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为研究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迁移养分的能力,建立17.0m2风车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和13.3 m2香根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在四个季节末测定植物生物量和组织氮、磷、铜、锌含量.结果表明,香根草地下部生物量大于风车草,地上部生物量则是风车草大于香根草.风车草年地上部收获量为3406.47 g·m-2,比香根草的1483.88 g·m-2高2.3倍;风车草的氮含量为22.69 mg·g-1,比香根草的15.44 mg·g-1高7.25 mg·g-1;风车草的磷含量为6.09 mg·g-1,比香根草的5.47 mg·g-1高0.62 mg·g-1.植株含铜、锌量风车草略比香根草高.风车草每年迁移N 68.72 g·m-2和P18.49 g·m-2,香根草迁移N 8.93 g·m-2和P 3.69 g·m-2.风车草人工湿地每年由植物迁移的氮、磷、铜、锌比香根草高4~7倍.  相似文献   

2.
滴水湖及其引水河道沉积物中磷细菌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对滴水湖及其引水河道沉积物中可培养有机磷细菌(OPB)、无机磷细菌(IPB)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闸外引水河沉积物中OPB、IPB年平均含量分别为2.76×104±1.31×104CFU·g-1和7.19×103±3.98×103CFU·g-1;闸内引水河中分别为1.05×104±3.56×103 CFU·g-1和2.54×103±8.77×102 CFU·g-1;滴水湖中则为6.69×103±2.63×103 CFU·g-1和1.66×103±5.83×102 CFU·g-1.滴水湖及其引水河道沉积物中OPB、IPB数量与水体中磷元素含量密切相关,各采样点OPB、IPB数量与总磷(T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高于与总溶解性磷(TDP)、活性磷(AP)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3.
邢肖毅  黄懿梅  安韶山  闫浩 《生态学报》2013,33(18):5608-5614
采用最大或然计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PN)对黄土高原洞子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氮素微生物生理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随植被恢复而增加,三者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74、4和31倍,其中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在铁杆蒿群落最低,辽东栎群落最高,亚硝化细菌数量在丁香群落最低,辽东栎群落最高;2)植被恢复对各氮素生理群影响不同,对氨化细菌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3)各氮素生理群数量差异较大,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研究区氨化细菌占总数的75%-80%,反硝化细菌占20%-25%时,生态系统最为稳定;4)土壤理化性质与各功能菌关系紧密,其中,土壤容重和硝态氮含量与微生物数量相关性最大,全钾、矿化氮和微生物量氮也表现出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凡纳滨对虾低盐度高产虾池环境微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珠三角地区,凡纳滨对虾低盐度高产虾池环境微生物调查结果,养殖水体异养菌平均数量为5.15×104cfu·mL-1,致病性弧菌为5.00×103cfu·mL-1,池底泥浆中异养细菌平均数量为2.41×106cfu·mL-1,致病性弧菌为1.45×105cfu·mL-1。不同虾池异养细菌的数量差别小而稳定,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差别及波动大。淤泥较深的老化虾池,水体和泥浆中异养细菌平均分别为6.10×104cfu·mL-1和2.89×106cfu·mL-1,致病性弧菌为6.00×103cfu·mL-1和2.14×105cfu·mL-1;无淤泥虾池水体和泥浆中异养细菌平均分别为4.53×104cfu·mL-1和2.08×106cfu·mL-1,致病性弧菌为4.34×103cfu·mL-1和9.86×104cfu·mL-1。老化虾池底泥致病性弧菌明显偏高,成为老化虾池易爆发虾病的重要原因。低盐度虾池水体异养菌和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变化,表现为养殖前期高,中后期低而稳定;池底泥浆中异养菌和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变化,呈不规则波动。高的养殖水温对养殖环境异养菌和致病性弧菌表现抑制作用,养殖环境微生物与水体浮游藻类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酸雨对温州三垟湿地水体氮营养盐数量的影响,本文测定了三垟湿地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其中氨氮2.90~10.75 mg·L-1,平均5.38 mg·L-1、硝态氮0.16~0.44 mg·L-1,平均0.31 mg ·L-1;总氮34.04~63.20 mg·L-1,平均55.75 mg·L-1和水体的pH值,6.1~6.5,平均6.4;并测算了近两年通过降水输入到三垟湿地和三垟湿地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数量及其占湿地现有水体中各形态氮的比例,其中输入到三垟湿地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量分别为2.8~2.86× 10 kg、2.87×104~4.96×104kg和5.35×104~7.82×104 kg,分别占湿地水体现有量的56%~6%、11.21~19.38倍和12%~17%;直接输送到三垟湿地水体各形态氮的数量0.72×104~0.8×104 kg、0.83×104~1.44×104 kg和1.55×104~2.27×104,分别占现有量的16%~19%,3.24~5.63倍和3%~5%.结果表明,酸雨是三垟湿地水体氮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三垟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不同地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广东省不同地区,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如自然林地、果园、水田、旱地、荒地等)以及不同土壤类型取样进行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分析。结果发现,从三大类微生物总数的平均状况来看,广东省大部分土壤微生物总数可达1.0×106个·g-1干土以上;不同地区土壤微生物总数存在一定差异,从平均状况来看,潮汕地区(7.77×106个·g-1干土)>湛江地区(1.6×106个·g-1干土)>广州地区(1.35×106个·g-1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微生物数量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林地>菜地>稻田>果园>作物旱地>荒地,土壤微生物总量与土壤肥力状况密切相关。从土壤类型来看,砖红壤、赤红壤微生物数量较低。从总体上看,广东省大部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不同植物构成的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由不同植物构成的人工湿地的氨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对比不同植物对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与不种植物的人工湿地相比,由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 L. ssp. flabelliformis (Rottb.) Kiikenth.]、香根草[Vertiveria zizanioides (Linn.) Nash]、芦苇(Phragmitas communis Trin.)和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构成的人工湿地对氨态氮去除率分别提高6%、8%、11%和14%;对硝态氮去除率分别提高5%、6%、13%和9%;对亚硝态氮去除率分别提高5%、7%、10%和7%,说明种植芦苇和美人蕉的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的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及保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多次科考调查的成果和资料,对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10×1011Yuan·a-1,占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62.07%;其中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的价值较大,分别为6.40×1010Yuan·a-1、5.79×1010Yuan·a-1、4.90×1010Yuan·a-1,分别占湿地生态系统总价值的30.55%、27.61%、23.39%。其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气体调节、食物生产和原材料、娱乐文化等服务功能。此外针对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武威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PCR-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设施菜地种植3、9、14、17年等年限下土壤中细菌、氨氧化细菌(AOB)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设施菜地中细菌、氨氧化细菌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优势种群及丰度与大田明显不同,并随种植年限不同发生变化.随种植年限的增加,细菌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种植14年和9年达到最大,0~20 cm土层为每克干土9.67×109、2.30×107个拷贝数,是种植3年的1.51、1.52倍;而氨氧化细菌的丰度则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种植14年的0~20 cm土层为每克干土3.28×107个拷贝数,仅是种植3年土壤的45.7%,说明设施菜地中参与氮素循环的功能微生物生态适应机制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适应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冯健  张健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422-1426
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样地均以秋季最多,达到17.42×106CFU·g-1,春季次之,夏季最少.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数量迅速减少;在0~60cm土层,同一类群微生物数量变动范围较大,其中好气性细菌0.31×106~14.39×106CFU·g-1,放线菌0.06×106~0.79×106CFU·g-1,真菌0.02×106~0.07×106CFU·g-1,厌氧细菌0.07×106~3.22×106CFU·g-1.巨桉人工林地微生物以细菌为主要类群,占微生物总数的92.83%以上,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其微生物组成结构合理.与青冈次生林和农耕地相比,巨桉人工林地微生物数量远远高于青冈次生林地,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细菌生理类群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达到0.773和1.896.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深圳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卫生质量状况,我们于2002年1月~2004年2月对该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污染物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六六六(BHC)为ND(未检出)~0.100mg·Kg-1湿重,DDT为0.004~0.255mg·Kg-1湿重,细菌总数为ND~9.3×104Ind·g-1,大肠菌群为ND~5.6×104Ind·(100g)-1,PSP为ND~34μg·(100g)-1,副溶血性弧菌沙井和后海的近江牡蛎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站位未检出。参照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深圳海域养殖牡蛎的六六六、DDT、细菌总数和PSP完全符合要求,沙井和后海的近江牡蛎副溶血性弧菌超标,所有站位的大肠菌群均存在超标。综合重金属的检测结果发现,所有站位的牡蛎均有多个污染物超标,卫生质量欠佳,珠江口和深圳湾的近江牡蛎较大亚湾和大鹏湾的长牡蛎和褶牡蛎卫生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12.
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10cm、60cm、110cm处好氧细菌总数以及反硝化菌、反硫化菌分别进行计数,同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石蜡切片技术对粒状污泥中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化床中好氧细菌非常丰富,在反应器10cm处,每克污泥微生物的数量可达1.6×108个,说明好氧细菌在生物造粒流化床有机物生物降解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流化床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兼性厌氧菌存在,并且随着流化床床体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这与溶解氧(DO)随流化床床体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有关;随着回流比的增加,溶解氧增高,相应的好氧细菌有所增加而兼性厌氧菌减少;对于颗粒污泥,其表面和内部微生物分布数量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横岗水库富营养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5年5月和11月调查了横岗水库的营养盐、叶绿素a(Chl.a)和浮游植物,对水库富营养化特征进行了分析。5月的总氮(TN)平均浓度为3.810mg·L-1,总磷(TP)平均浓度为0.172mg·L-1,Chl.a平均浓度为17.888mg·m-3,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M)为73.3,该水库已达重度富营养化;11月份TSIM下降到55.6,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下降到1.302mg·L-1和0.096mg·L-1,Chl.a平均浓度却上升到26.935mg·m-3,Chl.a浓度的上升与氨氮(NH3-N)和正磷(PO4-P)浓度上升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改变有关。从5月到11月,水库由蓝藻型富营养化水体变为绿藻型富营养化水体。5月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高达2.75×108cells·L-1,优势种为美丽平裂藻和银灰平裂藻,其中平裂藻细胞数约占总细胞数的90%。11月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降低到1.27×107cells·L-1,平裂藻的优势度下降,只占总细胞数的14.89%,绿藻成为主优势类群,其中栅藻是优势种之一,占总细胞数的11.52%。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的现场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4年4~5月对东海赤潮高发区开展了赤潮原因种的大面观测并对期间爆发的特大赤潮进行跟踪调查,在56个站位采集了171份样品。表层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变化范围为2.5×103~6.0×107cells·L-1,最大值出现在122.94°E,30°N的rb12A站;中层东海原甲藻变化范围为1.0×103~5.32×106cells·L-1,最大值出现在rf40站。从水平分布看,东海原甲藻呈不均匀分布,从垂直分布看,赤潮爆发前原甲藻细胞在水体中层密集,大量增殖后上升到表层,爆发赤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枯草芽孢杆菌JL4在葡萄叶表面和内部的定殖情况,研究定殖与防治效果的关系,采用电击转化的方法将含有GFP基因的质粒pGFP78导入枯草芽孢杆菌JL4中,并得到成功表达GFP 的生防菌JL4-gfp,测试了标记菌株的稳定性及其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叶片喷雾法接种,用抗生素平板稀释分离回收,检测生防菌JL4-gfp在葡萄叶片的定殖情况,并将采回的叶片在室内接种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悬浮液进行生防测定.结果表明: 标记菌株在经过10次传代培养后,仍具有良好的发光表型,能稳定表达GFP蛋白,并且标记菌株JL4-gfp对葡萄霜霉菌保持了原有的抑菌作用;用抗生素平板稀释分离回收,检测到JL4-gfp菌株在葡萄叶片表面的定殖量在接种后的0、3和7 d分别为3.6×105、2.7×105和3.1×103 CFU·g-1;叶片内部的定殖在接种3 d后达到最大(9.6×104 CFU·g-1),然后下降,14 d后已经检测不到接种菌株;室内生防测定结果显示,喷雾后3 d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达88.0%以上,但7 d后则无明显防效.JL4-gfp的定殖量与其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呈正相关,其有效定殖量临界值为105 CFU·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