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各地都推广了新的良种。目前生产上一般将蚕种催青至转青卵发种。蚕卵转青以后,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弱,如果处理失当,蚕种就要孵化不齐,增加死卵,给收蚁工作增加困难,对蚕茧丰产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蚕种发到生产队以后,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怎样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呢?根据各地的经验,在领种前一天,共育室就要加温,到傍晚要保持在华氏70度左右,干湿差4度。蚕种领回以后,将温度由70度逐渐开高,要求每小时升高2度,升到78度为止,干湿差3度。应用炕床饲养小蚕的生产队,最好将蚕种保护在炕床内,便于调节温、湿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石器时代早已知道养蚕,所以家蚕各种疾病的发现和记录亦以我国为最早。用低温催青方法制成家蚕的不越年种,而使一年内能养蚕七、八次,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早已创造的卓越方法。凡此,均是研究昆虫学历史的人所想知道的。现在先说蚕病。 蚕的白僵病记录最早,《神农本草经》有白僵蚕入药,列为中品说: “白僵蚕味咸,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皮干),令 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生产泽”。神农虽是一个不可信的神话人,但其编写成书当不迟于战国时期。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定以为是扁鹊门人子仪所著,那就至少在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五世纪已有蚕的白僵病记载了。约一千年后,陶弘景(452—530年)《本草经注》说: “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僵者”。可见此病传染性很强,在南朝梁代为害甚烈。当时怎样治病,无可稽考。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是世界蚕业发祥地。蚕丝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1990年创汇25亿美元,产茧47.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65%,生丝出口占国际市场90%以上,丝绸出口占45%左右,都占世界第一位。本文简述我国养蚕科技最新进展及其对蚕业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蚕生春三月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孩子多多少少有过养蚕的经历。那个年代可玩的东西并不多,可接触到的大千世界也远没有现在丰富,所以每当春季来临,许多孩子就开始了期待。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蚕,或是从沿街叫卖的小贩那里买的已经蜕过一次皮的青白色小蚕,或是上一年留下的卵孵化出的黑蚂蚁似的蚕,当然后者养起来就更有成就感了。养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与昆虫有关的中国地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万志 《昆虫知识》2000,37(6):352-355
地名乃历史的产物、地理的反映、文化的烙印 ,从中我们可以管窥某地的地理、历史、语言、社会及民俗等。因此 ,地名研究历来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中国地域广阔 ,人口众多 ,历史悠久 ,在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 ,亿万炎黄子孙们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地名。几乎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昆虫自然也加入了中国地名的行列。1 与蚕、丝有关的中国地名中国是蚕丝的发源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古代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在近 5 0 0 0年的养蚕历史中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蚕桑文化 ,与蚕和丝有关的地名在昆虫地名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1 .1 …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饲养家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雄蚕相对来说不但身体强健,容易饲养,而且吃得少,吐的丝却比雌蚕多20%以上,因此长期以来只养雄蚕就是养蚕人一直的梦想。可是一般情况下,家蚕在卵期和幼虫期,雌雄间形态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到了5龄期,才能根据生殖芽分辨性别。而家蚕到了5龄期,已经开始准备吐丝结茧,这时再做雌雄筛选已得不偿失。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7.
前言蓖麻蚕原产印度,被人类驯化饲育,才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历史。在我国农村推广进行蚕丝生产,仅是三、五年的光景,可算是一种新兴的事业。这种蚕发育较速,在中温影响下,一般18天左右即可上簇结(?),高温还可缩短到15天左右,同时饲料问题较桑蚕容易解决,这算是它的优点。但这种蚕与家蚕养法不同,如不掌握共生长发育规律,在生产上要受损失,同时丝的质和量也还急需改进,由于饲养的对间较短,关于这方面的经验积累不多。兹将饲养的经过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8.
家蚕性别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君霆 《遗传》1980,2(2):1-5
家蚕的性别控制是一个实践和理论上的重要间 题。雄蚕茧比雌蚕茧出丝率高20% 以上,雄蚕休质比 雌蚕强健,养蚕生产上所用一代杂交种(大体是雌雄各 半)如果全是雄蚕,那么既不用增加成本,又不用多费 劳力就可增产10-15% 的丝。  相似文献   

9.
滞育(Diapause)是昆虫发育停滞或减缓的生理状态,家蚕Bombyx mori作为卵滞育的代表,其滞育过程已得到广泛研究,但诱导滞育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二化性家蚕滞育性由遗传和母系在胚胎期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25℃催青蚕卵孵化后的家蚕产滞育卵,15℃低温催青则诱导家蚕产下非滞育卵。本研究分别用25℃和15℃催青蚕卵,在发生滞育诱导的温度敏感期取样,抽提蛋白质通过非标(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技术进行质谱测序。筛选出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104个,其中56个蛋白上调,48个蛋白下调。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蛋白进行GO分类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胁迫应答等生物过程;同时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等相关途径。分别选取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其趋势与蛋白组学结果一致。该研究将为进一步解析家蚕滞育诱导发生机制提供靶标蛋白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产角度,着重探讨了由筋骨草提取的蜕皮激素(以下简称MH)在调节蚕儿生长发育和增产蚕丝方面的实用价值:(1)家蚕末龄中期(饷食后72小时左右),每头添食MH3微克,可以缩短龄期,提早两天上簇结茧,避免或减少缺叶倒蛋的损失;(2)在见熟前10小时,每头添食MH2微克,连添二次,可使五龄经过缩短14小时,上蔟开始到上蔟终了的时间,从对照区的39小时缩短到14小时。一般见熟5—10%添食MH2.2微克/头,12小时后即可全部上蔟,熟蚕出现率非常集中,这可大大提高上蔟工效,提高养蚕的劳动生产率:(3)见熟时添食MH还可有效地减少不结茧蚕发生,这不仅在提高JHA增产效果方面,而且在一般养蚕生产中防止不结茧蚕方面,也有重要意义;(4)试验还发现,五龄早期(饷食后24小时)添食适量的MH,有一定的增丝效果,不同试验中,平均茧层量增长幅度4—17%不等;(5)家蚕末龄添食MH,能明显地提高一日茧层量,提高幅度为5—30%,依MH添食时刻为转移。  相似文献   

11.
徐东生  华光安 《昆虫知识》1997,34(6):340-341
蚕种的有效保存期约1年,超过1年则不能使用,因此,蚕种生产的计划性很强。过多的蚕种要烧毁,造成浪费;过少则不能满足需要。而且蚕种生产分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杂交种4个级别,每级的制种量对下级都有影响,可见蚕种生产的计划性之强,计划的难度之大。目前,制种单位主要是靠实践经验,用克蚁制种量来估算制种量,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但精确度不高。本试验用熟蚕体重,茧重,蛹重3个因于与产卵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回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制种单位参考。1材料与方法1995春由湖北蚕种场购得代号为895…  相似文献   

12.
<正> 辽宁省蚕区,一年放养二代柞蚕,春蚕以制种为主,秋蚕则大量饲养采茧。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tibialis(Chao)一年发生一代,柞蚕啮食了带有蝇卵的柞叶而被寄生。蝇卵进入消化管后很快孵化成蛆,穿过消化管壁进入体腔,形成包囊,最后在寄主的气门附近形成呼吸漏斗,以呼吸外界空气,病蚕仅能作一薄茧。几天后蝇蛆从寄主体壁及蚕茧钻出,入土化蛹。  相似文献   

13.
蚕丝生产在我国有悠久历史,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蚕丝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同时对桑蚕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在蚕业上应用的研究,就是探讨增产蚕丝的新途径。昆虫激素的研究,自1967年查明了大柏天蚕(Platysamia cecropia)天然保幼激素的化学结构后,国外对保幼激素类似物的人工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较快。如美国加强保幼激素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创  相似文献   

14.
用溴氰菊酯喷洒蚊帐灭蚊防疟效果良好,但灭蚊期又是农村养蚕时节,为了解溴氰菊酯喷洒蚊帐是否引起同室蚕卵及不同龄期蚕中毒,我们模拟农村灭蚊方法进行实验观察。选室内面积4.6×4m2、门2×0.9m2、窗2×1.5m2,空气流通的居室两间,其中一间在门的另侧设置13m2蚊帐一顶作为实验室,另一间为对照室。以2.5%溴氰菊酯乳油5.5毫升(隆昌农药厂分装)溶于450毫升水内,均匀喷洒在蚊帐上。上午喷药,当日下午将催化后的蚕卵(渠县蚕种站1987年9月产,品种781×782×743,批次03)542个、557个和550个分别放入实验室距蚊帐1米、3米处和对照室内,40小时后蚕卵孵…  相似文献   

15.
蓖麻蚕在河南省曾一度推广,但因蚕种问题未获解决而中途停止。为此我校在1960~1964年对蓖麻蚕在北方越冬问题曾作了一些研究,并选出了“百泉号”蚕种。兹将结果介绍于下。 一、试验情况与效果 1960年曾以卵、蛹保存过冬,结果如失效,只有蛹经过冬季能部分化蛾,经交配产卵,有少量蚁蚕孵出,随着此一启示,继续进行试验。1962年冬藏种茧150天,化蛾率90%以上。1963年冬,保存种茧11,933颗,冬藏150余天,至1964年4月分批暖茧,出蛾8,411  相似文献   

16.
黄脊雷蓖蝗越冬卵的滞育发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道弘  陈艳艳  赵琴 《生态学报》2013,33(10):3039-3046
黄脊雷蓖蝗Rammeacris kiangsu Tsai是我国竹林的重要害虫,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为弄清其卵滞育发育特性,调查了卵期温度及低温处理对其卵孵化的影响,检测了恒温条件下胚胎的发育进度及卵粒含水量、过冷却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卵期温度条件下黄脊雷蓖蝗卵的孵化前期均较长,且孵化不整齐、孵化期间长;低温处理30、60或90 d可显著促进其卵的孵化,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说明黄脊雷蓖蝗的卵存在滞育现象,低温能明显降低其卵滞育强度。胚胎头幅、触角长度及体长的测量结果显示,25℃温度条件下的黄脊雷蓖蝗的胚胎发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前期的持续发育阶段、中期的发育延迟阶段和后期的发育恢复阶段。产卵后40 d左右卵进入滞育,40—75 d为卵的深度滞育期。黄脊雷蓖蝗的卵粒产下后水分含量较低,在25℃的温度条件下,于产卵后25 d前后有一快速的吸水过程,其后卵粒的含水量增加缓慢,可见其卵粒的吸水发生在进入滞育状态之前。在25℃的条件下,黄脊雷蓖蝗卵粒过冷却点的变化亦包含3个阶段,即胚胎发育初期的较高阶段、中期持续而稳定的较低阶段及后期的提升阶段,可以认为黄脊雷蓖蝗越冬卵耐寒性的提高与其滞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你养过蚕吗?看着一颗颗小小的蚕卵孵化成幼虫,再一点点长大,结茧成蛹,最后化茧成蛾,只要经历过一次,你准会觉得蚕的一生奇妙极了。来自江苏溧阳的一群小伙伴每年都会用两个月时间养蚕,他们把蚕看作精灵,还把它们奇妙的成长过程记录了下来。5月13日星期日晴哇!两天之内,蚕宝宝竟然从5毫米长到了1.2厘米。原来,蚕宝宝又瘦又小,黑乎乎的,蜕皮过后,它们就换上了灰白色的外套,白白胖胖的。我在它们的脑袋上找不到眼睛,妈妈告诉我,蚕的眼睛长在脑袋两边,但是很小,只有一点点感光细胞,所以只能称为"眼"。它们基本是靠嗅觉来找食物的。(施懿)5月18日星期五大雨  相似文献   

18.
《昆虫知识》2011,(3):798-798
科学家曾通过传统杂交手段获得高产、抗病的新家蚕品种,使养蚕业获益匪浅。但好景不长,这种方法很快遭遇蚕丝产量停滞的瓶颈。科学家又突发奇想,能否将转基因的方法运用于提高蚕丝产量上,让蚕“吃得少、吐得多”呢?2011年3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李胜研究员和西南大学的夏庆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表在由中国科学家主办的国际生物学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的论文研究结果显示,这个“贪婪”的想法可以付诸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新桑树品种——川826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多年观察比较,新桑品种“川826”表现出遗传性状稳定、优质、高产、抗性较好等优点,2000年正式列为“十五”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选育”中桑主攻品种,并进一步进行区域性比较试验。经过2002年至2005年在四川省乐山、三台、蚕研所等三点的比较试验和在四川篷安生产示范点的示范繁殖,“川826”与对照品种“湖32”相比,其产叶量高13.95%,万头产茧量高8.88%,万头产茧层量高8.8%,五龄担桑产茧量高13.51%,667 m2(亩)桑产茧量高28.2%,桑产茧层量高27.6%。特别是用“川826”桑叶养蚕后产卵制种成绩尤为突出,单蛾产卵量比对照高6.87%以上,单蛾正常卵粒数比对照高5.63%以上。2006年4月被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合格品种。  相似文献   

20.
光照与飞蝗卵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晓红  康乐 《动物学研究》2003,24(3):196-199
用热电偶法测定长光照(L:D=14:10)和短光照(L:D=10:14)条件下饲养的飞蝗所产卵的过冷却点;并对长、短光照组分别设置5个温度(0、-5、-10、-15和-20℃)处理,每一温度又设置5个时间(6h,1、3、5和10d)处理,然后检查其28℃的孵化数,以此计算低温存活率和半致死温度。长、短光照组卵的过冷却点没有差异;两种光照条件下的低温存活率随着卵处理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5和-10℃时短光照组的低温存活率显著高于长光照组;卵的半致死温度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短光照组的半致死温度明显低于长光照组。接受短光照的飞蝗母本能产出耐寒性较高的卵,暗示秋天所产的卵能更成功地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