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蝗灾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影响蝗灾爆发的因素很多,其中土壤湿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位于河北省黄骅市境内的3个重点蝗区——黄灶、杨官庄和藤南大洼为监测样区,利用高时间分辨率MODIS遥感影像数据,分别提取2002年(东亚飞蝗大发生年)秋蝗产卵期到夏蝗孵化期间的土壤湿度信息以及2004年(东亚飞蝗轻为害年)相同时段的土壤湿度信息,发现蝗灾大爆发年份的土壤湿度明显低于轻发生年份,在秋蝗的产卵期(9—10月)和夏蝗的孵化期(3—5月)差异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蝗灾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影响蝗灾爆发的因素很多,其中土壤湿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位于河北省黄骅市境内的3个重点蝗区——黄灶、杨官庄和藤南大洼为监测样区,利用高时间分辨率MODIS遥感影像数据,分别提取2002年(东亚飞蝗大发生年)秋蝗产卵期到夏蝗孵化期间的土壤湿度信息以及2004年(东亚飞蝗轻为害年)相同时段的土壤湿度信息,发现蝗灾大爆发年份的土壤湿度明显低于轻发生年份,在秋蝗的产卵期(9—10月)和夏蝗的孵化期(3—5月)差异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浅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任春光 《昆虫知识》2001,38(2):128-130
进入 90年代以来 ,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持续大发生 4次 ,是50年来十分罕见的。究其原因 ,主要受白洋淀水位变化的影响 ,其中 8月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翌年夏蝗发生程度 ,其次是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珍  李坚强 《昆虫知识》1999,36(6):348-349
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黄河流经长达162km,黄河滩区宜蝗面积5万多hm2。近几年,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在我市的发生和危害都很严重,1995年发生面积达到5.37万hm2次,其中夏蝗2.5万hm2,秋蝗2.87万hm2。据河南省植保植检站报道[1],60年代以来,河南省先后有20多个县对东亚飞蝗发生期进行了系统观察,明确了其在河南省1年发生2代,即夏蝗和秋蝗。又据南京农业大学等报道[2],东亚飞蝗在黄河下游、江淮流域1年发生2代,少数年份可发生3代,在山东微山湖地区仅在干…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于肠道微生物在昆虫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中国不同地区分布的东亚飞蝗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情况。【方法】本文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中国4个代表性蝗区的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和分析,探究其多样性。【结果】分布区域、发育时期和性别对东亚飞蝗肠道微生物结构均影响明显,其中分布区域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性别和发育时期。多样性分析发现,采自广东省清远市和河北省沧州市的东亚飞蝗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性较大,所选取的8个环境因子中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可影响东亚飞蝗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结论】研究结果从共生微生物和环境因素角度解析了东亚飞蝗的环境适应性,为研制地理溯源技术和开发微生物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候及其变化对飞蝗发生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环渤海2类典型蝗区飞蝗发生期资料和同期气候资料,对不同蝗区气候变化和飞蝗发生期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沿海蝗区和洼淀蝗区气候的差异是导致飞蝗发生期差异的重要因素,影响飞蝗发生期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气温;沿海蝗区3、4月气温偏低0.2 ℃~0.4℃,导致夏蝗三龄期以前飞蝗发生期比洼淀蝗区偏晚2~3 d,沿海蝗区其他月份气温偏高,气温的累积效应导致夏蝗三龄期以后发生期偏早;秋蝗发生期变化幅度小于夏蝗,与入夏后气温变异系数小相对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2类蝗区气温变化幅度不同是导致飞蝗发生期变化幅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且夏蝗发生期早晚与3、4月气温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亚飞蝗新蝗区——海南热带稀树草原蝗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岩钦 《生态学报》1995,15(1):12-22
本文通过东亚飞蝗在海南岛近6年来的田间发生动态,参考本岛近500年来该种害虫的发生为害资料,结合本岛飞蝗发生地近百年来的生态地区的演变特征分析,提出了海南东亚飞蝗蝗区是“热带稀树草原蝗区”。该蝗区系由于本岛多年来不合理的伐林造田,使大面积的原始林林破坏,生态环境亚化,气候干旱,而演变为次生的热带稀树草原生境而成。这与由大沙河三角洲而成的大陆温带蝗区,在形成原因、结构特征与控制对策等方面完全不同,因  相似文献   

8.
贺艳萍  刘新  马恩波 《生态学报》2005,25(2):203-209
黄骅和平山是中国河北省两个不同的蝗区,这两个蝗区的生态特征有很大的不同。黄骅位于河北平原,靠近渤海湾.属于滨海蝗区,蝗区植被以芦苇为主,是我国东亚飞蝗重点防治地区;平山位于河北和山西交界处,仍属于山区,蝗区位于岗南水库库区,属于滨湖蝗区,植被以稗草为主,并兼有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为了保护岗南水库水质不受污染,该蝗区很少进行防治。对采自这两个蝗区东亚飞蝗的两种代谢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用对氧磷、马拉氧磷、西维因及毒扁豆碱等4种抑制剂对这两个种群飞蝗的酯酶进行体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群的大部分酯酶属于B-型。在雌性飞蝗中、用α-NA,αNB和β-NA3种酯酶底物测定酯酶活性,黄骅种群比平山种群的酯酶活性分别高1.63、1.66和1.70倍.雄性中则分别高1.12、1.41和1.27倍。对两个种群酯酶活性频率分布进行比较,黄骅种群中酯酶活性高的个体数远大于平山种群。两个种群酶活性的差异与马拉硫磷半致死剂量(LD50)的差异很相近,这提示酯酶活性的提高在东亚飞蝗对马拉硫磷的抗性中起一定的作用。酯酶活性频率分布显示出东亚飞蝗黄骅种群比平山种群具有较高的马拉硫磷抗性发展趋势.其抗性发展速度较平山种群快。然而,黄骅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略低于平山种群,因此推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这两个东亚飞蝗种群对马拉硫磷的抗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沿海蝗区东亚飞蝗产卵选择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沿海蝗区南大港水库为研究区域,通过2年野外调查旨在掌握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产卵场所的选择。结果表明,飞蝗产卵适宜的植被覆盖度、土壤含盐量和土壤5cm含水量分别为0~30%、0.09%~1.99%和10.0%~20.0%,当植被覆盖度>70%,土壤含水量>30%或含盐量>3%时,不再适合飞蝗产卵。土壤有机质和pH值不是影响飞蝗产卵选择的主要因素。与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结果相比,飞蝗产卵时对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耐受范围拓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南大港农场2002年夏蝗发生特点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进入 90年代以来 ,南大港蝗区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大发生 6次 ,2 0 0 1年夏秋蝗发生面积达 2 6万hm2 ,5龄蝗蝻最高密度为 1 0 0 0 0头 m2 。 2 0 0 2年形势更为严峻 ,仅夏蝗发生面积超过 2万hm2 ;分别造成 1 3 0 0hm2 和 2 70 0hm2 的芦苇被吃成光杆和被啃食的严重破叶。出土时间早、孵化时间长、龄期悬殊大是今年夏蝗发生的主要特点。主要原因是去年越冬卵块基数大 ,其次是受气候条件和农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关键因子是“水”!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陈永林 《昆虫知识》2005,42(5):506-509
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关键因子是“水”。其主要原因为:(1)水灾是为东亚飞蝗创造发生地和转移到临近地区危害的关键因子;(2)东亚飞蝗产卵的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0%~20%(沙土为10%~12%,壤土为15%~18%,粘土为18%~20%);(3)先涝后旱,飞蝗成片;(4)黄(河)患是东亚飞蝗蝗害发生的源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滨湖(库)蝗区东亚飞蝗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东亚飞蝗天敌——中国雏蜂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雏蜂虻Anastoechus chinensis Paramonov 是主要以幼虫取食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蝗卵的重要天敌,隶属双翅目,短角亚目,蜂虻科Bombyliidae.蜂虻亚 科Bombyliinae,它是国内首次发现;研究其大面积的保护利用在国内外均属首例。中国雏蜂虻主要分布 在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滨海蝗区,发生于蝗卵卵块的比率较高,一般年份在50%左右,高达75%以上。 它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蝗卵块内及附近土中越冬,翌年4至5月以幼虫吸取蝗虫卵粒汁液,对东亚飞蝗一代控制能力较强,有较高的保护利用价。作者从1982年至1987年间,对中国雏蜂虻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其保护利用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保护利用工作,为生物治蝗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合成分析和秩相关系数2种方法,分析了河北2种生态类型蝗区中夏蝗LocustamigratoriaL.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确定影响夏蝗大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2个类型蝗区大发生年以前一年5月至当年夏蝗出土以前的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为主;前一年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中旬气温、6月上旬降水、当年3月下旬降水、4月下旬气温为沿海蝗区关键影响因子,前一年7月上旬和8月下旬气温、5月中旬降水及当年2月中、下旬气温、4月下旬和5月上旬气温为洼淀蝗区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4.
We investigated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utbreaks of the 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in the Huang Ho and Huai Ho regions of China and El Niño episodes during 1905–1959, and discussed how El Niño affects locust outbreaks. The outbreaks of the locust mostly occurred 1–2 years after the El Niño episodes. El Niño was suggested to affect the locust outbreaks by changing the precipitation and air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15.
用MODIS遥感数据监测东亚飞蝗灾害——以河北省南大港为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东亚飞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再度猖獗危害。本文选择国家一类蝗区河北省南大港农场水库为实验区,以2002年东亚飞蝗(夏蝗)大发生为背景,测定了不同受害程度芦苇的光谱曲线,并用MODIS遥感数据分析蝗灾危害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健康芦苇(未受害)呈现出典型植被光谱的“峰和谷”特征;而受害芦苇,其红光区处反射率增加,且受害程度越重,增加愈显著,近红外区的反射率则显著降低,且受害程度越重,反射率愈低。比较多时相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受灾前后的变化,NDVI值增加表明未受蝗虫危害,而其下降则表明是受灾区域,结合地面数据,找出了不同危害程度的NDVI临界值;其次根据像元累计法,确定了不同受灾程度的面积。结果显示,NDVI小于0.2156和0.2389分别为严重受灾区和中等受灾区,其发生面积依次为168.74 hm2和337.48 hm2,判对率分别为72.97%和68.35%。MODIS遥感监测蝗灾发生面积(中等受灾及严重受灾)占实际发生面积的82.76%。研究结果为实时、快速、大面积监测蝗虫种群动态奠定了基础,并为合理 、经济地防治蝗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Tibetan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 is the highest altitude distributed subspecies among the 10 subspecies of migratory locusts. It was discovered and described as new subspecies in 1963. It is mostly distributed above an elevation of 3 000 m, with the highest up to 4 600 m,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viz.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 southwestern China. Recent study on the historic literature revealed ancient records of locust plagues caused by 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 in many regions of Xizang (Tibet). These disasters took place during 124 years stretching from 1828 to 1952. Forty-five places were infested by locust swarms, and from 1846 to 1857 locust disasters occurred sucessively in 12 years, and affected 18 places of Xizang. At the severe disaster regions crops were damaged by locusts in such a degree that there was no harvest at all. At the same time, locust plagues due to another subspecies also occurred in the plains between the Yellow River and Huaihe and Haihe Rivers in East China. The disasters in Xizang were caused by the Tibetan migratory locust, while in Huang-Huai-Hai Plain disasters were due to the 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the evidence that the Tibetan migratory locust has been existing as a separate subspecies with a long history, but also reveals the relevant years of locust plagues, their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intermittent rules of locust plagues. It also offer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ecasting Tibetan migratory locust disasters and related monitoring strategies;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break of the migratory locust and drought.  相似文献   

17.
飞蝗热休克蛋白70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宪辉  陈兵  康乐 《动物学研究》2003,24(5):349-354
采用R-PCR方法对海南、河北和辽宁3个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种群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cDNA片段进行克隆。在事先优化的条件下,通过简并性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扩增出了河北种群飞蝗HSP70基因的604bp 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AY29963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包含201个氨基酸残基。分析表明,由飞蝗该片段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的同源性较高;3个种群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更高达98.75%。由此推测,飞蝗种群间抗寒性的差异可能不是HSP70的序列变异引起的,而与HSP70的诱导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