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酶工程及其应用张秀华(山东省临沂教育学院生物系,276003)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它能特定地促成某个化学反应而本身却不参加反应,且具有反应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物污染小、能耗低、反应容易控制等特点。这些特点比传统的化学反应具有...  相似文献   

2.
有氧溶液中博莱霉素A_5与铁的复合物的瞬态荧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停流仪观测到博莱霉素A5、Fe2+、氧形成的三元活性复合物,测得其激发波长为327.5nm,在pH7.4的PBS中半衰期约9.3×102ms。中性及偏碱性pH有利于该活性复合物的形成,但其寿命随pH值升高而缩短。Fe3+、Cu2+、EDTA等物质对其形成有抑制作用。通过反应速率常数的比较表明,该活性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被DTT,phCOONa所清除,但不与甘露醇反应。该活性复合物具有一定的底物专一性,它与DNA的反应活性远大于RNA,对脱氧核糖的反应活性远大于其它单糖。它对4种碱基也有一定的反应活性,但远低于·OH。以上结果表明,该三元活性复合物是博莱霉素A5切割DNA反应的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3.
Omentin是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的基质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它参与调节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等病理生理过程。具有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心血管保护作用,并且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但是它具体的作用方式及途径还不清楚,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红外线CO_2分析仪测定离体水稻旗叶光合速率的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测定植物叶片光合同化CO_2量常用红外线CO_2分析仪,这类仪器具有下述优点: 1.灵敏、准确:它是利用CO_2吸收红外线的物理特性直接由仪表显示气体中的CO_2浓度。灵敏度一般可准确到1 ppm的数值,精密的可达0.1ppm。 2.反应快速:它是直接对气相CO_2反应的,实际检测到的是红外光的吸收变化。一般讲来感受红外光的元件反应是瞬时的。因此仪器的反应速度基本上取决于工作气室及  相似文献   

5.
自从1986年真核细胞核转录因子Rel/NF-кB被发现以来,对它的研究就一直方兴未艾。Rel/NF-кB参与一系列病理和生理过程反应,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在细胞的生长、分化、粘附、凋亡等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眼睛是动物求生的官能之一。动物的眼睛可谓形形色色,它是生物学家们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领域。每种形式的动物都以一定的方式对光发生反应。谈到动物的眼睛,实在是太有趣了。具有最简单视觉的动物是单细胞眼虫,它有一个光敏区,但不是眼睛。变形虫是最简单的动物,它只对明暗的变化发生反应。蚯蚓没有眼睛,  相似文献   

7.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多效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具有类似趋化因子的功能。自1966年被发现以来,MIF在人体内的功能,尤其是它在固有免疫、免疫细胞招募和炎症反应等方面有了很多的研究进展。虽然名字被称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但其实MIF还具有促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定向迁移,拮抗糖皮质激素,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其他促炎因子释放等功能。因此与多种具有炎症反应过程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自身免疫病、癌症和代谢性疾病等相关。本文就MIF的分子通路、功能、相关疾病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利用Ferrell和Martin(1991)设计的测定印迹在PVDF膜上的蛋白激酶活性方法研究大豆叶片质膜蛋白激酶自身磷酸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与Mg-ATP相比,Mn-ATP是更有效的57KD蛋白激酶自身磷酸化反应底物;钙离子可以促进该激酶的自身磷酸化反应活性,而且EGTA可以显著降低它在SDS电泳中的迁移率,说明57KD蛋白激酶为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预磷酸化反应实验证明57KD蛋白激酶具有多个自身磷酸化反应位点,其分子的自身磷酸化状态可调性暗示这一激酶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反应调节因子是His_Asp磷酸转移信号传导途径的重要组分。它通过在保守的Asp残基上接受由感受器转移而来的磷酸基团对下游基因进行调控,以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在高等植物拟南芥中已经发现14种反应调节因子,它们可分为A,B两种亚型。在结构上,B亚型反应调节因子的B盒序列和较长的C末端延伸使其具有转录因子的作用;在表达特性上,A亚型反应调节因子的转录受细胞分裂素和硝酸盐诱导;在生化特性上,A亚型反应调节因子具有磷酸化酶活性,而B亚型反应调节因子可能是AHPs的磷酸提供者。  相似文献   

10.
日本味之素公司中央研究所进行纤维素酶的研究取得进展,从细菌中发现了对纤维素糖化具有优良特性的酶。纤维素分解为糖的反应中,催化最后反应的酶是β-葡糖苷酶,通常它易被分解产物葡萄糖所抑制。  相似文献   

11.
吴冬云  朱碧岩  李玲 《植物学通报》2002,19(5):629-633,619
反应调节因子是His_Asp磷酸转移信号传导途径的重要组分。它通过在保守的Asp残基上接受由感受器转移而来的磷酸基团对下游基因进行调控 ,以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在高等植物拟南芥中已经发现 1 4种反应调节因子 ,它们可分为A ,B两种亚型。在结构上 ,B亚型反应调节因子的B盒序列和较长的C末端延伸使其具有转录因子的作用 ;在表达特性上 ,A亚型反应调节因子的转录受细胞分裂素和硝酸盐诱导 ;在生化特性上 ,A亚型反应调节因子具有磷酸化酶活性 ,而B亚型反应调节因子可能是AHPs的磷酸提供者  相似文献   

12.
酶膜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反应器的种类之一。它是由高分子膜与酶相结合构成的,是膜科学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是由维塔尔(Weetal)于1966年提出。众所周知,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它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专一性、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是酶也有很多弱点,如较脆弱、易变性失活、使用寿命短及水溶性酶在反应后不易分离,不能重复使用等,因此,已往的惯例是把价格昂贵的酶只用一次即被抛弃,这即不合理又是一种浪  相似文献   

13.
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英文缩写ISFET)的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末,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反应快和阻抗变换的特点,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纷纷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预计不久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生物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它具有很强的化学反应活性,在细胞信号传导和保持机体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某些因素刺激下,ROS会急剧增多,进而通过细胞氧化应激影响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炎症反应。ROS的异常表达常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它介导炎症反应的发生,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15.
IL-18是新近发现的种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样细胞。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IL-2、GM-CSF等细胞因子,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促进T细胞的增殖,在诱导Th1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和Th1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反应中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并与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缺口移位反应和多种化学标记方法合成生物素化核酸探针,并配以酶化学检测手段的新技术,可以代替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探针作各种探测和分析。它具有灵敏,快速和安全、简便、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巨噬细胞样吞噬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细胞作用。它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目前认为它可能通过两种机制起作用。其一是伴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其二是它参与了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大量研究结果提示这两个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即:β淀粉样蛋白吸引并激活小胶质细胞,活化后小胶质细胞的一部分分泌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而另一部分则具有吞噬β淀粉样蛋白的作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18.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集现代生物技术与电子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是使用具有特异选择性的生物元件,如酶、抗体、受体、微生物、组织、DNA及单克隆等为基础,应用生物化学和电化学反应原理,将生化反应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及模/数转换,就可以测量出被测浓度的一种先进测试仪器。这种新型的传感器具有分子水平的识别功能。由于它容易进行电学放大,因而可以进行快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质对中华植生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光质是调节控制植物代谢的基本因素之一,它对植物的生长、形态结构、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大多数生物合成过程能通过改变光质进行调节。中华植生藻是作者分离培养出的一个具异形胞丝状的固氮蓝藻新种,它具有生长快,易培养,成本低,蛋白质含量高及营养丰富等优点1,是一个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优良藻株。为进一步了解它对光质的反应特征,本研究在不同光质条件下观察了中华植生藻的生理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特异变应性疾病(下称特应性)是Coca氏1925年提倡的一组疾病,用Prausnitz-Kustner反应证明它具有皮肤致敏抗体(反应素),有遗传倾向的特征。特应性是来源于希腊语的“古怪病”,这些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之后将过敏性皮炎也包括在内。标题所提及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仅限于特应性疾病中具有代表性的速发型(Ⅰ型)疾病。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