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开顶式人工熏气装置,对1年生樟树幼苗进行了为期2个月不同体积分数NO2(0.1、0.5和4.0 μl·L-1)熏气试验,研究其对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0.5和0.1 μl·L-1 NO2处理促进了樟树幼苗生长,而4.0 μl·L-1 NO2处理则抑制其生长.各处理樟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型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在光合日进程中,0.5 μl·L-1 NO2处理使叶片Pn提高,最大值达8.542 μmol CO2·m-2s-1,4.0 μl·L-1NO2处理的大多数时段使Pn降低,而0.1 μl·L-1 NO2处理对Pn的影响则依时段而不同;0.5和4.0 μl·L-1 NO2处理提高了叶片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0.1 μl·L-1 NO2处理提高了C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降低了G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熏气处理中、后期,0.5μl·L-1 NO2处理叶片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熏气处理前期,0.5和4.0 μl·L-1 NO2处理使叶片最大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Fv/Fm)显著下降;在熏气处理后期,4.0 μl·L-1 NO2处理的叶片Fv/Fm仍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在设施基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营养液中120、240及360 mg·L-1 3个钾素水平对网纹甜瓜‘甜甜1号’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中钾素水平过低(120 mg·L-1)或过高(360 mg·L-1)均导致网纹甜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使叶绿体片层结构混乱、变形和片层数减少,但对CO2补偿点(70 μl·L-1)、饱和CO2(600 μl·L-1)、光补偿点(50 μmol·m-2·s-1)无显著影响.适宜的钾素水平能显著提高叶片的饱和光强、羧化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3个指标分别为1 200 μmol·m-2·s-1、0.1364和0.0237.在试验条件下,提高温室内基质栽培网纹甜瓜叶片光合效率的最适钾素水平为240 mg·L-1.  相似文献   

3.
采用差速离心技术,比较研究了Cd在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根、茎、叶中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对Cd具有很好的忍受耐和累积能力,非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则不具有这种能力.Cd在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根、茎、叶各部分的亚细胞分配满足F1(细胞壁部分)>F3(可溶部分)>F2(细胞器及膜)规律,且Cd在细胞壁部分的分配占绝对优势;同时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地上部有很好的Cd累积能力.与众多超累积植物相似的Cd亚细胞分配规律和地上部的良好的Cd累积能力.对此植物的Cd亚细胞分布完全不同于非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情况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很可能是一种新的镉超累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外源甜菜碱对水分胁迫下桃树生理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4年生盆栽“庆丰”桃树为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桃树叶片中甜菜碱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叶面喷施甜菜碱对水分胁迫下桃树生理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情况下,桃树叶片中甜菜碱含量为75.9~80.5 μg·g-1FM ,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甜菜碱含量逐渐增加,停水第16 天时达278.9 μg·g-1FM ;正常供水时桃叶片细胞质膜透性为8.06%~8.61%,水分胁迫下增至28.62%,叶面喷施100和500 mg·L-1甜菜碱16d后分别为26.25%和21.79%;过氧化氢(H2O2)含量由正常情况下的27.2~32.5 μmol·g-1FM 增至胁迫后的76.4 μmol·g-1FM,叶面喷施100和500 mg·L-1甜菜碱后分别为73.2和68.5 μmol·g-1 FM;水分胁迫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峰值为0.435 mg·g-1 FM,甜菜碱处理后峰值达到0.490 mg·g-1 FM;游离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在干旱胁迫下逐渐累积, 500 mg·L-1甜菜碱处理分别为2.878 mg·g-1 FM和37.6 mg·g-1 FM,均低于单纯胁迫及100 mg·L-1甜菜碱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水分胁迫下呈下降趋势,甜菜碱处理后最小值为4.03 mg·g-1 FM,较单纯胁迫下的最低值(3.14 mg·g-1 FM)高20.3%.表明叶面喷施甜菜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桃树的受害程度,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水稻根表铁膜吸附镉及植株吸收镉的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Cd处理时间对有铁膜和无铁膜水稻根表吸附Cd及植株吸收Cd动态变化的影响.水稻根表铁膜由50 mg·L-1 Fe2+(Fe50)诱导形成.供试植株在含10 μmol·L-1Cd的营养液中生长不同时间后收获.结果表明, 随Cd处理时间的延长,无铁膜和有铁膜处理水稻根表DCB-Cd含量均为先增加后减少,Cd处理2 h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 根系和地上部Cd含量均持续上升,Cd处理8 h前增加缓慢,8 h后增加幅度加大.有铁膜水稻根系和地上部Cd含量增加幅度均低于无铁膜水稻.有铁膜处理DCB-Cd含量、根系和地上部Cd含量均低于无铁膜处理.表明铁膜不影响水稻各部分Cd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Fe处理之间根系和地上部Cd含量的差异可能与根系含Fe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培幼苗试验研究不同蕹菜品种("台湾308"和"强坤青骨")Cd的积累及其化学形态和分子分布。结果表明,1.0 mg·L-1Cd浓度处理下,"台湾308"和"强坤青骨"叶、茎、根Cd含量分别为3.17、3.55、39.1和2.06、2.35、33.5 mg·kg-1;5.0 mg·L-1Cd浓度处理下,"台湾308"和"强坤青骨"叶、茎、根Cd含量分别为3.75、4.15、55.8和2.68、3.43、83.7 mg·kg-1。2个蕹菜品种Cd化学结合形态研究表明,叶中以乙醇提取态为主,茎、根中以乙醇和氯化钠提取态为主。"台湾308"叶、茎、根中活性较强的水提取态Cd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强坤青骨",而醋酸和盐酸提取态Cd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强坤青骨"。Cd处理水平和蕹菜品种类型对体内Cd化学结合形态均有一定影响,在根中表现尤为明显。分子分布结果表明,蕹菜叶片可溶部分中的Cd大部分与高分子量化合物和小分子量物质相配合,而根中可溶部分的Cd主要与植物螯合肽(PCs)和分子量为10~20 kDa的蛋白质结合。"强坤青骨"根系中Cd与PCs配合的组分(Cd-PCs)含量小于"台湾308",降低了Cd向地上部转运的可能性,进而成为其地上部分Cd含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镉胁迫对金银花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0、5、10、25和50 mg·L-1) 胁迫条件下藤本植物金银花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Cd胁迫对金银花的生长未造成明显影响,在5~50 mg·L-1 Cd处理下,其生物量无明显差异(P>0.05),在低浓度Cd(5 mg·L-1)处理下生物量有所增加,叶、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88%、2.33%和1.25%,说明金银花对Cd具有较强的抗性.在低浓度Cd胁迫下,植物各器官的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而根系和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分别增加51.90%和23.07%,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增加15.87%和24.89%,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显著增强.随着Cd浓度的增高,金银花体内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对10个样地中Cu、Pb、Zn、Mn、Cr、Co、Ni、Cd、As、Sb和 Hg 11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样地内豚草叶片和果实气体交换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地内豚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1.88~9.41 μmol·m-2·s-1,而果实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可达2.81 μmol·m-2·s-1.叶片的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81 μmol·m-2·s-1、75.7 mmol·m-2·s-1、6.05 μmol·m-2·s-1和4.72 μmol·mmol-1,分别是果实的5.26、0.64、1.31和1.69倍,说明非同化器官幼嫩果实具有与叶片相当,甚至更强的呼吸、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地点重金属Ni达到轻微污染水平,其它重金属含量都接近或者显著低于重金属污染的阈值.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如Cu、Pb、Zn、Cd、As、Sb和Hg)含量的高低对豚草气体交换特性没有显著影响,仅部分重金属含量与豚草的叶片、果实气体交换特性密切相关,如Ni和Cr对豚草叶片、果实的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相关;Cr与豚草叶片饱和光合速率显著相关;而As与豚草果实的气孔导度显著相关.表明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对叶片和球果的气体交换没有直接影响,而Ni、Cr和As可以在轻微污染甚至没有达到污染水平时影响豚草的气体交换特性.  相似文献   

9.
镉在东南景天中的亚细胞分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差速离心技术,比较研究了Cd在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根、茎、叶中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对Cd具有很好的忍受耐和累积能力,非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则不具有这种能力。Cd在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根、茎、叶各部分的亚细胞分配满足F1(细胞壁部分)>F3(可溶部分)>F2(细胞器及膜)规律,且Cd在细胞壁部分的分配占绝对优势;同时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地上部有很好的Cd累积能力。与众多超累积植物相似的Cd亚细胞分配规律和地上部的良好的Cd累积能力。对此植物的Cd亚细胞分布完全不同于非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情况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很可能是一种新的镉超累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以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一种白蚁防治复合剂中的主要成分对白蚁体内羧酸酯酶(CarEs)和钙 腺苷三磷酸酶(Ca-ATPase)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菊酯在终浓度为1.66×10-4 mol·L-1以下时,对羧酸酯酶无明显抑制作用;八氯二丙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此浓度下都对羧酸酯酶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7.1148×10-5 mol·L-1和7.3373×10-4 mol·L-1;氯菊酯对Ca-ATPase表现出较强抑制作用,IC50为5.11×10-7 mol·L-1。认为Ca-ATPase是黑胸散白蚁体内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用的主要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镉积累水稻细胞镉化学形态及亚细胞和分子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水培试验结合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和凝胶过滤等技术,研究了水稻根和叶中镉的化学结合形态及其亚细胞和分子分布,比较了低镉积累品种“广源占No.3”和高镉积累品种 “珍桂矮”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镉浓度的升高,根和叶亚细胞镉含量显著上升,大部分镉积累在细胞壁(F)和细胞可溶部分(F).高镉积累品种“珍桂矮”根和叶中可溶部分镉含量显著高于低镉积累品种“广源占No.3”.根和叶各种形态镉中,以氯化钠提取态占优势,其次是醋酸提取态,盐酸提取态镉含量最低.与“广源占No.3”相比,“珍桂矮”中迁移性较强的去离子水和乙醇提取态镉比例较高.凝胶过滤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水稻可溶部分镉的出峰位置与样品流份中可溶性蛋白的出峰位置大致相同.可溶部分中的镉大多与分子量为3kD的物质结合,属于植物鳌合肽(PCs)或低分子量物质.“广源占No.3” 根系中镉与PCs配合的组分(Cd-PCs)含量远小于“珍桂矮”.“广源占No.3”细胞可溶部分较低的镉含量以及根系中较少的Cd-PCs形成量,降低了镉的移动及其向地上部转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野葛叶片和茎段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探讨几种因子对野葛叶片和茎段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正交实验和单因子实验的方法。野葛叶片和茎段的最佳消毒方式为70%酒精处理30 s后再用0.1%HgCl2处理15 min;野葛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2,4-D 2 mg·L-1,野葛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6-BA 1.0 mg·L-1+2,4-D 2 mg·L-1;暗培养更有利于野葛愈伤组织的诱导;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蔗糖浓度均为30 g·L-1;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6-BA 3.0 mg·L-1,而野葛茎段愈伤组织的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 NAA 0.5 mg·L-1+KT 2 mg·L-1;光照培养更有利于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芽的再分化;野葛叶片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PP333 0.5 mg·L-1,而野葛茎段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PP333 3.0 mg·L-1;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蔗糖浓度均为30 g·L-1;叶片再生苗移栽的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1,茎段再生苗移栽的最佳PP333浓度为3.0 mg·L-1;叶片和茎段再生苗的最佳移栽基质均为蛭石:珍珠岩(2:1)。  相似文献   

13.
Field survey, hydroponic culture, and po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and characterize cadmium (Cd) and zinc (Zn)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by Sedum jinianum, a plant species native to China. Shoot Cd and Zn concentrations in S. jinianum growing on a lead/Zn mine area reached 103–478 and 4165–8349 mg kg?1 (DM), respectively. The shoot Cd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d supply, peaking at 5083 mg kg?1 (DM) when grown in nutrient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0 μmol L?1 for 32 d, and decreased as th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rom 200 to 400 μmol L?1. The shoot-to-root ratio of plant Cd concentrations was > 1 when grown in solution Cd concentrations ≤ 200 μmol L?1. Foliar, stem, and root Z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ing Zn level from 1 to 9600 μmol L?1. The Zn concentrations in various plant part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roots > stem > leaves, with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f 19.3, 33.8, and 46.1 g kg?1 (DM), respectively, when plants were grown at 9600 μmol Zn L?1 for 32 d. Shoot Cd concentrations reached 16.4 and 79.8 mg kg?1 (DM) when plants were grown in the pots of soil with Cd levels of 2.4 mg kg?1 and 9.2 mg kg?1, respectively. At soil Zn levels of 619 and 4082 mg kg?1, shoot Zn concentrations reached 1560 and 15,558 mg kg?1 (D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 jinianum is a Cd hyperaccumulator with a high capacity to accumulate Zn in the shoots.  相似文献   

14.
汪文云  张朝晖 《植物研究》2008,28(6):760-763
利用原子吸收法对贵州水银洞金矿紫茎泽兰及其基质中Cr、Pb、Zn、Cd、Hg和As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水银洞金矿废水处理区土壤Hg(12.575 mg·kg-1)和As(501.374 mg·kg-1)已严重超标,Hg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GB15618-1995)的8.383倍和12.534倍,污染极为严重;紫茎泽兰对该矿区不同的重金属富集能力不同,尤其对该矿区Cr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具有一定的Cr污染修复潜力。紫茎泽兰对所测定的6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转移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整个植株对Pb、Zn 和Cr具有很强的吸收转移能力。其茎、叶对不同的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转移能力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紫茎泽兰茎对Cr、Pb和Cd具有很强的吸收转移能力,而叶对Zn、Pb和Hg具有很强的吸收转移能力。除As外,紫茎泽兰对Cr、Pb、Zn、Cd和Hg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能力,对该矿区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根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5~100 μmol·L-1的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处理显著减轻100mmol·L-1 NaCl胁迫对黑麦草幼苗根生长的抑制效应,其中50 μmol·L-1的SNP效果最明显,150 μmol·L-1以上的SNP处理则抑制根的生长。50 μmol·L-1 SNP处理提高了100 mmol·L-1 NaCl胁迫下黑麦草幼苗根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液泡膜上H+-ATP酶(H+-ATPase)和H+焦磷酸酶(H+-PPase)的活性,使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和脯氨酸含量及K+/Na+、(Spd+Spm)/Put比值和根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超氧阴离子(O-2)、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而1mmol·L-1NO清除剂PTIO和1 μmol·L-1 NaNO2处理(对照)的效果则不明显。由此推断,NO通过提高根组织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促进根系对K+的选择性吸收及Put向Spd和Spm的转化,降低Na+的吸收并加强在液泡中的区隔化缓解盐胁迫对黑麦草幼苗根生长的抑制和膜脂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Zn及其交互作用下互花米草中Cd、Zn的含量及积累量,并分析了Cd、Zn在互花米草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Zn处理组互花米草地上部及根部Cd含量显著高于Cd处理组;Cd-Zn处理组根部Zn含量显著低于Zn处理组,但地上部差异不显著,说明Zn促进Cd的吸收,Cd抑制Zn的吸收。Cd-Zn处理组互花米草地上部Cd积累量显著高于Cd处理组,但是根部Cd积累量却显著低于Cd处理组;Zn处理组地上部及根部Zn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Cd-Zn处理组。Cd单因素胁迫下,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Cd-Zn交互作用下,Cd在胞液中的分配比例高于其他细胞组分;Zn单因素及Cd-Zn交互作用下,Zn在胞液中的分配比例均较高,总的分配比例呈现以下趋势:胞液>细胞壁>细胞器,说明Zn的添加影响了Cd的亚细胞分布,Cd的出现对Zn在互花米草细胞中的分布影响不明显。Cd和Zn在互花米草叶中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存在,表明互花米草中Cd和Zn多以果胶酸盐结合态或蛋白质结合态存在。  相似文献   

17.
镉与萘复合胁迫对红树植物白骨壤幼苗萌芽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幼苗对重金属镉(Cd)和多环芳烃萘(Nap)复合胁迫的响应,采用砂基栽培,对其幼苗的萌芽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d、Nap复合胁迫对白骨壤萌芽的抑制效应较单一胁迫明显,胁迫前期幼苗成活率提高,胁迫后期则降低。胁迫栽培45 d,10 mg L~(–1)的Nap在叶形态、茎高及各器官生物量上能够减轻Cd胁迫的影响,但增强对根长的抑制作用,10 mg L~(–1) Nap-25 mg L~(–1) Cd处理的叶面积、叶长、叶宽、茎高及全株生物量分别比25 mg L~(–1) Cd处理的提高9.6%、7.9%、7.4%、5.1%和20.2%,但根长则比150 mg L~(–1) Cd处理的下降11.1%。至胁迫栽培90 d,各处理间幼苗器官及全株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复合胁迫对叶形态、茎高和根长等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单一Cd胁迫。因此,随着复合胁迫时间的延长,Cd和Nap对白骨壤幼苗的生长由拮抗效应转变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杂交酸模叶片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杂交酸模(Rumex K-1)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100~300 mmol·L-1) KCl和NaCl胁迫对杂交酸模幼苗叶片光合活性及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1浓度的NaCl对杂交酸模幼苗叶片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大于KCl;当浓度增大到300 mmol·L-1时,KCl对杂交酸模叶片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NaCl.300 mmol·L-1 KCl和NaCl处理植株的叶片水势分别为-0.93 MPa和-1.05 MPa,渗透势分别为-1.43 MPa和-1.10 MPa,说明KCl对杂交酸模植株过多的伤害不是渗透胁迫造成的;经过300 mmol·L-1KCl胁迫后,杂交酸模叶片中Na+含量急剧降到对照植株的11.4%,而补充25 mmol·L-1 NaCl可以明显缓解KCl对杂交酸模光合活性的伤害,说明Na+的亏缺和高浓度K+的积聚可能是导致高浓度KCl对杂交酸模光合活性的伤害比NaCl更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米心水青冈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则刚  方炎明  王标 《植物研究》2008,28(6):684-688
采用4种方法对米心水青冈基因组DNA进行提取,通过比较得出改良CTAB法提出的DNA纯度较高,能够达到扩增要求,因此采用此方法用于正式DNA的提取。适合米心水青冈的RAPD反应体系为:反应体积为25 μL,模板DNA40 ng,引物0.8 μmol·L-1,Taq聚合酶1.25 U,Mg2+浓度2.0 mmol·L-1,dNTP浓度0.16 mmol·L-1。适合米心水青冈RAPD扩增程序: 94℃预变性3 min,一个循环,94℃变性30 s,37℃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5个循环。  相似文献   

20.
太白山红桦种子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广布于我国太白山中高海拔地区, 普遍存在着更新障碍。为了给红桦林的自然更新提供新的解释与证据, 我们对2 400粒红桦种子进行了去果皮观察并计数发芽率, 观察了红桦种子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和不同光照时间(强光照: PAR为 464.7 μmol photons·m-2·s-1, 12 h·d-1; 中光照: PAR为233.8 μmol photons·m-2·s-1, 12 h·d-1; 弱光 照: PAR为233.8 μmol photons·m-2·s-1, 0.5 h·d-1)、不同昼夜温差(25/20 ℃、20/15 ℃、15/10 ℃)和去果皮处理下的发芽率, 以及无光 照处理下的发芽率。此外, 还观察了种子在不同覆盖物(阔叶、针叶、针阔混合)和不同基质(土、沙)中以及在落叶(阔叶、针阔混合)中的发芽 率。红桦种子成熟时, 大约54.29%为饱满具活力的种子。种子在25/20 ℃的昼夜温差下发芽率最高, 而在15/10 ℃的昼夜温差下极少萌发。中 光照下, 种子发芽率略高于其它两种光照, 无光照则完全抑制了种子萌发。去果皮处理可促进其萌发, 各种覆盖物会导致种子发芽率下降。不 同的萌发基质对萌发无影响。以上结果暗示, 自然条件下太白山红桦种子的萌发将依赖于自然的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