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合成多肽对人白血病单核巨噬细胞THP-1的毒性和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胞内抑菌作用。通过多肽的不同给药浓度,确定多肽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流式细胞术方法和MTT法检测2号肽对细胞THP-1的毒性作用,同时采用CFU方法检测其对H37Rv菌株的胞内抑菌作用。筛选的4条多肽均有抑菌作用,其中2号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为200μg/m L。2号肽与细胞THP-1作用时,浓度为1 200μg/m L时表现出细胞毒性,与INH细胞毒性无显著差别。对于胞内H37Rv,2号肽抗结核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随给药时间和剂量的增加H37Rv菌落数明显下降。2号肽不仅对巨噬细胞THP-1的毒性小,而且具有较好的抗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是一种潜在的抗结核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革兰阳性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的报道显示出该菌耐受抗生素的能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为了探讨其耐药机制,对Sigma B(σB,李斯特菌中应对环境胁迫的主要调控因子)在抗生素耐受性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检测和比较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EGDe和其σB缺失突变菌株EGDeΔsigB对盘尼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利福平、硫酸庆大霉素、四环素盐酸和红霉素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测定的MIC的基础上,利用MTT(噻唑蓝活体染色法)法比较EGDe和EGDeΔsigB在1×MIC、2×MIC和8×MIC的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3种抗生素中的生长活性。EGDe对盘尼西林青霉素(0.16μg/mL)、四环素盐酸(0.25μg/mL)和硫酸庆大霉素(0.5μg/mL)的MIC高于EGDeΔsigB(分别为0.08、0.125和0.125μg/mL);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的MIC 2种菌株没有差别,分别为0.19、0.125和0.032μg/mL;与EGDe相比,EGDeΔsigB在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培养基中的生长活性较差,对抗生素的抑制更为敏感,而且随着这3种抗生素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也随之增强。Sigma 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抗生素的耐受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0种中药单体对球形孢子丝菌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参照CLSI的制M38-A2(3rd),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10种中药单体对20株球形孢子丝菌的作用。结果 10种中药单体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几何均数范围为53.82μg/mL~1024μg/mL,大蒜素、小檗碱、苦参碱、蛇床子素和丹皮酚的抑菌活性最佳,几何均数分别依次为53.82μg/mL、84.45μg/mL、103.97μg/mL、137.19μg/mL和284.05μg/mL,大蒜素的抗菌作用最强,MIC的范围为16~128μg/mL。最小杀菌浓度(MFC)的范围为64μg/mL~1024μg/mL。大蒜素的MFC值最低,几何均数为415.87μg/mL。结论大蒜素、小檗碱、苦参碱、蛇床子素和丹皮酚对球形孢子丝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不同中药单体抑菌活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菌肽人β防御素3(humanβdefensin 3,hBD3)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的抑制作用。方法:合成抗菌肽hBD3,分别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直接杀菌试验、重要功能基因检测分析其对PAO-1的直接抑制作用;并将其与阿奇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联合施用,观察对抗生素MIC的影响。结果:HBD3对PAO-1的MIC为32μg/mL;在浓度达到8μg/mL时即有明显杀菌作用。HBD3上调PAO-1株的ahpF基因表达,下调aprA和rhlR基因表达。在联用5μg/mL的hBD3后,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的MIC值均有降低。结论:抗菌肽hBD3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菌肽人β防御素3(humanβdefensin 3,hBD3)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的抑制作用。方法:合成抗菌肽hBD3,分别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直接杀菌试验、重要功能基因检测分析其对PAO-1的直接抑制作用;并将其与阿奇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联合施用,观察对抗生素MIC的影响。结果:HBD3对PAO-1的MIC为32μg/mL;在浓度达到8μg/mL时即有明显杀菌作用。HBD3上调PAO-1株的ahpF基因表达,下调aprA和rhlR基因表达。在联用5μg/mL的hBD3后,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的MIC值均有降低。结论:抗菌肽hBD3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罗米地辛对氟康唑体外抗白念珠菌活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参考CLSI的M27-A3方案检测氟康唑对受试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不同浓度罗米地辛联合氟康唑检测其对受试白念珠菌的抗真菌效果。结果受试菌包括氟康唑敏感株、剂量依赖株、耐药株各5株。2μg/mL罗米地辛和4μg/mL罗米地辛联合氟康唑对氟康唑的抗真菌活性有增效作用,表现为MIC值降低、菌量减少和抑制拖尾现象。结论罗米地辛对氟康唑体外抗白念珠菌活性的增效作用,可抑制氟康唑的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7.
红海榄根际土壤来源的青霉属真菌XGH2321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将一株分离自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红海榄根际土壤的菌株XGH2321鉴定为青霉属的一种真菌.通过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盐度的优化,确定了适合该真菌菌株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的改良查氏培养基(4%玉米浆,0.3%NaNO3,0.05%KC1,0.1%K2HPO4,0.05%MgSO4,pH 7.4,9%盐度).将活化后的菌株XGH2321接种到该培养基中,按28℃、160r/min振荡培养7d,获得的发酵液水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为400μg/mL),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上述微生物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IC为800μg/mL);同时,上述2种萃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立枯丝核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200μg/mL和400μ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小G蛋白抑制剂体外抗真菌活性的测定,筛选具有新结构类型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考察不同小G蛋白抑制剂对于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从中筛选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一步进行抗真菌谱测定;采用时间-生长曲线和时间-杀菌曲线考察CASIN对于白念珠菌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菌丝诱导实验考察化合物CASIN对于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抑制效果;采用甲基四氮盐(XTT)法考察化合物CASIN对于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在考察的小G蛋白抑制剂中,CASIN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最强,对于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中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为8~16μg/mL。16μg/mL CASIN可以有效抑制YPD培养基中白念珠菌的生长增殖,也在RPMI1640培养基中展现出对白念珠菌的杀菌活性;当培养基中CASIN浓度高于8μg/mL时,白念珠菌菌丝受到明显抑制;此外,8μg/mL的CASIN浓度对于白念珠菌的被膜生成具有80%以上的抑制率。结论小G蛋白抑制剂CASIN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念珠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国产泊沙康唑对生殖器念珠菌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制定的M27-A4方案测定国产泊沙康唑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对60株生殖器念珠菌病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国产泊沙康唑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25~0.50μg/mL,几何均数为0.40μg/mL,MIC_(50)为0.5μg/mL,MIC_(90)为0.5μg/mL;对近平滑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03~0.125μg/mL,几何均数为0.10μg/mL,MIC_(50)为0.125μg/mL,MIC_(90)为0.125μg/mL;对热带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125~8.0μg/mL,几何均数为0.57μg/mL,MIC_(50)为0.5μg/mL,MIC_(90)为2μg/mL;对光滑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06~2.0μg/mL,几何均数为0.25μg/mL,MIC_(50)为0.125μg/mL,MIC_(90)为1μg/mL;对克柔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125~0.50μg/mL,几何均数为0.29μg/mL,MIC_(50)为0.25μg/mL,MIC_(90)为0.5μg/mL。结论对生殖器来源的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国产泊沙康唑均表现出了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未来有望成为临床生殖器念珠菌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应用强力霉素治疗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细菌性败血症,采用体内药动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斑点叉尾血清中强力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ila)的活性,数据使用3p97和kinetica4.4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强力霉素在普通肉汤培养基和血清中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2.0μg/mL。斑点叉尾按20 mg/kg体重的剂量口灌强力霉素后,药物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血浆药物达峰时间(Tmax)为2.57h,峰浓度(Cmax)为1.72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为38.63h。在半效应室内,半效浓度参数(EC50)为16.95h,即血清药物浓度为1.41μg/mL时可产生50%最大效应。PK-PD同步模型参数Cmax/MIC血清为0.86,AUC0→24h/MIC血清为20.57h。通过抑制效应的Sigmoid Emax模型方程可得到临床起到抑菌效果的最佳给药剂量范围为10.68—41.42 mg/kg体重。临床上发生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时的最佳给药方案建议为:对出现临床病状的斑点叉尾以41.42 mg/kg体重的剂量进行拌饲投喂进行治疗,1次/d。临床上预防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时以10.68 mg/kg体重的剂量进行拌饲投喂,1次/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白念珠菌形态转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体外动力学过程;采用CLSI-M27-A3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大蒜素对白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白念珠菌在Spider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形成的影响;qRT-PCR法检测在不同浓度大蒜素作用下白念珠菌菌丝相关基因HWP1、ALS1、EFG1、PDE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白念珠菌在Spider液体培养基中6 h时出现较长菌丝,24 h后镜下可见大量念珠菌菌丝包裹酵母细胞,紧密交错;大蒜素对白念珠菌的MIC值为25μg/mL;倒置显微镜观察(25~100)μg/mL浓度的大蒜素能明显抑制Spider液体培养基中白念珠菌菌丝的生长;qRT-PCR结果显示,在(25~100)μg/mL浓度的大蒜素作用下,白念珠菌菌丝相关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大蒜素能有效抑制白念珠菌的形态转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菌丝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出与铜绿假单胞菌粘肽合成酶PBP3有高亲和力,具有全新结构的先导化合物。【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粘肽合成酶PBP3为靶点,通过分子对接软件DOCK6.5,对含有104万个小分子化合物的数据库进行了大规模虚拟筛选,选取结构相对简单的中选化合物进行合成,得到先导化合物,并验证其抑菌活性。【结果】通过grid score进行第一轮初筛,筛选出grid score分值小于–30 kcal/mol的6万个化合物,接着以amber score进行第二轮筛选,筛出amber score分值小于–20 kcal/mol的化合物约200个。最终,经过观察分析,从中挑选出4种打分高并且结构新颖的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出的先导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175–275μg/m L之间,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效,MIC值比作为阳性对照的磺胺嘧啶更低,说明先导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这些先导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开发为新型抗菌药物,用于解决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牛乳铁蛋白肽是由牛乳铁蛋白经消化酶水解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短肽;乳酸乳球菌作为食品级微生物,既有天然的益生作用,又是理想的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载体。【目的】探究重组乳酸乳球菌pAMJ399-LFcinBA/MG1363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抑菌活性。【方法】利用牛乳铁蛋白肽标准品绘制定量标准曲线来确定重组牛乳铁蛋白肽的含量,利用牛津杯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重组牛乳铁蛋白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5株细菌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凝胶阻滞试验、黏附试验来探究重组牛乳铁蛋白肽对菌体结构、细菌DNA及黏附力的影响,利用CCK-8检测其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并对小鼠红细胞溶血率进行测定。【结果】重组乳酸乳球菌上清中牛乳铁蛋白肽的浓度为24.39μg/mL,重组牛乳铁蛋白肽对测试的25株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浓度范围在16–128μg/mL,但对9株乳酸菌以及粪肠球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鸡白痢沙门菌的菌体完整性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其主要作用靶点为细菌的细胞膜,可以与细菌DNA结合并抑制细菌对Caco-2、IPEC细胞的黏附作用,重组牛乳铁蛋白肽对小鼠红细胞及RAW 264.7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乳酸乳球菌表达重组牛乳铁蛋白肽的抑菌活性与牛乳铁蛋白肽标准品相一致,通过直接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胞内核酸或抑制细菌对正常细胞的黏附作用等多方面实现抑制或杀死细菌,发挥广谱的抗菌活性,且对真核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对浅部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杀灭作用。方法参照标准的微量液基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PHMB粉剂和溶液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及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结果 PHMB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MIC范围分别为1.0~4.0μg/mL、2.0~4.0μg/mL、2.0~4.0μg/mL和0.3~5.0μg/mL;MFC范围分别为2.0~8.0μg/mL、 4.0μg/mL、2.0~4.0μg/mL和5.0~10.0μg/mL。琼脂稀释法结果表明PHMB溶液浓度为1.25%时,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无菌落生长;PHMB溶液浓度为0.32%时,白念珠菌无菌落生长。加入透皮剂氮酮后,杀菌效果并无改变。结论 PHMB对浅部真菌病常见的致病真菌皮肤癣菌及白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特比萘芬对7个属24株刺盾霉目(Chaetothyriales)黑酵母样真菌体外敏感性.方法 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的M38-A2方案.菌悬液终浓度为(0.4 ~5)×104 CFU/mL,30℃孵育5~7d,测定最低有效浓度(ME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特比萘芬对24株黑酵母样真菌MEC范围:0.125 ~4μg/mL,MEC90∶2μg/mL,MEC50∶0.25 μg/mL,GM∶0.392 9 μg/mL,特比萘芬对5株暗色真菌100%生长抑制,MIC范围:1~4 μg/mL,MIC50∶2μg/mL,MIC90∶4μg/mL.结论 特比萘芬对刺盾霉目(Chaetothyriales)中的黑酵母样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0%抑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木榄内生真菌菌株ZD6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将一株从木榄茎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菌株ZD6鉴定为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Thom.,该菌株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1%麦芽糖,2%甘露醇,1%谷氨酸钠,0.5%蛋白胨,0.15%酵母膏,200g/L土豆汁,pH6.5)中28℃、160r/min振荡培养7d后的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利用柱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从该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大黄素、环(丙氨酸-甘氨酸)、赤藓醇和甘露醇,其中的大黄素和赤藓醇为首次在桔青霉中发现,它们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μg/mL和50μg/mL;大黄素对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IC为100μg/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蝎毒多肽Ctry2459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并结合平板计数法测定蝎毒多肽Ctry2459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真菌浓度;通过平板计数法绘制蝎毒多肽Ctry2459对白色念珠菌的时间-杀菌动力学曲线;通过PI吸收实验检测蝎毒多肽Ctry2459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通过核酸阻滞实验检测蝎毒多肽Ctry2459与核酸间是否具有结合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蝎毒多肽Ctry2459对白色念珠菌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以及凋亡/坏死的影响。【结果】蝎毒多肽Ctry2459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真菌浓度分别为25μg/mL和50μg/mL。蝎毒多肽Ctry2459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并可通过直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通过ROS介导的线粒体失能导致细胞坏死的方式杀灭白色念珠菌细胞。【结论】蝎毒多肽Ctry2459可以作为抗白色念珠菌药物研发的候选分子或者分子模板。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大肠杆菌ompW基因敲除后,硫酸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敲除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生存率的影响,进而分析OmpW的功能.[方法]运用Red重组技术将大肠杆菌K12染色体上基因ompW敲除,构建缺陷株△ompW.然后分别测定硫酸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正常菌和△ompW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次抑菌浓度(1/2 MIC)下K12和△ompW菌的生存率.[结果]经PCR鉴定和通过提取膜蛋白进行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成功获得ompW敲除菌.抗生素分析表明,K12菌对硫酸新霉素的MIC为8.0 μg/mL,生存率为98.0%;△ompW菌对新霉素的MIC为1.7 μg/mL,而其生存率仅为39.0%.而k12对氨苄新霉素的MIC为16.0 μg/mL,△ompW为3.3 μg/mL;1/2 MIC下K12生存率为70.4%,而△ompW为30.3%.[结论]ompW基因缺陷株对两抗生素的敏感性大大增强,表明ompW在细菌抗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苍术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的研究。通过用体积分数为50%乙醇浸泡、有机溶剂萃取、薄层层析对苍术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析,用纸片法检测其抑菌活性,用琼脂稀释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苍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明显,对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次之,其最低抑茵质量浓度分别为0.7g/mL,1.0g/mL和1.2g/mL;以正丁醇作为萃取液抑菌效果最佳,薄层层析实验结果表明,Rf值为0.76的展开点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我国临床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同时对比我国不同地区菌株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将重庆、吉林、北京地区既往基因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的100株临床菌株接种于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5℃恒温培养7d获得菌丝相。依据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定的M38-A2方案,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菌丝相对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质控菌株为近平滑念菌ATCC22019。结果碘化钾体外无抗真菌活性,特比萘芬MIC几何均值为0.14μg/mL,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 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79μg/mL和0.63μg/mL,氟康唑MIC几何均值为45.89μg/mL。发现7株对伊曲康唑耐药菌株,吉林地区相对较多,但不同地区菌株的药物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化钾无体外抗真菌活性,我国临床球形孢子丝菌对特比萘芬最敏感,其次为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氟康唑敏感性最差,不同地区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