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的开放系统对一年生珙桐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夏季晴朗的天气中,一年生珙桐苗期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光合"午休"是由于气孔因素造成.②一年生珙桐苗期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57.27μmol·m-2·s-1和625.07μmol·m-2·s-1,说明珙桐是阳生植物但对光的适应范围窄.③一年生珙桐苗期叶片光能利用率较低,约为0.0705 mmolCO2/mol photons.④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对一年生珙桐苗期叶片光合速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窄叶短柱茶Camellia fluviatilis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窄叶短柱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为18.65 μmol·m-2·s-1;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得知,其光补偿点为12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500 μmol·m-2·s-1。相关性分析表明,窄叶短柱茶净光合速率与光强、大气温度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和0.939;与胞间CO2浓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关系数为-0.752;与大气CO2浓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605。  相似文献   

3.
不同光环境下栓皮栎和刺槐叶片光合光响应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的光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其对生境的响应情况.采用Li-6400XT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栓皮栎和刺槐人工林林内、林缘叶片气体交换的光响应曲线,利用叶子飘模型对光合作用-光响应进行了拟合,分析了林内和林缘光合参数的差异,将气孔导度机理模型与光合作用-光响应修正模型进行耦合,研究了气孔导度(gs)的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 7-8月,当光强小于200 μmol·m-2·s-1时,林内栓皮栎叶片净光合速率(Pn)高于林缘叶片,初始量子效率(α)高于林缘叶片12.4%,林内栓皮栎叶片对弱光的捕获和利用能力明显高于林缘叶片;当光强大于200 μmol·m-2·s-1时,林缘栓皮栎叶片光合能力Pn高于林内.低光强下(0~200 μmol·m-2·s-1),林内刺槐叶片Pn高于林缘;当光强大于200 μmol·m-2·s-1时,林内刺槐叶片Pn低于林缘,且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Ic)分别低于林缘50.0%和42.8%,以此来减少碳损耗,适应较低的光合速率.林内和林缘刺槐gs随光强的变化差异显著.栓皮栎和刺槐叶片对不同光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栓皮栎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和α主要受气孔导度控制,Rd和Ic主要受气温影响.刺槐叶片的Pn max和α均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Ic、光饱和点(Is)与叶片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辽东栎林分布区边界形成的原因,沿秦岭到陕北黄土高原的水热梯度,选取秦岭北坡(鸡窝子)和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区南部(陈家山)、中部(槐树庄)及北部(下寺湾)4个辽东栎林样地,测定了辽东栎叶片的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参数、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结果表明: 随着水热梯度由南到北呈现出由凉湿到偏温干的变化,辽东栎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和光饱和点(Lsp)分别由13.34 μmol CO2·m-2·s-1、1489.9 μmol·m-2·s-1显著减少到6.99 μmol CO2·m-2·s-1、1055.6 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分别由0.313 μmol CO2·m-2·s-1、7.49 μmol·m-2·s-1显著增加到1.080 μmol CO2·m-2·s-1、31.96 μmol·m-2·s-1;初始荧光(Fo)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增加趋势,而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均显著降低.辽东栎的光合能力沿此梯度逐渐减弱,除黄土高原的陈家山外,其他3个样地辽东栎叶片的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无显著差异.陕北森林区北部辽东栎叶片的光化学活性和电子传递速率等降低,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其分布区边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小球藻(Chlorella sp.XQ-20044)是一株具有应用潜力的产油微藻,本文利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光照强度、温度、pH值和盐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球藻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00~1200 μmol·m-2·s-1,光补偿点约30 μmol·m-2·s-1,光饱和点在600 μmol·m-2·s-1附近;光合作用适宜的温度范围为30~42.5℃,最适温度为40℃;适宜的pH值范围7.0~10.0,最适pH值为8.0;适宜盐度范围0.1~0.3 mol/L,最适盐度为0.2 mol/L。从光合作用特性来看,小球藻能适应较强的光照强度、较高的温度、偏碱性和较高的盐度环境,其中可耐受较高盐度的特性,有助于预防敌害生物的污染,对于实现规模培养,特别是利用开放系统进行规模培养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使用CI-301PS(CID Inc.USA)对生长于冬季和春季的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与垂藓(Chrysocladium retrorsum)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与光照、温度和植物体水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羽藓和垂藓的光合能力分别达到141和117μmolCO2kg-1·dw·s-1,光合能力从冬季到春季呈上升趋势.这两种藓类植物的光响应曲线比较相似,光饱和点高达800~9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40~50μmol·m-2s-1,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在春季为25~36℃,而冬季为20~30℃.同时对于低温又具有很强的抗性,在冰点以下的温度条件下(-15~0℃)能够保持一定的净光合.净光合速率的水分响应曲线表明,这两种藓类的最适水分含量为200~300(400)%dw,水分含量降低到150%dw时光合作用开始受到抑制,在40%~50%dw时净光合降低到零或略变为负数.结果表明,大羽藓和垂藓都属于耐干旱、强阳性的藓类,但垂藓在这几个方面略逊于大羽藓.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决定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模式和物种的丰度。本文在开展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3个层次的6个优势种与9个伴生种幼树的光合作用参数,并测定了相应叶片的比叶面积(SLA)和氮、磷含量。15个种的SLA为38.2~143.7 cm2·g-1、单位面积最大光合速率(A-area)为2.77~7.61 μmol·m-2·s-1、单位干重最大光合速率(A-mass)为21.2~83.4 μmol·kg-1·s-1,单位面积暗呼吸速率(Rd-area)为0.02~1.15 μmol·m-2·s-1、单位干重暗呼吸速率(Rd-mass)为0.19~12.61 μmol·kg-1·s-1,光补偿点(LCP)为2.5~32.2 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Ф)为0.006 6~0.042 8 μmol·μmol-1 photon,叶片氮(LN)含量为7.98~23.63 mg·g-1,叶片磷(LP)含量为3.98~13.40 mg·g-1。中上层种的幼树具有较高的比叶面积、单位干重最大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上层种的暗呼吸速率最低;幼树叶片的氮、磷含量随物种成树所在层次升高而减少,次序为下层种>中层种>上层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势种和伴生种的光响应参数与SLA存在相关关系。伴生种的LN与SLA正相关(P<0.01),LP与SLA负相关(P<0.05);优势种的LN、LP与SLA不相关(P>0.05)。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控制番茄根际水势和叶片离体的方式设置了水分胁迫处理,测算了光合诱导过程中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CO2补偿点等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1000 μmol·m-2·s-1光诱导下,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缩短为对照的1/3,气孔导度(gs)快速增大为对照的1.5倍.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光饱和点(LSP)比对照降低了65%~85%,而光补偿点(LCP)比对照增加了75%~100%,缩小了番茄叶片利用光能的有效范围.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最大光合能力(Amax)低于对照40%以上,暗呼吸速率(Rd)增大了约45%.可见,快速水分胁迫处理使番茄叶片气孔迅速开放,光合诱导初始阶段消失.水分胁迫导致植物利用光能的效率和潜力降低是植物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而气孔调节是番茄适应快速水分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杂草稻是一类重要的稻属种质资源,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优良特性.本文以88份中国北方杂草稻资源和4份栽培稻为材料,研究了中国北方杂草稻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与水分生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北方杂草稻资源的光合和水分生理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杂草稻的光合速率变化范围在12.47~28.67 μmol CO2·m-2·s-1,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范围在1.39~3.40 mg·g-1.光合参数中,胞间CO2浓度的变异系数最小,气孔导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的直线关系,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可用杂草稻材料的优越性能对栽培稻进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0.
对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Reisigl) S.Watanabe)在不同光强和氮源及其浓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油脂和花生四烯酸(AA)的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缺刻缘绿藻在3种氮源条件下均能较好地生长。在高氮浓度条件下,增大光强能显著提高缺刻缘绿藻的生物量并促进油脂和AA的积累。缺刻缘绿藻在300 μmol·m-2·s-1光强、8.8 mmol·L-1NaNO3条件下生物量达到最大(4.17 g·L-1)。油脂含量在100 μmol·m-2·s-1光强、1.0 mmol·L-1氮浓度下达到最高,分别为41.17%(NaNO3)、42.04%(NH4HCO3)和39.96%(CO(NH22)。AA绝对含量在300 μmol·m-2·s-1光强、2.9 mmol·L-1 NaNO3条件下达到最高,占细胞干重的16.44%。油脂和AA产率,在300 μmol·m-2·s-1光强、以NaNO3为氮源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34.6 mg·L-1·d-1(1.0 mmol·L-1)和35.85 mg·L-1·d-1(2.9 mmol·L-1)。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选择NH4HCO3(5.9 mmol·L-1)和CO(NH22(2.9 mmol·L-1)为氮源、在300 μmol·m-2·s-1高光强下培养缺刻缘绿藻进行AA的生产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徐云 《生态学杂志》1993,4(1):18-21
本文研究了霍山3种石斛的光合特性、气孔日变化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石斛光合作用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低,要求低光强和散射光.相对湿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和气孔开闭的主要因子.相对湿度降低,净光合速率也降低.白天气温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气孔开闭随光强变化呈单峰曲线;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气孔开张度与光强呈强正相关,相对湿度降低到80%以下,气孔开张度与光强无相关性.气孔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叶绿素b含量略高,在短波光430nm处吸收峰较高,表现了阴性植物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12.
松嫩草地全叶马兰夏季与秋季光合及蒸腾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红梅  王德利  孙伟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600-1604
在生长季晴天条件下,夏季和秋季松嫩草地全叶马兰的光合,蒸腾作用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但不同季节有所差异,夏季日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均高于秋季,光合和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的植物内部因子之间有密切关系。分析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有效光辐射呈极显著相关,与气孔阻力,胞间CO2呈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有效光辐射呈极显著相关,与叶温,饱和差呈正相关,与气孔阻力,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有效光辐射是影响光合和蒸腾作用诸因子中的主导因子,而气孔阻力变化则在调节光合和蒸腾中起着重要作用,蒸腾速率午降主要由于光辐射强,叶温高,湿度低,植物体缺水,气孔部分关闭所致。  相似文献   

13.
黄土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大豆和绿豆的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和FMS-2.02荧光仪测定了单作及间作农林复合系统中大豆和绿豆的光合荧光参数日变化特征,进一步解析复合系统光能竞争机理.结果表明:(1)从单作到间距核桃1 m间作模式,距核桃树越近,遮光愈多,各处理大豆、绿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表现出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基本一致的先升后降的日变化模式.(2)随着遮荫程度的提高,大豆、绿豆叶绿素含量和表观量子效率(Ф)升高,而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降低.(3)随着遮荫程度的提高,大豆、绿豆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却逐渐降低.研究发现,大豆和绿豆能适应间作系统的弱光环境,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植物的光合特性与其生境特点相符.  相似文献   

14.
热带季节雨林冠层树种绒毛番龙眼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冠层树种绒毛番龙眼成树树冠上、中、下3层叶片进行了测定,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冠层树木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绒毛番龙眼成树具有喜光的光合特性,光饱和点较高(1 000~1 500 μmol·m-2·s-1),而光补偿点较低(7.7~15.3 μmol·m-2·s-1),对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绒毛番龙眼光合日进程的关键因子;12月,叶片处于成熟期,生长良好,光合能力较强,树冠上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单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约为8.9 μmol CO2·m-2·s-1;4月处于新老树叶更替期,光合能力下降,树冠上层Pn日变化为双峰型,中午出现“午休”现象,树冠上层Amax约为4.3 μmol CO2·m-2·s-1;7月上、中层叶片Pn为单峰型,下层出现“午休”.如人为使CO2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升高,则绒毛番龙眼的Pn会增加,而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CO2浓度从400 μmol·mol-1升高到800 μmol·mol-1时,干季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约50%~100%,雨季WUE较低.  相似文献   

15.
毒莴苣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入侵杂草,也是国家进境植物的检疫对象.调查发现,毒莴苣植株高大,易在入侵地形成群落优势种;常见的伴生杂草有小飞蓬、野塘蒿、鬼针草、裂叶月见草、裂叶牵牛、狗尾草、野胡萝卜、苍耳、一年蓬、山莴苣、葎草、龙葵和钻形紫菀等.应用LCA 4光合蒸腾测定系统对毒莴苣进行净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该种实测净光合速率高达21.22±0.45 μmol CO2·m-2·s-1,比入侵性杂草一年蓬、野塘蒿稍低,比藜、北美车前、山莴苣等高,是一种高光效植物;根据毒莴苣的光合-响应曲线,该外来入侵种的理论光补偿点为37.58 μmol·m-2·s-1, 光饱和点为1 480 μmol·m-2·s-1,理论最大净光合速率20.81 μmol CO2·m-2·s-1;毒莴苣的光合作用具有午休现象,是由于高光照和高温导致气孔阻力增加、气孔关闭,影响了植株对外的气体交换;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叶面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的蒸腾.  相似文献   

16.
辽东楤木光合和蒸腾作用对光照和土壤水分的响应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不同土壤含水量下辽东楤木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光响应过程,探讨了辽东楤木对光照环境和土壤水分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辽东楤木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光量子通量密度(PFD)的响应过程不同;在强光范围内(PFD 800~1 800 μmol·m-2·s-1),随着光强增加,辽东楤木的Pn变化较小,而Tr逐渐减小,WUE明显提高.辽东楤木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在800和30 μmol·m-2·s-1左右,且受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小;但其光合量子效率(Ф)和暗呼吸速率(Rd)受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大.辽东楤木的Pn和WUE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有明显的阈值响应,其高效用水的土壤相对含水量(RWC)在44%~79%;在此范围内,辽东楤木能同时获得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温度变化对烟草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控温,研究了大田条件下,烟草脚叶采烤期腰叶在17、20、25、30和35℃下的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初始斜率(α)和气孔导度(Gs)先上升后下降,在20℃下达最大值,35℃下净光合速率受强光的抑制作用明显;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随温度升高而上升,但35℃下二者较30℃时有所下降;光饱和点(LSP)随温度升高而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30℃和17℃时LSP较高;蒸腾速率(Tr)随温度上升而增强,水分利用效率(WUE)则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20℃时水分利用效率在强光下明显较其他温度下的高。结果说明,20℃最适合烟草光合作用,此温度下气孔的水、气调节能力最强,温度高于30℃则对烟草光合作用不利。  相似文献   

18.
夏蜡梅是浙江省特有的濒危单种属物种.本文研究了不同程度土壤水分胁迫和不同温度处理对2年生盆栽夏蜡梅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夏蜡梅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至对照的92.3%和74.3%,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由气孔限制引起;重度水分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仅为对照的44.4%,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夏季夏蜡梅的光合适宜温度范围在20 ℃~28 ℃,39 ℃下其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降低,暗呼吸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升高.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及处理温度的升高,夏蜡梅光补偿点上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重度水分胁迫及高温是制约夏蜡梅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9.
蜡梅光合与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菁  刘应迪  陈功锡  陈军  朱杰英   《广西植物》2000,20(1):52-58
对野生蜡梅在不同天气中的净光合速率 (Pn)和蒸腾速率 (Tr)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如下 :(1)蜡梅在晴天和阴天的 Pn日进程均呈一双峰型曲线。但晴天的两个峰值比在阴天出现要早 ,Pn的总体水平要高于阴天 ,且在午后发生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2 )Tr在晴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 ,在午后强光和高温条件下 ,Tr可高达 10 mmol H2 O m-2 s-1以上。在阴天 ,Tr日进程波动很小 ,且蒸腾作用微弱 ,全天大多保持在 0 .8mmol H2 O m-2 s-1以下的水平。(3)在光合有效辐射 (PAR)为 80 0~ 90 0 μmol m-2 s-1、大气温度 (TA) 2 8℃左右、相对湿度 (RH)约75%的条件下 ,野生蜡梅的 Pn可高达 2 3.6 μmol CO2 m-2 s-1。但蜡梅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均较低 ,分别约为 90 0μmol m-2 s-1和 2 0μmol m-2 s-1。 (4 ) PAR和 TA是影响蜡梅光合与蒸腾速率日进程的主导生态因子。蜡梅对强光和高温反应敏感 ,在超过光饱和点且气温高达 4 2℃以上时 ,其蒸腾作用强烈 ,能量转换与水分利用效率 (WUE)大大降低 ,光合能力减弱 ,导致 Pn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0.
常春藤在室内生长适宜光照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岳桦  谭帅  林蕊 《植物研究》2004,24(2):179-183
研究了常春藤(Hedera helix)适宜生长的光照范围问题。根据光的分布,选择房间内具有代表性的光区进行栽培试验。在18~28℃,RH31%~70%条件下。经栽培80 d后,用LI-6400测定其不同光强下的光合特性,计算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同时测定不同试验区的叶面积、叶片数的生长量。结果表明:常春藤在18~28℃及RH31%~70%室内条件下,光照为大于3.1至小于834.3 μmol·m-2·s-1(155~41 715 lx)可以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