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家山瓶状微化石为一类发现于陕南宁强高家山生物群Conotubus-Gaojiashania-Protolagena组合带中的微体化石。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高家山瓶状微化石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在瓶状微化石外壳表面具有浅坑与水滴状构造;运用阴极发光技术研究化石壳壁结构和壳腔内部结构,发现一个瓶状微化石内部存在球状构造。这些化石新材料中的微构造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高家山瓶状微化石形态的认知,还加深了我们对前寒武纪原生生物演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展示了陕西西乡和湖北房县下寒武统西蒿坪段中的三块棘状集合体标本,论证了西蒿坪段中的所谓瓶状微化石不是原生动物,而是一类接近于开腔骨类Chancelloriids的多骨片后生动物化石.将过去在西蒿坪段中描述的14属38种"瓶状微化石"合并成1属2种,即Cam-brothyraampulliformisQianetZhang,1983和C.Truncata(Duan),1986.  相似文献   

3.
浅议峡东陡山沱组的“瓶状微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峡东晚震旦世陡山沱组岩石样品的化学浸解处理、连续切片研究及大量薄片观察,作者认为先前报道的陡山沱组“瓶状微化石”,即所谓最古老的原生动物的外壳遗骸,实际上并非什么瓶状微化石,而是一种有蓝藻(可能还有细菌)参与的沉积构造。  相似文献   

4.
陕西,鄂西下寒武统西蒿坪段“瓶状微化石”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展示了陕西西乡和湖北房县下寒武统西蒿坪段中的三块棘状集合体标本,论证了西蒿坪段中的所谓瓶状微化石不是原生动物,而一类接近于开腔骨类Chancelloriids的多骨片后生动物化石。将过去在西蒿坪段中描述的14属38种“瓶状微化石”合并成1属1种,即Cambrothyra ampulliformis Qian et Zhang,1983和C.truncata (Duan),1986。  相似文献   

5.
中国瓶状微化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瓶状微化石是研究历史较短的一类微体化石,近十几年内,此类化石在我国大量发现。本文就现有资料,简介了瓶状微化石在我国的地层、地理分布及其产出特点,并叙述了国内瓶状微化石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陕南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组微体球状化石类型多样,如何正确辨别这些球状化石的生物属性是当前早期生命演化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在宽川铺组中发现了一类为数众多,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不规则的帽状隆起结构以及翻边帽沿的帽状化石。研究表明这些帽状化石均为不完整的个体,其完整形态呈不规则的凹球形。根据帽球状化石帽身的数量和相对位置,这类化石可划分为"单帽型"、"双帽型"和"复帽型"三种类型。这些凹球状化石呈双层壳壁,内壁光滑,外壁粗糙。因为凹球状化石形态及其表面小孔与微体藻类、后生动物的胚胎以及壳体化石差异都非常显著,所以推测这类化石可能与带壳原生动物亲缘关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研究了扬子地台的一些瓶状微化石,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有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围绕瓶状微化石研究了讨论了如下两个问题:1)关于早寒武世早期的瓶状微化石与开腔骨类;2)震旦系与寒武系瓶状微化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几丁虫简介     
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非洲的撒哈拉地区开始大规模石油勘探,当钻孔取出的岩芯流出了黑色的金子——石油时,专家们迫切需要知道含油层位是什么时代形成的。在取出的岩芯样中,没有发现用肉眼可见的大化石,只有借助于微体化石了。经过酸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奇迹出现了,许多似花瓶状或近似于瓶状的黑色不透明的微体化石展现在视野中。小化石的出现,石油形成的地质时代得以解决,这些瓶状小化石就是我们现在叫的几丁虫(Chitinozoans)或几丁壳。几丁虫最早是在1931年由埃森纳克从欧洲波罗的海地区距今四亿多年的奥陶-志留系沉积中发现的一群有机壳体命名的。几丁虫的构造,如图所示,外形瓶状,下部的膨大部分叫腹部,上部较细部分叫颈部,颈部的顶端叫颈口,颈口边缘加厚部称颈环,颈和腹  相似文献   

9.
许多原生动物在地质研究上应用很广,原生动物形成的微体化石是解决石油勘探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几种与石油勘探有关的原生动物及其应用价值,供大、中学动物学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最早带壳动物化石外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采自我国上扬子地层区内研究较细的若干条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的带壳化石进行综合性矿物学研究。借鉴化石钙质骨骼研究方法和成果,运用电镜微区研究及能谱分析资料,就术语的运用、磷质壳与钙质壳之间形成机理的相似性、化石结构的原生及次生性质,以及小壳化石壳壁显微结构分类、演化序列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小壳化石外壳壳质成分大部分为胶磷矿,少量为显微纤状磷灰石,部分为成岩后生作用交代成因的碳酸盐及硅质壳,偶而有原生方解石壳。本文提出此类化石外壳可分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其演化序列可简括为:胶粒→层纤、柱状→层纹(片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于我国寒武系底部磷矿层中的微型蓝菌类化石4属4种,其中Girvanella sp.和Spirellus columnaris产于新疆阿克苏、乌什玉尔吐斯组和云南会泽、安宁朱家箐组中谊村段,Endoconchia lata产于四川峨眉灯影组麦地坪段,Cambricodium capilloides和一块属种名未定的化石产于陕西宁强灯影组宽川铺段,从而丰富了我国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层中的蓝菌类化石。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微型蓝菌类化石有直接磷酸盐化保存和钻孔磷酸盐铸模保存的两种保存方式。  相似文献   

12.
早寒武世马哈螺类的骨骼化特征、分类和演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哈螺类(maikhanellids)是已知最古老的单板类,以往缺乏系统研究,并在分类上争议较大,文中以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阶微小骨骼化石的丰富材料为依据,详细阐述该类群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探讨其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势,研究表明,马哈螺类由6个属组成,包括Maikhanella,Ramenta,Ramentoides gen.nov.,Mediata gen.nov.,Yunnanopleure和Purella。各属之间壳形变化较大,但裸露的壳顶和普遍发育的鳞片状或条状突起表明它们在明显的亲缘关系,并显示两个演化方向,即Maikhanella Ramentoides gen.nov.Ramenta和Maikhanella Mediata gen.nov.Yunanopleura-Purella。马哈螺类分布于梅树村期早,中期,Maikhanella是最原始的马哈螺,最先出现在梅树村阶小歪头山段,也是中谊村段下磷矿层唯一的马哈螺,而在该段上磷矿层马哈螺类发生了明显的属种分异,在大少段所有的马哈螺类突然消失,马哈螺类的壳体曾被描述为:骨针状的外骨骼”,“骨片状外骼”和“包裹在中间基质中的骨针”,但当前研究表明,以Maikhanella pristinis和Ramenta cambrina为代表的马哈螺类的内壳层具有早期单板类中较常见的水平交错纤状结构,指示了马哈螺类具有致密成层的壳壁,文中新建2亚科,2属和5种,即Maikhanellinae subfamily nov.,Purellinae subfamily nov.,Maikhanella Perelegans sp.nov.,Ramenta superata sp.nov.,Ramentoides latispinus gen.et sp.nov.,Mediata kunyangensis gen.et sp.nov.,Yunnanopleura longidens sp.nov。  相似文献   

13.
张文堂 《古生物学报》2002,41(3):303-307
云南澄江及梅树村早寒武世黑林铺组(玉案山段及石岩头段)的帽形化石,被命名为云南太阳女神螺(新种),这是澄江生物群内软体动物化石的初次发现。根据梅树村及澄江的地层层位,该种由梅树村阶上部可延至筇竹寺阶,玉案山段软体动物稀少的原因与环境的波动,如潮汐影响近海沉积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浙西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棒状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记述了浙江省西部江山县新塘坞地区灯影组(梅树村期)中新发现的矿化骨骼化石——浙江棒(新属)Zhejiangorhabdion gen.nov.。该化石的形态与以往化石类群均不相同,为个体微小的棒状,表面具较复杂的纹饰,不同个体间的纹饰都有一定变化,推测是动物体内不同部位的骨棒所具有的特征,代表了一个新的化石类群。新属的发现丰富了梅树村期动物群的内容,对了解具骨骼动物群体在这一时期的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Micrhystridium -like acritarch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basal Cambrian cherts and phosphorites in South 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similar acritarchs from the basal Cambrian Yurtus and Xishanblaq formations in Tarim, north-west China. The taxonomy of these acritarchs is revised. The basal Cambrian acritarch assemblage in Tarim and South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genera: Asteridium Moczydłowska, Heliosphaeridium Moczydłowska and Comasphaeridium Staplin, Jansonius and Pocock. This assemblage is named the Asteridium - Heliosphaeridium - Comasphaeridium (AHC) acritarch assemblage. In both South China and Tarim, the AHC acritarch assemblag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tubular microfossil Megathrix longus Yin L. and the small shelly fossil Kaiyangites novilis Qian and Yin G. This assemblage also occurs in the Lower Tal Formation in the Lesser Himalaya. Correlation with small shelly fossil (SSF) assemblages indicates that the AHC assemblage is restricted to the Meishucunian Stage, and possibly to the lower Meishucunian ( Anabarites trisulcatus - Protohertzina anabarica and Siphogonuchites triangularis - Paragloborilus subglobosus SSF assemblages). The AHC assemblage is broadly similar to the Asteridium tornatum - Comasphaeridium velvetum (acritarch) Zone in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Nemakit-Daldynian (and possibly Tommotian) in age.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记述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中发现的小刺球藻类化石Micrhystridium regulare,regulare,讨论了它们的产出层位及其归属,并对小刺球藻类化石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作了简要的归纳,最后提出了小刺球藻类化石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和大区域地层对比中重要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贵州寒武纪海绵动物化石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贵州寒武纪海绵化石丰富。分布广泛,主要产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的戈仲伍组或牛蹄塘组底部、筇竹寺期的牛蹄塘组和早、中寒武世凯里组。梅树村期的海绵属种单调,主要为六射海绵类麦粒海绵(Triticispongia sp.)及一些海绵骨针,代表寒武纪海绵首次爆发或辐射的前奏和先驱。牛蹄塘组海绵多达13个属,是寒武纪海绵辐射的重要窗口,以普通海绵略占优势,Leptomitus为优势属。凯里组的海绵共计7属,以普通海绵为主。贵州寒武纪海绵动物群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组成的差异性,其演变过程受到环境的制约。贵州早期海绵动物的发现和研究不仅改变了寒武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而且还为探讨海绵动物本身的起源、辐射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8.
19.
冯伟民  孙卫国  钱逸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17(4):362-377,T005,T007
本文描述了云南东部早寒武世早期梅树村阶软体动物单板类化石,计有5新属7新种和1个未定种,它们是Striatoconus yuluensis gen.et sp.nov.,Striatoconus sp.,Aegitellus concenttricus gen.et sp.nov.,Tubatoconus yuluensis gen.et sp.nov.,Papilloconus explan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