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对象与方法 1.1整肠生药性为地衣芽胞杆菌微生态制剂,通过以菌制菌的方法,利用地衣芽胞杆菌具有拈抗肠道致病菌,进入肠道后并且有生物夺氧,造成肠道低氧,促进生理性有益菌增长,以调节人体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进而发挥生物学活力,起防病治病作用。  相似文献   

2.
1 对象与方法 1.1 整肠生药性为地衣芽胞杆菌微生态制剂,通过以菌制菌的方法,利用地衣芽胞杆菌具有拮抗肠道致病菌,进入肠道后并且有生物夺氧,造成肠道低氧,促进生理性有益菌增长,以调节人体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进而发挥生物学活力,起防病治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对部分酵母菌、益生细菌和有害菌生长的影响,为铁皮石斛调节微生态平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液体培养比浊法检测铁皮石斛对各供试菌株生长的抑促情况。结果铁皮石斛对白色假丝酵母菌、酿酒酵母菌、汉逊德巴利酵母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铁皮石斛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等有益细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等(条件)致病菌的生长:铁皮石斛对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热链球菌和地衣芽胞杆菌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铁皮石斛能促进部分有益菌的生长,对部分(条件)致病菌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有害菌、促进有益菌调控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迟明  李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3):257-257,259
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亦称微生态调整剂或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为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生态制剂。并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拮抗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产生和吸收、改善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对急、慢性腹泻和抗生素引起的肠道失调等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益生素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微生态学的理论,动物健康的生长,有赖于一个健康的肠道。肠道中有益菌群与致病菌群处于动态平衡,正常情况下,有益菌群占优势,以产酸乳杆菌为代表,分解肠道的单糖形成乳酸,降低肠道pH值,从而抑制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动物则保持健康。在受到应激情况...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研究发现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密切相关。随着目前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有了更深入了解,许多功能强大的有益菌如阿克曼氏菌、柔嫩梭菌被发现,并发现由多种厌氧菌产生的不同短链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益影响。补充有益菌和摄入益生菌制剂等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但由于肠道微生物的复杂性和益生菌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益生菌的最佳剂量反应效应,并应用多组学方法提高基于微生物干预的个性化治疗,缓解和治疗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7.
酪酸梭菌属于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具有抑制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霍乱沙门菌、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抑制艰难梭菌生长繁殖,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加强肠道黏膜膜营养代谢、保护受损的黏膜屏障,激活免疫细胞、改善并恢复肠道正常免疫力,防治肿瘤的生长的作用.所以酪酸梭菌制剂对腹泻、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癌新生儿黄疸等疾病都有很强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海水养殖池塘中投放以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为主的一种自主研发的微生态制剂对池塘养殖生物、微生物菌相、浮游生物的影响,以期为建立微生物生态调控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实验期间,每隔15d于试验池塘中泼洒微生态制剂一次,每月末取样测量水体和底泥中异养菌和弧菌密度、浮游生物种类和密度,实验结束时测量养殖生物的生长率和成活率.[结果]该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试验组南美白对虾的存活率和体重增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3%和1 400%,试验组三疣梭子蟹的存活率和体重增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和37.5%;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海水池塘的异养菌总数,从而抑制致病性弧菌的数量,试验组池水和底泥的异养菌平均密度在整个养殖期较对照组提高了58.5%和51.3%,而试验组水体中致病菌——弧菌的数量在整个养殖期较对照组降低了39.7%;微生态制剂使绿藻门和硅藻门的藻类密度明显增加,对蓝藻和甲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该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地改善养殖池塘中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某些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缺血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物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制成缺血性结肠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仅给予正常饲料喂食,治疗组在正常饲料喂食的基础上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灌胃(1×107 CFU/d),4周后抽血化验大鼠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并处死大鼠,取肠道内容物做肠道乳酸菌、大肠埃希菌及真菌等微生物培养,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乳酸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乳酸菌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大鼠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者出现肠道微生物紊乱,微生态制剂能增加肠道乳酸菌等益生菌,减少肠道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对患者的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几种微生态制剂的介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几种微生态制剂的介绍解放军第四五二医院成都610061廖名龙在正常人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细菌,它们定居于肠粘膜上,组成肠内菌群。这些细菌中,有益菌群占95%以上,而有害致病菌仅占少数,在肠道内两者协调并存又相互制约,形成复杂而又稳定的微生态...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中微生物间存在拮抗或协同关系,口腔微生物也不例外。在牙齿周围这一复杂的微生态环境中,许多这些微生物间的拮抗或协同关系对人类的牙周健康并无妨害,但有时,尤其是当牙周这一微生态环境中侵入牙周可疑致病菌时,细菌间的拮抗或协同关系对保持牙周健康或激发疾病进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伴放线嗜血菌(A.a.),具核梭杆菌(F.n.)为牙周可疑致病菌,在活跃性牙周损害部位,其检出率高,所占比例大,链球菌包括血液链球菌(S.sanguis)减少;在健康龈沟内,则正好相反。本实验即在体外观察S.sanguis与A.a.和F.n.间的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态制剂的主要作用有 :净化水质、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抑制病原微生物 ,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为饲料添加剂 ,促进养殖生物生长 ;常用的微生物菌群主要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综述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常用微生物菌群。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动物微生态制剂的起源、发展战略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动物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之间 ,正常微生物群与动物体内环境之间 ,动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三者相互关系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细胞、分子水平的方法学 ,而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在动物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 ,经培养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称为动物微生态制剂。1 起 源动物微生态制剂起源于 70年代当时为克服抗生素的抗药性及二重感染 ,何明清等通过大量调查和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于 1980年发表了《仔猪黄痢及其生物制剂预防法研究》,阐述了采用不产生肠毒素但产生大肠菌素…  相似文献   

14.
鸡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常菌群作为宿主的组成部分,参与了动物体的生长、发育、消化、吸收、营养、免疫、生物拮抗及其各种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和衰退的全过程。动物与菌群保持动态的微生态平衡,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正常菌群会发生变化。当有益菌占优势时,动物就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有害菌占优势时,最终会引起宿主的病变反应。鸡肠道菌群种类多,数量大,多为厌氧菌,研究其肠道正常菌群的结构及其演替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为开发功能微生物、丰富菌质资源以及研制禽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微生态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设想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通过人外文献和市场的调查,并结合科研实践,指出了当前我国微生态制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严峻问题,在介绍了人体肠道微生态规律、微生态制剂应有的质量标准,以及比较了多种产品的活菌含量和“亿活菌价”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提高我国微生态制剂质量的4个关键应该是:选育优良菌种,提高活菌含量,延长保质期和添加有益菌的生长促进剂。为促进我国微生态制剂事业更快、更稳健地发展,作者提出了7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酵母菌能够产生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既可以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刺激有益菌的生长,又可为动物提供蛋白质.酵母菌直接参与生物屏障的构成,发挥对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拮抗作用,促进优势种群生长,调整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的聚集过程受群体感应机制的调控,而聚集态的形成有利于抵抗环境胁迫压力,同时也增强菌体间的交流合作并影响菌体的行为与代谢。研究微生物间交流合作的机制以及群感效应和群感淬灭机理对于调控有益微生物聚集和病原微生物解聚,实现微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病原微生物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应用于食品、医药、养殖行业的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莉    杨持    王宝忠  杨珍 《生态学报》2008,28(5):2365-2365~2371
研究新生儿呼吸道微生态学,探讨各种生态因子对新生儿咽部微生物定植的影响.确定健康新生儿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以及新生儿咽部的优势菌种.选择37例足月生产、无任何家族遗传病及感染性疾病、发育正常的健康新生儿及其母亲,进行定位定性测定.结果:①人类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的最初建立与生产方式有一定关系,剖腹产新生儿无菌,正常产30%左右的新生儿带有母亲产道的正常菌,但在出生后3~4d即完全被以链球菌属为主的咽部正常菌所替代,不会表现出任何病症;②喂养方式对有益微生物的定植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③季节对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的建立有很大影响,冬季的北方,农村以烧煤或燃柴为主要的取暖方式,室温不稳定,空气污染严重;城市集中供暖,室温稳定,但相对湿度不够,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在鼻咽部生存,免疫力稍有下降就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也是冬春季北方新生儿生存率低于夏秋季的原因所在.④游泳对有益微生物的建群有帮助,但无决定性作用;⑤胎膜早破组新生儿咽部微生物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检出菌的种类多,条件致病菌比例高,这势必给新生儿的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条件.新生儿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的最初建立是诸多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生产方式、喂养方式、游泳对微生物的建群影响不大,而季节和胎膜早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微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海洋环境中,微生物可以附着于微塑料表面形成生物被膜。已有研究表明生物被膜可以为生活在其内部的细菌提供保护,被膜中可能富集了对人体或者水生生物有害的致病菌,且频繁的基因交流可能产生更多耐药菌。微塑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能借助大洋环流随微塑料在海洋中迁徙,进而可能引起微生物入侵事件的发生。主要对微塑料与生物被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微塑料与附着在其表面的塑料降解菌、微塑料与致病菌、微塑料对微生物迁徙的影响,以及微塑料表面生物被膜中耐药基因的扩散进行综述,对微塑料附着微生物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更好地了解海洋微塑料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株猪源屎肠球菌HDRsEf1益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筛选一株具有优良生物特性的屎肠球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候选菌株;重点研究其与肠道相关的抗逆性能和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以自健康通城猪直肠内容物分离得到的屎肠球菌HDRsEf1为研究对象,通过耐受试验、抑菌试验研究该菌的益生特性。发现屎肠球菌HDRsEf1能够耐受浓度为0.5%的胆盐,并能在pH为2.0的酸中存活;对粘蛋白有显著的粘附作用(P0.05);能耐受70℃的温度。该菌发酵上清液能够抑制食源致病菌和畜禽临床主要致病菌的生长,结果表明屎肠球菌HDRsEf1可作微生态制剂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