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末端氧化酶,是生物体内抗氧化酶体系的重要成员,因此本研究旨在克隆文昌鱼CA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以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为材料,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其CAT全长cDNA的基因序列,命名为AmphiCAT(GenBank登录号:KU058636);该序列总长为264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含有一个长为19个氨基酸序列的潜在活性位点和一个长为9个氨基酸序列的血红素配体信号,总分子量在线预测约为57.85 kD;经生物软件分析确定该蛋白质无信号肽序列,预测该蛋白质为非分泌性蛋白,属于单功能CAT的clade3分支;该基因的分子进化树表明青岛文昌鱼CAT同软体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牛磺酸对人脑神经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牛磺酸(taurine,C_2H_7NO_3S)的发现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对它在动物体内生理功能的认识,还是在近20年内的研究中积累起来的。牛磺酸是一种结构简单,但在体内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β-氨基酸。与其他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不同,通常它不做为蛋  相似文献   

3.
半胱氨酸的代谢与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胱氨酸(Cys)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是构成体内重要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的主要成分,对机体抗氧化和自由基消除功能十分重要。组织中Cys的浓度通过调节Cys生成和有效移除巯基维持在较低水平。Cys和蛋氨酸(Met)新陈代谢调节可以在维持Cys低水平的同时,保证巯基作为它们基本功能的充足供应。Cys是多种合成和分解代谢酶的底物,主要被肝Cys二氧酶(CDO)调节。CDO以Cys敏感方式被上调,主要是通过降低蛋白泛素化比率,从而降低26S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降解。该文对Cys的摄入、新陈代谢途径以及免疫与抗氧化功能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组氨酸是含有异吡唑环的氨基酸,是机体蛋白质的构成氨基酸,也是一些功能蛋白质(如组蛋白、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氨基酸。组氨酸残基及异吡唑环是一些酶蛋白(如二氢叶酸还原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和功能蛋白质(如血红蛋白)的功能部位或功能基团。组氨酸是天然螯合剂,许多含锌的金属酶(如羧基肽酶等)其功能性锌原子与活性中心的组氨酸残基相结合;自由组氨酸、由组氨酸构成的小肽以及组氨酸脱去羧基生成的组胺等都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所以组氨酸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食物中组氨酸含量影响体内组氨酸水平;药用组氨酸(组氨酸作为药物治疗某些疾病及氨基酸输液等)用量不当也影响体内组氨酸水平,能影响某些代谢,甚至发生疾病。  相似文献   

5.
小肽的营养及其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动物的重要营养。它能在动物胃肠内被完整的吸收,这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从而打破也完善了传统蛋白质代谢理论。本文综述了小肽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机制,以及影响小肽释放、吸收和利用的因素,并介绍了小肽的营养作用以及小肽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丁二氨酸(2,4 DiaminobutyricAcid,英文缩写DABA)’也称为2,4一二氨基丁酸,是一种次生非蛋白质氨基酸,属于四碳化合物,其结构式为(NH_2)CH_2CH_2CH(NH_2)COOH,与天门冬氨酸有内在的联系。由于氨基数目多于羧基,故该氨基酸属于碱性氨基酸。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呈游离或结合状态存在,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尽管丁二氨酸从发现  相似文献   

7.
梁明才  杨林 《生物信息学》2020,18(4):201-205
精氨酸是一种功能性氨基酸,在机体生理功能、新陈代谢和营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精氨酸具有抗氧化能力。目前的体外研究表明精氨酸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自由基能力以及一定的还原力。作为一种带电子的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可能通过胍基基团向自由基提供电子并与其作用,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从而显示出还原能力与体外抗氧化能力。体内实验则表明精氨酸能有效地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体内自由基含量,抑制ROS生成与积累,促进谷胱甘肽(GSH)合成与积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CAT、SOD、GPx等)活性,抑制氧化应激的产生。精氨酸能够通过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GSH途径、Nrf2信号通路途径及其他途径发挥体内抗氧化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精氨酸体外与体内抗氧化功能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精氨酸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褐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与氨基酸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全纯人工饲料饲喂技术,研究了缺失不同氨基酸对高温(35℃)处理后的缺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相对生长速度、体内共生菌数量的影响,发现10种必需氨基酸对缺菌褐飞虱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10种非必需氨基酸,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缺少对褐飞虱(特别是高温处理褐飞虱)体内共生菌数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分析了缺菌试虫体内氨基酸组成和转氨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发现在摄取的氨基酸营养相同的条件下(用全纯饲料D-97饲养),高温处理试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无明显变化,而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上升,且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其中组氨酸(His)、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苯丙氨酸(Phe)摩尔百分含量均显著下降,表明必需氨基酸的相对缺乏可能是体内蛋白质合成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推测这可能是由于试虫体内共生菌数减少致使所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减少而引起。处理试虫体内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明显提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显著降低,结合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酰胺(Gln)显著增多,推测类酵母共生菌可能利用谷氨酰胺等为原料进行必需氨基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红瓜叶营养成分及作为野生蔬菜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红瓜(Coccinia gradis)嫩茎叶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并与常用7种栽培蔬菜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红瓜嫩茎叶中矿物质K、P(除芹菜),微量元素Fe、Mg(除蕹菜)、Se和Zn的含量均高于7种蔬菜。红瓜嫩叶中硫氨素、核黄素和尼克酸含量远高于对照的7种栽培蔬菜。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系数比值法,分别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以WHO/FAO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红瓜嫩茎叶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并与7种栽培蔬菜蛋白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红瓜嫩茎叶蛋白质含量为2.1%(鲜重),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含量93.8%,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Met Cys)。红瓜嫩茎叶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贴近度(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0.8070,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以WHO/FAO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71.946,均高于对照的7种栽培蔬菜。  相似文献   

10.
<正> 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智力的发展,而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有几种如色氨酸、赖氨酸及蛋氨酸等是人类和动物不能在体内合成的,必须靠食物供给,否则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现有的一般玉米品种蛋白质中色氨酸、赖氨酸及蛋氨酸等含量很低,是一种低质量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