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雉科虹雉属(Lophophorus)、角雉属(Tragopan)、勺鸡属(Pucrasia)和血雉属(Ithaginis)7种鸟类的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比较,构建的虹雉属及其近缘属的分子系统树表明:①3种虹雉构成一个单系群(monophyletic group),虹雉属与角雉属、勺鸡属构成一个单系群;②虹雉属内分为白尾梢虹雉,以及棕尾虹雉和绿尾虹雉两个演化枝。综合分子系统学、地理分布格局和形态学的证据,推测虹雉属鸟类起源于中国的横断山脉,其中繁衍生活在原地的一枝演化为白尾梢虹雉;另一枝则分别进入喜马拉雅山区(西)和中国西南部(东),向西的演化为棕尾虹雉,向东的则为绿尾虹雉。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笼养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的繁殖能力,2018和2019年在四川蜂桶寨进行了笼养绿尾虹雉的人工繁育研究。8只(3♂,5♀)成年绿尾虹雉分别饲养在4个笼舍中,其中,2个笼舍1雄1雌,1笼舍1雄2雌,1笼舍1雌鸟单养。两年笼养绿尾虹雉共产受精卵16枚,受精率44.44%,人工孵化出雏12只,孵化率75%。孵卵过程中日卵重损失量(Y1)与孵卵天数(X)之间的回归方程:Y1=0.375+0.001 X(F=2.995,P>0.05),日卵重损失量与孵卵天数相关性不显著。卵重(Y2)与孵卵天数(X)极显著相关,Y2=83.451-0.385X(R2=1,P<0.01)。总之,在现有条件下,建造适宜的绿尾虹雉笼养设施,改进人工孵化条件,是目前提高笼养绿尾虹雉繁殖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紫啸鸫的繁殖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啸鸫 (Myiophoneuscaeruleus)为山地溪边生活的鸟类。 1 997~ 1 999年的 5至 9月作者在芦芽山保护区对紫啸鸫的繁殖生态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自然概况及工作方法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北端 ,地处宁武、五寨、岢岚三县交界 ,东经 1 1 1°50′~ 1 1 2°5′3 0″,北纬 3 8°3 5′4 0″~ 3 8°4 5′之间。境内森林繁茂 ,灌木丛生 ;总面积 3 2 . 1 8万亩 ,主峰芦芽山海拔 2772m ;年均温 4~ 7°C ,年降水 50 0~ 70 0mm ,无霜期 90~ 1 3 5天。工作过程中 ,我们事先选定三条调查路线 ,(圪洞…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棕点湍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2年 8月 ,笔者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东坪乡威宁村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时 ,采集到 6号蛙类标本 ,经鉴定为蛙科湍蛙属棕点湍蛙 (Amolopsloloen sis) ,是云南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标本现保存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脊椎动物标本室。采集地巧家县东坪乡威宁村地理位置为 1 0 3°0 5′1 0″E ,2 7°1 8′45″N ,海拔 2 2 0 0m左右。生活于灌丛茂密、山溪湍流地带。成蛙白昼多隐蔽在溪流边石下或洞内 ;黄昏时多蹲在水中或岸边石上 ,受惊扰后立即跃入溪水中。省外目前仅分布于四川的部分县市。表 1 棕点湍蛙的量度       (单…  相似文献   

5.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是中国特有的高山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绿尾虹雉的重要分布区,但长期以来都缺乏针对性分布调查和生境研究。2019—2021年使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的绿尾虹雉种群进行了广泛调查,采用物种分布模型评价了其生境质量。结果显示:1)109个红外相机位点中共有66个拍摄到绿尾虹雉,其中银厂沟和足木沟等区域的种群相对多度较高;2)基于47个物种出现点和28个环境变量所构建的MaxEnt生境评价模型显示,保护区内绿尾虹雉的适宜生境总面积765.07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25%,其中,高质量和低质量生境面积分别为202.22 km~2和562.85 km~2,并且主要位于核心区;3)气候、植被、地形和人为干扰共同影响绿尾虹雉的生境质量,降水季节性适中、最干季均温和年均温较低、远离河流和公路的灌丛和草甸是绿尾虹雉的最适宜生境。总体而言,保护区的绿尾虹雉生境面积大、质量高且连通性较好,为绿尾虹雉种群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孟德荣 《四川动物》2001,20(2):86-86
作者于 1 996年 6月 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纬 36 88°~ 37 4 0° ,东经 1 2 1 1 0°~1 2 2 0 8°)指导学生动物学专业实习时 ,于海拔 4 50m处的林缘草丛中采到一雄性成体北草蜥 (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Gunther ,1 864)活体。经鉴定该标本与北草蜥的已有报道存在较大变异。标本保存于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动物标本室。现报道如下。标本量度 :头长 1 8 5mm ,头宽 1 0 72mm ,头高8 58mm ,头体长 77 2mm ,尾长 2 77 1mm ,前肢长2 8 1mm ,后肢长 39 2mm ,第 4指长 1 0 …  相似文献   

7.
历山保护区山斑鸠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青霞  薛红忠 《四川动物》2000,19(4):239-240
1997~ 1 999年的 4~ 9月 ,在山西省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山斑鸠 (Streptopeliaorientali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1 工作区概况及方法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条山东段 ,地处翼城、沁水、阳城、垣曲 4县交界 ,东经 1 1 1°51′~ 1 1 2°3 6′ ,北纬 3 5°1 6′~ 3 5°2 7′ ,总面积 2 4 80 0ha ,主峰历山海拔 2 3 2 1m。本区系石质山地 ,为南缓北陡的单面山。森林繁茂 ,灌木丛生 ,水源充沛。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年均温 8~ 1 0℃ ,无霜期 1 80~ 2 0 …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繁殖期增加光照时间改善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繁殖性能的可行性,于2016年2月26日—5月26日进行了人工补充光照试验。选择体质量相近的绿尾虹雉成体8只(4♂、4♀),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1个试验组,每组4只(2♂、2♀),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1♂、1♀)。对照组为自然光照,试验组为自然光照结合人工补充光照达到每天16 h(16L∶8D)的光照时间。结果表明:试验组雌鸟血液雌二醇、雄鸟血液睾酮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液黄体生成素、垂体泌乳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雄鸟的求偶行为较对照组出现更早,频率更高;试验组开产期比对照组提前了26 d,产卵期延长了2 d,受精率提高了80%,平均卵质量增加了3.0 g,产卵数增加了1枚。在绿尾虹雉季节性产卵习性的基础上,本地日照环境下利用自然光照结合人工补充光照达到每天16 h(16L∶8D)的光照时间,可以使绿尾虹雉产卵早、产卵期延长、卵质量增加、受精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是一种仅分布在中国西部山区的珍稀雉类。由于缺乏监测研究,目前关于绿尾虹雉行为与栖息地的一手资料较少。2013年11月—2016年3月,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带布设20台红外相机,总相机工作日7 056 d,拍摄记录约12万条。其中,绿尾虹雉有效探测106次,相对多度指数15.02。统计结果显示,绿尾虹雉年活动高峰是7月;日活动高峰是08∶00—10∶00和18∶00—20∶00,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和性别差异。绿尾虹雉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0~10℃,有集群和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目前在保护区生存状况较好。雄性绿尾虹雉的活动强度约为雌性的2倍。本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绿尾虹雉的生态习性,为进一步保护和研究绿尾虹雉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0.
黑翅鸢 (Elanuscaeruleus)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鸟类。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澳大利亚 ,国内分布于广西西南部、海南、云南昆明、普文和南部西双版纳 (留鸟 ) [1] 、浙江 (夏候鸟 ) [2 ] 。 1 992年 1 2月我们在福州地区长乐市文武沙首次发现黑翅鸢[3] ,随后又在福清、福州郊区、闽侯、永泰、长乐发现黑翅鸢为留鸟 ,报道如下。福州地区地处福建省中部和东南部 ,介于东经1 1 5°~ 1 2 0°4 3′,北纬 2 3°2 3′~ 2 8°2 9′之间 ,位于北亚热带。福清、长乐的东南面具有广阔的沿海围垦农田和大片的防风木麻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