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丝状真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评述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已被转化成功的90余种丝状真中类及其所利用的选择标记,比较了几种外源DNA进入丝状真菌受体的方法,并较为详细地评述了丝状真菌复制型与整合型转化及其转化子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遗传稳定性,最后,展望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在农业,工业和医药方面的应用。表明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26篇关于丝状真菌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论文的综述,包括两部份内容。前一部分叙述1979年开始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丝状真菌转化系统,着重介绍丝状真菌中转化系统的构建及转化的一般特点。后一部分叙述在转化系统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丝状真菌基因工程,文中列出了截至1991年9月为止报道的一些成功的实例,说明它在丝状真菌工业育种和作为外源基因产物的生产和分泌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丝状真菌目标基因替换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基因替换是基因功能分析的重要手段。随着基因组测序和转化技术的进展, 该技术在丝状真菌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新的体系与方法不断建立和完善。文章在转化体系、打靶载体构建、突变体筛选等方面综述了丝状真菌目标基因替换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 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根癌土壤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最近研究表明,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转化(ATMT)的方法,可以应用到丝状真菌中。本文将从ATMT的转化原理、转化特点、转化方法以及其在丝状真菌中的主要转化实例四个方面来着重介绍A.tumefaciens介导的丝状真菌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根癌土壤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近研究表明,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ATMT)的方法,可以应用到丝状真菌中。本文将从ATMT的转化原理、转化特点、转化方法以及其在丝状真菌中的主要转化实例四个方面来着重介绍A.tumefaciens介导的丝状真菌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叶绿体基因工程:一种植物生物技术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叶绿体转化为主的叶绿体基因工程,与传统的基因工程技术细胞核转化相比,在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尤其是在控制转基因沉默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可以互补核转化带来的局限性。因此,叶绿体基因工程是一种很具有发展前景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并在未来工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在叶绿体转化技术主要特点,应用领域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7.
丝状真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来生产化学药品、药物制剂及酶。为了提高其生产能力,基因工程战略是一种较好的途径。为了使丝状真菌更好的用于工业生产,近年来出现许多新的转化技术。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基因工程战略,许多真菌在生产新的、有商业价值的代谢产物上都存在着不足。在此总结了几种最新介导和控制基因表达的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此外,对丝状真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基因工程在甘蔗上的应用潜能、甘蔗遗传转化的方法及其成效、启动子及选择标记对基因表达和转化体筛选的效应、基因工程甘蔗的成就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因甘蔗:潜能、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基因中在甘蔗上的应用潜能、甘蔗遗传转化的方法及其成效、启动子及选择标记对基因表达和转化体筛选的效应,基因工程甘蔗的成就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评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REMI及其相关技术在丝状真菌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一种用于转化丝状真菌、标记目的基因的新技术-限制酶介导的整合(REMI)。着重介绍REMI及其原理、优缺点、质粒的构建特点。以应用实例为例阐述了REMI及其相关技术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丝状真菌基因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CRISPR/Cas9技术作为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丝状真菌的基因编辑。探究了CRISPR/Cas9系统在不同丝状真菌中的应用情况,主要从sgRNA的构建与表达、Cas9蛋白的改造与表达、不同的DNA双链断裂修复(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方式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对编辑效率、脱靶效应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丝状真菌中CRISPR/Cas9系统的构建及改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丝状真菌表面展示技术是将表达的目的蛋白固定在丝状真菌细胞表面的一项新兴基因工程技术。丝状真菌具有极强的蛋白质分泌能力和良好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能力,因而越来越多的丝状真菌表面展示技术得到开发和应用。本文就丝状真菌表面展示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介绍与该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丝状真菌的细胞壁组成、锚定蛋白和遗传转化方法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作为重要的工业发酵微生物,在有机酸、蛋白质及次级代谢产物等关键生物基产品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代谢工程理念提出以来,尤其是代谢工程使能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丝状真菌细胞工厂的构建及其在工业发酵领域的应用。文中将系统介绍近年来丝状真菌代谢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物基化学品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丝状真菌代谢工程中关键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丁月月  李霜  黄和 《生物工程学报》2009,25(9):1316-1320
丝状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微生物,采用各种表达调控技术对其代谢途径进行改造以便适应生产需求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反义RNA技术是代谢工程中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且由于其操作简单避免了基因敲除技术的复杂性,在丝状真菌体系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综述中,从反义RNA的作用机理、真菌体系的基因工程技术以及目前反义RNA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反义RNA技术在丝状真菌代谢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Filamentous fungi are widely used in biotechnology as cell factor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emicals, pharmaceuticals and enzym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ivities, genetic engineering strategies can be powerful approaches.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s as well as DNA- and RNA-based methods to rationally design metabolic flux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industrially important filamentous fungi. However, the lack of efficient genetic engineering approaches still forms an obstacle for a multitude of fungi producing new and commercially interesting metabolites. This review summarises the variety of options that have recently become available to introduce and control gene expression in filamentous fungi and discuss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urthermor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that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design the best engineering strategy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Gene replacement via homologous double crossover in filamentous fungi requires relatively long (preferentially >0.5 kb) flanking regions of the target gene. For this reason, gene replacement cassettes are usually constructed through multiple cloning steps. To facilitate gene function studies in filamentous fungi avoiding tedious cloning steps, we have developed a PCR-assisted DNA assembly procedure and applied it to delete genes in filamentous fungi. While the principle of this procedure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other recently reported PCR-based tools, our technique has been effectively used to delete 31 genes in three fungal species. Moreover, this PCR-based method was used to fuse more than 10 genes to a controllable promoter. In this report, a detailed protocol for this easy to follow procedure and examples of genes deleted or over-expressed are present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genome sequen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should facilitate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s in filamentous fungi. To stream line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nts a relatively simple procedure for genomic DNA or total RNA isolation achieving approximately 100 samples/person/day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