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肠道致病菌中沙门菌与志贺菌的结果并分析总结。方法对江苏盛泽医院2010年到2014年就诊的腹泻患者4 662例的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所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对所有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阳性85株,阳性率为1.82%;志贺菌阳性192株,阳性率为4.12%;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沙门菌阳性81株,阳性率为1.74%;志贺菌阳性184株,阳性率为3.9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与志贺菌结果可靠,检测时间短,更能满足临床诊断肠道疾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应用于别嘌呤醇不良反应相关基因HLA-B*58:01的快速基因检测,并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及可靠性等性能指标。方法:针对HLA-B*58:01 等位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 探针,建立一种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三家医院收治的1158例临床诊断为痛风或血清尿酸高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双盲对照实验,分别采用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法与已获审批的商业试剂盒共同检测所有标本,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而评价该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的临床性能。结果: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法特异性高,稳定可靠,可检测低至1 ng/?滋L的阳性样本;采用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法与已获审批的商业试剂盒在1158份患者标本中检出的HLA-B*58:01阳性及阴性标本均相同,阳性标本147例,阴性标本1011例,该组患者HLA-B*58:01基因携带率为12.69%,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1158/1158),两组实验结果数据采用SPSS分析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检者HLA-B* 58:01携带率为12.69 % (147 /1158)。结论: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HLA-B*58:01的基因检测方法,用于别嘌呤醇用药前的相关不良反应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
Deng J  Zhu RN  Qian Y  Sun Y  Zhao LQ  Wang F  Wu H  Shan MN  Deji MD 《病毒学报》2012,28(2):97-102
本研究为了解西藏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及基因型别。首先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4~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中7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及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的抗原。然后对RSV抗原阳性的标本分别提取RNA,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est-PCR)确定RSV型别,同时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方法进行验证。再通过对G蛋白基因PCR扩增产物序列测定确定RSV的基因型。通过与GenBank中不同地区RSV分离株的G蛋白基因序列比对,了解西藏地区RSV G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从167例标本中检测出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的为65例,总阳性率为38.9%(65/167),其中RSV 45例,占阳性标本的69.2%(45/65),对其中42例RSV阳性标本进行了PCR分型,其中40例为A亚型,2例为B亚型。对7株A亚型RSV G蛋白基因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全部为GA2基因型。西藏RSV与RSV原型株A2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7%~91.8%,氨基酸的同源性只有86.5%~87.2%。氨基酸的变异主要集中在胞外区一个高度保守序列的两端。7株西藏A亚型RSV G蛋白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不同的RSV分离株相比同源性为90.7%~91.8%。西藏地区2011年春季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是2011年西藏地区的流行优势型别,其G蛋白胞外区基因具有较高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比较胶体金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对小儿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水平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收集临床上243例小儿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法检测这243例患者外周血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水平,并对这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和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为11.93%,胶体金法为6.58%,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CMV-DNA检测阳性患者中,IgM抗体阳性组HCM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比较这2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敏感性为72.5%,胶体金法的敏感性为40%,两者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胶体金法相比,对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基于人偏肺病毒(hMPV)N或L基因的2种检测hMPV感染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在207例临床呼吸道样本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基于hMPV N或L基因片段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鼻咽拭子207份,比较2种方法检出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207份样本中,2种方法共检出38(18.36%)份阳性样本,基于N或L基因一种方法均检出32(15.46%)份阳性样本,总检出符合率为94.2%(195/207)。另外发现,基于L基因检测为阴性而基于N基因检测为阳性的样本在L基因与引物和探针结合的部分序列有核苷酸的突变。对19例阳性样本的F基因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大多数hMPV属于A2和B2型,只有1例属于B1型。结论:2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联合应用,对于临床样本中hMPV的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流行分布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采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标本413份,利用巢式PCR法进行hMPV筛查,对PCR阳性片段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确定hMPV感染基因型别;同时,分析hM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对感染阳性患者进行临床表现的初步分析。结果:413份鼻咽拭子标本中检出hMPV阳性4份(0.97%),分别存在于2010年8月、10月和2011年2月、4月,其中1例合并鼻病毒感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咳嗽,有1例出现呕吐和腹泻;hMPV阳性片段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这4例感染中的3例为B2型,1例为A2b型。结论: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存在hMPV感染,其基因型为B2和A2b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偏肺病毒(hMPV)核酸特异的快速、敏感的TaqMan-MGB探针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方法:分别设计hMPV特异的引物与荧光标记探针,合成hMPV绝对定量RNA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与常规RT-PCR平行比较,对其灵敏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以及用于临床样本的适用性等进行评价.结果:本方法可对hMPV进行特异性诊断,检测灵敏度可达10拷贝/25 μL,检测线性范围至少可达10 1~10 6拷贝/反应,且实验重复性好,初步应用于北京地区采集的158份临床鼻咽拭子标本,定量RT-PCR检出31份标本阳性,明显高于常规RT-PCR方法(22/158).结论:建立了人偏肺病毒TaqMan-MGB探针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初步证实可用于临床鼻咽拭子标本的检测,为开展hMPV的流行监测及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SYBR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MCPH1/BRIT1 mRNA的表达.方法 提取人宫颈癌总RNA,经逆转录PCR获得靶基因(MCPH1)及管家基因(GAPDH)的CDNA,采用SYBR Green 荧光实时定量法检测,以GAPDH基因作为内参,计算各组MCPH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在31例宫颈癌标本中,MCPH1基因mRNA的表达,19例癌比正常低,1 例癌比正常高,其余标本无统计学意义;6例癌比癌旁低,1例癌比癌旁高,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SYBR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出人宫颈癌中MCPH1基因mRNA的表达下调,为进一步研究MCPH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Fascin蛋白在软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软骨肉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livionTM法分别检测和比较70例软骨肉瘤和20例软骨瘤中Fasc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Fascin在软骨肉瘤组和软骨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29%和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8,P=0.00);(2)Fasc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Xk0.37,P=0.54;X2=-0.29,P=0.59);Fascin蛋白在肺转移组中的表达为76.32%,显著高于无肺转移组(50.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Z=5.24,P=0.02);Fascin蛋白在间叶性软骨肉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中表达分别与普通型软骨肉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去分化软骨肉瘤与普通型软骨肉瘤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在普通型软骨肉瘤的I-III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l%、61.90%、75.0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cin参与了软骨肉瘤恶变的过程,其高表达与软骨肉瘤的分化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核酸纯化柱提取核酸定量检测血浆标本中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8-11月期间我院600例抗-HCV阳性丙肝患者的样本,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0例,分别采用核酸纯化柱和酚-氯仿提取法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定量检测两组HCV-RNA水平。结果:研究组检测阳性率为87.67%(263/300),显著高于和对照组的54.0%(16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96,P=0.000);两组HCV-RNA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21,P=0.067)。结论:核酸柱提法定量检测血浆HCV-RNA操作简单、快速,分离效率高,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样本处理后立即加样扩增和4℃冰箱静置24h后再加样扩增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68例不同模式乙肝患者样本分别用2种方法处理后进行HBV-DNAFQ-PCR检测。结果:68例样本采用第1种方法共检出HBV-DNA阳性35例,第2种方法共检出39例;第2种方法HBV-DNA阳性定量结果普遍高于第1种方法,指数平均高1个次方左右(u=5.14,P〈0.05);以第2种方法检测结果为依据,则第1种方法有4例阳性结果漏检,检测结果假阴性率达10.3%(4/39)。结论:样本处理后,应置4℃冰箱静置一定时间,以保证病毒颗粒充分裂解后再进行HBV-DNAFQ-PCR,以提高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9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其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902例血清标本中,284例(14.93%)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患者主要分布于0~15岁年龄段,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为0~6岁,占21.26%(132/621)。各个季节均有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感染率无显著差异性,秋(80例)、冬(96例)两季的阳性感染率高于春(56例)、夏(52例)两季。患者100%出现发热症状,95.77%出现咳嗽。结论:石家庄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人群为未成年人,无季节性和性别差异,以发热和咳嗽为最主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人博卡病毒(HBoV)核酸特异、快速、敏感的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方法:比对编码HBoV非结构蛋白NP-1的基因序列,选取其保守片段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与传统PCR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分别对两者的灵敏性、特异性、稳定性及临床样本检验的适用性等进行评价。结果:所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HBoV的特异性检测;相对于传统PCR所达到的250拷贝/反应的检测灵敏度,实时定量PCR的检测灵敏度可高达10拷贝/反应,检测范围为109~101拷贝/反应,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初步用于76份临床呼吸道标本检测,检出阳性5例,高于普通PCR方法(3/76)。结论:建立了HBoV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可用于临床鼻咽拭子样本的检测,为开展HBoV流行病学监测及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的方法学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方法选取HCMV MIE exon4为PCR扩增靶序列,经TA克隆构建重组质粒作为定量标准品,经FQ—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及方法学评价,再将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FQ—PCR最适循环参数为:95℃ 5 min;95℃ 20 s,60℃ 60 s(40 cycles),20μl最适反应体系为:2.0mmol/L Mg^2+、0.5μmol/L引物、1.5μmol/L探针、200μmol/L dNTP、2110×buffer、1.0 U Taq酶、2.0μl DNA模板。检测批内CV(变异系数)值为1.32%,批间CV值为1.96%;特异性较好;线性范围为10^2-10^8copies/μl。结论成功地建立了检测HCMV的FQ—PCR法,完全适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近年来我国实验猴BV(猴疱疹病毒Ⅰ型)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我国实验猴BV感染情况及其抗体水平变化规律,为我国实验猴质量控制及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标中ELISA方法 ,对2003~2008年我国11个单位送检的2个品种猴血清进行BV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的4612份猴血清中,有1843份BV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39.96%;6年中检测猴群BV抗体阳性率基本在30%~50%。幼年(≤2岁)、青年(2.1~4.0岁)、成年(4.1~6.5岁)、老年(≥6.5岁)4个不同年龄段猴BV感染率分别为26.28%、31.53%、53.74%、87.27%。不同年龄感染率差异显著(P〈0.01)。雌猴BV感染率(35.91%)高于雄猴(34.93%),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年龄猴BV感染率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BV感染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血清中的抗RA33抗体,了解抗RA33抗体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固相分析检测81例JIA患儿(女19名,男62名,平均年龄8.6岁,平均病程1.4年)血清中抗RA33抗体、RF,同时以55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其他关节性疾病或病毒感染患者和4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阴阳性结果判断均采用试剂盒推荐的临界值。结果:81例JIA患儿中抗RA33抗体阳性率为11.11%(9/81),RF阳性率为12.35%(10/81),特异性均为91.35%;JIA组与正常对照组抗RA33抗体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关节性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JIA组中抗RA33抗体的检出与RF无相关性(P〉0.05);在JIA各亚型中抗RA33抗体主要存在于全身型和多关节型,各占33.3%和25.0%,RF则只出现于多关节型,占6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1例JIA患儿中共有18例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其中4例抗RA33抗体阳性(22.2%),与未发生影像学改变的JIA患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RA33抗体尚不能作为JIA早期诊断的新的可靠性指标,抗RA33抗体主要见于全身型和多关节型,对JIA的分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会  王东  杨红俊  赵延新  陈宜 《生物磁学》2012,(28):5476-5479,5503
目的:比较老年二尖瓣腱索断裂(RMCT)患者与中青年RMCT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超声心动图特点,为老年RMC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RMCT患者53例定义为老年组,年龄〈60岁的中青年RMCT患者57例定义为中青年组,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各组的心腔尺寸,观察二尖瓣活动形态以及腱索断裂的部位和程度,记录瓣膜的返流情况。结果:老年组中风心病仅占5.66%,而中青年组风心病患者占5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21,P=0.000)。老年组多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压者占83.02%,合并冠心病者占60.38%,合并2型糖尿病者占37.74%,均高于中青年组,其中合并高血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59,P=0.000)。老年组中心功能Ⅳ级的比例远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89,P=0.001)。老年组全心扩大、肺动脉高压的例数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心扩大:XZ=11.376,P=0.001;肺动脉高压:X2=-20.362,P=0.000)。老年组中二尖瓣细小腱索断裂的例数多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99,P=0.002),粗大腱索断裂的例数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8,P=0.001)。结论: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RMCT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同时给予合理的治疗,以降低心衰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中的表达水平,建立该指标应用于临床分析的实验室参考范围。方法:收集180例健康体检成年人EDTA-K3抗凝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细胞中表达CD25+CD127low细胞的百分率,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eg细胞在男女性别间的表达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49岁的3组之间、≥50岁的2组之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Treg细胞的表达范围在≤49岁为(3.30±1.45)%,≥50岁为(4.69±1.27)%;将≤49岁的3组与≥50岁的2组分别进行两两分析,Treg细胞百分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应用于临床时可以忽略性别,须针对≤49岁与≥50岁2个年龄段建立不同的参考范围;本研究建立的Treg细胞参考值范围符合本院健康体检人群特点,该指标可作为本实验室对临床疾病检测及判断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做为抗原,利用空斑法和IFA法比较猴BV和人HSV-1阳性血清两种不同血清的中和能力的差异,建立一种实用、准确、可靠的病毒毒力的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将HSV-1病毒悬液作连续的10倍稀释,取1 mL接种于已经长成单层的Vero-E6细胞上,用1%甲基纤维素覆盖,待其出现蚀斑后计数,算出病毒悬液中每毫升所含蚀斑单位,即滴定出HSV-1的TC ID50。同时,用免疫荧光方法(IFA)对猴和人疱疹阳性血清进行滴定,得到其血清的效价。其次,用滴定出的病毒液分别与两种阳性血清体外中和后,接种到单层的Vero-E6细胞上,用1%甲基纤维素覆盖,待其出现蚀斑后计数。最后,计算出其蚀斑减少率。结果用1%甲基纤维素作覆盖层的蚀斑数量平均为10-5PFU,能形成115-116个/mL蚀斑,形状呈黍米大小的规则圆形,其蚀斑边缘清晰。IFA滴定的人HSV-1阳性血清与猴BV阳性血清的中和抗体均为1∶80。人HSV-1和猴BV两种阳性血清的空斑减少率均为100%。结论确定了利用1%甲基纤维素做为覆盖层可得到清晰可靠的蚀斑,由此方法检测到用人HSV-1可以代替猴B病毒,筛查猴B病毒抗体。且为将来进行药物筛选和中和实验中利用病毒空斑法建立方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