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大林姬鼠(A. peninsulae)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不连续体系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心、肝、肾、肌肉、脑、肺6种器官和组织中超氧化物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建立了2种酶的电泳图谱。结果显示,上述2种酶在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的6种器官和组织中均有表达并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其中,2种鼠中超氧化物酶共分离出迁移率由0.15~0.66的9条电泳谱带,过氧化物酶共分离出迁移率由0.09~0.83的20条电泳谱带。在肝和肺中酶的活性最强,黑线姬鼠6种器官和组织中超氧化物酶活性均强于大林姬鼠,2种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分布相似,但在同一物种不同器官和组织间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汉坦病毒(Hantavirus,HV)是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V的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针对西安市HFRS的持续高发病率,2010年7月-9月对西安市HFRS 疫区捕获的110只黑线姬鼠(阳性62只)进行年龄、性别鉴定.通过病毒RNA提取分析,发现黑线姬鼠雌雄个体携带病毒无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年龄段黑线姬鼠携带汉坦病毒却具有显著差异,年龄结构与病毒携带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黑线姬鼠华北亚种与长江亚种几项生化指标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allas)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农田害鼠,它传播多种疾病,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国内外学者对我国黑线姬鼠的分类、分布、数量变动、生活习性等进行过一些研究,但对黑线姬鼠许多生化指标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前许多学者都在做气味对动物的行为影响实验,本实验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为研究对象,探讨同性尿液对黑线姬鼠行为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黑线姬鼠对同性尿液气味反应明显,嗅舔时间长,嗅舔频次高,并且雌雄个体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嫩江下游流域人工林区两同域共存优势种黑线姬鼠东北亚种(Apodemus agrarius mantchuricus)与黑线仓鼠三江平原亚种(Cricetulus barabensis manchuricus)夏季主要食物组成及消化道形态结构的适应性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均以当年生植物嫩茎、叶、种子及昆虫为主要取食对象,但黑线姬鼠对茎和叶的采食频次小于黑线仓鼠,而种子、根和昆虫类在黑线姬鼠的食物中出现的频次则相对较高.与食物组成相适应,黑线仓鼠的胃、盲肠和大肠在长度及重量上均显著大于黑线姬鼠,这是黑线仓鼠对高纤维和低蛋白食物的适应性调整.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啮齿动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产生了不同的食物资源利用模式,而其消化道形态结构的变化则可能是其在长期的种间竞争和进化压力下进行食物资源分享的一种功能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余庆县水稻田发现的首例筑于水稻植株上的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巢穴,描述了该巢穴的位置、形状、大小、构造以及筑巢特点。该发现丰富了黑线姬鼠巢穴的资料,有助于全面了解黑线姬鼠的栖息地环境及生活习性等生态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辽宁清原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我们对辽宁东部地区清原县农田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allas)的种群年龄进行了初步研究。Adamczewska·Andrzejewska(1973)提出以水晶体重量划分黑线姬鼠的年龄。Martinet(1966),Meuuier and Solari(1972),Spitz(1974),冈本(1976,1980),Yabe(1979)等人先后对普通田鼠(Microtus arvali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进行了研究,认为以水晶体重量划分年龄“精确度大”,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8.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及其交界的古文和保靖三县县治内发现一种沙螨,认为是一新种,订名为吉首纤沙螨。 吉首纤沙螨Leptotrombidium(Leptotrombidium)jishoum sp.n. 标本:正模与1副模,宿主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寄生部位耳轮边缘,采自湖南省吉首县岩界,1983.Ⅶ.29;13副模宿主黑线姬鼠(耳轮边缘),采自湖南  相似文献   

9.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在安徽广泛分布,是农田优势种,以淮河及长江两岸的冲积平原,特别是围垦的江滩湖地的数量最多。本文从围垦湖地对鼠类区系演替所产生的影响,来探讨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变化。 由表1看出,在沿淮及沿江湖地,黑线姬鼠为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mantchuricus Thomas)是我国东北和内蒙地区的一种常见的鼠类。分布很广:在农业区,多栖居在高粱和大豆地里或在田埂和种植防护林的土岗上。数量很多,对农作物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在内蒙大兴安岭林区,它们却以居民住宅区作为主要的栖息场所,在野外数量极少,仅为偶见(罗泽珣等,1959)。黑线姬鼠本来是一种野鼠,但在内蒙大  相似文献   

11.
三种啮齿动物的消化道形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和黑线姬鼠(A.agrarius)夏季的消化道形态进行了比较。3种啮齿动物总消化道的长度及重量(含内容物重和总干组织重),各器官的长度,胃、小肠和盲肠等长度,小肠和盲肠含内容物重,盲肠和大肠去内容物重,小肠、盲肠和大肠总干组织重等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以植物为食的棕背的总消化道、小肠、盲肠和大肠的长度或重量明显长于或重于其他两种鼠类。后肠可作为衡量草食性动物食物质量的指标。3种啮齿动物可通过消化道形态改变以适应不同的食性。  相似文献   

12.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贵州省农田中的优势种。1984—1991年在全省对其种群动态和繁殖生态进行了调查,现简报如下: 据贵州26个县、市调查,共捕鼠17 459只,其中黑线姬鼠11 699只(67%),占绝对优势。其活动场所为田坎、沟边、草堆、坟地等,黄昏(19—21时)和黎明(5—7时)为日  相似文献   

13.
贵州啮齿类恙螨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55年以来,我们曾先后在贵州省各地的鼠和松鼠体上采集了一些恙螨。现将部分标本整理,计有10种,其中1种为未曾描述的新种,1 种为我国的新纪录。兹报道如下。 1.地理纤恙螨 Leptotrombidium deliense(Walch,1922) 宿主 (1)黑线姬鼠 Apodemus agrarius ningpoensis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黑线姬鼠食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在洞庭湖区湖滩、滨湖农田、防洪堤坝3种生境中捕捉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223只,观察胃内容物,分析了洞庭湖区黑线姬鼠的食性。结果表明:洞庭湖区3种生境中黑线姬鼠的食物组成都以植物种子为主,总计达(66.55±2.37)%,其次为植物茎、叶,其比例为(19.01±2.13)%,植物根所占比例为(8.27±1.05)%,动物性食物为(6.05±0.97)%。但黑线姬鼠的食物组成会随着不同生境、季节而有一定的变化。种子资源相对较少的季节和生境,相应的黑线姬鼠的食物组成中的种子所占比例就会较低。同一生境中,幼年鼠和亚成年鼠的食物组成与成年鼠、老年鼠区别较大,孕期雌鼠与同季节、同生境的非孕期雌鼠相比也有较大差异。说明尽管黑线姬鼠以取食植物种子为主,但其食性会随着生境可获得资源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5.
1984年4至8月和1986年9至11月,在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分别选了老龙潭、西峡、秋千架、六盘沟4个点进行了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蚤类的调查,共发现啮齿动物16种,其中4种为该地区新记录种;蚤类24种,6种为该地区新记录种。有“△”者为该地区新纪录种,“△△”为首次记述的新种,“()”为其寄主。一、啮齿动物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黑线姬鼠A.agrarius小林姬鼠A.draco灰仓鼠Cric-etus migratorius黑线仓鼠C.barabensis社鼠Rattus niviventer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SOD和LDH在一块凝胶板上同时显色的优点,电泳分析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血浆SOD和LDH同工酶以及血浆蛋白成分。结果表明,LDH为有色区带,SOD为无色透明区带,而且SOD比LDH泳动快,两类区带互不重迭,以致3种鼠血浆中SOD和LDH的图谱清晰可辨。由于黑线姬鼠的SOD和LDH的泳动度不同于其余2种鼠,周此3种鼠的图谱各具特征。3种鼠血浆蛋白中的前清蛋白和铁传递蛋白区带数和泳动度亦具有明显差异,说明上述酶分子亚基和血浆蛋白分子的化学结构不同,成为种间差异在分子水平上典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1980~1982年5—9月于黑龙江省东宁、萝北、爱辉三县山区选择阔叶次生林、山间湿草地、耕地等生境,进行蚤类生态学观察,共捕鼠1328头,检蚤2415只,所得结果如下:一、由三个地区11个鼠种看出:染蚤率和蚤指数最高为耕地的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其次为黑线仓鼠C.barabensi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及阔叶次生林中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大林姬鼠A.speciosus及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二、生境相同,但地区不同,蚤类分布及组成亦不同。如长白山地区东宁县阔叶次生林中,同源栉眼蚤Ctenophthalmus congeneroides为优势种(占37%…  相似文献   

18.
1982—1985年在淮北农田中的鼠类量调查表明,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数量在甘薯地中较高,捕获率为9.35%(4年合计),黄豆地中较低,为3.13%,两作物地之间存在显蓍差异(t值;2.781,0.025>P>0.01),显然该种鼠是喜栖于甘薯地中;而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和黑线仓鼠(C.barabensis)对谈两作物地的倾向性没有明显的差异。另从夏收和秋收两次农事活动看,只有在后种情况下才能造成鼠类由农田中向周围非农耕地段内迁移。  相似文献   

19.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贵州地区分布广泛的主要农田害鼠之一,掌握其种群繁殖特征可为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基础资料。1984~2014年间,采用夹夜法逐月调查了贵州省余庆县8个县(市)监测点黑线姬鼠种群动态数据,分析了其种群性比、雌鼠怀孕率和平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等主要繁殖生物学指标及其地理差异和季节性变动规律,明确了贵州地区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特征。共捕获黑线姬鼠20 113只,不同地区种群间,除平均胎仔数有显著差异外(χ~2=36.503,df=7,P0.01),其他繁殖特征值均没有差异。从时间序列看,种群中雌鼠怀孕率和雄鼠睾丸下降率的季节性变化均表现为春季(4~5月)及夏末秋初(8~9月)达到高峰的双峰型。雌鼠产仔数一般2~10只,4~7只最为常见(占93.87%)。不同季节平均胎仔数差异不大。贵州地区黑线姬鼠繁殖的总体特点为全年繁殖,春秋两季为繁殖的高峰期,冬季(12月份和翌年1、2月份)繁殖强度明显低于其他季节(F_(11,84)=61.92,P0.01),但种群密度表现为6月达到最高点的单峰型特点。  相似文献   

20.
1985—1986年,我们在泾县包合乡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有可感染于人的缩小膜壳绦虫(成虫)及其终宿主黑线姬鼠、黄胸鼠和链形多头绦虫(蚴虫)及其中间宿主野兔,是安徽省的新发现。 一、缩小膜壳绦虫(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取自1985年1月15日和1986年1月15日采到的两只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1986年1月13日采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