱季初期湿润和干旱条件下表层(0—5和5~10cm)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水分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各向异性,呈现差异显著的斑块状分布格局.湿润条件下,土壤水分具有中等和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变程分别为33.15n,和15.75m,其中0~5cm层具有明显的趋势效应;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则呈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而且相似斑块的空间尺度有所减小,变程最小仅为8.22m;在平均含水量较低时(干旱条件)其变异程度较大,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平均含水量水平采取不同的取样设计.实验区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其分布格局的显著差异,主要是受地貌、平均含水量(降水)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含量是植被格局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探讨干旱区盐沼湿地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异质性,有助于揭示湿地植物的环境适应机理和土壤水分与湿地植物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嘉峪关草湖湿地3个不同长势(植被盖度高、中、低)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单优种群斑块土壤(0~90 cm)水分含量与植被盖度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以Kriging插值法绘制了土壤水分含量与植被盖度的空间格局分布图,采用Moran I系数确定了湿地土壤水分含量和植被盖度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分析了湿地土壤水分含量与植被盖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草湖湿地样地土壤的平均含水量为湖边干湖沙丘间平地;盐分平均含量为干湖湖边沙丘间平地;在斑块尺度上,土壤水分含量和植被盖度均符合正态分布;各层土壤水分含量和假苇拂子茅盖度的空间结构均具有明显的斑块状分布特点,且均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 3个样地各层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植被盖度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60~90 cm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集聚强度较0~30和30~60 cm土层更大,湖边样地植被盖度空间集聚特征更明显。假苇拂子茅最大限度利用土壤水分资源,提高了其对干旱生境的适应力,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尺度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典型岩溶洼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桂西北典型岩溶洼地的旱季和雨季,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方法研究了洼地表层(0—16cm)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受前期降雨量的影响,且旱季土壤水分对降雨量的反应较雨季敏感。土壤水分均呈中等变异且变异系数随着平均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水分的半方差参数显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其主导因素随旱、雨季而不同。此外,不同取样区域及取样时段内土壤含水量高低差别明显,分布格局及空间变异程度各异,这主要与当地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旱、雨季土壤水分均与前期降雨导致的土壤平均含水量变化呈相反趋势,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土壤含水量还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地势及裸岩率也是造成洼地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下一步应根据旱季和雨季土壤水分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差异,在岩溶洼地采取有针对性地土壤水资源利用及其水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山区洼地表层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继光  陈洪松  苏以荣  张伟  孔祥丽 《生态学报》2008,28(12):6334-6343
研究用地统计学方法在桂西北典型喀斯特洼地研究了表层土壤水分(0~15cm)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取样时段内洼地表层土壤水分总体不高(15.0%~27.5%),呈现弱至中等变异特征,并且中等变异一般与含水量较低相对应。洼地表层土壤水分的半变异函数参数及其影响因素产生一定的季节变化;块金值、基台值和变程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01~2.74,2.04~7.52和6.0~36.8。块金值和基台值的变化大致与平均含水量呈相反变化趋势;变程在采样初期和中期与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相反,在后期变化趋势相同,结果说明平均含水量对表层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具有持续主导作用,结合研究目标可以有效指导后续的土壤采样。在剔除趋势效应后,表层土壤水分呈明显的斑块或条带状分布,样块土壤水分不仅具有空间分布的差异而且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其中旱、雨季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明显不同。在喀斯特山区特殊地貌中,土壤平均含水量、地形、微地貌(石丛)和人为管理等因素是造成洼地表层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及其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流域土层厚度对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佳  史志华  李璐  罗璇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565-1570
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定点观测,探讨了土层厚度对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降雨后立即升高,随后逐渐降低,空间异质性则相反.不同土层厚度剖面含水量差异显著.其中,0~20 cm厚度的土壤剖面含水量较低,与降雨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季节变异大;中等厚度(20~40 cm)的土壤水分受降雨特征影响,剖面含水量居中,季节变异中等;较大厚度(>40 cm)的土壤的剖面含水量较高,季节变异小.土壤水分的剖面格局是降雨、蒸发蒸腾和渗漏综合作用的结果,半湿润期呈增长型,湿润期呈波动型,干旱期包括增长型和波动型.土壤剖面含水量与土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630~0.855.土层厚度与表层(0~15 cm)土壤水分相关不显著,但与中下层(20~55 cm)土壤水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盐渍化区土壤的微域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松嫩平原盐渍化区土壤的微域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由高平地、微坡地、洼地边缘和洼地4种微地貌单元组成.洼地发育均腐土,洼地边缘、微坡地和高平地发育碱积盐成土.高平地土壤的碱土碱化层出现在15~30 cm,碱化度(ESP)60%.微坡地土壤表层的ESP最大可达75%.洼地边缘的ESP分布在10~30 cm土层,最大为30%~40%.洼地的土壤几乎没有碱化层.研究区不同微地貌部位发育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存在明显差异.微坡地土壤饱和含水率最大仅为25%,而洼地土壤0~10 cm饱和含水率高达45%.不同微地貌单元的冻融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微坡地和洼地的最大冻结深度分别为157和136cm.冻结期,洼地土壤表层含水率由冻结前的20%增加到50%.微坡地土壤表层含盐量变化在4个微地貌单元中最明显;冻融前后微坡地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幅达80%.  相似文献   

8.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大小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1年8-10月采用嵌套的网格化方法布点,利用土壤时域反射仪连续测定了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内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并根据地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林隙的土壤含水量最丰富,其次是大林隙和小林隙;大林隙空间样点的土壤水分极差最大,其次是中林隙和小林隙;大、中、小林隙各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块金值分别为0.001~0.404、0.001 ~0.273、0.001 ~0.261.随机部分引起的土壤水分异质性和系统总的空间异质性程度依次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中林隙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复杂,大林隙土壤水分格局变异的空间依赖性最强;中林隙高等级土壤水分斑块(土壤含水量为50%~60%)占据的面积最大,其次是大林隙,小林隙没有最高等级斑块的分布.对于相同月份、相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小林隙等级分布最简单,大林隙和中林隙则相对复杂;土壤含水量最大值随着林隙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哈尼梯田景观水源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梯田景观的稳定维持依赖于上游水源区对水资源的涵养,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是揭示水源区土壤水源涵养格局的重要指标。通过网格法采集水源区表层(0~20cm)土样162个(旱季81个,雨季81个),应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水源区旱、雨季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以200 m的间距采样,旱季土壤水分变异系数(Cv)为18.50%,半变异函数结构比值为99.9%,变程为383 m;雨季土壤水分Cv为18.19%,半变异函数结构比值为99.9%,变程475 m。土壤水分均呈中度变异,表现出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旱季到雨季,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参数存在差异,变程变化最明显;各向异性存在一致性但各向异性比值差异明显。(2)Kriging插值图表明,旱季土壤水分空间格局明显呈斑块分布,斑块破碎度较大,空间连续性较差。雨季呈阶梯状分布,空间连续性强,土壤水分变异的复杂程度变小。旱、雨季土壤水分格局总体变化趋势较一致,但旱季的格局更显著,基本与土地利用格局分布相一致。(3)旱、雨季土壤含水量及其变异受降雨量影响而存在相一致的变化趋势,但旱季土壤水分对降雨量的反应较敏感。(4)土地利用是导致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降雨会加强或减弱这种差异的趋势;土壤水分含量受海拔的影响大,受坡度的影响小。(5)土壤水分时空变异能够反映水源涵养格局,对识别水源涵养关键区,保护水源区生态安全格局,维持整个流域水源供给平衡,维持梯田景观的稳定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表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空间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坡地降雨入渗及产流规律,实现土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于网格(10m×10 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典型灌丛坡地90 m×120 m(投影长)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容重和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容重和饱和导水率均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结构.土壤水分含量半变异函数用高斯模型模拟较好,土壤容重与饱和导水率用指数模型拟合较好.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容重和导水率表现为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含水量与饱和导水率空间连续性的尺度范围较小,而土壤容重空间连续性的尺度范围较大.总体上土壤含水量沿坡向下呈递增趋势,土壤容重呈递减趋势,而土壤饱和导水率沿坡面没有明显变化规律,斑块小而多,表现为高异质性.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土壤容重与饱和导水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的氮素形态及氮素转化菌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分层采集稻田土壤剖面样品,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常耕CT、免耕NT、稻草还田常耕CTS、稻草还田免耕NTS)、不同土层稻田土壤的氮素(N)形态及氮素转化菌特征.结果表明:在N素转化菌方面,水稻整个生育期0~5 cm土层氨化细菌的数量以NTS处理最多;0~5 cm和5~12 cm土层亚硝化细菌数量CT处理高于NT处理,12~20 cm土层则相反;NTS较CTS处理降低了0~20 cm土层的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在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NT处理较CT处理提高了0~5 cm土层的嫌气性固氮菌数量.在N素形态方面,水稻整个生育期NT处理碱解N和全N较集中分布在0~5 cm土层,明显高于CT处理,而5~12 cm和12~20 cm土层比CT处理低;12~20 cm土层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NT与CT处理差异不显著,而NTS处理0~20 cm土层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所提高.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铵态氮与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正相关程度最高,而碱解氮与嫌气性固氮菌正相关程度最高,均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各土层氮素转化菌数量与不同形态N含量,NTS更有利于稻田氮素供应与养分积累.  相似文献   

12.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武威绿洲灌区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6—2008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武威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秸杆翻压、免耕不覆盖、免耕秸杆立茬、免耕秸杆覆盖)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动态变化、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至拔节期,免耕秸杆覆盖(NTS)和免耕秸杆立茬(NTSS)处理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壤贮水量,处理间差异较大,在小麦拔节后差异变小;返青至成熟期,NTS和NTSS处理30~150 cm土壤贮水量都大于传统耕作处理(T);播种期,NTS、NTSS和NT(免耕不覆盖)处理0~150 cm土层总贮水量分别比T处理增加29.55~34.69、17.32~21.79和0.89~15.68 mm,收获期分别增加37.59~38.35、5.70~22.14和4.61~13.93 mm,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处理间土壤贮水量差异增大.NTS、NTSS、NT和TIS(秸杆翻压)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比T处理提高15.65%~16.84%、6.98%~12.75%、5.88%~11.74%和3.92%~8.16%,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15%~17.52%、7.75%~9.65%、8.24%~10.00%和4.17%~9.91%.免耕秸杆覆盖(NTS)和免耕秸杆立茬(NTSS)处理提高了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改善该区域水资源匮乏的有效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培育试验,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灰色森林土有机碳矿化过程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原始林转变为农田后,0~10 cm、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下降了68.5%、76.8%和40.5%、44.4%;而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平均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仅分别为原始林的24.4%~43.2%和9.20%~13.7%.低温条件下(<25 ℃)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显著高于高温条件下(>25 ℃).低温条件下(<25 ℃)两种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但高温条件下(>25 ℃),农田0~1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高于原始林,而农田10~2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化及其对干扰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网格(10 m×10 m)取样,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类典型干扰区表层土壤(0~20 cm)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分布,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降低,植被由农作物(Ⅰ)—人工林(Ⅱ)—次生林(Ⅲ)—原生林(Ⅳ)顺向演替,土壤有机质逐步提高,且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4类干扰区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干扰区空间变异特征不同,除Ⅲ类干扰区土壤有机质半变异函数优化符合指数模型外,其他3类干扰区均符合高斯模型;Ⅰ类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呈中等程度,C0/(C0+C)值达26.5%,其他3类干扰区C0/(C0+C)值在9.0%~22.6%,呈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由于人类干扰强烈,Ⅰ和Ⅱ类区呈低能量匀质状态,变程及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Ⅳ类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变程也较大;Ⅲ类区干扰强度中等,植被类型多且分布不均,变程最小;Ⅱ和Ⅳ类区的分维数(D)值较小,土壤有机质的空间依赖性较强;而Ⅰ和Ⅲ类区D值较大,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随机变异较大;Ⅰ和Ⅱ类区土壤有机质呈单峰分布,Ⅲ类区土壤有机质呈凹型分布,Ⅳ类区呈凸型分布.减少干扰是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土壤质量改善、植被迅速恢复及生态重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科尔沁沙地不同生境土壤凝结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8月采用称量法研究了科尔沁沙地4种生境(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农田和樟子松林)土壤凝结水形成的时间以及凝结水的数量.结果表明:20:00-22:00间,研究区土壤凝结水开始逐渐形成,22:00-4:00时段的土壤凝结水波动增大,4:00之后土壤凝结水开始逐渐蒸发损失;科尔沁沙地4种生境0~9 cm土层是土壤凝结水的主要形成层,其中,0~3 cm土层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凝结水量的40%,9~30 cm土层仍有凝结水形成,但凝结水量较少;4种生境0~3 cm土层的凝结水量在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0~3 cm土层日均凝结水量大小依次为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农田>樟子松林,说明植被条件较好的生境反而不利于土壤凝结水的形成;0~30 cm土层日均凝结水量以固定沙地最多(约0.172 mm),以农田最少(为0.110 mm),流动沙地和樟子松林地分别为0.120和0.128 mm.  相似文献   

16.
农田利用方式和冬灌对沙地农田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农田利用方式和冬灌对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沙地农田土壤硝态氮(NO3--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田利用方式0~300 cm土层NO3--N含量平均值介于1.27~83.60 mg·kg-1;受土壤结构、施肥及灌溉的影响,NO3--N含量在0~40 cm和135~300 cm土层含量较高,40~135 cm土层含量较低;不同农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NO3--N含量差异极为明显,大棚蔬菜地各土层NO3--N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农田利用类型,土壤NO3--N累积量表现为大棚蔬菜地>番茄地>棉花地>制种玉米连作田>小麦-玉米轮作田>小麦/玉米间作田>苜蓿地>枣树园;大棚蔬菜地0~300 cm土层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高达2171.45 kg·hm-2,对地下水污染的威胁较为严重,番茄地和棉花地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次之,粮田、苜蓿地和枣树园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较小,但其污染潜力仍不容忽视.冬灌前后NO3--N含量随土壤层次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0~80 cm土层冬灌后NO3--N含量低于冬灌前,并且随灌溉量的增加NO3--N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80~300 cm土层基本表现为冬灌后NO3--N含量高于冬灌前,且随灌溉量的增加NO3--N含量呈增加趋势;冬灌前后0~80 cm土层土壤剖面NO3--N的损失量基本为正值,80~300 cm土层基本为负值,并且随灌水量的增加表层土壤NO3--N损失量增大,表明冬灌是造成土壤累积的NO3--N向深层淋溶的主要原因.从减少淋溶和地下水污染的角度考虑,需要合理地调整土地利用方式,适当减少高NO3--N积累作物的种植,并确定合理的冬灌方式和灌水量.  相似文献   

17.
运用网袋法,在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天然林内,将米槠根系按直径大小分成0~1、1~2和2~4 mm 3个级别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为期2年(720 d)的分解试验过程中,网袋内所有米槠根系的分解速率均呈现前期较快、后期较慢的变化特征,主要是可萃取物的淋溶损失使根系的前期分解较快,而酸不溶性物质浓度的上升抑制了其后期分解.根系分解1年(360 d)后,不同径级根系的分解速率由其初始可萃取物和N浓度控制;而分解2年(720 d)后,其根系底物中初始C/N、初始酸不溶物质与N、P浓度共同决定分解速率.在分解过程中,米槠3个径级根系都表现为N浓度不断上升、P浓度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N的释放呈现富集-释放格局,而P则为直接释放.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的作物根系生长及水分吸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大豆条带间作群体的根系分布及土壤水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水分充足条件下,土壤剖面内玉米和大豆根系的分布模式近似于三角形;玉米根系水平分布范围较大,侧向伸展长度约为58 cm,16~22 cm土层的玉米根系侧向伸展最远,玉米根系不仅分布于间作条带行间,而且生长到大豆条带的行间;大豆根系水平分布于相对有限的区域内,侧向伸展长度约为26 cm.作物根质量密度随着距作物行(玉米或大豆)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玉米行和边行大豆根质量密度的90%分布于0~30 cm土层.距玉米行10 cm处玉米的根质量密度高于大豆,距玉米行20 cm处大豆的根质量密度大于玉米,两种作物根质量密度的85%都分布于0~30 cm土层内.间作条带内水分变化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水分变化量依次为:玉米区域>大豆区域>条带行间.表明在水分充足条件下,间作作物优先在自己的区域吸水,根系混合区吸水滞后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四川西部亚高山地区连香树、糙皮桦、云南松和云杉4种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土壤及林木器官C、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木体内C的分布与器官年龄的关系不明显,而N和C/N的分布与年龄的关系较为密切.幼嫩器官中的N含量大于老化器官,老化器官中的C/N比值大于幼嫩器官,且针叶林地枯落叶中的C/N比值大于阔叶林地.C、N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在整个人工林生态系统(包括林木、枯落物和土壤0~40 cm)中的积累量分别达 176.75~228.05 t·hm-2和 11.06~16.54 t·hm-2,在土壤-枯落物分室和林木分室中的分配比例为C (1.9~3.3)∶1,N (15.6~41.5)∶1,且针叶林的“C汇”功能大于阔叶林.阔叶林地的凋落叶分解速率一般大于针叶林地,周转期分别为2.2~3.7 a和3.9~4.2a;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在所有林地均呈超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1.9~3.4 a;N在连香树和糙皮桦林地呈超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1.9~3.2 a,在云南松和云杉林地呈慢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6.7~8.5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