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揭示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和MMP-8在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中的变化,本研究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被我院收治的义齿种植修复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分为炎症组(76颗)和健康组(124颗),另外选择100颗健康自然牙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3组的牙周学指标(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及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和MMP-8)的差异,本研究发现炎症组的龈沟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评分及牙周探诊深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组和对照组上述3项牙周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炎症组龈沟液中的的IL-6、TNF-α和MMP-8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组和对照组上述3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种植牙或自然牙龈沟液中的的IL-6、TNF-α和MMP-8水平均与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显著正相关(p0.05);3项牙周学指标相互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IL-6、TNF-α和MMP-8水平之间同样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IL-6、TNF-α和MMP-8水平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龈沟液中显著升高,这3组炎症细胞因子与牙周学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症状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9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炎清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龈沟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I、PLI、PD、CAL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GI、PLI、PD、CA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IL-6、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IL-1β、IL-6、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牙周症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60例牙周健康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对象于体检时、实验组患者于牙周常规治疗前后收集龈沟液并记录牙龈指数(GI)、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等牙周临床指标。测量并比较两组对象龈沟液中IL-8和TNF-α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GI、SBI、PLI、PD及CAL等牙周临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牙周临床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龈沟液中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IL-8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PD呈正相关性(r=0.495,P=0.027),TNF-α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SBI、PD呈正相关性(r=0.512,0.673;P=0.019,0.012)。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8和TNF-α具有较高水平,两者可能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对于临床诊断慢性牙周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金双歧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乳果糖联合金双歧治疗。采集两组患者粪便样本,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应用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优势菌群相对量;采用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LAC)、甘露醇(MAN)法评估治疗前后两组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Chao)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Shannon和Chao指数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Shannon指数、Chao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而常规组无变化(均P0.05)。治疗前2组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相对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双歧杆菌相对数量高于常规组(P0.05),肠杆菌相对数量低于常规组(P0.05),乳杆菌相对数量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联合组双歧杆菌相对数量增加(P0.05),肠杆菌减少(P0.05),乳杆菌无变化(P0.05);治疗前后常规组肠道优势菌群数量均无变化(均P0.05)。治疗前两组LAC、MAN排泄率及LAC/MA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LAC排泄率、LAC/MAN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MAN排泄率高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AC排泄率、LAC/MAN均降低(均P0.05),联合组MAN排泄率升高(P0.05),常规组MAN排泄率无变化(P0.05)。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金双歧辅助治疗肝硬化合并SBP,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PTR)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再隐组和再直组,每组60例。再隐组患者给予PTR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再直组患者给予PTR联合直丝弓矫治。比较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牙周健康状况[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CAL)]、治疗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再隐组和再直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IL-6、CRP、TNF-α水平及PD、GI、SBI、PLI、CAL明显低于治疗前,再隐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IL-6、CRP、TNF-α水平及PD、GI、SBI、PLI、CAL明显低于再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隐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再直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P=0.013)。再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再直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结论 PTR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可有效改善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及牙周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均采用洁刮治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牙周膜附着丧失量、牙周探诊深度、出血率以及微生物数量。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附着丧失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后中间普氏菌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氏类杆菌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前后细菌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C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显著高于D组(P0.05);齿垢密螺旋体C组探诊出血率变化显著低于D组(P0.05);福赛氏类杆菌C组牙周探诊深度和出血率与D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氏类杆菌数量与洁刮治术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微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春双歧杆菌辅助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及对常见致病菌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确诊并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双歧杆菌组(n=43)和对照组(n=41),所有患者均予以一次牙周清洁治疗。双歧杆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活菌散含服3周,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炎相关指标、龈沟液(GCF)内双歧杆菌及常见致病菌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分析GCF内双歧杆菌与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双歧杆菌组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及探诊深度(P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双歧杆菌组患者末次随访时GCF内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中间普雷沃菌及齿垢密螺旋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双歧杆菌组患者末次随访时GCF内IL-6、TNF-α、MMP-8及TIMP-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GCF内IL-6、TNF-α、MMP-8及TIMP-2含量均与双歧杆菌水平呈负相关(β=-0.311,-0.309,-0.306,-0.142,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能有效改善牙周炎患者口腔内微生物环境,降低患处GCF内炎性因子水平,对牙周炎的辅助治疗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正常人和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局部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乳杆菌活菌制剂对女性生殖道免疫的影响,为阴道微生态平衡与阴道黏膜免疫屏障的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乳杆菌活菌制剂治疗BV,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即ELISA法来检测BV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健康妇女阴道局部细胞因子sIgA、IL-2、IL-13的水平。结果 sIgA、IL-13水平治疗前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组较治疗前组水平下降(P<0.05),治疗后组较对照组水平升高(P>0.05);IL-2水平治疗前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后组较治疗前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BV患者阴道局部免疫功能发生了改变;乳杆菌活菌制剂对BV患者阴道局部免疫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水平,采用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I、G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确切,且有效降低患者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有利于牙周组织的重建和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康复新液对口腔正畸所致慢性牙龈炎临床疗效及对牙龈肿胀及疼痛改善情况的影响,本研究回顾性地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因口腔正畸所致慢性牙龈炎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牙龈清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牙龈清洁术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度和肿胀度情况、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及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度和肿胀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I、PLI、SBI及PD值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I、PLI、SBI及PD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中IL-1β、TNF-α及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中IL-1β、TNF-α及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说明,康复新液可改善口腔正畸所致慢性牙龈炎患者的疼痛度和肿胀度,促进牙龈健康状态的恢复,降低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和PGE_2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