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miae(Rondani)是杨梅园等果园果蝇类害虫蛹期常见寄生蜂种类,在对果蝇类害虫的生物防治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探讨使用家蝇蝇蛹为替代寄主繁育蝇蛹金小蜂的方法。【方法】探讨分别以家蝇蛹和果蝇蛹繁育的蝇蛹金小蜂对家蝇和果蝇蝇蛹的选择性,并比较了在两种寄主上繁育的蝇蛹金小蜂在大小、寿命、产卵期、后代产量和性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与果蝇蛹相比,家蝇蛹明显较大,在家蝇蛹上发育的蝇蛹金小蜂后代个体也明显较大;家蝇蛹和果蝇蛹发育的寄生蜂雌蜂寿命为(13.4±4.11)和(3.94±2.49)d、产卵期分别为(11.4±4.11)和(3.13±2.42)d、单头雌蜂后代雌蜂数量分别为(34.31±31.83)和(7.88±3.58)头,在家蝇蛹上繁育的寄生蜂明显具有较长的寿命和产卵期、更多的雌雄蜂后代数量;在对家蝇蛹和果蝇蛹的选择上,繁育自家蝇和果蝇的蝇蛹金小蜂雌蜂选择频率的差异不大。【结论】利用家蝇蛹繁殖的蝇蛹金小蜂在寄生果蝇蛹时具有更大优势,在繁殖蝇蛹金小蜂控制杨梅园等果蝇的为害时,可以选择家蝇蛹作为替代寄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内共生菌 Wolbachia 对丽蝇蛹集金小蜂 Nasonia vitripennis 繁殖适合度和成蜂寿命的影响。【方法】通过给自然感染 Wolbachia 的丽蝇蛹集金小蜂成蜂喂食不同浓度的利福平来消除其体内的 Wolbachia,然后进行10个世代的连续饲养,探究不同浓度利福平对丽蝇蛹集金小蜂体内 Wolbachia 的去除效果和去除 Wolbachia 后对丽蝇蛹集金小蜂繁殖力、性比(雌蜂占子代数量的比值)和成蜂寿命的影响。【结果】低浓度利福平(0.1~0.5 mg/mL)对丽蝇蛹集金小蜂的毒害作用较小,而高浓度利福平(0.7~10.0 mg/mL)对丽蝇蛹集金小蜂的毒害作用较大,但二者均能去除丽蝇蛹集金小蜂体内的 Wolbachia;去除 Wolbachia 后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出蜂量显著下降(P <0.01),子代中性比显著下降(P <0.01),但寿命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浓度利福平均能去除丽蝇蛹集金小蜂体内Wolbachia,但效果不一致;Wolbachia 对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出蜂量和子代性比均有显著影响,对成蜂寿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 walker)是膜翅目的一种寄生性昆虫,其幼期阶段寄生于蝇蛹体内,取食蛹内组织,起到灭蝇作用。该蜂在寄主蝇蛹内进行胚胎期、幼虫期和蛹期各阶段的发育。蜂卵孵化出幼虫,经过三个龄期、预蛹与蛹再羽化出成蜂啮破蝇蛹壳而出,整个过程都是在寄主蝇蛹内进行。羽化出的成蜂再交配、寻找寄主、产卵寄生。因此,作者认为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寄主蝇蛹就是该蜂生长发育的微生态环境(Microen vironment)。蜂幼并在寄主蝇蛹内越冬,所以,蝇蛹自然成为蜂幼虫越冬的微生态环境。关于丽蝇蛹集金小蜂的生物学与生态习性的研究报告很多,但对该蜂的微生态环境及其对个体发育的影响报告很少。对该蜂微生态环境及其对个体发育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其生物学与生产实践利用的探讨。作者于1984年4月至1985年12月对该蜂的微生态环境及其对个体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环境昆虫学报》2014,(1):122-126
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周期(L∶D)14 h∶10 h条件下,研究了蝇蛹金小蜂对桔小实蝇蛹的寄生功能反应及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寄主密度、寄主日龄均影响寄生蜂的寄生效能。蝇蛹金小蜂对桔小实蝇2日龄(N=2)、4日龄(N=4)蛹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其方程分别为Na= 0.4494N2/ (1+ 0.0294N2)、Na= 0.5586N4/ (1+ 0.0253N4)。24h内单头雌成蜂最多可寄生2日龄、4日龄蝇蛹数量分别为15.29、22.08头。自身密度对蝇蛹金小蜂寄生产生一定的干扰效应,其干扰效应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 0.0719P-0.2526),表明蝇蛹金小蜂雌蜂的发现域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雌蜂个体间干扰效应降低了寄生效能。  相似文献   

5.
蝇蛹金小蜂是铃木氏果蝇和黑腹果蝇的重要天敌,本研究以黑腹果蝇为寄主,测定了蝇蛹金小蜂云南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寿命。并在6个寄主密度梯度条件下研究了其寄生功能反应。结果显示蝇蛹金小蜂从卵到雌、雄成蜂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6.10 d和14.67 d,雌蜂平均寿命为49.76 d,平均产子代数为93.28头/雌,子代雌性比为55.76%。在黑腹果蝇蛹为5、10、15、20、25和30头的密度梯度下,蝇蛹金小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其方程为Na=0.6261 No/(1+0.0632 No)。理论最高寄生量为N_a_(max)=9.0171,实际最高寄生量为7.00头(寄主密度为20头),蝇蛹金小蜂的寄生搜寻效应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结果,采自杨梅的蝇蛹金小蜂以黑腹果蝇作为寄主时具有较高繁殖力,较强的寄主适合度,是铃木氏果蝇和黑腹果蝇有效的生物防治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研究蝇蛹俑小蜂与蝇蛹金小蜂对瓜实蝇的控制潜能。[方法] 采用非选择性实验测定蝇蛹俑小蜂与蝇蛹金小蜂对瓜实蝇蛹的寄生效能、繁殖能力,并研究覆土厚度对2种寄生蜂寄生效能的影响。[结果] 2种寄生蜂对瓜实蝇的寄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蝇蛹金小蜂的平均单雌产后代数比蝇蛹俑小蜂的多,分别为30和23头。土壤厚度显著影响2种寄生蜂的寄生效能,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2种寄生蜂对瓜实蝇蛹的寄生率均显著下降,但蝇蛹金小蜂的寄生率下降更为迅速;蝇蛹俑小蜂最深可寄生8 cm土壤下的瓜实蝇蛹,而蝇蛹金小蜂在土壤厚度达到3 cm时就不能完成寄生。[结论] 蝇蛹俑小蜂较蝇蛹金小蜂更适合应用于瓜实蝇蛹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7.
丽蝇蛹集金小蜂可以蛹外寄生多种双翅目蝇科害虫,在防治卫生害虫及牲畜害虫方面效果显著。该蜂是实验室内研究寄生蜂的理想模式昆虫,其发育学、行为学、生态学以及遗传学等的研究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金小蜂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系统的RNAi方法和CRISPR-Cas9技术在丽蝇蛹集金小蜂中的成功应用,该蜂现已成为优良的新型遗传学研究模式昆虫。丽蝇蛹集金小蜂以末龄幼虫进行兼性滞育,其滞育由母代经历的短光照和低温决定,研究该蜂的滞育,不仅有助于揭示昆虫滞育的分子机制,也可帮助解决有益昆虫实际应用中的贮存、运输和适时防治等问题,为提高天敌昆虫的应用效果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丽蝇蛹集金小蜂的研究文献,主要介绍了该蜂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概括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在金小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重点讨论了丽蝇蛹集金小蜂滞育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金小蜂的滞育研究和促进该蜂其他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miae Rondani是家蝇Musca domestica蛹期常见寄生蜂种类。本文探讨蝇蛹金小蜂对寄主日龄的选择策略以及该寄生蜂的寿命、产卵历期和后代数量等规律。结果表明寄生蜂可利用各日龄的蝇蛹,寄生高龄期蝇蛹时,寄生蜂后代产量显著降低,既未出蜂也未出蝇的死亡蝇蛹比例显著增加;寄生蜂寿命为(11.89±6.99)d,产卵历期为(9.58±6.67)d,单个雌蜂后代产量为(33.74±18.08)头,雄性后代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雌性后代,随着寄生蜂产卵历期的延长,寄生蜂后代产量下降,雄性后代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9.
通过适当方法处理寄主并长期保存,是大量繁殖寄生蜂的重要途径.蝇蛹金小蜂是多种有害蝇类的蛹期重要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探讨了蝇蛹金小蜂对-20℃冷冻、6℃冷藏和二氧化碳窒息处理1、3和30 d的家蝇蛹以及热处死和热处死后冷藏保存30 d家蝇蛹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蝇蛹金小蜂可以利用上述蝇蛹,且其后代在胫节长度上均与源自新鲜蛹的寄生蜂胫节长度无显著差异;但除冷冻方法外,寄生蜂后代产量均随寄主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保存30 d的前提下,冷冻方法保存的寄主上寄生蜂后代最多.表明在大量繁殖蝇蛹金小蜂时,可以利用冷冻等方法对寄主进行处理并保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取食行为对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Walker)雌雄虫体内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其体内可培养真菌进行多样性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培养基通过分离培养法研究丽蝇蛹集金小蜂体内真菌,将培养所得真菌采用形态和分子方法(ITS基因序列)进行鉴定。【结果】取食前后丽蝇蛹集金小蜂雌、雄虫体内共分离得到49种真菌,隶属子囊菌门,盘菌亚门的座囊菌纲、散囊菌纲、锤舌菌纲、子囊菌纲,共10个属,其中以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cd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属。【结论】丽蝇蛹集金小蜂体内可培养真菌物种数目,雄虫多于雌虫,取食后多于取食前。本研究结果说明食物、性别是丽蝇蛹集金小蜂体内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种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技术(Che)及活体光学成像技术(Bio),从细胞和动物水平检测在转染以萤火虫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载体pCI-AAA-Fluc-neo后不同时间点,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表达强度。结果:在细胞和动物水平,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表达强度均随时间推移逐步递减。在HepG2细胞,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持续96h,活性从24h的2781±220mV(1.6×10^6±2.3×10^5光子)降至96h的49±3.5mV(6.4×10^4±2.5×10^4光子)。在动物水平得到相似的结果,BALB/c小鼠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持续20d,其活性从1d的16592±409mV(1.9×10^8±3.6×10^6光子)降至20d的798±139mV(3.37×10^5±3.8×10^4光子)。通过一致性检验,2种检测方法在细胞和动物水平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lgChe=1.186·lgBio-3.764(r=-0.937,P〈0.001)和lgChe=0.451·lgBio+0.64(r=0.915,P〈0.001);进一步将理论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种检测方法是一致的;从整个实验过程来看,活体光学成像技术较化学发光法更为简便、直观,可量化地对同一个体连续检测,减少了个体间差异和实验动物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孤啡肽(N/OFQ)对大鼠顶叶皮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的通道动力学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N/OFQ对急性分离的大鼠顶叶皮层神经元IA的作用。结果:①0.1μmol/L N/OFQ使IA幅值由给药前的(5356.1±361.6)pA下降为(4113.3±312.7)pA,抑制率为23.20%±2.17%(P〈0.01,n=10)。②0.1μmol/L N/OFQ使IA的电流-电压(I-V)曲线降低(P〈0.01,n=10)。③0.1μmol/L N/OFQ使,IA激活曲线的半数激活电压(V1/2)和斜率因子(κ)分别由给药前的(-9.2±2.5)mV和(20.4±2.3)mV变为给药后的(30.6±3.7)mV(P〈0.01,n=8)和(22.6±2.1)mV(P〉0.05,n=8)。④0.1μmol/L N/OFQ使IA失活曲线的半数失活电压(V1/2)和斜率因子(κ)分别由给药前的(-64.1±3.2)mV和(21.5±2.1)mV变为给药后的(-55.9±1.9)mV(P〈0.05,n=5)和(19.6±2.2)mV(P〉0.05,n=5)。结论:N/OFQ可抑制大鼠顶叶皮层神经元IA,使其激活曲线、失活曲线均右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 1,GLP-1)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EC)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动脉VEC为研究模型,将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LPS刺激组、LPS±GLP-1组、GLP-1组),Rhodamin-Phalloidin检测肌动蛋白骨架F-actin分布,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间连接的形态特征,用示踪剂Rhodamine Bisothiocyanate-Dextran检测VECs单层通透性变化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分泌白介素(IL)-6和IL-8的变化。结果:GLP-1(100nM)可减少LPS(1μg/mL)刺激后细胞肌动蛋白骨架F-actin应力纤维的形成,并抑制LPS刺激后细胞间连接的中断。Rhodamine B isothiocyanate-Dextran细胞通透性检测结果显示:GLP-1可明显降低LPS刺激引起的VEC通透性增加[由(2.57±0.19)×10^-5cm/s降至(2.10±0.18)×10^-5cm/s,P〈0.05]。此外,GLP-1可抑制LPS刺激后VEC中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8的表达[分别由(42130±6522)pg/ml降至(27478±5096)pg/ml和(18376±1561)pg/ml降至(14414±927)pg/ml,均P〈0.05]。结论:GLP-1可对抗LPS刺激引起的VEC炎症反应和细胞通透性增加.改善LPS诱导的内皮细胞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旋多沙唑嗪(-)DOX、右旋多沙唑嗪(+)DOX和消旋多沙唑嗪(±)DOX对高血脂家兔血脂水平及动物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取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给予高脂饮食4周后,血清TC小于10mmol/L的8只家兔为普通饮食组,饲以标准饲料。血清TC大于10mmol/L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n=10):高脂模型组、高脂模型+(-)DOX组、高脂模型+(+)DOX组以及高脂模型+(±)DOX组。普通饮食组和高脂模型组家兔腹腔注射无菌双蒸水;其他3组家兔分别腹腔注射(-)DOX、(+)DOX和(±)DOX,连续9周。分析药物对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结果:饲以高脂饮食13周时模型组家兔死亡率达40%,远远高于普通饮食组家兔(10%),亦明显高于(±)DOX和(-)DOX处理组。模型组家兔随高脂饲养的时间延长,血清LDL-C水平进一步显著升高(P0.05和P0.01);而各药物处理组动物的血清LDL-C水平未显著升高(P0.05)。结论:(-)DOX和(±)DOX可提高高脂饮食家兔的生存率,并对高血脂家兔的血清LDL-C紊乱具有轻度的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不是其提高高脂饮食家兔生存率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感应热疗联合放疗在小鼠4T1乳腺癌细胞株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经皮下移植4T1乳腺癌细胞株,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待肿瘤直径达到10mm左右,然后将其分为以下4组进行处理:标准对照组(未做任何特殊处理,C组)、单纯热疗组(48±2℃10min,MIH组)、单纯放疗组(10Gyx2次,R组)、热放联合组(10Gyx1次+48±2℃10min,MIH+R组).观察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体积的大小、肿瘤体积抑制率.每组分别在实验处理后24小时处死小鼠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热疗后的第1-4周MIH+R组的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64.38±17.97)%、(73.90± 9.48)%、(77.43±0.71)%、(73.17±8.58)%;MIH组的分别为(40.66+ 21.46)%、(54.60±10.20)%、(51.22+ 5.05)%、(39.53±5.49)%;R组的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51.60±18.93)%、(57.53±9.76)%、(52.34±7.42)%、(35.42±4.14)%.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均能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其中以MIH+R组抑瘤作用最显著.与其它组相比,Bcl-2在MIH+R组的表达显著下降,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磁感应热疗与放疗均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效地抑制小鼠4T1乳腺癌细胞株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而磁感应热疗与放疗的联合治疗的抑瘤作用最显著,而且降低了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S1P)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作用。方法:实验用胶原酶酶解法急性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记录心室肌细胞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结果:①应用S1P(1.1μmol/L)后IK从(1.24±0.26)nA降至(0.95±0.23)以(P〈0.01,n=6),而S1P(2.2μmol/L)组IK从(1.43±0.31)nA下降到(1.02±0.28)nA,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H=6).而S1P(1.1μmol/L)+苏拉明(Summin)(200μmol/L)组与对照相比,IK峰值从(1.29±0.26)nA下降(1.26±0.37)nA,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n=6).②应用S1P(1.1μmol/L,2.2μmol/L)后与对照组比较,S1P(1.1μmol/L,2.2μmol/L)分别使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峰值从(-8.94±2.01)nA和(-8.81±1.55)nA下降到(18.86±1.59)nA和(-8.55±1.39)nA,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n=6).结论:S1P可降低豚鼠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幅值,同时S1P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通道(IK1)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对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 D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对101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儿童受虐问卷(CTQ)、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自杀意念量表(SIOSS)及Beck绝望量表(BHS)评定儿童期受虐程度,抑郁严重程度,自杀意念强度和绝望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测定血清5-HT、DA和NE水平。根据CTQ评分将总分≥50分,分量表≥10分定为被虐待。结果:(1)情感忽视组血清5-HT和DA水平明显低于无忽视组(35.63±62.43,62.58±79.50;P〈0.05;4.08±6.30ng/1,7.61±11.47ng/1,P〈0.05),受虐组血清NE水平虽高于无受虐组但无统计学意义;(2)情感受虐组和躯体受虐组的HAMD24评分明显高于无受虐组(30.60±9.84,26.77±6.54P〈0.05;31.00±9.59,27.79±8.23;P〈0.05).遭受性虐待组SIOSS评分明显高于无虐待组(17.07±3.29,14.26±3.63,P〈0.01)。情感受虐组BHS评分明显高于无受虐组(12.13±3.32,10.35±4.30,P〈0.05)(3)儿童期情感被忽视和躯体被虐待评分与BH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22,r=0.23,P〈0.05),被性虐待程度与SIOSS评分有明显相关(r=0.35,P〈0.01)。结论:儿童期情感被忽视的抑郁症患者血清5-HT和DA水平偏低,儿童期受虐的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不稳定。儿童期受虐是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并有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肺动脉神经节丛(RPVGP)消融对胆碱能及儿茶酚胺诱发房颤的影响。方法:20只犬麻醉开胸后,暴露RPVGP,分别在消融RPVGP前后,经股静脉静滴乙酰胆碱(ACh)及儿茶酚胺。测量房颤诱发率及两类递质诱发房颤的阈浓度。结果:RPVGP消融前,静滴Ach和异丙基肾上腺素(IPA)及肾上腺素(EPI)(1~100μmol/l)均可诱发AF,诱发率100%。Ach、IPA和EPI的诱发阈浓度分别为2.6±0.3μmol/l,3.3±0.2μmol/l,5.6±0.2μmol/l。RPVGP消融后,Ach及儿茶酚胺的AF诱发率分别降至10%及35%,且三种递质的诱发阈浓度分别提高至2.6±0.3μmol/l、22.5±2.4μmol/l和26.±2.6μmol/(lP〈0.05)。结论:消融RPVGP使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诱发房颤的阈浓度增高,并降低此二类介质的房颤诱发率。  相似文献   

19.
取食针叶的桃蛀螟越冬状况调查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取食针叶的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6e)冬状况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幼虫吐丝将嫩梢针叶缀合成虫苞,以3~4龄幼虫在虫苞内越冬。松树的有虫梢率为7.6%,每梢虫数为3。16头,平均8.5头。桃蛀螟幼虫期和蛹期的死亡率总和为26.06%,雌雄性比为2:3。越冬代桃蛀螟蛹重、蛹长和蛹宽的平均值分别为75.1mg、13.42和3.39mm。成虫多在22时~8时羽化,羽化率为92.22%。成虫始盛期为5月8日,高峰期为5月11日,盛末期为5月15日。补充营养对成虫寿命有显著的影响,饲喂水、10%蜂蜜水、10%糖醋液均能提高成虫寿命。在室内用清水、10%蜂蜜水和10%糖醋液饲养,成虫寿命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作用及有关离子机制,并探讨一氧化氮在痛觉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标本上,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给予灌流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观察硝普钠诱导的神经元膜反应。结果:大部分神经元对硝普钠敏感(79/102,77.45%),滴加硝普钠(10~100mmol/L)后可引起浓度依赖性的超极化反应,剩余神经元没有反应。硝普钠(100mmol/L)可使神经元膜电导由(21.06±1.94)nS增加到(23.08±0.92)nS。L-NAME(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1mmol/L)、CdCl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0.1mmol/L)、无Na^+平衡盐液对硝普钠引起超极化反应无明显影响。四乙基碘化铵(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断剂,10mmol/L)明显抑制硝普钠引起的超极化反应。结论:硝普钠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上可引起浓度依赖的超极化反应,且此超极化反应是钾电导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