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蒙古野驴的秋季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6 年9 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采集了25 堆蒙古野驴粪便和10 科共29 种植物标本,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蒙古野驴的秋季食性,并初步探讨了其食性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蒙古野驴秋季食性广, 共采食8 科26 种植物。这些植物按照其在食物组成中的比例可分为3 大类:主要食物为梭梭、针茅、驼绒藜, 共占食物组成的61.3% ;常采食植物为柽柳、角果藜、蒿、琵琶柴、芨芨草等11种,共占食物组成的33.3%; 少见采食的植物为盐爪爪、獐毛、顶羽菊、黑果枸杞、里海盐爪爪等12 种,共占食物组成的6.7% 。按科别而论,蒙古野驴采食最多的是藜科植物,其次是禾本科植物。从被采食植物的分布区域分析,其采食区域广阔,包括了保护区内所有的生境类型。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中部蒙古野驴春季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2年3~5月和2013年3~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中蒙边境地区,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观察,分析研究了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春季的食物组成。在取食点采集植物标本并进行种类鉴定发现共有20科45种植物;野外共观察到蒙古野驴取食群162次,群体平均大小为29.32头,采集粪样175个,将采集到的粪样按月分组,并组成6个混合粪样组。粪样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的蒙古野驴,在春季共取食15科31种植物,其中实际采食比例(DR)禾本科植物54.88%、藜科植物17.37%、柽柳科植物6.64%、豆科植物6.52%;在取食植物中,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24.38%)、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15.11%)、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9.92%)、狗尾草(Setaria viridis)(6.97%)、红沙(Reaumuria soongorica)(6.64%)、雾滨藜(Bassia dasyphylla)(5.67%)、糙隐子草(Kengia squarrosa)(5.10%),是主要取食植物种类,占取食植物的73.79%。春季采食的植物种类数比冬季多,各种植物在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的差异不显著,低选择性是蒙古野驴春季取食对策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动物的食物选择受食物资源量、质量和喜好度决定。尽管放牧可减少鼠类的喜食植物的数量和质量,但其如何影响鼠类的食物选择尚不清楚。本研究于2014年5月至10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大型试验围栏内进行了布氏田鼠的食物选择实验。利用大型实验围栏内5年连续放牧处理所构建的植被变化条件,采用扣笼试验,调查了布氏田鼠对其三种主要植物的取食情况。研究发现:连续放牧后,糙隐子草的盖度增加,而羊草、克氏针茅盖度降低;糙隐子草的盖度显著高于羊草、克氏针茅,成为各季节的优势植物种类。放牧对布氏田鼠取食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的绝对取食频次均无显著影响。在季节上,布氏田鼠对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取食在三个季节均无差异,但布氏田鼠对羊草取食的绝对频次夏季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布氏田鼠对三种植物的喜好程度依次为羊草>克氏针茅>糙隐子草,但季节和放牧因素对布氏田鼠对这三种植物的喜好度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布氏田鼠的食物选择及食物组成相对稳定,表现为其对放牧或季节因素造成的喜食植物资源量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推测是其调整取食努力来实现食物组成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蒙古野驴、鹅喉羚和家畜的食物重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粪样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蒙古野驴、鹅喉羚及家羊、家马和家骆驼3种家养有蹄类春季、秋季和冬季食性组成及食物生态位。结果发现:(1)蒙古野驴、鹅喉羚和家畜主要采食针茅、驼绒藜、蒿和梭梭,但是,它们采食的植物科数和种数都不相同,各植物种类在食谱中所占的比例不同;(2)各个季节有蹄类动物两两之间的食物生态位重叠均在0.8以上,最低为0.832(冬季鹅喉羚和家马),最高达到0.986(秋季蒙古野驴和家羊;秋季家马和家羊),五种有蹄类之间的食物生态位重叠度也达到了0.3以上。表明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上述野生动物及季节性进入该自然保护区的家畜之间均存在食物竞争;冬季积雪深,食物短缺,荒漠有蹄类易因冻饿及疾病等造成死亡。因此,应采取限制秋冬季进入该自然保护区,家畜数量及调整放牧区域等保护管理措施,对该区域荒漠有蹄类动物实施有效保护[动物学报54(6):941-954,2008]。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植硅体形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运用地层中植硅体组合解释过去草原植被及气候变化的关键之一,是要了解研究区现代植硅体形态及表土植硅体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文中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植物根、茎、叶、芒以及种子等不同部位的植硅体,对其中的12种主要禾本科植物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进行分类及统计。研究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可分为8种特殊形态类型。C3植物早熟禾亚科的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形态多样。几乎所有早熟禾亚科都能产生圆型硅酸体,以贝加尔针茅(85.5%)、大针茅(89.7%)、克氏针茅(90%)以及芨芨草(96.6%)中的圆型硅酸体含量最丰富。针茅哑铃型主要见于针茅植物叶表皮短细胞中,克氏针茅的针茅哑铃型含量相对较高。羊草中未见针茅哑铃型硅酸体。浴草、披缄草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以齿型为主,分别含87.3%和57.2%,齿型在硬质早熟禾中也占一定比例。沙生冰草中的脊圆型占优势,含74.4%。C3植物早熟禾亚科的叶表皮短细胞产生的截锥型硅酸体含量较少。C4植物虎尾草亚科中的糙隐子草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以黍哑铃型、简单哑铃型、鞍型为主;黍亚科狗尾草则以黍哑铃型占优势(82.9%)。  相似文献   

6.
物候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植物物候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于物候变化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较为缺乏。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克氏针茅草原红外线辐射增温与控水相结合的原位模拟试验资料,探究了克氏针茅物候变化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及其对水热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增温使克氏针茅返青期和抽穗期提前2.8 d和7.8 d、枯黄期推迟6.8 d;水热协同作用主要影响抽穗期,增温增水(气候暖湿化)较增温减水(气候暖干化)提前7.4 d。(2)增温增水使得克氏针茅返青期和抽穗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增温减水,而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则相反(P<0.05),增温增水与增温减水对克氏针茅枯黄期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影响无显著差异。(3)净光合速率是影响克氏针茅物候变化的决策因子,温度是影响克氏针茅植物返青期和枯黄期的限制因子,水分则是影响克氏针茅植物抽穗期的限制因子。研究发现克氏针茅物候与其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和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植物物候模型发展和物候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内蒙古草原常见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及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 Roshev.)为实验材料,在离体器官和整株植物水平上探讨内生真菌感染是否会影响宿主植物羊草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真菌感染能够影响羊草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作用,其影响程度与羊草的作用部位、处理方法以及处理浓度相关。与未染菌羊草相比,染菌羊草绿叶在低浓度处理下显著促进了克氏针茅的萌发,高浓度下显著抑制了克氏针茅的幼根生长;染菌羊草枯叶显著抑制了克氏针茅幼根的生长,而染菌羊草地下部显著促进了克氏针茅的萌发;感染和不感染内生真菌的整株羊草对克氏针茅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无显著影响。在处理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草粉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比浸提液处理更为显著,绿叶比枯叶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植物-土壤反馈对解释群落组成变化和预测群落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是群落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4种主要物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土壤反馈研究的两阶段法进行盆栽实验,研究了单种种植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所得土壤用S-植物种拉丁名首字母表示,分别为S-Lc、S-Sg、S-Sk、S-Ac),以及这些受影响土壤对后续种植植物个体水平和群落水平的植物-土壤反馈作用。结果表明:(1)4种植物单种后对土壤C∶N、速效磷含量以及p H值3个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5);(2)个体水平的植物-土壤反馈具有物种特异性,羊草和冰草的分蘖数、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5个观测指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S-Sk;克氏针茅5个观测指标的最高值出现在S-Lc;大针茅分蘖数和株高的最高值出现在S-Ac,而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SLc;(3)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的反馈效应值(FV)显著小于0,表现为负反馈;冰草表现为中性反馈;羊草表现为中性至弱正反馈;(4)4种物种两两间净配对反馈值(I)均为负值,且克氏针茅-羊草以及克氏针茅-冰草间反馈值显著小于0,表明这些物种两两间能稳定共存。这些结果为内蒙古草原区植物群落组成变化对地下部土壤、后续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主要物种种间关系的影响的预测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降水对鄂尔多斯高原克隆植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半干旱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通过沿鄂尔多斯高原从东到西的天然降水梯度的样带调查,分析了克隆植物的分布特征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克隆植物的物种数量、占物种总数的比例和重要值以及根状茎型克隆植物的物种数量均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5种优势植物克氏针茅、本氏针茅、黑沙蒿、赖草和短花针茅均为克隆植物,它们的分布也受降水影响。克氏针茅的密度、本氏针茅的盖度和密度、黑沙蒿的高度、盖度和密度以及赖草的高度均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然而,赖草的盖度以及短花针茅的高度、盖度和密度均与降水量成负相关。因此,克隆植物在鄂尔多斯高原植被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作用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食物多样性对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种群的影响,以羊草、克氏针茅、紫花苜蓿、沙葱和阿氏旋花5种实验地常见的草本植物,组成不同食物多样性的食谱,饲喂布氏田鼠幼体,探究布氏田鼠幼体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对不同食物多样性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食物多样性种类的增加,布氏田鼠幼体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与单一食物组相比,2~4种食物组饲喂的布氏田鼠幼体存活率分别增加15.6%、18.0%和12.2%;不同食物占食谱的比例对布氏田鼠幼体存活率变化具极显著作用(P<0.01);随着克氏针茅、阿氏旋花在食谱中比例的增加,布氏田鼠幼体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2)随着食物多样性的增加,布氏田鼠幼体生长率在第5周时极显著降低(P<0.01);不同食物在食谱中的比例对布氏田鼠幼体生长率变化具有显著影响(P<0.01)。随着羊草在食谱中比例的增加,在第5周时布氏田鼠幼体生长率极显著提高(P<0.01),随着克氏针茅在食谱中比例的增加,至第3周和5周时布氏田鼠幼体的生长率均显著下降(P<0.05),随着阿氏旋花在食谱中比例的增加,至第3周时布氏田鼠幼体生长率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布氏田鼠幼体随着克氏针茅和阿氏旋花在其食物中所占比例增加,布氏田鼠幼体存活率和生长率相应下降,随着羊草在布氏田鼠幼体食谱中比例增加其生长率显著提高。因此,食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影响布氏田鼠幼体存活、生长和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1.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分布范围缩小,加之过度狩猎,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2.
蒙古野驴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研究了内蒙古中部中蒙边境地区蒙古野驴(Eqqus hemionus hemionus)的昼间行为及时间分配,并建立了蒙古野驴的昼间行为谱。统计分析表明,蒙古野驴用于取食的时间最多,平均超过50%,其次是站立。蒙古野驴在冬春季节(11月至次年4月)取食时间明显长于夏秋季(5~10月)。蒙古野驴一天中7:00~10:00时和16:00~18:00时为取食高峰期,11:00~14:00时为其站立和休息高峰,蒙古野驴的其他行为没有明显的高峰期。雌雄蒙古野驴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的统计分析表明,取食、运动、卧息和站立凝视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争斗和其他行为两性的差异显著。蒙古野驴昼间用于取食的时间最长,冬春季取食时间(53·95%)多于夏秋季(48·92%)。冬春季,蒙古野驴减少了运动和站立的时间,用于卧息的时间略有增加,中午前后两个取食高峰的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夏秋季。蒙古野驴通常在草原的开阔区域取食和移动,在背风和较为隐蔽处卧息。作者进行野外观察时,蒙古野驴对观察者表现出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3.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的生境保护及管理工作,作者以2005年以来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距水源点距离、坡度、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蒙古野驴的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下,春、夏、秋、冬四季潜在总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9,784km2、8,090km2、9,379km2和10,856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4.4%、44.9%、52.1%和60.3%。由于受到国道、矿产开采、冬季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研究区内适宜生境大量丧失,冬季丧失面积最多,为6,629km2,占冬季潜在总适宜面积的61.1%。基于评价结果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蒙古野驴种群保护措施:(1)加强水源地的保护;(2)限制冬季进入保护区内家畜的数量,并为蒙古野驴划定预留适宜生境;(3)严格制定进入保护区的制度;(4)拆除迁移路线上的边境围栏或建设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蒙古野驴正常的迁徙活动,恢复其种群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中科院植物所生态恢复试验站,选择优势种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 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观测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生长季变化(DOY155-265)。结果表明:水分是本区域植物生长的最重要的限制因子。冰草与针茅受5cm和20cm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较大。水分是本区域植物生长的最重要的限制因子。冰草与针茅受5cm和20cm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较大。植物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受自身的气孔导度限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气孔导度的增大而增大,冰草这一特征较为明显,即冰草对环境响应更为敏感。作为优势种冰草和针茅的生态适应策略并不相同,针对当地现有环境条件,针茅更具生存优势。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干旱胁迫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这些地区成为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通过对半干旱温带草原优势种克氏针茅和冰草对光、水等环境资源的利用及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全球环境变化提出本区域合适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Chromosomal and molecular evolution in Asiatic wild as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romosomal studies of Tibetan wild ass,Equus kiang holdereri a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A Robertsonian polymorphism resulting in diploid numbers of 2n=51 and 2n=52 was identified. This polymorphism involves the same elements that participate in the polymorphic Robertsonian rearrangement producing diploid numbers of 54–56 inE. hemionus kulan andE. hemionus onager. Comparison of mitochondrial DNA restriction fragment patterns among three unrelated kiang individuals and between kiangs and a Transcaspian kulan,E. hemionus kulan, indicates an approximately 1% nucleotide sequence divergence of mitochondrial DNAs between the two taxa. The chromosomal divergence betweenE. hemionus andE. kiang probably originated less than 500,000 years ago. Studies of additional Asiatic wild ass taxa are indicated in order to gain further insights into the speciation and systematics of this threatened group of mammals.  相似文献   

16.
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 年6 ~12 月和2005 年3 ~7 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了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共观察到蒙古野驴132 群次。蒙古野驴的防御行为可分为警觉和发现、预警、矛盾(犹豫)、示威、逃跑、护幼、诱发和争斗8 种方式,观察记录到16 种体姿。用独立样本t-test 检验,对成体蒙古野驴雌雄个体昼间预警行为时间分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雄性昼间用于预警的时间明显高于雌性。群体中所有个体均能通过体姿、动作和声音发出示警信号,逃跑是蒙古野驴躲避敌害的主要方式。野外观察记录到94 次警戒防御行为。统计结果表明,蒙古野驴的安全距离与调查者所使用交通工具有关,并与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提出了一个描述蒙古野驴安全距离与威胁源运动速度之间关系的模型。蒙古野驴具有激烈的种内争斗和攻击行为,激烈的争斗甚至导致被攻击个体死亡。   相似文献   

17.
A (G + C)-rich satellite DNA component (p = 1.716 g/ml) has been fractionated from the total DNA of the Iranian subspecies of the Asiatic wild ass, Equus hemionus onager, by successive dactinomycin-CsCl and netropsin sulfate-CsCl isopycnic gradients. Complementary 3H-RNA (cRNA) transcribed from the satellite DNA hybridized predominantly to the centromeric and telomeric 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c regions of onager chromosomes. These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satellite DNA's with similar sequences are present in the centromeric, as well as telomeric, heterochromatic regions of some onager chromosomes. The centromeric region of the fusion metacentric t(23;24) of the onager is deficient in sequences homologous to the onager 1.716 g/ml satellite DNA, indicating a loss of satellite DNA during fusion or an amplification of the satellite DNA in the centromeric regions of the acrocentric chromosomes 23 and 24 subsequent to fission. Sequences complementary to onager 1.716 g/ml satellite DNA show extensive hybridization to the 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of the feral donkey (E. asinus) karyotype, consistent with a view of conservation and amplification of similar or identical sequences in the two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