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生物工程新闻》(1985,5(4):1-2)报道,美国费城科学家与比利时科学家合作已把苏芸金杆菌毒素基因插人烟草植物细胞中,使该植物获得抗某些有害昆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Palukaitis,R等报道,鳄梨(Perseaamericana) 日斑病的病原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类病毒。这种类病毒是一种感染性核糖核酸,它只存在于植物病株细胞中,没有外壳蛋白,被定  相似文献   

3.
科研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1):6201-6204
《自然-化学生物学》:科学家合成出数种细胞渗透型酶抑制剂科学家在6月的《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描述了数种针对新型酶的细胞渗透抑制剂。人们通过了解发育、细胞运输、宿主-病原体互作用的方式来探寻疾病背后的生物学基本原理,而这些酶抑制剂与这种探寻存在关联。寻找能够穿过细胞膜并在细胞内发生作用的酶抑制剂仍然是一项有意义的挑战,尤其是找寻针对那些高带电碳水化合物酶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分析2011—2016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的构成和主要病原体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疫情防控和重症预警提供参考。采集2011—2016年哨点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标本,首先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和分型检测,其次对2012—2016年核酸检测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A6)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型重组检测,分离重组型和非重组型CA6株,比较两者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2011—2012年秋季上海地区手足口病主要致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和CA16;2012年秋季起CA6成为主要病原体;2013—2014年重组型CA6(recombinant CA6,R CA6)占一定比例;2015—2016年非重组型CA6(non-recombinant CA6,NR CA6)成为优势流行株。R CA6和NR CA6代表株在RD细胞中增殖良好,在KB、MRC-5和HEp-2细胞中未见明显增殖。比较R CA6与NR CA6代表株接种于RD细胞后细胞活性下降的动态变化,未见显著差异。本研究证实,CA6为近年来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R CA6和NR CA6的构成比逐年变化,提示持续监测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预警及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磷酸酶在病原菌侵染寄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磷酸酶不仅在生物体正常细胞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在革兰氏阴性病原菌通过其Ⅲ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TSS)分泌磷酸酶到寄主细胞以调控寄主免疫和扩大病原性方面研究较多,而在病原真菌逃避寄主免疫方面则报道很少。本课题组研究发现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分泌的一种胞外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在体外能特异地使蝗虫体液免疫信号转导物质去磷酸化,暗示可能影响蝗虫的免疫防御。以下着重从磷酸酶的分类及其在病原菌侵染寄主中的作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磷酸酶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病理条件下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过程.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植物胚胎发育,导管分子的形成,根、茎、叶、花等器官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的超敏反应中,寄主细胞凋亡对限制病原物的扩散、保护植物整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答:能进行减数分裂的植物不一定有世代交替现象,而有世代交替现象的植物一定有减数分裂过程。有世代交替出现的植物必需具备世代交替的基本条件,就是在整个生活史过程中具有真正的二倍体生物体(2N)和真正的单倍体生物体(N),否则就没有世代交替现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西北部本溪组植物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华北本溪组的植物除司托克曼和马底幼(Stockmans F.et Mathieu,F.F.1939,1957)在其《中国开平煤田古生代植物群》一书中有所介绍外,单独报道本溪组植物群的论文很少,仅李星学(1957)描述和讨论了山东淄博煤田本溪组G层铝土矿的植物化石计5属5种,其中对Linopteris brongniartii Potoniè,Sigillaria?shan-tungensis Lee,Lepidodendron sp.(最后一种在《中国古生代植物》一书中改定新种Lepidode-ndron galeatum Gu et Zhi)的讨论较详。以往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审阅《植物杂志》的一篇来稿:“植物教材中对细胞壁的描述值得商榷”(作者:郑春明)时,感到应该写篇短文谈谈有关“植物细胞的初生壁与次生壁”的问题。 该文作者认为:在现行大中专植物形态解剖学教材中,对植物细胞壁的描述存在三个明显的错误(详见该文)。为什  相似文献   

10.
PTI和ETI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两类抵抗病原物的机制。基因对基因假说的抗病方式属于ETI抗性机制的一种,该假说认为具有保守NB-LRR结构域的R蛋白识别病原物非保守的无毒蛋白效应子(Avr),激活防卫反应信号途径,导致过敏性坏死。植物抗病基因(R)与病原菌无毒基因(Avr)产物间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基因对基因抗性是植物抗病性的重要形式,该文对植物抗病蛋白与无毒蛋白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其中,间接相互作用模式是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首先是在DC表面发现的II型跨膜凝集素受体,能够与细胞间黏附因子2(ICAM-2)和ICAM-3结合,并能识别结合富含甘露糖的碳水化合物和含岩藻糖的多糖结构(如Lex,Ley,Lea及Leb)等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摄取、处理、提呈可溶性抗原,诱发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另一方面DC-SIGN诱发的信号通路能下调宿主免疫应答,导致病原体扩散、传播、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近年来,人们通过对许多病原体的免疫逃逸现象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发现DC-SIGN与病毒的糖蛋白、细菌和真菌的荚膜多糖(CPS)等结合,使病原体藏匿于DC细胞而逃避溶酶体的降解,促进病原体传播实现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2.
ABC转运蛋白结构及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是最大的膜转运蛋白超家族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底物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所有生物体都含有大量ABC蛋白.ABC蛋白位于细胞的不同空间,如细胞膜、液泡、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通常,ABC转运蛋白由跨膜结构域(TMD)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BD)组成,分别与底物和ATP结合.NBD执行与ATP结合和水解,是ABC转运蛋白的动力引擎,TMD识别特异性配体.大多数ABC转运蛋白最初是通过研究生物体耐药性而被发现的,包括多效耐药(PDR)和多药耐药(MDR).本文对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作用机制,以及植物病原真菌中ABC转运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植物的先天免疫主要包括模式识别受体对保守的微生物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和抗病蛋白对效应蛋白的识别。植物与病原体互作过程中存在广泛的信号交流,信号分子在植物与病原体的互作攻防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决定了二者的竞争关系。当前,大量植物与病原体互作中的信号分子被定位和克隆,其作用方式被揭示。本文总结了这些信号分子及其在植物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植物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分子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与应答,植物抗病蛋白对病原体效应蛋白的识别与应答,以及免疫反应下游相关信号分子及其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此外,本文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近报道了有关分子细胞和组织培养的进展情况,并说有关领域可能将对农业发生一次冲击,其影响可同19世纪末期遗传规律的发现相比。它“向科学家们呈现出一个新起点,就是要向不可预测但又大有潜力可图的方向进军。”由于有这个潜力,这篇报道建议农业科学家们在研究食用动物、农作物、植物病原体和虫害时,广泛运用分子和细胞的新技术。以此手段补充而不是代替常规的研究方法。这些常  相似文献   

15.
很多类型的胁迫诱导形成反应态氧(如自由基)并造成对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氧化破坏。在1990年国际植物组培年会上,Creemers-Molenaar和Van Oort报道,超氧化物歧化酶(将超氧化物基转化为过氧化氢的酶)能保护植物原生质体抗氧化剂。在同一会议上,R.Perl-Treves等报道,用编码番茄超氧化  相似文献   

16.
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多细胞生物用以消除多余的或有害的细胞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植物个体来说,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PCD)是抵抗逆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因此,揭示环境因子诱导的植物PCD现象的分子本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十年来,有关环境因子诱导的植物PCD研究报道逐年增加。本文重点综述了环境因子与植物PCD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PCD的主要生物学意义和研究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报道广东兰科植物一新记录属——天麻属(Gastrodia R.Br.),提供北插天天麻(G.peichatieniana S.S.Ying)的详细形态描述及照片,该种原记录仅分布于中国台湾。  相似文献   

18.
上皮细胞具有高度规则的结构并为下层组织提供保护层,以防病原微生物侵入。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的结构基础是细胞间连接,一般是细胞间黏附分子形成的有规律连接复合物,如黏附连接(adherens junctions, AJs)。然而,为了破坏或穿越上皮屏障引起宿主感染,病原体通常采取各种策略靶向作用和调控黏附连接,如细菌通过靶向E-cadherin (E-钙黏蛋白)、β-catenin (β-连环蛋白)或细胞内信号通路破坏AJs,而病毒通过靶向E-cadherin或与nectin (黏连蛋白)相互作用侵入细胞。对病原微生物与黏附连接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不仅能在细胞水平解释上皮屏障的基本生理特性,而且能阐明病原体侵入宿主的机制,为防治病原体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病毒及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细胞后,复制过程离不开宿主细胞内的宿主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ACBD3)可以与一些病原体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病原体微生物在宿主细胞的复制.本文通过总结爱知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丙肝病毒、人类鼻病毒以及沙门氏菌侵染宿主细胞时,病毒蛋白质与ACBD3及磷脂酰肌醇4-激酶B(PI4KB)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ACBD3在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焕冲  和兆荣  孙航 《广西植物》2012,32(3):315-317
报道了蔷薇科两种悬钩子属植物在中国的重新发现,分别为美叶悬钩子(Rubus calophyllus C.B.Clark)和拟针刺悬钩子(R.parapungens H.Hara),并提供了简要的描述和标本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