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刘思职教授1942年开始执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以后多次更名),曾任生物化学科(教研组、室、系,以下简称“北医生化”)主任。他于1956年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被评为我国第一批一级教授。刘思职于1983年8月去世,享年79岁。刘思职从事教学多年,桃李遍天下。他主持编写的教材在当时生化界几乎人手一册,对我国生物化学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刘思职曾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在我国生理和生物化学界享有崇高的声望。  相似文献   

2.
20 0 4年5月4日上午,刘思职院士诞辰1 0 0周年纪念座谈会及纪念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楼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韩启德院士和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前理事长邹承鲁院士为铜像揭幕.北京大学统战部和医学部领导、刘思职院士生前同事、好友和学生1 0 0多人参加.刘思职院士纪念铜像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他生前的学生们、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发起并赞助,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敬立.刘思职教授是我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上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原常务副主编姚仁杰教授不幸于2020年7月4日病故,享年89岁。姚教授的逝世是我国生物化学学术界的一大损失。作者与姚教授在筹创学报时相识,共事多年,十分敬重他的才能、勤奋和为人。姚教授生前是北京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曾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秘书长、北京生物化学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4.
生理科学界1991、1993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续)张树政生物化学家。汉族。1922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士。曾在北京大学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科任助教。建国后,曾任重工业部综合工业试验所...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生物学通报》原编委沈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2年11月7日在北京逝世。沈同同志是我国生物化学方面成绩卓著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6.
我国老一辈生物化学家、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授沈同先生,在生物化学科研与教学工作中,贡献卓著。应本刊特约,撰述此文。读后令吾辈深受启发。借此谨表深切谢意。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生物化学名词的编撰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刚胜利时,当时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科刘思职教授组织部分教授在北京北海公园讨论生化名词的中文稿编写工作,但此事遭到燕京大学外籍教授的反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术环境发生巨大改变。1950年初,刘思职教授又和其他几位教授继续开展生物化学名词的编译工作。1952年刘思职教授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生物化学名词草案》,由卫生部印发全国医学院校,统一了全国的生物化学中文名词。1955年此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以后编写生物化学教材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生物化学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椐笔者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生物化学的经验,对生物化学课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及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生物化学教师,阐述了自已的意见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张昌颖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位在我国生物化学界受到广泛尊敬和爱戴的老前辈. 张昌颖教授1906年2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一个书香世家.1921~1923年,张教授就读于四川成都高等师范附属中学.由于自幼勤奋好学、奋发努力,于1923年考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读书;就读清华学校期间考取了官费留美预备班,于1929年赴美留学,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化学专业,先后以优异成绩获学士(1931年)、硕士(1932年)及博士(1933年)学位.1933~1934年,就职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农学院.上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灾难深重、兵荒马乱,百废具兴,急需有识之士.1934年,张教授断然拒绝美国继续聘留,应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科主任吴宪教授邀请,毅然回国、报效中华,开始献身于祖国的生物化学教学与研究事业. 1934~1941年间,张教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前身)生物化学系任教,继续从事在美国开展的营养学研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奔赴抗战后方,先后在江西中正医学院化学系(1941~1942年)任副教授兼系主任,在贵州大学化学系(1942~1945年)任教授;后来转贵阳医学院化学系(1945~1946年)任教授兼系主任,在抗战后方培养有志青年,为发展中华教育、支援抗日前线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教授应北京大学医学院(1953年更名北京医学院、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聘请,任生物化学科教授,与科主任刘思职教授、丁延NFDA5教授、王世中教授等共同建设生化科.自1946至1958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任教授,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其间还曾兼任辅仁大学(1947~1951年)、北京大学农学院(1947~1949年)、河北医学院(1949~1950年)及哈尔滨医科大学(1950年)教授,为新中国的科学发展和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1958年以后,他任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及师资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张昌颖教授为我国培养医学专家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北京医学院工作期间,从举办高级生化师资班开始,到招收进修生和研究生,他培养的医学生化高级人才不计其数;“文化大革命”后,他先后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如今,他的学生遍及海内外,吴阶平、严仁英、胡亚美、沈渔邨、李玉瑞、张树政、蔡良婉、李载平、张友尚、邓昌亮等著名科学家、医学家都曾受教于张教授.张教授是刘思职主编《生物化学大纲》(1964年)一书的主要撰写人之一.张教授曾主编过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生物化学》(1959年、1978年以及1985年版本),这些都是我国非常有影响的医学院校教材.张教授还主编过《核酸生物化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生化分卷>》及《生物化学词典》.张昌颖教授重视教书育人,常以个人亲身体会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对准备出国的学生谆谆教导,勉励他们学成归国为国家效力,受他影响者为数很多.由于他对医学教育的贡献,1989年张教授荣获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 张昌颖教授先后从事过营养生化、肿瘤生化和眼生化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中,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基础.在白内障发病生化机理、中药治疗机理及实验动物模型等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获得198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近年来,他关心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肿瘤及白内障研究工作中开展基因水平研究工作,张昌颖教授先后发表论文79篇,论著13部. 张昌颖教授积极参加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建设.1979~1987年任学会常务理事,为推动我国的生物化学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鉴于高等学校及全国各个地区的生化工作者缺少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张教授与南京大学郑集教授、北京大学张龙翔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福愉院士、邹承鲁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苏成芝教授等经过多年努力,在中国生物化学会领导下,终于在1985年创办了《生物化学杂志》(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在他担任主编的十年中,他呕心沥血,克服困难,不断地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1995年,他退居二线任该刊名誉主编,仍一如既往地指导《学报》工作.张教授在100周岁之际,倾一生积蓄,赞助《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建设与发展. 张昌颖教授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以他始终如一的爱国热忱,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生化界一代宗师的完美形象,是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我们永远缅怀张昌颖教授!张昌颖教授安息! 北京大学医学部张昌颖教授治丧委员会 2006年7月29日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授郑集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生物化学和营养学家,他从事生物化学和营养学教学与研究已达55年。在研究我国食物营养价值,特别是植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并对我国生物化学与营养学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收集,为我国生物化学与营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交流     
张昌颖教授百岁寿辰暨从教70余年庆祝活动筹备组通知张昌颖教授系北京大学医学部著名生物化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生物化学教研室(系)主要创始人之一.张教授是我国早期生物化学学科创建人和中国生物化学会、北京生物化学会发起人之一,曾任学会多届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原《生物化学杂志》)主要创办人、主编、名誉主编和顾问.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昌颖教授留美获得博士学位后,即回国在当时的协和医学院作为我国生物化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吴宪的助手,参与创建我国生物化学学科.随后,70多年来,张教授一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北…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已到而立之年。三十年来,它在中国科协领导下,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直接指导和关爱下,为我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有幸曾经参加杂志的初创工作,亲身体会到杂志有今天实为不易!十分感谢创刊以来许多位生化界老前5的参与、指导和鼎力扶持。回溯八十年代初,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张昌颖教授时任中国生物化学会常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27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副主编查锡良教授,学报主编贾弘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学报编委药立波教授,学会副秘书长王同喜高级工程师,学报编委、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周春燕教授,学报编委、南京大学生化系主任李根喜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系副教授倪菊华等一行专程拜望了学报顾问南京大学108岁高龄郑集教授,表达学会和学报对郑老的亲切问候与良好祝愿,并敬献新春贺牌。郑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生物化学、营养学及衰老生化的主要奠基人,为我国生物化学发…  相似文献   

14.
<正>童坦君院士讣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童坦君院士意外摔倒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5日上午9时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88岁。童坦君院士,1934年8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九三学社社员。1964年7月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历任本专业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12月至1981年8月期间作为教育部公派52名我国首批访美学者之一赴美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 人们盼望已久的《生物化学杂志》现在诞生了,我们为它的诞生而欢呼! 《生物化学杂志》的诞生是我国生化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生物化学研究发展的新阶段。它的诞生是大势所趋,是客观现实促成的新生事物。 远在40年代,我国生化工作者曾试办过一种以《生物化学》命名的刊物,由于当时客观  相似文献   

16.
邹承鲁先生是我国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1923年5月17日生于山东青岛,祖籍江苏无锡。1941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1970年调入生物物理所。80年代,领导创建了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为中国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曾担任全国政协第五至八届委员、八届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生物学部主任,以及一些国内外重要科学期刊的编委。1981~1982年应聘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  相似文献   

17.
杨福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家,是我国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教育和科研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今年10月30日他将迎来自己的80岁生日。作为晚辈和他长期担任主编的《生物物理学报》的后任,我们衷心祝愿他生日愉快,健康长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化学》2006,26(3):276-277
2006年2月14日,是我国名生物化学家和教育家张昌颖教授100周岁寿辰。5月5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张昌颖教授百岁寿辰暨执教60周年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化学》2006,26(5):470-470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名誉理事、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张昌颖教授突发心肌梗塞、不幸于2006年7月25日凌晨4时逝世,享年100周岁。张昌颖教授是我国生物化学界广受尊敬的老前辈和先驱。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张昌颖教授!张昌颖教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先生一生历经清王朝、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和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亲眼目睹了中国的衰胜、变迁和发展,所以张教授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立志发展、建设中国现代科学和医学教育成…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悠久的历史和令人自豪的传统.1925年,北京大学建立生物学系.1952年,经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三校的生物和农学相关系科整合,成立了新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汇聚了十多位全国一流的顶尖生物学家,设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和动物生理学四个教研室,并于1956年在全国率先正式建立生物化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