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色盲基因只用一个隐性基因b表示? 答:色盲有许多类型。课本上讲的实际上是红绿色盲。据研究,人的色觉是由于三种不同的视蛋白和维生素A复合形成红、绿、蓝三种色素,因而能分别吸收红、绿、蓝光而引起视觉。如果缺乏某种色素,不能分辨某种颜色,称为部分色盲,如红色盲、绿色盲等。如色素全部缺乏,则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称全色盲。最常见的红绿色盲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不能  相似文献   

2.
[题 ](1997年上海卷 )简答 :为了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性 ,某医生向学员分析讲解了下列白化病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白化病致病基因为 a,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为 b,请回答 :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 - 8aa XBXB 或aa XBXb; - 10 AAXb Y或 Aa Xb Y。2 )若 - 8与 - 10结婚 ,生育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红绿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5 / 12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1/ 12。3)若 - 9与 - 7结婚 ,子女中可能患的遗传病为白化病 ,红绿色盲 ,发病的概率为 5 / 12。1 解法新探1)由题意得 - 8的基因型为 aa XBXB或…  相似文献   

3.
汉族立体盲发病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88个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男女立体盲、红绿互补异常,异常Ⅰ的患病率均无差异,并且红绿色盲中大部分立体视正常.  相似文献   

4.
毛春晓 《遗传》2024,(4):346-354
在遗传学课程教学中,红绿色盲是X连锁隐性遗传的典型案例。然而红绿色盲只是比较常见的色觉障碍,还有其他临床分型。不同的色盲遗传方式可能不同,致病基因也不同。近年来,关于色盲的致病基因、分子机制、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很好的素材在遗传学教学中进行使用。本文阐述了基于色盲的遗传学教学素材的挖掘及其在本校遗传学课程中“绪论”“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伴性遗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遗传学进展”等章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课堂教授与问答,辅以课后文献检索与阅读,使学生在更好掌握遗传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拓宽遗传学学术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伴性遗传”教学初探郑春和(北京市第四中学100034)高中生物学的“伴性遗传”教学,以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为实例,使学生明确隐性致病基因随X染色体传递的方式,以及基因表型效应的性别差异,从而理解伴性遗传概念的内涵。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6.
对高考有关遗传病的试题解法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生物学通报》2003,38(5):58-59
在拜读了《生物学通报》(2 0 0 2 ,Vol.3 7,No .1 ,第 5 4页 )署名为严慈顺老师的“对一道高考遗传题解法新探”一文后 ,颇感兴趣 ,同时也想将本人对此题及其有关问题的解法说出来 ,以供诸位老师商酌。[题 ](1 997年上海卷 )为了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性 ,某医生向学生分析了白化病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白化病致病基因为a ,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为b ,请回答 :图 1   1 )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8;1 0。2 )若 8与 1 0结婚 ,生育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红绿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3 )若 9与 7结婚 ,子女中…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1. 以XY型性别决定为例,使学生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其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决定的。2. 以人的红绿色盲为实例,使学生了解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特殊遗传现象。3. 通过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的讲解,对学生进行有关性知识及近亲婚配危害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将学生参与的“红绿色盲发病率及遗传方式”社会实践活动运用于教学中的“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经验。教学过程以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为主线,以社会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还原学生参与的红绿色盲调查活动全过程。实践表明,基于假说演绎法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引入连贯的情境,有助于保证学生认知发展的连续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螺旋渐进式地解决科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李巍 《遗传》2008,30(12)
问:我的家族中,母亲、哥哥、大姨都被诊断患过精神分裂症。我父亲那边的亲属没有患过此病。大姨家的三个孩子及其子女目前都正常。二姨家的两个孩子、大舅家的三个孩子、二舅家的两个孩子也都正常。我三舅家女儿正常,但儿子因考大学时受了挫折,现在有抑郁症的倾向。请问这是否表明我母亲那边有家族遗传性基因的存在?我自己22岁,没有患病,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正常肝组织中的基因表达状况,采用cDNA microarray技术对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的1500个基因进行定量。结果为97 个基因较高表达,1010个基因中度表达,380个基因低表达。结果是cDNA microarray技术是大规模检测基因表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们借助卓越的基因工程技术,能利用逆转录病毒致癌基因探测并确定许多同源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称为原致癌基因(Proto-Oncogene),人们认为它们参与正常细胞至肿瘤形成的转化过程。已经知道,这些基因来源于正常细胞,但其中有许多最初是在逆转录病毒中鉴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本室在婚前咨询门诊发现了一例指甲-髌骨综合征(NP)合并红绿色盲(CB)的家系,一家斗代共有NP患者13人,其中又合并CB者3人,有CB而无NP者1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正常肝组织中的基因表达状况,采用cDNA microarray技术对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的1500个基因进行定量,结果为97个基因较高表达,1010个基因中度表达,380个基因低表达,结果是cDNA microarray技术是大规模检测基因表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按定义癌细胞是多细胞生物体中行为不受正常细胞调控机理控制的异常细胞。最近的研究戏剧性地表明,使细胞发生癌变的方法之一是激活细胞的致癌基因--这种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多少是失活的,但在肿瘤细胞中看来已发生改变或被激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个美国人WiIson和Jones提出证据证明化学致癌剂的作用之一可能是干扰了使致癌基因及其它细胞基因置于正常控制之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Wang GS  Cui WW  Wu BY  Wang MW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8,24(3):334-337,I0004
目的:筛选人类正常胃肠道组织特异性高表达基因.方法:以公开发表的人类正常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库资料为研究对象,应用单侧 Student T检验筛选胃、回肠和结肠组织的特异性高表达基因.Ingenuity软件和KEGG分析特异性高表达基因相关的生理功能;Cluster软件分析胃特异性高表达基因谱在胃癌基因数据库中的表达特征.结果:筛选出胃高表达基因196个,回肠高表达基因203个,结肠高表达基因224个,高表达基因的功能与胃肠道的主要生理功能相吻合.筛选出的正常胃肠高表达基因中含有一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系统聚类分析发现胃特异性高表达基因在胃癌数据库的胃正常组织中高表达,而相应的胃癌组织低表达,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可以完好聚类分组,并且可以区分中分化和低分化胃癌.结论:人类正常胃、回肠和结肠具有组织特异的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高表达基因群.  相似文献   

16.
印记基因是仅表达等位基因中的亲本一方,而亲本另一方基因沉默的表观遗传学现象.印记基因中双亲等位基因携带特异性表观遗传标记,通过不同的机制(例如,lncRNA模型、绝缘子模型)使相应的等位基因沉默或表达.印记基因的正常表达使得个体正常发育,而印记基因的异常表达则与肿瘤发生有关.主要概述印记基因的结构、表达机制及IGF2/...  相似文献   

17.
外周血液中乳腺循环癌肿瘤细胞的生物表征与转移性乳腺癌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结合体外细胞实验探讨UHRF1基因对乳腺癌进展的意义。多重RNA原位分析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中UHRF1的表达;MTT法检测UHRF1基因转染对正常乳腺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检测UHRF1基因转染对正常乳腺细胞中Bax蛋白和Bcl-2蛋白的影响;Cas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正常乳腺细胞中Caspase-3活性;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UHRF1基因转染对正常乳腺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UHRF1 RNA水平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高表达;UHRF1基因增加正常乳腺细胞增殖率;UHRF1基因降低正常乳腺细胞中Caspase-3活性;UHRF1基因降低正常乳腺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UHRF1基因增强正常乳腺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本研究初步说明,UHRF1可促进正常乳腺细胞增殖,抑制正常乳腺细胞凋亡,增强正常乳腺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沉默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因沉默现象是导致转基因不能正常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三种:位置效应,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根据目前的知识, 重复序列是基因沉默的普遍诱因,甲基化是基因沉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正常活动都是由于基因的准确无误地表达的结果,万一某一基因出了毛病,就影响了细胞的正常生长,出现了一些“病症”。这些由于基因的变化而引起的病称为遗传病。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3000种不同的遗传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正常核型和异常核型人胚胎干细胞(hESC)基因的表达异同.方法: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检测两株正常核型(46,XX)及一株平衡易位13三体核型和一株三倍体核型hESC在体外自体分化不同时期X连锁基因PGK1、抑癌基因RBBP7及癌症基因GPC4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分化后不同时期、不同核型对父系印迹基因H19、IGF2R,母系印迹基因SNRPN及多能性调控基因OCT4、NANOG的影响.结果:随着分化时间的增加:①正常和异常核型hESC的PGK1均上调表达;②异常核型hESC抑癌基因RBBP7及癌症基因GPC4相对正常核型hESC呈现明显上调表达;③正常和异常核型hESC中印迹基因表达基本一致:H19、IGF2R上调而SNRPN表达变化不明显或下调;④多能性调控基因OCT4、NANOG在正常核型hESC中较在异常核型hESC中表达明显下降.结论:X连锁基因PGK1、印迹基因在hESC的发育过程中能维持正常调节而不受核型的影响.异常核型hESC抑癌基因、癌症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上调表明此种细胞具有更危险的发育前景,同时多能性基因在分化后仍能检出表明此种细胞分化能力较正常细胞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