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隶属裂腹鱼亚科,叶须鱼属,是西藏特有经济鱼类,研究通过对其繁殖力和繁殖策略的研究,旨在为双须叶须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于2013年2月至3月以及2014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区段采集到1030尾双须叶须鱼,雄鱼体长主要集中在325—400 mm,雌鱼体长主要集中在375 mm以上,其中Ⅳ期、Ⅴ期的雌鱼65尾,体长为320—500 mm,体重为411.6—1328.0 g。采用SL50%的方法,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360.90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3.0龄;雄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354.53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3.5龄。从不同月份不同性腺发育期所占比例,不同月份的性体指数变化以及不同月份卵径分布图,可以看出双须叶须鱼属于同步产卵类型,集中在2—4月份。双须叶须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3487粒,平均相对体长繁殖力为7.2粒/mm,平均相对体重繁殖力为4.3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群体性比为1.23鲶1。综上所述,双须叶须鱼是繁殖力较低、性成熟较晚和繁殖期较短的鱼类,我们针对其繁殖特性提出了一些保护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2015年8月在华南地区主要河流收集255尾革胡子鲶(Clarias gariepinus)样本,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革胡子鲶繁殖季节为5—8月,繁殖旺季为6—7月,卵径分布呈现明显的多峰型;成熟系数与脂肪系数和肥满度的周年变化存在相反的趋势;绝对繁殖力为2850~605720粒,均值234232±175498粒,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呈正相关;相对繁殖力为20~445粒·g~(-1),均值165±99粒·g~(-1),随体长、体重和年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趋势;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大于常见的鲶科鱼类。繁殖群体性比为1∶1.12,符合1∶1比例;雌、雄鱼最小性成熟个体均为1龄,Ⅳ期性腺;雌鱼体长174 mm,体重119.5 g,成熟系数为8.50%;雄鱼体长205 mm,体重116.2 g,成熟系数为0.45%;繁殖群体以1和2龄鱼为主,分别占繁殖群体总数的42.28%和51.68%,以补充群体占优势;华南地区革胡子鲶野生种群具有分批产卵、相对繁殖力高、卵径小、性成熟年龄低的特征,有利于其迅速建立稳定的种群,应加强对革胡子鲶野生种群动态的监测力度,并进一步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3年4—10月在额尔齐斯河中国段下游采集了546尾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样本, 依据传统生物学和组织学方法, 对额尔齐斯河银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统计表明, 额尔齐斯河银鲫的性比(雌/雄)为10.84﹕1。根据卵母细胞和精细胞发育及比例情况, 将银鲫卵巢和精巢发育分别划分为6期。依据不同性腺发育期比例、性体指数和卵径频率分布, 推测银鲫为同步产卵鱼类, 繁殖期为5—7月, 6月为高峰期。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获得其初次性成熟体长(SL50)和年龄(A50)分别为: 雌鱼161 mm和2.3龄; 雄鱼135 mm和1.9龄。绝对繁殖力为(42453±28205)粒, 相对繁殖力为(98.19±34.6)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线性相关性较低, 与体重呈幂指数相关, 但与年龄及卵巢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额尔齐斯河银鲫生物学研究资料, 为其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于西藏自治区昂仁县浪错采集兰格湖裸鲤(Gymnocypris chui)307尾,开展种群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浪错兰格湖裸鲤在3~5月性成熟系数较高。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7龄,体长217mm,体重122.68g,成熟系数为3.92%;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6龄,体长198 mm,体重91.93 g,成熟系数为3.34%。其平均成熟卵径为2.18 mm,卵径分布为单峰型。绝对繁殖力为862~8 933粒/尾,平均绝对繁殖力为(2 885±2 765)粒,相对繁殖力为7~43粒/g,平均相对繁殖力为(15±11)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和体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繁殖群体性比(♀︰♂)为1︰0.967,符合1︰1比例。  相似文献   

5.
锦江翘嘴鲌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忠利  冉辉  杨马  罗鹏 《动物学杂志》2017,52(2):263-270
对2015年1月至12月采集于锦江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特征的研究。锦江的翘嘴鲌繁殖期集中在6~7月,属分批产卵类型。繁殖群体年龄在3+龄至6+龄之间,体长250~537 mm,体重184.9~2 587.5 g。雌雄性比1.14︰1,体表差异表现在泄殖孔和腹部膨胀程度,雌雄群体间体长-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0.01P0.05)。性成熟雌鱼绝对繁殖力25 067~54 274粒,相对繁殖力24.2~36.9粒/g,平均卵径(1.1±0.3)mm。性成熟系数在1~5月份逐渐增大,6月明显上升,7月达到最高峰,8月显著下降,9~12月逐渐趋于平缓。采用Logistic方程推算了初次性成熟个体特征,雄性体长273 mm,体重192.0 g,年龄3.4龄;雌性体长311 mm,体重249.4 g,年龄4.2龄。锦江种群繁殖期与其他地理种群相近,但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6.
高体近红鲌的生长与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体近红鲌为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以2008年5—11月从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采集的540尾高体近红鲌标本为材料,对其生长与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高体近红鲌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龄特征显著。种群由1—4龄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以2龄个体为主。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00—160 mm;体重分布主要集中在20.0—50.0 g。总性比为♀∶♂=1.30∶1。体长与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基本符合匀速生长类型,体长和体重Von Bertalanffy方程分别为Lt=217.38(1-e-0.2867(t+0.757))和Wt=118.151-e-0.2867(t+0.757)2.8103;生长拐点为2.85龄,拐点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Lt=140.09 mm,Wt=34.37 g。雌雄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1龄;繁殖高峰期为6—7月。Ⅳ期雌鱼的绝对繁殖力为950—8655粒,平均值(3087.90±1602.1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10.00—56.20粒/cm,平均值(24.26±10.16)粒/cm;体重相对怀卵量FW为66.08—197.67粒/g,平均值(116.49±32.05)粒/g;卵径频率分布显示高体近红鲌为一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7.
大鳞裂峡鲃繁殖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9、2010和2013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境内的南腊河共收集大鳞裂峡鲃(Hampala macrolepidota)样本438尾。研究结果表明:大鳞裂峡鲃雌性群体初次性成熟体长228 mm、体重270.3 g,雄性群体初次性成熟体长205 mm、体重172.5 g,对应年龄均为4龄。大鳞裂峡鲃雌、雄繁殖群体的成熟系数年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成熟系数值在1月、3月、4月呈逐渐增大趋势,5月显著上升,6月达到最高峰,7月急速下降,8月至9月趋于平缓。繁殖活动每年4月开始,一直可持续至10月,主要集中在5~6月。大鳞裂峡鲃雌雄性比为1︰1.19,与鲃亚科其他部分鱼类雌性数量多于雄性的情况相反;繁殖盛期则雌性数量多于雄性。繁殖群体由4~8龄共5个年龄组组成,雌、雄群体均以5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大鳞裂峡鲃属单次产卵鱼类。平均卵径1.18 mm;绝对繁殖力为63 393粒,相对繁殖力为70.04粒/g。与鲃亚科其他部分鱼类比较,大鳞裂峡鲃的卵径相对较小而繁殖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3—2014在皎平渡圆口铜鱼产卵场的定点亲鱼收集(n=206)和2006—2014年在金沙江中下游金安桥至巧家干流江段的流动亲鱼采集(n=70), 对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定点亲鱼收集的结果显示: 圆口铜鱼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30 mm, 体质量441.0 g, 年龄4龄; 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52 mm, 体质量396.6 g, 年龄3龄; 50%个体达到性成熟的年龄和全长分别为雌性4.32龄 406 mm, 雄性4.44龄 412 mm; 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37﹕1, 繁殖群体中雌性年龄为4—7龄, 雄性年龄为3—7龄; 雌雄个体的性成熟系数平均值均以6龄个体最高, 分别为10.55%和3.45%; 平均卵径为0.16 cm, 卵径分布呈双峰型。定点和流动亲鱼收集的雌性性成熟个体的结果表明: 圆口铜鱼绝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4055—137900粒/尾, 平均值为22817粒/尾; 相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5—73粒/g, 平均值为20粒/g, 75.68%个体的绝对繁殖力在10000—30000粒/尾之间, 70.27%个体的相对繁殖力在15—20粒/g之间; 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随着体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全长、体质量与绝对繁殖力呈指数分布函数正相关, 而与相对繁殖力呈二次项函数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圆口铜鱼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研究了长江中游嘉鱼至新滩口江段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性腺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4-7月性成熟系数较高,为繁殖季节。雌、雄鱼的肥满度和脂肪系数在繁殖前和繁殖后各出现1个峰值,繁殖期出现最小值。绝对繁殖力为1088-19765(粒),平均7728±4093(粒);相对繁殖力为23-88(粒),平均55±16(粒)。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体重与绝对繁殖力的关系最密切。群体性比接近1:1。属一次性产卵类型。两性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为补充群体占优势的繁殖群体。  相似文献   

10.
雅鲁藏布江黑斑原鮡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2006年采集于雅鲁藏布江拉萨河的190尾黑斑原鮡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雄性最小性成熟(精巢Ⅳ期)个体体长141.7mm,体重45.2g,性体指数1.09%,雌性最小性成熟(卵巢Ⅳ期)个体体长146.8mm,体重66.7g性体指数11.52%,相应年龄均为5龄。初次性成熟年龄(L50):♂,170.1mm相应年龄为7龄;♀,150.2mm,相应年龄5龄。通过组织切片法和GSI的周年变化分析,繁殖时间集中在5-6月,每年繁殖一次,繁殖之后的6-8月卵巢从Ⅵ期回复到Ⅲ期,9月卵巢发育到Ⅳ期越冬。卵径频率分布显示,卵巢发育类型为分批同步型,卵巢中至少存在2批卵径,每年成熟一批卵并同时产出,产卵类型为完全同步产卵。卵黏性,成熟卵卵径在2.04-3.37mm之间,平均(2.83±0.16)mm。对19尾产卵前夕(体长为151.0-210.0mm)的标本进行统计,其绝对繁殖力范围在525-2058粒之间,平均为(1244±346)粒,相对繁殖力为(14.7±5.8)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直线正相关,表达式为F=13.624L-1187。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